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摘? 要: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是共產黨人踐行初心與使命的根本指引。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以人民至上為根本價值準則,以奉獻與犧牲為生命意義價值追求,以四個服從為基本組織遵循,集中體現(xiàn)為忠誠干凈擔當?shù)膶嵺`行為標準,這既是其內在特征,也為實踐轉化路徑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推動黨員領導干部踐行新時代共產黨人價值觀必須理清從應然價值觀到實然價值觀的歷史文化邏輯,必須探明從價值觀到自覺行為的心理過程邏輯,以合目標性與規(guī)律性為原則進行科學規(guī)劃,從價值認同基礎、思想教育、實踐強化、政治生態(tài)、黨組織建設五個方面著手,使其有機結合、協(xié)同運作。
關鍵詞:共產黨人價值觀;黨員領導干部;基本特征;運行機理;踐行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170(2020)01-0015-08
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價值觀的核心。某種意義來說,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就是集合馬克思主義普遍性與中國特殊性的以人民至上為根本價值準則的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廣大中國共產黨人以價值觀為根本引領踐行初心與使命,帶領著中國人民攀登了革命、建設與改革的一座座高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以人民至上為核心與時俱進形成了切合于歷史使命與時代特征的新發(fā)展,習近平把它概括為“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1],此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配版不僅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穩(wěn)立于百年之世界大變局的驚濤駭浪中的壓艙石,更是共產黨人自覺以高標準作表率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勇于斗爭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務的助推器。從這一視角來看,踐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就是全黨的根本任務,更是黨員領導干部的首要任務。黨員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他們既是黨的方針路線的制定者、參與者與執(zhí)行者,也是黨與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的紐帶,對黨員、干部、群眾起著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習近平在2018年11月26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能不能不斷培養(yǎng)出優(yōu)秀領導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政黨、這個國家的興衰存亡”[2]。而優(yōu)秀與否實質上關鍵取決于能否做到堅定、高效地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持之以恒、大刀闊斧、立破結合地堅決反對特權、嚴厲整治四風、高壓反對腐敗,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當前黨內依然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脫離群眾現(xiàn)象在某些領域還不少,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不擔當不作為有了新的表現(xiàn)形式,有的甚至愈演愈烈,群眾反映比較強烈。這些現(xiàn)象深刻地反映了一些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在踐行新時代共產黨人價值觀方面虛浮、不實的作風。由此可見,進一步深化對新時代共產黨人價值觀的認識,探求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由價值觀到自覺行為的運行機理與實踐路徑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的基本特征
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至始至終以人民至上為核心。從1939年毛澤東盛贊“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3]到1944年9月公開提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4],到1945年黨的七大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被寫入黨章,還有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峰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都充分彰顯了一核心價值。新時代習近平結合新的形勢將這一理念做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詮釋,并據(jù)此明確概括出“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這十六字的價值觀具有深刻內涵,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明確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勝任使命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實現(xiàn)從價值觀到自覺行為的基本遵循,確實有必要加深認識。
(一)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準則
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的核心是人民至上,這是中國共產黨基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把握,并經過長期的實踐驗證后確定與鞏固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立足于現(xiàn)實的人及其本質、整體社會歷史過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以及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等方面,探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明確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5],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據(jù)此而建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413,他們要開展的“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6]411,一切行動都是為了實現(xiàn)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僅如此,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史更是充分證明,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實踐中植根于人民,與人民休戚與共、血肉相連是黨從嚴重挫折中勝利奮起并成為中國人民的旗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二)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的根本使命。