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暢
摘 要:夫妻共同債務是法律界一直高度關注的課題,涉及內部與外部的雙重法律關系,外部關系是夫妻與債權人之間利益的衡量,即夫妻共同債務是否能夠成立以及舉證責任如何分配。從夫妻間代理關系的視角出發(fā),側重夫妻共同債務的外部法律關系,結合夫妻共同債務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尤其是對2018年最新司法解釋的解讀,以代理制度中的思路來解決夫妻共同債務問題。
關鍵詞:夫妻共同債務;日常家事代理;表見代理
中圖分類號:D9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7.070
1 問題的緣起
財產分割是離婚糾紛中必然涉及的問題,也多是司法實踐中夫妻雙方爭論的焦點,廣義財產分割也包括夫妻之間債務的承擔。此外,由于夫妻共同債務存在著內部與外部的雙重法律關系,因此對于夫妻共同債務的準確認定不僅關涉夫妻雙方利益,同時也牽動著外部債權人權益。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二》),其中第24條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承擔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明確夫妻一方對外舉債,以婚姻存續(xù)期間為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標準。自《婚姻法解釋二》頒布以來,學界對其中24條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規(guī)定一直爭論不休,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其沒有提供當夫妻一方以自己名義對外承擔債務時,該債務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標準,進而也就沒有解決如何公平地平衡相對人與夫妻中非舉債一方之間利益的衡量問題。司法實務界由于價值取向的不同、對規(guī)則適用理解的不同,導致同類案件判決存在著差異。民間也一直存在著認為該條規(guī)定并未體現(xiàn)實質公平、沒有權衡好債權人與非舉債方利益的質疑聲。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適用解釋》),但這究竟是對《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補充規(guī)定,還是意味著《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就此退出歷史舞臺,理論界與實務界亦有分歧。
在對外的經營活動中,夫妻之間以及對外部往往可以作為一種代理關系來看待,本文從夫妻間代理關系這一視角,以代理制度中的思維與規(guī)定來解決夫妻共同債務中產生的爭議問題,以期為目前司法實務中對相關案件的處理提供一種思路。
2 日常家事代理制度在夫妻共同債務中之引入及適用
2.1 日常家事代理權引入之必要
《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一直被人所詬病的就是沒有實質解決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承擔債務,夫妻雙方的責任承擔問題。許多學者提出,解決該問題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引入日常家事代理制度。
目前我國《婚姻法》并未對日常家事代理制度作出明確規(guī)定?!痘橐龇ā返?7條對于夫妻對夫妻的共同財產具有平等處理權作出了初步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對平等處理權作出進一步解釋,規(guī)定對于日常生活需要的事務,夫妻各方擁有平等的處理權。有學者認為,這一司法解釋同修訂的《婚姻法》對夫妻財產處理的規(guī)定比較起來更具先進性,為引入日常家事代理制度預留空間?!哆m用解釋》第2條與《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一脈相承,確定了在推定夫妻共同債務過程中適用日常家事代理規(guī)則作為認定規(guī)則,使日常家事代理制度在夫妻共同債務中發(fā)揮功效,應予肯定。
2.2 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圍權限
《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以及《適用解釋》第2條均涉及“日?!?、“家庭日常生活”的概念,在判斷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承擔債務后,債權人或舉債方是否可以援用日常代理權權的正當行使,來主張該債務應歸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之前,首先需要劃定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圍。
對于“日常生活”的概念或范圍,域外法的規(guī)定不盡相同?!斗▏穹ǖ洹返?20條規(guī)定強調夫或妻一方因家事代理所締結的合同是家庭日常生活和子女教育?!兜聡穹ǖ洹穭澏沂麓矸秶允欠衲苁辜彝サ纳钚枨蟮玫竭m當滿足為標準。
首先按文義解釋,“日常家事”應能夠包括關于衣食住行的事務。浙江省高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19條就對日常生活必要事項作出了列舉式的總結。然而,僅將其范圍限定于衣食住行顯然會過于狹窄,無法周延日常家事代理權的功能。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客觀及主觀的因素在影響著“日常家事”的范圍,這是不容法律人所忽視的。由此觀之,在判斷“日常家事”的范圍時,不免會涉及個案認定中的法官自由心證。
比較法的經驗表明,判斷日常家事的標準大體上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將具體案例的情況與當?shù)氐牧晳T以及當時的社會生活水平平均值相結合,最終對比衡量出是否屬于日常家事的范疇。這種方法可以視為是主觀與客觀并行,日本和法國的司法界均采此種方法。另外,在判斷夫妻一方負債行為是否可以被劃定為日常家事范圍時需要注意,日常家事代理權的一項重要功能是保護善意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不被夫妻所侵害,因此除了考慮日常生活本身的特性之外,也要結合具體的法律行為進行討論,比如該法律行為的類型及特征屬性等。第二種標準相較第一種簡單許多,分析時的參照只需結合當?shù)厣鐣顮顩r,不考慮具體主觀因素。德國司法實踐以此種標準為主。本文認為在判斷具體夫妻共同債務糾紛是否屬于日常家事范疇的標準上,第一種主客觀結合的方法因更具嚴謹性和科學性,值得我國借鑒。
