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督促社會單位和個人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推進消防安全領域信用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天津市社會消防安全治理水平,2月4日,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聯合該市的發(fā)展改革委、市場監(jiān)管委、財政局、人社局、文明辦和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等部門制定出臺《天津市消防安全領域信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建立了天津市消防安全領域專屬的信用管理制度。
信用監(jiān)管在懲戒失信行為,加大違法成本,促進單位和個人誠實守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家要求大力推行以“信用監(jiān)管為基礎”的5種新型消防監(jiān)管機制建設,目前,全國尚未制定統一的消防安全領域信用監(jiān)管制度,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實踐,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高度重視,2015年起與市市場監(jiān)管委和市住建部門建立了信用管理和聯合懲戒工作機制,定期向天津市市場主體信用公示系統等平臺推送相關數據。為加快天津市消防安全信用監(jiān)管工作進度,2019年,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主動聯系天津市信用管理牽頭部門市發(fā)展改革委、市市場監(jiān)管委開展深入調研,并加強與市財政局、市人社局、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和市文明辦等部門的溝通協調,著手起草《辦法》。期間,天津市常務副市長馬順清批示肯定了全市消防信用體系建設情況,為《辦法》的出臺提速定向。先后召開3次集中座談會,2次書面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并通過互聯網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歷經10余次調整修改后,《辦法》最終得以發(fā)布施行。
《辦法》共分五章十九條,主要內容包括總則、信用信息歸集、信用信息應用、異議申訴和信用修復以及工作機制等五部分,主要呈現以下五大亮點:
一是緊跟中央政策文件精神?!掇k法》認真貫徹黨中央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建立信用管理新型監(jiān)管方式等方針政策精神,依據中辦國辦《關于深化消防執(zhí)法改革的意見》及國辦《關于建立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規(guī)定,立足我市消防工作實際,明確和細化了各項消防信用監(jiān)管措施,使中央政策文件精神在我市有效貫徹落地。
二是消防安全信用信息覆蓋點多面廣?!掇k法》明確將單位及個人消防安全承諾情況、消防行政許可、消防行政處罰、重大火災隱患等7大類18種情形,納入消防安全信息歸集范疇,此類信息,直接體現和反映了社會單位和個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遵守消防法律法規(guī)情況,幾乎涵蓋了單位及個人履行消防安全責任的各個方面。此外,對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占用、堵塞消防車通道違法行為,一并納入信用管理范圍,拓展了治理手段。
三是消防安全信用聯合懲戒手段多、措施嚴?!掇k法》根據信息性質,區(qū)分為歸集信息、一般失信行為信息和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信息三個等級,分別設置了不同懲戒手段。歸集信息通過信用中國(天津)和天津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一般失信行為信息,相關部門可以作為信用評價、項目核準、用地審批、金融扶持、財政獎補等方面的參考依據。對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主體,相關部門根據各自社會管理職能,限制或禁止從事特定行為,形成聯合懲戒的強大合力。例如,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對嚴重失信的個人依法限制其擔任企業(yè)法定代表人、董事、監(jiān)事、經理;市文明辦對嚴重失信行為的主體,不得評為文明單位等。
四是設置嚴格的事前告知事后修復機制?!掇k法》深入貫徹國家“放管服”改革和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服務要求,建立了嚴格的異議申訴和信用修復機制。對嚴重失信被納入聯合懲戒對象的主體,消防救援機構應在事前履行告知程序;存在異議的,向消防救援機構提出申訴。對積極配合、避免嚴重后果發(fā)生或者雖造成一定后果,但確有證據證明受他人欺騙等情形的,建立了相應的信用修復途徑。一般失信主體通過信用中國(天津)網站在線申請完成信用修復;嚴重失信主體,可以向市消防救援總隊提出修復申請,按照規(guī)定程序完成信用修復。信用修復后,將免除對失信主體懲戒。
五是消防安全信用監(jiān)管保障機制健全完善。《辦法》明確,各實施懲戒的部門應當密切協作,指導下級部門依法依規(guī)落實懲戒措施,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要加強本領域聯合懲戒工作的監(jiān)督,督促、引導失信主體糾正不當行為,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推動本領域聯合懲戒工作落到實處。市發(fā)展改革委、市市場監(jiān)管委、市消防救援總隊每年將對各部門開展聯合懲戒的情況進行督導。
《辦法》的出臺強化了消防事中、事后監(jiān)督,為營造主體責任清晰、誠信體系完善、隱患整治徹底的火災治理體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現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已同天津市發(fā)改委、市委網信辦搭了建政務外網專線,將總隊作為天津市政府獨立部門開通了賬號,建立了行政處罰等執(zhí)法數據定期報送機制。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快推進我市消防安全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消防安全事中、事后監(jiān)管,督促社會單位和個人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根據《關于深化消防執(zhí)法改革的意見》(廳字〔2019〕34號)、《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jiān)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fā)〔2019〕35號)以及相關規(guī)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消防安全領域信用信息的界定、歸集、應用等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消防安全領域信用信息管理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客觀、及時的原則,保守國家秘密,保護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
第二章消防安全領域信用信息歸集
第四條 消防救援機構應當歸集以下信息納入信用信息管理:
(一)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依法依規(guī)承諾信息;
(二)重大火災隱患信息;
(三)消防行政處罰信息;
(四)消防行政許可信息;
(五)消防行政強制信息;