要完成這個使命,一是要篤定使命符合歷史規(guī)律的正當性;二是要有完成使命的能力,關于這一點,馬克思創(chuàng)始人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6]413;三是在以上兩者基礎上堅定完成使命的意志,這個方面尤為重要,因為秉持人民至上就意味著一切與人民利益相違背的事情都是要反對的,意味著為人民奉獻與犧牲的應然性,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會損害自身利益,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意味著犧牲生命。共產黨人主動接受損害與苦難,并非其本身有積極意義,而是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場使共產黨人接受損害與經歷苦難被賦予了崇高的意義,并使之轉化為共產黨人最大的生命意義。這樣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推動全體黨員團結一心為使命奮斗,無論順境逆境都能無畏前行,即使面對最極端的死亡困境,也能一身凜然正氣毫不退縮,坦蕩于事業(yè)之正義性,忘我于功成不必在我,篤定于偉大事業(yè)自有后來人。
(三)四個服從的基本現(xiàn)實遵循
人民至上的價值準則和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轉換成現(xiàn)實行為取向就表現(xiàn)為共產黨人自覺遵循四個服從的基本組織原則,這是由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中一員的本質所規(guī)定的。黨的組織堅強有力是實現(xiàn)黨的政治立場即人民利益的基本條件。黨組織的行為要有力,必須要全體黨員目標一致、凝神聚氣、共同奮進,這就要求黨員及各級黨組織必須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這就從質上規(guī)定了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政黨在組織方面的不同,即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梢姡`行共產黨人價值觀,首要條件就是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其基本遵循原則就是四個服從。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從一開始就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6]435列寧明確布爾什維克政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先進的覺悟的部隊。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通過的第一個綱領就指出“本黨承認蘇維埃管理制度,把工農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7];在井岡山斗爭中毛澤東親自制定了從“三條紀律六項注意”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軍隊紀律;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指出爆發(fā)“文化大革命”的關鍵在于“民主集中制被破壞了,集體領導被破壞了”[8]10,必須“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8]348;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一再強調“制度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zhí)行制度沒有例外,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種行為”[9],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貫穿其中的紀律剛性以及小局服從大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的取向和導向,集中起來就是位列《中國共產黨黨章》“第二章黨的組織制度”中的第一條“四個服從”,即“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盵10]
(四)忠誠干凈擔當?shù)膶嵺`行為標準
回應服從的基本原則必須要有現(xiàn)實的行為標準,否則容易使服從理念在現(xiàn)實中被無限制地擴大化進而被機械地理解與執(zhí)行,不利于發(fā)揮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服從組織的內涵表現(xiàn)有不同的側重,1922年黨的二大第一次提出兩個服從時,講的是黨員服從全國大會及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之議決;1938年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四個服從時,主要針對解決的是黨內路線問題;1948年1月7日發(fā)布《關于建立報告制度》,則主要解決的是無紀律狀態(tài)問題,針對的是高級領導干部。新時代黨員干部是否秉持人民至上的價值準則、執(zhí)著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遵循四個服從的組織原則,在實踐中集中表現(xiàn)為能否做到忠誠干凈擔當。何謂新時代的忠誠?“對黨忠誠,就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1]何謂新時代的干凈?就是“要立公心、去私心,慎用權、防特權,重大節(jié)、守小節(jié),嚴律己、常責己,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12]何謂新時代的擔當?就是要做到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囊庖姟分兴岢龅恼螕?、歷史擔當與責任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對黨員、干部德與才相統(tǒng)一的整體要求,干凈是前提和動力,忠誠是做到干凈的保證,擔當是保持忠誠、干凈的目的,新時代忠誠干凈擔當最終體現(xiàn)為對權力的心存敬畏、心中無私、心中有責的態(tài)度與把握。
概而言之,新時代共產黨人價值觀是一個有著不同層次內涵的整體,人民至上是價值核心,奉獻與犧牲是價值核心的心理轉化,四個服從是現(xiàn)實原則,忠誠干凈擔當則是具體的實踐要求,以上四個特征從精神內涵到實踐標準步步遞進、層層分解,為價值觀向自覺行為的轉化路徑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jù)。這就是:推動共產黨人踐行以人民至上為根本準則的價值觀,要著力于引領共產黨人實現(xiàn)與鞏固將奉獻與犧牲作為生命意義的價值追求,這一點尤為重要,它是價值觀向行為轉化的樞紐要道;確定了價值追求就能堅定以四個服從為基本組織遵循的紀律性,從而做到忠誠干凈擔當?shù)默F(xiàn)實行為。
二、從價值觀到自覺行為的運行機理
