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在沈陽,有一種生活叫“逛副食”。而這必逛的頭三甲,繞不開的便有大東副食。
曾是“貢品”
撫近門(俗稱大東門)旁,清太宗皇太極入主盛京后的城門根兒下,有一個存在了百余年的菜市場,雖然如今改了名,但老沈陽人還是愿意叫它大東副食。這個頗具年代色彩的名字,若深究起來,還得從1829年說起。
那一年,清道光帝詣盛京祭謁祖陵,為博龍顏大悅,盛京長官竭盡所能營造盛京的繁榮景象,坐落于小東門外護城河畔,一條自然形成的、被稱為“東關菜行”的蔬菜早市,便被樹立成繁榮景象的標志之一,重點向祭祖的帝王展示。
蔬菜早市以售賣新鮮蔬菜為主,從初夏到晚秋,每天都有買賣。但午前必散行。來買菜的人,有城內居民,還有各酒樓、飯店的廚役。據(jù)《陪都紀略》(一部記述晚清時期陪都沈陽的歷史、文化、藝術、民俗的著作)記載:“小東關外廚役忙,百蔬云集上菜行,雖系繁華撓撓市,清晨鳥語傍花香。”因賣新鮮蔬菜不宜過午,所以早市只是從清晨到午前,“四季菜蔬皆備,昧爽市場,近午即罷。”
后來,清帝再無東巡,但這小小的蔬菜早市卻一路興旺,至1868年,已發(fā)展成為集肉類、雞、鴨、魚、蟹、干鮮果品等品種齊全的大型集市,由原來的自產(chǎn)自銷、各自為戰(zhàn),到統(tǒng)一管理的商場經(jīng)營,“東關菜行”完成了向“東關市場”的蛻變。
1909年,東關市場開設了同盛合、新眾興、仁義和、大成四家雞店后,商場更具規(guī)模。1913年,東關市場從城門外以北直至東北轉角,建起了兩長趟商棚。3年后,這里的店商多至百余戶,攤販40余戶。其中不乏從營口和大連特地來此經(jīng)營的商人,他們開了以零售為主、兼營批發(fā)的多家海味店,規(guī)模和名氣較大的是“裕順福”“三合號”和“雙合興”。此外,買主亦不局限于本地,還有不少來自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函購代銷蔬菜的。
興旺的市場培養(yǎng)了人們的采買習慣,當?shù)匕傩找仓饾u把東關市場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戰(zhàn)爭年代,仍尋得一方之地,將其延續(xù)。
1931年,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沈陽被全面侵占,上至軍政要令,下至市井集市,統(tǒng)統(tǒng)被占管。從次年開始,偽奉天市公署在撫近門以南的城墻腳下,修建了方形廣場,在此興辦市場——“奉天市營東關市場”俗稱“大東菜行”。
在沈陽副食集團展覽館內,還保存著大東副食在日據(jù)時期的原始資料:新市場營業(yè)面積2400平方米,東關市場中絕大部分業(yè)戶入場經(jīng)營。當時的市場開南、北、東三個門,北半部為方形圈樓,樓內有牛羊肉行、魚蝦行、鳥雞行、海味行、干菜行等;南半部是偽市場公署投資興辦的豬肉批發(fā)所,是全沈陽城豬肉供應的重點場所之一;最南部是露天菜市場,大批蔬菜批發(fā)商在此經(jīng)營,旺季時,蔬菜每天的上市量可達15萬公斤。
然而,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經(jīng)濟政策使市場日趨蕭條,許多店鋪紛紛倒閉,市場營業(yè)室被改為“滿洲飛機場職工宿舍”,只留下五六個營業(yè)室作為配給店。1946年以后,市場雖重新開市,流動商販逐漸增加,但因政治經(jīng)濟形勢惡化,貨源奇缺,物價飛漲,商號相繼倒閉。1948年,市場再次被迫停業(yè)。
姜文交稅
旭日東升。1949年,新中國成立,首先整頓并穩(wěn)定的便是市場。
