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維秀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教學十分重要,其可以對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閱讀課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達成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目標。據(jù)此,該文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課教學? 學科?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31-02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只能機械性地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卻無法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課程標準應運而生。新課改的教學實踐要求教師避免開展應試教育,而是需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地位,教師自身則扮演輔助者、引導者的角色。引申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看作是初中英語閱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學生學會將英語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另外,教師還應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能力,促進其未來的全面發(fā)展。據(jù)此,該文分析了相關問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現(xiàn)實意義。
1?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想要對整體問題進行分析,就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明確。雖然新課程標準已經(jīng)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落實,但是還是有很多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秉持著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對于這些教師來說,開展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因此,他們會機械式地進行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讓學生死記硬背,并強制性地向?qū)W生灌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會引起學生的極度反感,還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國內(nèi)有很多的初中英語教師僅僅注重知識傳授卻不注重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只在乎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忽略了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不僅僅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特點,更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最后,成績不好的學生產(chǎn)生了放棄學習英語的想法,而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沒能具備真正的英語能力,分數(shù)再高也沒有實際意義。久而久之,無論是成績較好的學生還是成績不好的學生都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其今后的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師的錯誤教學方法所阻礙。以上所述,基本就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2?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措施
2.1 加強師生互動,合理評價學生
加強師生互動不僅僅可以培養(yǎng)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還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無論是課堂上的評價還是課后的評價,教師都應該以鼓勵為主,盡量避免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fā),保證課堂氛圍的融洽。通過師生互動可較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
由于每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能力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不能夠以分數(shù)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注意每個學生的進步,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雙方的有效互動。
2.2 合理啟發(fā)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基礎,以教材內(nèi)的文章內(nèi)容為依據(jù),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與閱讀能力。初中人教版英語教材所選擇的文章都難度適中,具備合理性,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英語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教師應想辦法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應激發(fā)其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深入地思考文章內(nèi)容,無論學生能否取得良好的閱讀成果,只要學生投入到了思考當中,就可以促使其獲得進步。
除此之外,初中學生的英語能力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所以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基礎,向?qū)W生傳授一些英語閱讀的技巧,提升學生對英語文章的認識。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明確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了解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后以此為依據(jù)開展教學,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多挖掘教材內(nèi)英文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存在聯(lián)系的資源,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英文的理解能力,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人教版英語教材中,“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這部分內(nèi)容較為重要,在教師對這一課進行講解時,學生很可能會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單詞,比如在“The factories,hotels and palaces are all gone too”一句中,很多初中學生都對單詞“factories”較為陌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讓學生根據(jù)“hotels”這個單詞推斷“factories”的含義,學生經(jīng)過思考認為“factories”應該與“hotels”一樣,屬于建筑類的詞匯。這種教學方式可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
2.3 合理開展分層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感
因材施教是境界最高的教育理念,基本所有教師都明白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但真正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對因材施教理念進行實踐的教師基本寥寥無幾,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教師很少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此無法做到因材施教。針對這個情況,初中英語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根據(jù)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來實施教學,其中最合適的教學方式是分層教學,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應合理分組,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就英語理解的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語感,并加強學生對英語文章的思考。另外,教師也應該參與到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敢于通過英語與同學進行交流,只有讓學生真正地將英語“說”出來,才能夠真正地提升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課程進行分層,對于英語閱讀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難度較高的文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長此以往,這類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培養(yǎng);針對英語閱讀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應在對課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對基礎內(nèi)容的理解水平并向他們傳授一些語言技巧,促進學生進步;對于英語閱讀能力較低、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為他們選擇的英語文章不能太難,而是應該以基礎閱讀練習為核心,對學生的基礎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進行重復的練習,預期可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合理設計問題,培養(yǎng)學生語感,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寬,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最終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閱讀課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在提升學生英語理論水平的基礎上加強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文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J].英語畫刊,2019(24):28.
[2] 孫桂梅.試論如何有效培養(yǎng)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J].考試與評價,2019(6):143.
[3] 莊清海.關于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2017(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