中國事情好不好,關鍵在黨;黨好不好,關鍵在黨員領導干部。越是位居上層,對其“能力要求愈益突出、品性要求愈益提高、制度要求愈益嚴明、責任要求愈益嚴格,從而呈現(xiàn)為在統(tǒng)一基礎上各方面要求隨黨內職務與地位相伴上升的梯度化治黨格局”[13]。推動黨員領導干部踐行新時代共產黨人價值觀必須站在共產黨人個體的視角上,遵循個體思想、行為的轉化規(guī)律。就個體而言,既然理論上價值觀向自覺行為的轉化路徑已經明確,那么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轉化的問題,也即影響轉化過程的要素問題。實現(xiàn)價值觀到自覺行為的轉化實質上取決于兩個轉化過程:一是實現(xiàn)從黨的應然價值觀到黨員的實然價值觀的轉化,二是實現(xiàn)從黨員的實然價值觀到實踐行為的轉化,兩個轉化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實現(xiàn)這兩個轉化的關鍵又在于理清兩個問題: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價值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而成為現(xiàn)實的能夠實現(xiàn)的共產黨人價值觀,解決的是價值觀本體入腦入心的科學性問題;二是共產黨人價值觀轉化為共產黨人自覺行為的心理過程,解決的是怎么轉化的問題。
(一)從應然價值觀到實然價值觀:修齊治平的歷史文化邏輯
從黨的應然價值觀到黨員的實然價值觀取決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人民至上的價值準則與中國優(yōu)秀歷史文化成果是否能有機結合,這是黨員領導干部能夠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的現(xiàn)實前提,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所在。
理論上講,共產黨價值觀與共產黨人價值觀是有區(qū)別的。共產黨價值觀是黨內優(yōu)秀分子在認知與實踐的基礎上對自身所獲得的價值觀進行提煉總結升華轉變?yōu)榻M織的價值觀,對絕大多數(shù)黨員而言,它是理性的認知,是應然。正如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就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妄想在中國的社會能夠得到許多現(xiàn)成的黨員”[14]是錯誤的那樣,對大多數(shù)黨員而言,必須要對其成長過程予以持續(xù)的干預與訓練以實現(xiàn)應然價值觀向實然價值觀的轉變,其影響要素之一就是馬克思主義之種子與中國本土文化之土壤的適配度問題。修齊治平是中國本土文化之精華,是中國人關于個體修養(yǎng)的發(fā)展規(guī)律、個體修養(yǎng)與社會歷史發(fā)展辯證邏輯關系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從唯物史觀看,它講的是人的本質與社會本質的統(tǒng)一即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統(tǒng)一;從認識論講是知行統(tǒng)一;從政治學講,是目標與擔當?shù)慕y(tǒng)一;從心理學講,是動機與行為的統(tǒng)一;從文化角度講,是人的自覺的生活方式凝練,既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作為個體的人的關懷,同時也顯現(xiàn)了對集體、民族、人類的家國情懷與世界格局。顯而易見,其內核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一致,由此馬克思主義政黨價值觀能夠實現(xiàn)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度融合并以中國方式在中國落地生根??v觀歷史,正是這樣持續(xù)不懈的融合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不斷飛躍,在此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逐漸形成了開展理論、思想教育,持續(xù)思想政治宣傳,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等思想建黨的原則,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將黨的價值觀轉化為黨員的價值觀,在不斷鞏固與堅定中實現(xiàn)黨員的行為自覺,打造出堅強有力的黨的隊伍。
(二)從價值觀到自覺行為:修為到行為的心理過程邏輯
價值觀是一切行為的源頭,一般而言,從價值觀到自覺行為還必須經歷對目標客體的價值判斷、形成動機系統(tǒng)的復雜多變過程,受到諸多主客觀要素的制約。
目標客體的價值判斷不僅取決于客體的屬性能否滿足主體需要,還取決于客觀價值是否符合主體的價值觀,若兩者相恰,主體則會對客體形成積極的價值判斷。有了積極價值判斷后的主體傾向于對客體采取積極的行為,也即具有了動機??梢姡谝魂P鍵在于價值觀正確與否。價值觀有先進與落后、正確與錯誤、積極與消極之分。具有正確價值觀的主體,接受到客觀價值信息后,則會進一步在現(xiàn)實社會關系中予以驗證其方向性。若客觀價值為負方向,即對他人、社會有害無益,正確的價值觀則判斷該客體為落后的、錯誤的或消極的。一般而言,即使該客體的屬性能夠滿足主體某種需要,秉持正確價值觀的主體也不會對客體采取積極的行為,比如,受賄能帶給領導干部物質財富,但廉潔奉公之人就不會采用此道。若正確的價值觀判斷該客體為先進的、正確的或積極的,理論上,主體則會對客體產生積極行為傾向,即轉換成為了動機。第二關鍵在于動機。動機是激發(fā)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內在動力。動機能否最終成為推動個體行為的動力,還取決于多種要素的復合作用,位于首位的就是激發(fā)動機的那個目標,它可以是自我內在認定的價值,也可以是來自外部的獎賞,這兩種目標在很多時候可以并行不悖,因而形成了個體由多種內、外動機復合組成的動力系統(tǒng),它們在推動個體行為時發(fā)揮合力作用,其中占主導地位的動機決定了行為的方向與強度。不同類型的動機可能會帶來相同的行為,產生同樣的結果,其區(qū)別在于,內在動機水平高時,意志更堅定,行為更穩(wěn)定;外在動機水平高時,容易受外在誘因影響,意志容易動搖,行為可能飄忽不定??梢?,內在動機是動力系統(tǒng)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主要方面,因此,促進黨員領導干部自覺行為,關鍵在于提高內在動機,關鍵在于實現(xiàn)自我內在認定價值的內在目標,繼而不難發(fā)現(xiàn)關鍵在于人民至上的價值核心與自覺行為之間的那個轉化樞紐——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這個意義體悟越深刻、越堅定,內在動機水平越高。與此同時,外在動機的動力功能也不能忽視,理論上講,外在動機水平與代價、回報、反饋密切相關,當主體踐行時所付出的如腦力、勞力、時間、精力等非物質資源成本,以及遭受挫折等心理成本,還有財力、物力等物質成本,其實際回報高于期望回報時(當然同時還要滿足于實際回報反饋清晰、及時等條件),外在動機水平就高,反之則低。可見,提高領導干部的動機水平,從理論上來說,一是要從價值觀本體著手,聚焦于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轉化,使領導干部認知、感受、升華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內在自我獎賞以提高內在動機水平;二是要從代價、回報、反饋等方面著手,通過正強化、負強化、懲罰等手段與方法,實現(xiàn)外在獎賞以提高外在動機水平;三是注重在持續(xù)提升內、外動機水平的同時將內在動機放在首要位置。
三、推動黨員領導干部踐行新時代共產黨人價值觀的現(xiàn)實路徑
