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梅
復習課作為一種常用課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好復習課對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能力、開拓思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英語復習通常是以話題為中心,將話題所涉及的詞匯、語音、句型、語法、語篇有機結合起來進行。下面結合教科版(廣州版)六年級教材來探討微課在小學英語復習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微課整合話題,創(chuàng)設主題復習情境
語言的運用離不開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只有將語言知識和情境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學會準確、恰當?shù)剡\用語言。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整合話題,創(chuàng)設主題復習情境,選取某一切入點激活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令他們開拓思維,輸出詞匯。
例如:在復習 Festival這一模塊時,主題是談論中西方國家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和活動。在復習引入時,教師以微課引出春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圣誕節(jié)等節(jié)日里歡快喜慶的背景音樂、食物、服裝以及慶?;顒?,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刺激學生,營造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觀看微課時,學生的注意力被迅速調動起來,此時教師與學生互動。T:What festival is it?P:Its the Spring Festival.T: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P:Its in January or February.T:What do the people do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P:They clean their houses and buy some new clothes to make everything new and fresh .T:Whats the food of the Spring Festival?P:Jiaozi and other delicious food.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積極參與。
緊接著,教師通過分組比賽讓學生說出節(jié)日名稱及慶祝的形式。由于微課中熟悉的情境激活了學生的原有的學習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他們在小組競賽中,個個都爭著搶答。教師繼續(xù)帶領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進一步熟悉中西方不同的節(jié)日和習俗,如總結有關節(jié)日的詞匯和句型,介紹喜歡的節(jié)日等。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結合話題,以節(jié)日視頻誘發(fā)興趣,營造學生熟悉的情境,再設計問答和競賽與學生互動,從而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二、利用微課串聯(lián)知識,引導學生綜合梳理
語法復習在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是學生對已學語法知識的鞏固和深化。要想讓學生準確掌握并靈活運用語法知識,教師應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把相關聯(lián)的或易出錯、易混淆的語法點串聯(lián)起來,引導學生綜合梳理,幫助學生有效建構語法知識體系?;有臀⒄n的運用使枯燥的語法復習變得生動、易懂,課堂變得更加側重互動交流。
例如:Module 4 Past experiences的復習重點是一般過去時。為了讓學生掌握一般過去時動詞的詞型變化規(guī)律,熟悉一般過去時的時間標志詞以及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運用一般過去時進行表述,教師用優(yōu)芽互動電影技術制作了一個名為《動詞過去式的變身法則》的互動型微課,選用了鮮活形象的英語教師角色,添加豐富多變的聲音、動作和表情,并把她放在特定的教室場景中。通過旁白設置和字幕設置,角色人物就能識別輸出語言和字幕,聲情并茂地進行旁白解說和提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微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1.I do my homework every day.2.I did my homework yesterday.提出問題:同樣做一件事情,為什么它們的動詞形式不同?從而學會從時間標志詞和動詞形式去區(qū)分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接下來播放一首押韻的小詩,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找出一般過去時的時間標志詞:two weeks ago,yesterday...學生總結,當看到句子中有這些表示過去的時間標志詞,就要把動詞變身為過去式,再讓學生回想過去式有哪些變化規(guī)則。教師精心設計,把學生學過的幾種不同變化的動詞過去式穿插在小詩里,學生跟著歡快的節(jié)奏誦讀小詩,在誦讀中發(fā)現(xiàn),然后進行歸類和總結,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水到渠成。
三、利用微課突破難點,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
英語寫作是一項很重要的輸出技能。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寫作是學生最懼怕的一個項目,也是復習教學的難點。Krashen認為,語言習得要通過語言輸入來完成,閱讀就是一項重要的語言輸入。利用微課巧妙地整合閱讀文本和思維導圖,搭建語言支架,能達到輸入和輸出的完美結合,有效解決寫作這個難題。
例如:在復習Module 4 Famous People這一模塊時,輸出環(huán)節(jié)是描述一位熟悉的名人。為了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對人物全方位進行描述,筆者用微課的形式,以姚明在NBA球賽中的經(jīng)典視頻引出介紹姚明的文章,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看完后讓學生回答“When was Yao Ming born?”、“Whats his job?”、“What is he famous for?”...通過問答,檢測學生對文章意思的理解。再以閱讀文本為依托,用微課呈現(xiàn)思維導圖,列出介紹名人的框架,簡潔、高效的勾勒文章的脈絡,幫助學生理解整篇文本,分析篇章結構。學生有了篇章結構意識,對于名人傳記類的文章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再啟發(fā)他們說出描述“人物”的核心句型,...was /is a (an)….…was born /died in …He/She was (is)famous for … His /Her Hobby is … ?He/She likes … … is from …為復述和寫作搭建語言輸出的輔助支架。
四、利用微課拓展視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材的內容比較有限,倘若只是學習教材中的內容,會讓學生覺得“吃不飽”。教師要想滿足學生的“胃口”,不妨將微課設計成系列形式,如練習類、表演類、閱讀類等,并引導學生把微課下載到支持播放微視頻的設備中,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復習 Travel abroad這一模塊時,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有關國外的相關知識,豐富課堂學習內容,筆者設計了系列微課,包括“Discover America”、“Lets go to Italy”等。微課中,呈現(xiàn)了極具異國風情的美麗景色、風土人情的圖片,并在美妙的音樂中引出相應的文字介紹,用上It has ...It is ...It is famous for ...You can ...in ....等句型編寫小的文段介紹這些國家,融入西方文化的介紹,通過微視頻為學生打開通向多彩世界的大門,拓展學生的思維與視野。教師可與學生一起觀看微視頻,看完后再進行互動,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America?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微課內容,進行小組交流,還可以用學生喜歡的形式,扮演小導游或游客,進行模仿說話或配音,最后用表演的方式呈現(xiàn)所學內容,讓學生充分展示的個性和才能。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