0.05)。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與DSA的檢查準確率無差異, 但超聲檢查屬于無創(chuàng), 操作便捷, 安全性高, 臨床上可優(yōu)先選擇?!娟P鍵詞】"/>
易婷華 蔡東傳 黃春榮
【摘要】 目的 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60例臨床手術證實為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均先后完成彩色多普勒超聲和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對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DSA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為91.7%, 與DSA檢查的98.3%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與DSA的檢查準確率無差異, 但超聲檢查屬于無創(chuàng), 操作便捷, 安全性高, 臨床上可優(yōu)先選擇。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下肢靜脈血栓;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40
下肢靜脈血栓是臨床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 發(fā)病原因通常為下肢靜脈血流緩慢、血液高凝狀態(tài)、血管壁損傷等, 使得血液在靜脈血管中異常凝固, 影響下肢靜脈回流。雖然下肢靜脈血栓早期癥狀不明顯, 但下肢靜脈血栓患者患病晚期下肢疼痛、下肢水腫、皮溫升高等對患者產(chǎn)生較大影響, 影響患者正常活動及生活質量, 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患者殘疾, 因而該病危害性大, 提前預防、診斷是治療的關鍵所在[1]。雖然DSA是臨床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金標準, 但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 患者接受度不高。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臨床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常用方法。本研究通過對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DSA檢查的結果,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靜脈血栓中的診斷價值。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臨床手術證實為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其中男31例, 女29例;年齡37~79歲, 平均年齡(62.3±8.3)歲。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患者病例資料齊全, 年齡18~80歲, 臨床上符合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知情理解并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 愿意承擔相關研究風險, 積極配合彩色多普勒超聲等檢查。
1. 2. 2 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肝、腎、心功能損害需要緊急搶救的患者;②合并下肢皮膚潰爛、化膿無法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患者;③合并嚴重的精神障礙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癥、重度抑郁、重度躁狂者。
1. 3 方法 所有納入的患者入院期間均先后完成了彩色多普勒超聲和DSA檢查, 且患者檢查資料齊全。對患者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 3. 1 彩色多普勒超聲 所有檢查者采用同一臺彩色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 所有入組檢查者的超聲檢查均由同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超聲醫(yī)生進行。囑咐并協(xié)助檢查者俯臥位, 超聲探頭依次掃描患者腘靜脈、腓靜脈等。隨后檢查者轉為仰臥位, 檢查股總靜脈、脛前脛后靜脈、髂靜脈等。超聲檢查前詳細了解檢查者下肢血管分布及走行情況, 利用超聲探頭沿著靜脈反復、多角度掃描, 詳細記錄檢查者血管壁回聲、血管管徑、血管掃描圖像等信息。記錄檢查者血流情況及側支循環(huán)情況, 了解檢查者血流動力學情況。
1. 3. 2 DSA 主要觀察并記錄血栓的位置、形態(tài)、范圍、側支循環(huán)的情況等。具體操作時囑咐并協(xié)助患者仰臥位, 臀背部墊高約30°, 用2條止血帶分別結扎大腿根部和踝關節(jié)稍上方, 切斷淺部靜脈回流心臟的血液。用高壓注射器注射快速注入100 ml 的 320 mg/ml 的碘佛醇進入足背靜脈。根據(jù)下肢DSA的成像結果分析, 慢慢向下肢近端移動DSA導管床。囑咐患者行valsalva 動作觀察靜脈瓣膜形態(tài)和功能情況。分別行下肢深靜脈正、側位或斜位攝片和小腿部、膝部、股部、盆腔段減影成像。隨后讓患者平靜呼吸, 防止造影劑刺激靜脈產(chǎn)生血栓。
1. 4 觀察指標 對比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DSA檢查的診斷準確率。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為91.7%, 與DSA檢查的98.3%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 下肢靜脈血栓常見于手術后長期臥床休息的患者, 尤其是高齡患者或合并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脂血癥的患者。影響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較多, 如高齡、肥胖、長期臥床制動、糖尿病、高脂血癥、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口服避孕藥、手術時間過長、膀胱截石位等。有研究認為[2], 術后早期活動和預防性抗凝有助于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尿激酶治療可以改善患者高凝狀態(tài)。該研究認為低分子肝素進入人體后快可有效提高凝血酶親和力, 導致凝血酶失活, 同時提升蛋白質C的活性, 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纖溶物質與抗凝物質, 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 因而可以產(chǎn)生抗凝、抗血小板的功能。尿激酶可以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促進纖溶酶原催化并裂解為纖溶酶, 產(chǎn)生降解凝血因子與纖維蛋白原的作用。聯(lián)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與尿激酶可以進一步提高機體抗凝、抗血小板功能, 使得血栓進一步降解, 減低血清D-二聚體(D-D)水平。