彼時,全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大東菜行經(jīng)營戶全部進入公私合營店。1958年,原市場與沈陽市肉食總店合并,稱為大東副食品商店,至此,多年來沈陽市民口中的大東菜行,正式成為國營企業(yè)。
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包括大東副食在內,沈陽各個城區(qū)共有6家副食企業(yè),最有名的要數(shù)和平“圈樓”和皇姑副食,不僅肉禽蛋、蔬菜、煙酒等品種齊全,北京六必居小菜、上海米老鼠奶糖、浙江竹筍、四川榨菜、武漢蛋卷、長春人參麥乳精等地方風味食品也一應俱全……
與后來居上的其他副食相比,“資歷”最老的大東副食倒顯得臉上無光——常年被稱為“東老六”。“因為從經(jīng)營品種到價格水平,再到營業(yè)收入,都是倒數(shù)第一?!睍r任大東副食總經(jīng)理馬志慧的記憶里,世紀之交時,東老六的帽子仍沒有摘掉。
“觀念不變,帽子就在?!蹦菚r,洋超市已在全國跑馬圈地。當超市整齊的貨品陳列在貨架上,供顧客隨手可得時,在大東副食,顧客依然要隔著柜臺,以“您好,幫我拿那一件看看”的方式,讓售貨員將中意的商品一一挑出,時不時還要看人家的臉色。
市場倒逼,必須做出改變。大東副食打出的第一槍就是經(jīng)營代理。“做知名酒品牌、副食品牌的總代理、總經(jīng)銷,并請名人代言。”馬志慧回憶,決定立竿見影,接下來近10年的光景里,姜文、范偉、江珊、金銘、笑林……來往于大東副食的名人讓人眼花繚亂,且隨著每一位名人的到來,大東副食也名噪一時。
“最有意思的,當屬姜文代言那年?!碑斈?,姜文代言了大東副食經(jīng)營產(chǎn)品的廣告,因此,大東副食請他前來“站臺”,可誰知,過后雙方卻因在哪兒交稅爭執(zhí)不下。名人團隊稱姜文是北京人,理應在北京交稅,大東副食堅持姜文是在沈陽進行的經(jīng)營活動,必須在沈陽交稅。最后,雙方談妥,姜文在沈陽交稅。
原本是私下協(xié)商的事,姜文親赴沈陽稅務部門交稅的新聞,卻被嗅覺靈敏的媒體多方報道,一時間成為全國各大媒體的重點新聞,“大東副食”4個大字,也在全國“一戰(zhàn)成名”。
“還得感謝姜文,是他讓我們明白,與其被動炒作不如主動出擊。”于是,大東副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首先進行的就是錯位經(jīng)營。
所謂錯位經(jīng)營,是將商品經(jīng)營者角色向產(chǎn)品生產(chǎn)者轉變,以后者為牽動來拉動整體經(jīng)營。大東副食將香腸加工廠、啤酒生產(chǎn)線、活雞屠宰、餅干加工等一系列副食加工生產(chǎn)線搬進了商場里,“商場變工廠”的錯位經(jīng)營,將商品加工流程直接呈現(xiàn)在顧客面前,不僅省去了中間渠道,又增添了生鮮砝碼,還滿足顧客好奇心。
這次“冒險”,并不被外界看好。“一是本土沒有可參考的成功先例,二是因為幾百米外,沃爾瑪超市即將開業(yè),帶來沖擊?!瘪R志慧回憶,有人曾斷言,中街沃爾瑪開業(yè)之時,便是大東副食倒閉之日,畢竟以沃爾瑪為首的洋超市正面擊潰國內副食商店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
忐忑度日幾個月后,現(xiàn)實給馬志慧吃了一顆定心丸。沃爾瑪開業(yè)不僅沒使大東副食倒掉,反而讓大東副食在競爭中逆風上揚,營業(yè)額直接飆升40%,“僅春節(jié)銷量就抵得過其他副食一年的?!敝链?,錯位經(jīng)營成為“大東副食現(xiàn)象”,受到各家追捧,大東副食也摘掉了東老六的帽子,重返“東老大”之路。