以上分析可見,推動黨員領導干部踐行新時代共產黨人價值觀,關鍵在于能否有效干預轉化路徑中的相關要素以提高黨員領導干部個體的內、外動機水平,具體而言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就價值認同基礎而言,就是要始終注重以人民至上為核心的理論建設;就思想教育而言,就是要聚焦于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就實踐強化而言,就是要始終踐行以緊密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為根本的群眾路線;就政治生態(tài)而言,就是要不斷增強領導干部隊伍以政治立場為中心的黨性修養(yǎng);就黨組織建設而言,就是要以著力提升民主效力為重點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第一方面是根本,第二、三方面?zhèn)戎赜陬I導干部個體,第四、五方面?zhèn)戎赜陬I導干部集體隊伍。
(一)始終注重以人民至上為核心的理論建設
理論建設是提升共產黨人價值認同的根本基礎。以人民至上為核心的價值觀是黨的理論的中心,并隨著理論的繼承與發(fā)展不斷在實踐中檢驗與鞏固其合理合法性。歷史一再證明,能不能恰如其分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無縫聯(lián)結是關系到中國事業(yè)的根本,這個道理更是深刻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如大革命失敗、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文化大革命”等重大挫折中,這些磨難歸根結底是未能準確、及時、有效地結合中國具體實際形成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用以指導實踐。正如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那樣,“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就是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的成果,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的結合,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的結合,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歷史成就,發(fā)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15]毋庸置疑,這樣的結合、飛躍絕非終點,而是新時代的起點,這樣的結合、飛躍是鞏固與加強共產黨人以人民至上為核心的價值觀的基本條件。
(二)聚焦于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的思想教育
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是實現(xiàn)人民至上的核心價值向自覺行為轉化的關鍵樞紐,實現(xiàn)堅定執(zhí)著于這個生命意義價值追求的重要途徑是思想教育。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就一以貫之地重視思想教育并探索其科學方法,這已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政治優(yōu)勢。早在1919年,毛澤東就提出“關于傳播之方法——(1)講演。……(2)出版”[16]。1921年黨的一大明確提出“中央局宣傳部在明年七月以前,必須出書(關于純粹的共產主義者)二十種以上”[17]。1931年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后,開始進一步建立科學的教育體系,陸續(xù)開辦了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和蘇維埃大學,同時還開辦各種針對縣、區(qū)、鄉(xiāng)黨員和干部短期訓練班。即使在長征中艱苦的行軍、作戰(zhàn)、勞動間隙,“還要上政治課、識字課和開各種會議,如黨的支部會、小組會等”[18]。新時代聚焦于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的思想教育,必須要準確把握領導干部自身的特點及其需求,既要答疑解惑又要方向精準,做到既合目的又合規(guī)律;必須要準確把握思想教育內容的層次性與有關聯(lián)性,科學把握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既要符合領導干部的自身特點與需求,還要確保方式方法的運用既有益于當下也要著眼于長遠;必須要著力于解決當前實踐中較為困惑的教育成果評估與轉化機制問題,教得怎樣、學得如何,必須要有科學、嚴謹?shù)脑u價,必須要使教育成果能及時在實踐中轉化,才有益于強化教育效果。
(三)始終踐行以緊密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為根本的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人民至上價值觀在工作路線上的體現(xiàn)。踐行群眾路線不僅是實現(xiàn)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同時也利于領導干部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與鞏固人民至上價值觀,堅定奉獻與犧牲的生命意義價值追求,以獲得人民的支持與肯定來強化領導干部踐行價值觀的動機。
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之本。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chuàng)刊宣言中就提出“世界什么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lián)合的力量最強。”[19]1921年,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明確指出,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人民群眾里面去,中國革命將來的命運,要看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中央蘇區(qū)時期,干部與群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軍隊中從軍長到伙夫,真正做到了同甘共苦。新時代,中國群眾階層分化明顯,利益訴求多樣化;群眾思想意識也在不斷改變,價值觀呈現(xiàn)出明顯的多元化特征;隨著政治民主實踐的推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的民主政治意識與民主政治能力不斷增強;再加上黨執(zhí)政后脫離群眾的危險依然存在;同時,由于市場經濟、群眾組織、媒體輿論等各方面呈現(xiàn)出新的特征,使得群眾工作環(huán)境更加復雜,使得群眾工作的難度也進一步加大。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要準確掌握群眾工作中的人的思想行為形成與轉化、不同群體的思想行為形成與轉化的一般規(guī)律,以及以建立與鞏固黨群、干群關系為核心的特殊規(guī)律;要準確把握群眾工作本領的內在邏輯;要進一步堅定群眾觀,明確“我是誰”;要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的體制機制;要掌握新的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方式方法。