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是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的不良并發(fā)癥, 形成原因為血栓栓子隨著血流運輸堵塞患者下肢血運形成皮膚潰瘍或者破損, 部分血栓栓子可以通過血運到達機體其他重要器官, 如肺部、腦部等引起肺栓塞, 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逐漸向身體其他靜脈尤其是主干靜脈擴散蔓延、擴散, 早期無明顯癥狀, 當血栓蔓延到堵塞側支循環(huán)近遠端開口時, 患者會出現(xiàn)疼痛、腫脹、皮膚潮紅或暗紫, 嚴重者合并濕疹性皮炎、靜脈曲張、大面積潰瘍、水腫, 甚至因為肺栓塞導致患者生命危險等, 對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較大影。臨床上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左側多于右側, 可能與左髂總靜脈受左髂內動脈及腰骶椎生理性前凸的擠壓, 影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雖然下肢靜脈血栓早期無明顯癥狀, 早期預防及早期治療是臨床處理該疾病的關鍵。傳統(tǒng)的檢查方式為X光片, 但該方法診斷效果差, 具有輻射損害, 準確性不高, 從而限制了它的使用[3]。靜脈造影雖然是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金標準, 但對患者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 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高齡患者機體器官功能逐年下降, 經(jīng)過靜脈造影后更容易出現(xiàn)相關不良反應[4]。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常用方法。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特異度的特點, 操作簡便, 無輻射損害, 可以對患者進行多次重復檢查, 診斷效率和準確性大幅度提高[5]。
彩色多普勒超聲通過探查患者下肢靜脈走向和分布, 對靜脈進行多角度重復掃查, 動態(tài)觀察靜脈管腔內血流充盈情況及側支循環(huán)情況, 測量并記錄血管內血流速度, 返流時間、靜脈血流通暢情況等, 從而幫助臨床治療提供關于血管靜脈血栓情況的準確信息, 提高治療效果。彩色多普勒超聲還可以為臨床醫(yī)生準確提供診療關鍵信息, 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血壓高低、血流速度大小、靜脈壁受損程度等因素是影響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慢性下肢靜脈血栓常常纖維化、鈣化、機化, 在彩色多普勒超聲下表現(xiàn)為增強回聲或持續(xù)性密集低回聲, 管徑可變細或可以無明顯擴張, 管壁彌漫性增厚且與血栓分界不清。亞急性期血栓呈現(xiàn)為部分溶解、變小、回聲增強。探頭加壓時觀察血管管腔一般不會變扁, 伴有細束彩色血流通過血栓周邊。而急性下肢靜脈血栓表現(xiàn)為漂浮絮狀低回聲, 血管管徑具有擴張痕跡, 血栓遠端靜脈為連續(xù)性頻譜, 乏氏試驗反應減弱甚至消失[6]。
雖然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下肢靜脈血栓的檢查具有實時觀察的效果, 靈敏度和特異度都較高, 操作便捷, 但對于皮脂層過厚的患者或者下肢腫脹過度的患者該方法容易出現(xiàn)誤診和漏診。針對這一問題, 有研究表明通過按壓患者肢體遠端血管以及配合探頭角度頻率等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圖像和有關下肢靜脈血栓的準確結果[7]。這個操作過程需注意防止用力過大導致的栓子脫落的風險。對于術后長期臥床的患者, 加強針對性的功能鍛煉尤其是下肢肌肉收縮鍛煉, 比如踝關節(jié)背伸或膝關節(jié)屈曲, 可以有效防止肌肉萎縮。對于因疼痛訓練積極性差的患者則應該加強護理或被動屈曲伸張鍛煉[8]。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應該盡量避免靜脈穿刺, 防止損傷患者血管內膜而增加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9]。推薦患者飲食上多吃木耳、香菇等降低血液粘滯度的食物, 減少動物肝臟、花椰菜及蛋黃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同時, 為了防止患者患者因為便秘用力增加腹壓排便時導致下肢靜脈血栓脫落并游走到相關部位導致血栓栓塞, 建議患者多食用香蕉、芹菜[10]。
綜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下肢靜脈血栓的診斷是一種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高, 對患者無創(chuàng)傷損害, 可重復性好, 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曾平.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的應用價值. 甘肅醫(yī)藥, 2019, 38(2):151-152.
[2] 謝虎, 李星云. 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尿激酶治療下肢靜脈血栓的臨床觀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5):57-58.
[3] 范俊霞, 王芳.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分析. 甘肅科技縱橫, 2019, 48(3):94-96.
[4] 肖琨. 灰階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高齡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價值及臨床意義. 中國數(shù)字醫(yī)學, 2019, 14(7):22-24.
[5] 劉嫻. 血管超聲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分析.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42):161, 164.
[6] 王世界, 張永旺, 劉艷民. 高頻超聲與低頻超聲結合在下肢靜脈血栓檢查中的應用.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9, 37(3):198.
[7] 馬巖.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觀察.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9, 3(16):155-156.
[8] 吳鳳蘭, 朱小玲, 潘潔瓊. 預見性護理對預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 17(22):117-119.
[9] 叢滋宏.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價值探討.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9, 3(14):254-255.
[10] 韓洋. 術后強化護理預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的研究.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9, 17(12):265.
[收稿日期: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