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濮東醫(yī)院中醫(yī)內科,河南 濮陽 457171
臨床將持續(xù)2年以上發(fā)生于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周圍組織的非特異性炎癥稱之為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氣喘、氣短、咳痰等癥狀,該病起病緩慢,病情遷延日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多發(fā)于秋冬季,受冷空氣的影響,極易誘發(fā)該病急性發(fā)作,致使痰量明顯增加,出現(xiàn)膿性、粘液性痰,并伴有咳嗽、喘息等癥狀[1]。傳統(tǒng)西醫(yī)對于本病的治療習慣通過控制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手段,以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單純西藥治療效果較為局限,難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基于此,筆者在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加以中醫(yī)藥治療,旨在觀察宣肺滌痰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我院接診的97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作為本次觀察對象,擲幣法進行分組,對照組48例,男女比例27∶21;年齡63~70歲,平均(65.83±5.74)歲;急性發(fā)作病程3~12 d,平均(6.54±0.81)d;基礎病:高血壓9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10例。觀察組49例,男女比例25∶24;年齡60~71歲,平均(66.06±5.48)歲;急性發(fā)作病程5~10 d,平均(6.71±0.60)d;基礎?。焊哐獕?0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9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入院后經我院X線、肺功能等檢查結合實驗室檢查及臨床癥狀確診[2],中醫(yī)診斷符合《中醫(yī)內科學》[3]喘證診斷標準,同時符合痰濁阻肺證辨證標準:喘而胸滿悶塞,咳嗽痰多黏膩,口黏不渴,舌苔白膩,脈滑或濡。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排除支氣管擴張、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排除肺部惡性腫瘤及肺間質纖維化慢性咳嗽,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者,排除嚴重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等。
1.4 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包括頭孢拉定注射液(廣東金城金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5090,規(guī)格:0.5 g/支)靜脈滴注,0.5 g/次,2次/d;氨茶堿片(國藥集團汕頭金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063,規(guī)格:0.1 g/片)口服,0.1g/次,3次/d;鹽酸溴己新注射液(山東圣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396,規(guī)格:2 mL/4 mg)4 mg/次,2次/d,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宣肺滌痰湯治療,組方:葶藶子9 g,桔梗9 g,陳皮10 g,枳實12 g,半夏12 g, 枇杷葉15 g,紫菀10 g,款冬花12 g,甘草10 g,痰濕重濁、舌苔厚膩者加蒼術6 g,厚樸9 g以燥濕理氣,脾虛、便溏、納少者加山藥15 g,白術10 g以健脾益氣,上藥加水浸泡至少1h,上火煎煮,武火煮沸轉文火慢煎40min,濾出藥汁,加水同樣方法再煎1次,兩次藥汁混合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劑,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d。
1.5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對患者下行橈動脈進行穿刺采血進行血氣分析,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②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散射比濁法檢測患者血清中前白蛋白(PA)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患者血清中降鈣素原(PCT)水平;③依據(jù)兩組治療前后咳嗽喘息,胸滿悶塞,痰多黏膩,咯吐不利等證候[4]嚴重程度進行評分,0~10分,0分為證候消失,10分為證候加劇,得分越高提示證候越嚴重。
