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鈣素原(PCT)是一種可用于評估細菌感染可能性的生物學標志物,用其指導抗生素治療可縮短抗生素治療時間,有助于降低抗生素不良反應及多重耐藥菌出現(xiàn)的風險。為了解決在各種臨床情況下應用PCT指導抗生素治療實踐需要,一個多學科專家小組制定了PCT指導抗生素治療共識,以下為共識的主要建議內(nèi)容。
1 總則
仔細評估臨床和影像學表現(xiàn),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特征,以便正確地解釋PCT結(jié)果。在確診為感染的患者中,PCT應該用于識別預后不良的患者。在這種情況下,血清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比單次測量更準確。常用的診斷膿毒癥的臨界值(PCT>0.5 ng/mL)并不準確,應針對具體情況,感染部位以及潛在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調(diào)整。
2 急診科
根據(jù)專家的意見,在急診室內(nèi),PCT應該用于鑒別細菌感染與非細菌感染或非感染過程。因此,急診可能需要的生化實驗室檢測應該包括PCT。
3 內(nèi)科、呼吸科和傳染病科
(1)入住普通病房(例如內(nèi)科門診或傳染病門診)的非危重癥患者,PCT應該用于診斷可能需要及時進行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2)在不滿足膿毒癥或膿毒性休克標準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中,PCT可用于支持開始抗生素治療。(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急性加重的患者中,PCT可用于細菌重復感染的診斷。(4)在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中,不符合膿毒癥或膿毒性休克標準的,PCT可作為預后不良的預后標志。
(5)在非危重病患者中,抗生素治療48 h后PCT的升高不能成為抗生素升級的理由。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延時監(jiān)測PCT水平,以指導治療終止。
4 ICU或危重癥患者
在危重病醫(yī)學中,應該使用PCT來識別需要及時應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PCT應該用于識別預后不良的患者,必須對血清PCT水平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分析。不過兩個連續(xù)樣本之間的時間間隔應根據(jù)不同的臨床情況進行調(diào)整。在危重癥患者中,抗生素治療48 h后PCT水平增加不能用于支持治療升級。在ICU內(nèi),必須將PCT納入抗菌藥物管理算法的工具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監(jiān)測PCT水平必須指導終止治療及其時機。在ICU中,PCT也必須用于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患者。應根據(jù)臨床、影像學、微生物學和生物學表現(xiàn)謹慎解讀PCT結(jié)果。
5 手術(shù)患者和腹腔內(nèi)感染患者
腹腔內(nèi)感染接受手術(shù)治療的患者,即使是在懷疑術(shù)后腹膜炎的情況下,PCT也應該用于指導抗生素治療的持續(xù)時間。對于術(shù)后患者腹腔內(nèi)感染,隨著時間的推移,應使用PCT的惡化趨勢來支持再次干預的需要。對于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患者,應隨著時間的推移監(jiān)測PCT水平,以支持抗生素的升級或停用。在這種情況下,支持抗生素升級的最準確的PCT水平仍需明確。
在這一專家共識中,對PCT使用的幾個方面進行了評估和處理。專家組認為PCT是ICU和非ICU患者細菌感染的重要標志,可能適用于抗生素升級和降階梯的治療。不過在特定情況下,抗生素治療的開始或升級不應僅僅基于血清PCT水平。總體而言,在每一種臨床情況下,都應仔細評估臨床和影像學表現(xiàn),評估疾病嚴重程度和患者特征,以便正確解釋PCT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