人情味
“逢年過節(jié),一定要先去副食商店逛一逛。放在當下,地位直攀萬象城、卓展,如果誰能在那實現(xiàn)采買自由,準會讓人高看一眼?!?/p>
在老沈陽人心中,副食商店也絕非僅是滿足生活所需這么簡單?!案笔成痰昀镉泻芏喙衽_,兒時我和姐姐最喜歡的游戲,就是閉著眼睛在各個柜臺前穿梭,靠聞味道來判斷自己在什么柜臺,輸?shù)舻娜艘r一顆糖果?!鄙蜿柸饲裼⒒貞?,買糖果是件令人興奮的事。高高的柜臺上,擱著一架算盤、一摞包裝紙,還有一卷紙繩。選購前,售貨員會將包裝紙折成一個斗型,把選好的糖果放斗里,快速折好并抬手拉下繩頭,便在包裝紙外左右纏繞,上下翻飛。眨眼的工夫,糖果就被牢牢地捆成一團,方便手提,不易散落。
副食商店架構了一代代人的共同回憶,而售貨員則成了那個時代特有的集體職業(yè)向往。在副食商店上班的售貨員,得著裝整齊——白大褂和白色的工作帽,每天班前班后都要打掃衛(wèi)生,無論柜臺還是貨架,一定是清清爽爽的,“往琳瑯滿目、五顏六色、香味各異的食品前一站,別提多神氣了。”
“記得豬肉柜臺有位老師傅,是出了名的‘一刀準?!鄙蜿柸朔秱サ募以谏蜿柺袞|貿庫附近,離大東副食足足10里路,盡管腿腳不便,盡管路途遙遠,年近70的她仍堅持每天都到大東副食買菜,成為日常生活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在憑票、憑證供應的年代,每當運貨的汽車停在商店門口,職工往下抬豬肉、搬雞蛋箱,柜臺前霎時會變出一條彎彎曲曲的排隊長龍,人多時甚至能排到大門外。此時,“一刀準”老師傅就會在翹首期盼中閃亮登場,他用眼“稱”肉,一刀切下去,裝袋收錢,行云流水一套動作。拿到肉的顧客也從不稱重,彼此間已達成信任和默契——只要是“一刀準”切下的肉,保證不缺斤少兩,和用秤稱過的一樣準?!耙虼顺擅哪俏焕蠋煾底咴诮稚希活櫩驼J出:看,副食商店賣肉的‘一刀準。老師傅瞬時成為焦點,引得周圍眾人羨慕的目光?!?/p>
不僅如此,這里還更有人情味?,F(xiàn)代化的大型生活超市,范偉去過不少,雖然貨架上的商品碼得整整齊齊,收款臺的結賬隊伍井然有序,但她總覺得少了什么?!昂孟窈蛿傊髁牧奶欤踔劣憙r還價,一手錢一手貨的購物感覺,才是生活,更實在。”
“對我而言,他們是老鄰居、老朋友。”在大東副食工作了一輩子的鄒積濤如此形容前來購物的顧客。1984年,鄒積濤進入大東副食工作,迄今已有35年,他被顧客從小鄒叫到老鄒,他也看著顧客從青絲到白發(fā),這種顧客與商場間相互守護的感情被層層疊加,成了膠漆相投的所在。
感情再牢固,也不能裹足不前。這是13年前,時任大東副食黨支部書記王林對全體員工道出的肺腑之言。雖說“天下第一燉”、展示重達300公斤的南瓜、現(xiàn)場制作并銷售38米長的大香腸、整牛下鍋燉、引進沈陽市第一條鯊魚等商業(yè)炒作讓大東副食聲名鵲起,但在內部管理上,仍未打破固有機制,這也使得大東副食在輝煌過后,開始逐漸走向平淡。
去行政化,是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下,大東副食自我蛻變之路。從實行部門化垂直管理體制變革,到打造全產(chǎn)業(yè)鏈化副食經(jīng)營路線,再到與國外商超強強聯(lián)合,大東副食在區(qū)域內激烈的競爭中,越戰(zhàn)越勇。時間在商場浮沉中流轉,撫近門外的大東副食依舊熙熙攘攘,繼續(xù)在它的百年老店之路上坦然前行。
又是一個初冬的清晨,范偉起了個早,擠上開往大東副食的公交車,兩棵大白菜、一只烤鴨,滿載而歸的她坐在回程的公交車上,看著川流不息的人流,有感而發(fā):“這才是人間煙火,百姓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