(六)消防安全領域一般失信行為和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信息;
(七)其他依法依規(guī)歸集的信用信息。
第五條 消防安全領域失信行為信息分為一般失信行為信息和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信息。
第六條 消防安全領域一般失信行為信息包括:
(一)存在火災隱患經消防救援機構通知后,逾期仍不整改的;
(二)公眾聚集場所在投入使用、營業(yè)前未做出消防安全承諾或承諾失實,且存在一般火災隱患的;
(三)社會單位對消防安全狀況承諾失信的;
(四)一年內被消防救援機構實施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的社會單位(場所);
(五)消防物聯網監(jiān)測發(fā)現嚴重消防安全問題故障,一年內三次以上通知責任單位仍不整改的;
(六)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在開展執(zhí)業(yè)前做出的承諾嚴重失實的;
(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及其相關從業(yè)人員、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設施操作員,一年內被消防救援機構抽查發(fā)現兩次以上違法違規(guī)執(zhí)業(yè)行為的;
(八)舉報人故意捏造火災隱患問題或消防安全違法行為事實,誣告陷害單位、個人,或者弄虛作假騙取舉報獎勵的;
(九)單位或個人占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妨礙消防車通行,經消防救援機構通知后拒不改正,或多次違法停車造成嚴重影響的。
第七條 消防安全領域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信息包括:
(一)社會單位(場所)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經消防救援機構通知后,故意拖延不積極整改或者因客觀原因暫時不能整改未采取嚴密有效安全防范措施的;
(二)公眾聚集場所在投入使用、營業(yè)前未做出消防安全承諾或承諾失實,且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
(三)社會單位(場所)對單位消防安全狀況承諾失實,經核查存在嚴重火災隱患或者發(fā)生火災事故的;
(四)一年內被消防救援機構實施兩次以上重大行政處罰的社會單位(場所);
(五)相關責任主體經催告,逾期仍不履行義務且無正當理由不執(zhí)行消防救援機構作出的停產停業(yè)、停止使用決定的;
(六)社會單位(場所)或個人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機構臨時查封場所、部位的;
(七)注冊消防工程師變造、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資格證書、注冊證、執(zhí)業(yè)印章的以及嚴重違反規(guī)定執(zhí)業(yè)的;
(八)經火災事故調查,對亡人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事故負有主要責任的使用管理、工程建設、中介服務、消防產品生產、銷售等單位;
(九)社會單位(場所)存在其他嚴重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經消防救援機構通知后,拒不改正的。
第三章消防安全領域信用信息應用
第八條 消防救援機構負責匯總消防安全領域信用信息,推送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天津)和天津市市場主體聯合監(jiān)管系統,依法依規(guī)在信用中國(天津)網站、天津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
第九條 對納入消防安全領域一般失信行為的主體,相關部門可以作為信用評價、項目核準、用地審批、金融扶持、財政獎補等方面的參考依據。
第十條 對納入消防安全領域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的主體,相關部門按照下列方式進行聯合懲戒:
(一)消防救援機構和有關行業(yè)主管部門應結合“雙隨機、一公開”監(jiān)管,將其列為重點監(jiān)管對象,增加抽查頻次,加大監(jiān)管力度;
(二)市消防救援機構將一年內被消防救援機構實施兩次以上重大行政處罰的社會單位(場所)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提供至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金融機構可將相關處罰信息作為授信的參考;
(三)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對存在消防安全領域嚴重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變更名稱的,將變更前后的名稱在天津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示。對納入消防安全領域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的個人依法限制其擔任企業(yè)法定代表人、董事、監(jiān)事、經理;
(四)市消防救援機構會同市人社部門禁止注冊消防工程師五年內在相關領域從業(yè);
(五)市文明辦對列入消防安全領域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的單位,不得評為文明單位;
(六)對存在消防安全領域嚴重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由各部門在主管領域內的限制或取消政策性資金支持并依法限制其參與政府采購活動。
第四章 ?異議申訴和信用修復
第十一條 被納入聯合懲戒對象的,應當由消防救援機構事先履行告知程序,有異議的,可在7個工作日內提出異議申訴,由消防救援機構在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核實,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 失信主體存在下列情形的,可以提出修復申請:
(一)積極配合相關單位工作,避免嚴重后果發(fā)生的;
(二)雖造成一定后果,但確有證據證明系受他人欺騙的;
(三)積極參加失信懲戒部門組織的有關防范宣傳活動;
(四)有重大立功表現。
第十三條 一般失信主體失信信息滿足最短公示期要求的,可以向信用中國(天津)網站提出信用修復申請并提交相關材料,審核期為7個工作日,經信用中國(天津)網站審核通過后撤銷公示。
嚴重失信主體可以向市消防救援總隊提出信用修復申請。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按照相關規(guī)定及時予以修復,信用修復后,免除對失信主體懲戒。
第十四條 消防安全領域失信行為信息將納入失信主體信用記錄,一般失信行為信息有效期最長一年,嚴重失信行為“黑名單”信息有效期最長三年。
第五章 ?工作機制
第十五條 各實施懲戒的部門,應當督促、引導失信主體糾正不當行為。
第十六條 消防救援機構負責將認定的失信主體名單按照統一格式向各有關信用平臺報送,內容包括失信主體基本情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失信情形和懲戒措施等信息。各有關信用平臺建立相應失信主體名單管理系統,并向各實施懲戒的部門推送相關信息。各實施懲戒的部門依據本規(guī)定實施懲戒措施,并按季度將執(zhí)行情況反饋給各有關信用平臺。
第十七條 各實施懲戒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推動本領域聯合懲戒工作落到實處,加強本領域聯合懲戒工作的監(jiān)督,市發(fā)展改革委、市市場監(jiān)管委、市消防救援總隊每年要對各部門開展聯合懲戒的情況進行督導。
第十八條 各實施懲戒的部門應當密切協作,指導下級部門依法依規(guī)落實懲戒措施,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下發(fā)之日起實施,有效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