(四)不斷增強領導干部隊伍以政治立場為中心的黨性修養(yǎng)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有助于領導干部在挫折與困難中堅定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而政治生態(tài)的優(yōu)化說到底還是依靠每一位成員的努力,那么努力之關鍵就在于政黨成員能否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政治立場。政治立場是政黨的魂。所謂政治立場簡而言之就是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是“為什么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性質之根本。相應的,人民至上的價值觀就是共產黨人黨性修養(yǎng)的核心。這個核心貫穿于共產黨人的理論修養(yǎng)、思想修養(yǎng)、政治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紀律修養(yǎng)、作風修養(yǎng)之中,特別是政治修養(yǎng)中。從某一層面來看,政治修養(yǎng)是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與基底,決定了理論、思想、道德、紀律、作風等修養(yǎng)的水平。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狠抓領導干部的政治修養(yǎng),毛澤東對領導干部強調最多的是政治要求,明確提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紅又專。鄧小平提出干部最主要的兩條標準:一是必須要擁護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二是一定要講黨性不搞派性。江澤民提出領導干部要講政治,并指出講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20]。胡錦濤明確指出領導干部首先要帶頭自覺地端正在思想、領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作風,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第一條就是“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習近平在2018年7月3日至4日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指出:“選什么樣的人?就是要堅持好干部標準,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政治標準是硬杠杠。這一條不過關,其他都不過關。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21]而政治修養(yǎng)的養(yǎng)成與鞏固又是一個變化的、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習近平指出:“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并不會因為黨齡的增長而必然增強,其道德修養(yǎng)、思想境界也不會因為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升。就是說,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主觀世界改造,是一個需要終生不懈努力的過程?!盵22]要明確的是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修養(yǎng)并不是僅僅依靠領導干部自身努力就能實現(xiàn)的,它需要內外條件的密切配合來促進內外動機的生發(fā)與提升,既要抓理論、黨性教育,又要抓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提升;既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的紀律,又要不斷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既要提升正向激勵的科學性,也要增強容錯糾錯的實踐性,還要抓懲治;既要抓黨內建設,又要抓全社會積極向上的風氣;既要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力,也要加強意識形態(tài)建設等,各方面齊抓共管,既倒逼領導干部不懈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也為提高修養(yǎng)創(chuàng)造合適的條件。
(五)以著力提升民主效力為重點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人民至上價值觀得以實現(xiàn)的組織保障。組織起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戰(zhàn)斗力之源,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沒有別的武器”[23]。有效的組織依靠科學的組織原則,而馬克思主義政黨基于自身的使命型特點以及長期的歷史實踐,最終確定了民主集中制,這一方面在于偉大的使命需要激發(fā)廣泛的積極性與參與性,獲得大眾的貢獻與智慧,這就必然要求實行廣泛的民主,另一方面在于使命的達成還需要將大眾分散的貢獻與智慧快速、有效地轉化為集中力量。這就意味著實行民主的最終目的在于科學的集中,同時也意味著在這樣的集中當中可能會損害部分群體的包括民主權利在內的利益,而此種損害在人民至上價值觀視閾下確也是具有合理合法性的。不難看出,在此過程中將民主與集中能夠有效貫通的中樞與主導就是領導干部。因此,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的重點無疑集中在領導干部身上,同時以上分析及調研資料也明確顯示,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實踐難點與重點一般而言不在集中方面而在民主方面。關于這一點,黨章第十條關于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一、二、四、五、六條均有明顯而充分的表達。那么就具體實踐而言,推動黨員領導干部以著力提升民主效力為重點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一是要在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中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民主意識與能力;二是要提升廣大黨員、干部的民主監(jiān)督、參與意識與能力;三是要不斷提高民主制度及其保障機制的科學有效性,著力于讓領導干部不想、不能、不敢“任性”,讓黨員、干部自覺、自主、不怕行使監(jiān)督、民主權力;四是建設廉潔奉公勇于擔當?shù)恼挝幕屛幕櫲诵?,用文化彌合不同群體的利益縫隙,達成凝神聚氣、共同奮進的既民主又集中的優(yōu)良政治實踐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M]//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
[2] 習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隊伍[EB/OL].(2019-01-16)[2020-01-03].http://www.gov.cn/xinwen/2019-01/16/content_5358188.htm.
[3] 毛澤東.紀念白求恩[M]//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9.