1.6 療效判定 依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評價患者治療后效果。治愈:喘息、咳嗽等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明顯改善;好轉:喘息、咳嗽等癥狀顯著減輕,實驗室檢查好轉;未愈:癥狀未見改善或加劇。
2.1 血氣分析及血清學檢驗 兩組治療前各血氣分析治療及血清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aCO2及PCT均低于對照組,PaO2及PA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及血清學檢驗指標比較
注:與組內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中醫(yī)證候積分 觀察組證候積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與組內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臨床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PA主要存在于血液中運輸?shù)鞍祝渲饕砉δ茉谟诮Y合、運輸維生素A和甲狀腺素,能通過促進淋巴細胞成熟而發(fā)揮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作用,較好反映機體免疫功能及營養(yǎng)狀態(tài),對慢性支氣管炎、肝臟損傷等疾病的診斷及轉歸具有重要意義[6]。PCT是診斷和檢測細菌炎性疾病感染的重要參數(shù),當機體遭受感染、膿毒癥及器官衰竭時,其水平升高,因此能較好反映全身炎癥反應活躍程度[7]。
抗炎、解痙、化痰等對癥治療是現(xiàn)今臨床治療本病常用方案,頭孢拉定屬第一代半合成頭孢菌素,其對革蘭氏陽性及陰性菌均有殺菌作用,能夠消除支氣管炎癥,緩解支氣管炎癥癥狀[8]。氨茶堿是主要成分為茶堿與二乙胺復鹽,其能夠抑制磷酸二酯酶,減少環(huán)磷腺苷水解,增加細胞內cAMP含量,從而達到松弛氣管平滑肌,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同時一定程度上還可減輕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9]。溴己新屬半合成鴨嘴花堿衍生物,具有極強的溶解粘痰作用,能使痰液中粘多糖纖維素裂解,降低痰液粘度,稀釋痰液,從而利于咳出[10]。
慢性支氣管肺炎屬中醫(yī)學“咳嗽”“喘證”等范疇,中醫(yī)認為脾主運化,主升清,肺主通調水道,腎主水、主納氣,人體內水液代謝離不開脾肺腎三臟,三臟功能調和則水液疏布均勻,痰濕無從說起。然而老年患者機體逐年衰退,脾胃虛弱,肺氣虧虛,腎精不足,三臟功能異常,則脾失健運,肺通調水道失職,肺虛不能布散津液,腎虛不能蒸化水液,水液代謝紊亂,津液聚集成痰,痰濕久聚不散,形成“伏痰”。加之秋冬之季,外邪侵襲于肺,肺衛(wèi)受損,外邪引動伏痰,而致痰濁壅阻于肺,致使肺氣失于宣降,氣機壅阻上逆為喘。故而治療喘證應以宣肺滌痰、降逆平喘為主,方用宣肺滌痰湯。方中葶藶子能泄肺氣之壅閉而通調水道、消除痰飲,桔梗善開宣肺氣、祛痰利咽,二者合為君藥,用以宣散肺氣而平喘而祛痰平喘;陳皮善理氣運脾而調中,燥濕理氣而滌痰濁,枳實善破氣消痰、通痞行氣,半夏能祛脾胃濕痰、降逆止咳,三者合為臣藥,用以調中運脾、清滌痰濁;枇杷葉既能清肺胃之熱而止咳,又能降肺胃之氣止嘔,紫菀善潤肺下氣、化痰止咳,款冬花善潤肺降氣、化痰止咳,無論外感、內傷之咳皆可投用,三者合為佐藥,用以佐治咳嗽、咳痰諸癥;甘草為使,調和諸藥。全方配伍,既宣散肺氣、又止咳化痰平喘。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醫(yī)證候積分、PaCO2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可見宣肺滌痰湯能顯著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肺通氣功能,這可能與紫菀、款冬花等止咳化痰、平喘利咽功效相關?,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紫菀水煎劑中正丁醇提取物具有祛痰作用,其能抑制離體豚鼠氣管收縮,而抑制氣道痙攣,從而發(fā)揮平喘的作用[11]??疃ㄖ谢钚猿煞帜芤种瓢准毎樗卮x,延長小鼠咳嗽潛伏期,具有鎮(zhèn)咳、抗炎、化痰等作用[12]。本研究顯示觀察組PCT低于對照組,PA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可見宣肺滌痰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效果顯著,能顯著改善炎癥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這可能與方中葶藶子、陳皮的抗炎、抗菌作用相關?,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葶藶子中芐基芥子油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酵母菌等多種細菌具有抑制作用,能對抗機體炎癥反應,從而下調PCT水平[13]。陳皮中陳品素能拮抗人體炎癥因子生長,破壞細菌內在結構,抑制細菌在體內繁殖,從而達到抗菌、抗炎作用[14]。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療效較好,能顯著減輕炎癥癥狀,改善肺通氣功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