除了通過列舉式方法給出日常生活大致范圍以及法官于個案中結合主客觀情況作認定外,司法實務界在處理相關案件的過程中其實也出臺過相關意見,站在反面的角度對范圍的劃定進行了排除式的列舉。也有學者認為家事代理制度應進一步細分,分為日常家事代理和重大家事代理,具體而言,重大家事代理通常包括對不動產進行處分、分期付款購買房屋、汽車等大宗商品、風險較大的投資行為。對于重大家事代理在夫妻共同債務中的應用,應區(qū)別于日常家事代理的直接推定,因其已經超過“日常家庭需要”范圍。至于第三人可否主張重大事項應為夫妻共同債務,本文認為應先按特殊法的規(guī)定,即援引《適用解釋》的第1條“共同意思規(guī)則”與第3條“用途規(guī)則”予以認定。若不能認定,則遵循一般法規(guī)定,按照代理關系思路首先考慮夫妻間對于該重大事項是否屬于委托代理的關系,若是,則該債務屬于舉債方的個人債務,若不構成委托代理則再討論是否能夠構成表見代理。
3 表見代理制度在夫妻共同債務中之援引
3.1 表見代理制度在夫妻共同債務中的適用空間
我國《合同法》第49條規(guī)定背后的制度法理是為表見代理制度。在代理權缺失或有瑕疵的場合下,相對人常援用表見代理來支持自己的主張。表見代理作為擬制的有權代理,其宗旨是為了保護合同善意相對人合法的信賴利益,以符合誠信與公平原則,同時維護交易安全。
《婚姻法解釋一》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與《合同法》第49條相同處在于,二者都是關于權利外觀責任的規(guī)范,甚至前者就是表見代理規(guī)定在婚姻法中的一種具體適用。司法實務界對于在夫妻共同債務中援引表見代理制度規(guī)定普遍持肯認態(tài)度,譬如浙江省高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就對債權人可以援用表見代理作出明確規(guī)定。
然而《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卻單純地只以“時間”標準為認定夫妻共同債務規(guī)則,完全看不到任何有關表見代理的表述,此規(guī)定失之于簡單。夫妻共同債務本身就存在著內部關系與外部關系,當我們討論其外部關系中的責任承擔時,勢必是兩種價值——非舉債方的意思自治價值與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價值進行權衡,《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將證明責任全部推給非舉債方的規(guī)定,顯然有悖于此種價值博弈下的公平內核?!痘橐龇ń忉尪返淖龇ㄒ矊е路ㄔ号邪赋霈F(xiàn)前后不一致的現(xiàn)象(參見鄭北江與盧偉文、莫瓊英民間借貸糾紛案,廣東省茂名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茂中法民四終字第328號民事判決書),并且法官在闡述判決理由時,只能作“從表見代理的角度出發(fā)”的表述(參見伍慧媛、陸衛(wèi)民民間借貸糾紛案,廣東省江門市中級人民法(2017)粵07民終1666號民事判決書),而不能直接援引法條作有力的依據(jù)。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適用解釋》中依然沒有關于表見代理的規(guī)定?!哆m用解釋》第2、3條都是圍繞“夫妻共同日常生活”而展開的,因為“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其實就是夫妻共同日常生活需要的延伸,由此看可以將《適用解釋》第2、3條所規(guī)定的夫妻共同債務概括為家事代理之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合意之債”“家事代理之債”外,夫妻共同債務中還存在著“債權人善意之債”,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除了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家庭生活對外舉債的情況外,濫用家事代理權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此時,如果讓善意的債權人來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間的家庭生活顯然不現(xiàn)實。而權利外觀的責任規(guī)范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善意債權人的信賴利益,債權人出于權利外觀而信賴夫妻一方有權為家庭需要舉債是基于家事代理權的合理信賴,法律應當對其給予保護,以達到利益衡量后實質公平的效果?;蛟S《適用解釋》本身的意圖是期望能將《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過于傾向保護債權人的不合理之處扭轉過來,然而避開表見代理后的第3條似乎有矯枉過正之嫌。
3.2 夫妻共同債務中表見代理的證明責任分配
關于表見代理的證明責任分配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指導意見對證明責任中的客觀要件作出了要求,然而對于夫妻間的表見代理,其證明責任的要求是否需要嚴格遵照最高法指導意見的規(guī)定有待商榷。
家事代理權來源是基于夫妻間特殊身份關系,家事代理權外觀形成與本人、代理人身份緊密聯(lián)系。夫妻間相互委托或授權并非一般代理的短暫性、一次性,而具其鮮明特點。生活中也鮮有夫妻采取書面形式協(xié)商共有財產的管理、使用問題,故要求債權人嚴格遵照最高法指導意見來證明權利外觀的客觀要件不符合家庭關系的本質和特征。因此,家事表見代理對于客觀要件的證明要求應當較之一般的表見代理的舉證要求有所緩和,只要債權人有理由相信夫妻一方基于身份關系享有代理權的、存在為共同生活需要舉債的表象,信息的準確性足以左右債權人的合理判斷,就應當推定夫妻一方承擔債務的意思表示及于夫妻雙方。
4 結語
夫妻共同債務涉及雙重法律關系,一是對外部債權人,債務能否成為夫妻共同債務以及舉證責任如何分配。二是內部關系,舉債方和非舉債方之間的責任承擔問題。日常家事代理權作為在日常生活范圍內夫妻得以互為代理人的依據(jù),《適用解釋》再次對此提及,更說明應在立法中早日明確家事代理制度,以回應時代要求。其中代理范圍判斷須采主客觀結合標準,將重大家事代理事項與日常家事代理相區(qū)別,在實務操作中按特殊法優(yōu)于一般法原則加以認定。表見代理作為民法中協(xié)調第三人與本人間價值利益衡量的重要制度,在此發(fā)揮輔助功能以解決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澤鑒.民法總則[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2]江瀅.日常家事代理權的構成要件及立法探討[J].法學雜志,2011(7):104.
[3]林秀雄.夫妻財產制之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268.
[4]孫若軍.論夫妻共同債務“時間”推定規(guī)則[J].法學家,2017,(1).
[5]陳華彬.民法總則[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
[6]林秀雄.夫妻財產制之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7]陳衛(wèi)佐譯.德國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