[4] 毛澤東.為人民服務[M]//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5] 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節(jié)選)[M]//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6]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一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
[8] 鄧小平.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問[M]//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79.
[10] 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2019-03-01)[2020-01-05].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01/c64094-30953140.html.
[12] 陳希.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2018年11月15日舉行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1-16(04).
[13] 李海青.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使命型政黨[J].江西社會科學,2018(2):10.
[14] 組織問題議決案[中共中央擴大執(zhí)行委員會文件(一九二五年十月)]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1921—1925)[EB/OL]. [2020-01-05].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27/66627/4489207.html.
[15]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4日)[N].人民日報,2018-05-05(02).
[16] 毛澤東.健學會之成立及進行(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一日)[M]//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 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337.
[17] 中國共產黨中央局通告——關于建立與發(fā)展黨團工會組織及宣傳工作等[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一(1921—1925)[EB/OL]. [2020-01-05].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
66627/66627/4489302.html.
[18] 劉統(tǒng).親歷長征:來自紅軍長征者的原始記錄[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79.
[19] 毛澤東著 《湘江評論》創(chuàng)刊宣言(一九一九年七月十四日)[M]//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270.
[20] 江澤民.領導干部一定要講政治[M]//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7.
[21] 習近平2018年7月3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2018-11-07)[2020-01-05].http://qnzz.youth.cn/zhua
nti/shzyll/fzyjs/201811/t20181107_11777929.htm.
[22] 習近平2008年5月13日在中央黨校2008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師資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EB/OL].(2018-12-23)[2020-01-05].http://www.ccps.gov.cn/xxsxk/xldxgz/201812/t20181223_126874_4.shtml.
[23] 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6.
責任編校? ?王學青
Value Mechanism of Communists in the New Era: Its Formation and Practice
LUO 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History of the Party, Party School of CCP Wuhan Committee, Wuhan 430023,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value mechanism of Chinese Communists is the fundamental guideline for them to fulfill their initial mission and tasks. In the new era, the values of Chinese Communists are based on the peoples supremacy as the fundamental value criterion, dedication and sacrifice as the value pursuit of life value, following the organiza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four forms of obedience, which are collectively demonstrated in the loyalty and cleanliness as the practical criterion. This is its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es for its practical transformation. Promotion of Communists values in the new era must start from untangling the value system,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obligation to spontaneity, the process logic of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value system to spontaneity to be probed into. With scientific planning preconditioned by realizing the goal and regularity, efforts are to be made from value foundation identification, ideology education, practical enhancement, political ecology, and Party construction, so that they can organically united and operate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Key words: communistic cadres; value system; basic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mechanism; practical rou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