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夫
俗話說,理越辯越明。這話不假,但理只有辯到要害處,才是真理,反之,邏輯不清,思維混亂,真理便會向歪理飛奔而去。
鄰居家通宵達旦打麻將,影響到了你。
你上門討公道說:“你們這樣通宵達旦、吵吵嚷嚷地打麻將,影響別人休息?!?/p>
鄰居卻說:“影響別人,又不影響你!”
“怎么不影響,你們深更半夜吵吵嚷嚷,吵得人睡不著。”
鄰居卻說:“你們家孩子能不能半夜不要哭?吵得人睡不著。還有你們家?guī)乃芰魉曁?,能不能把水關(guān)上?要不就別用廁所了!”
好多人愛辯善辯,在生活中愛使用類比,卻經(jīng)常會忘記類比推理的偶然性,經(jīng)常把類比的結(jié)論當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亂比一氣。
這是沒有說服力的,是不可能說服別人的,只能顯示自己思辨力的低下。有些人辯論時注重列舉具體事例,尤其喜歡類比,來增強自己的論點,這種邏輯方式很容易使討論跑題,甚至流于不知所云;或者評論者面對一事,張嘴就來,情緒色彩極其濃厚,滿是成見和假設(shè),不但沒有任何邏輯可言,而且歪理甚多。
怕老婆的梗
“丁奕然肯定怕老婆,要知道結(jié)婚前,他可不這樣!”這是丁奕然在參加同學聚會后,被同學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評價。
其實,這也不怨同學們這樣評價他。結(jié)婚前,打臺球、打麻將、赴酒局、看球賽,凡是熱鬧,丁奕然場場不落,并是大家聚會的開心果。好景不長,這一切的熱鬧在他結(jié)婚后統(tǒng)統(tǒng)消失不見了。于是,丁奕然少有能參加上的幾次聚會,就遭到同學們帶著酸意的調(diào)侃:“是不是老婆看得緊啊,不讓你和我們這幫狐朋狗友在一起聚,怕我們帶壞你?”
丁奕然對大家的評價有些意外,卻也無可奈何。其實,婚假結(jié)束后剛上班,領(lǐng)導就找丁奕然談了話。工作有了調(diào)整,雖然說是升職了,但新崗位壓力不小,下班的時間不能確定,加班已成了常態(tài)。這種解釋難以服眾,越辯解越讓同學們確信“丁奕然肯定怕老婆”判斷正確。
沿著“怕老婆”的思路,最后大家推斷:丁奕然不參加聚會的原因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在老婆身上,她一定是個心胸狹窄、脾氣古怪的女人。盡管丁奕然老婆的長相只在婚禮上驚鴻一瞥,大家的觀點卻出奇的一致:丁奕然的老婆不可深交,同時也為丁奕然感到惋惜——“多好的一個人,硬是讓老婆給帶‘壞了?!?/p>
豹子需要止咳嗎
吳佳是廣告界的資深企劃,經(jīng)她手制作的廣告頗得客戶的認可,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都讓同行贊許。也因為百戰(zhàn)百勝的經(jīng)歷,她經(jīng)常以老師身份給初涉廣告業(yè)的新人上課。
吳佳在上課的時候最常舉的例子就是一則在電視上被大量播放的廣告:一只金錢豹兇神惡煞地追逐一個穿著白紗的美女,美女一邊跑還一邊大叫:“為什么追我?”結(jié)果那豹子張嘴來了一句:“因為我要急支糖漿!”
吳佳在交流這則廣告時,總會向?qū)W員提出這樣的問題:豹子和急支糖漿有什么關(guān)系?豹子得病了?豹子喜歡喝急支糖漿?這個急支糖漿很好喝?學員在她的提示下,也恍然感覺的確有問題。老師提出的問題,仿佛切中要害,但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自己也說不好。
吳佳娓娓道來:“這個廣告是在模仿麥當勞的一個經(jīng)典廣告,大概表述的是一只老虎在猛追一個人,此人狂跑不止,手中拿的是麥當勞新推出的一個漢堡包。麥當勞的這則廣告,看起來并沒有突兀之處,合情合理。而這個急支糖漿廣告中,設(shè)計者運用了邏輯學中類比的思路,既然老虎去追拿著漢堡包的人成了經(jīng)典廣告,那么豹子去追拿著急支糖漿的人,反響應(yīng)該也不錯。顯然,這樣的類比是不恰當?shù)?。老虎想吃漢堡包,我們可以理解,但是豹子想喝急支糖漿,卻是整個地球人都不能理解的事。類比手法要運用恰當?shù)那疤幔莾蓚€事物在本質(zhì)上是相似的才可以。模仿可以,但如此模仿就是失敗的,缺少邏輯就是最大的硬傷,不管你多用心,制作多精良,結(jié)果也是貽笑大方。
哈根達斯與《西游記》
幾年前,北京曾流行這樣的順口溜:登長城、逛燕莎、吃哈根達斯冰激凌。
在北京的哈根達斯專賣店,一個最小盒的冰激凌也要賣到30多元,相比國產(chǎn)幾元一盒的冰激凌,價格實在不菲。朋友的侄女小麗特別愛吃哈根達斯冰激凌,用她的話說,哈根達斯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激凌。她的理由很簡單:第一,哈根達斯是外國品牌,冰激凌是外國人發(fā)明的,所以肯定正宗,國產(chǎn)的都是山寨。第二,哈根達斯那么貴,一定就是最好吃的,否則為什么那么貴?貴一定有貴的道理,因為便宜一定沒好貨。第三,哈根達斯很有名,因為在國內(nèi)還沒聽說有其他外國牌子,所以獨此一家的外國品牌冰激凌,就應(yīng)該是最好的。
當時,沒出過國,也沒吃過哈根達斯的我,實在沒有發(fā)言權(quán),覺得小麗的話盡管有些稚嫩,但也不乏道理,所以頗認同她的觀點。隨著我閱歷豐富和收入增加,在親身感受了哈根達斯味道的同時,也查閱了關(guān)于哈根達斯的來歷。
原來,哈根達斯在美國,只是非常普通的一個品牌,絕對算不上什么奢侈品,花個幾美元,就能買到一大盒,而且在冰激凌界,無論是做工還是口味方面,只能位居中游。回想小麗的認知和我當時的認同,不禁啞然失笑,自己不是也落入了不講邏輯的窠臼之中了?
小麗和冰激凌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絕非個例。民國時期,大學者胡適曾對《西游記》進行過考據(jù),他在日記中這樣表述:1.從方言看,《西游記》的作者是江蘇人。2.吳承恩是江蘇的大才子。3.所以就認為《西游記》的作者就是吳承恩。這是非常不嚴謹?shù)摹?/p>
《西游記》的作者究竟是誰,并不影響這部著作的偉大,但胡適先生的嚴謹治學態(tài)度,確實值得我們后人推崇——不是有一點兒聯(lián)系就一定是必然聯(lián)系,就像我起的這個小標題,哈根達斯與《西游記》其實沒有一點兒關(guān)系。
(文中人物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