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新
在熟人眼里,雜貨車是老陳的“標(biāo)配”。 在哈爾濱香坊樂園街市場的一隅,總能看見老陳那輛雜貨車,車?yán)餄M是襪子、手套、布鞋等日用品。這些年,老陳靠這輛雜貨車?yán)铩皳浮背龅男量噱X,幫助了8名貧困兒童。平時他還經(jīng)常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要說老陳有啥“值錢”的寶貝,就是這些年來“攢”的一沓子捐款證書。
老陳叫陳巖,安徽宿州人,今年67歲。2000年家鄉(xiāng)出現(xiàn)災(zāi)情,雖然得到政府的救濟,但不甘心“白吃飯”的老陳跟妻子一商量,兩人一路向北來到哈爾濱謀生。
初來哈爾濱時,老陳夫妻身上只剩下幾十塊錢,舉目無親?!霸诠さ卮蜻^零工,也收過廢品??次夷昙o(jì)大,人們常常幫我。重活、累活,有人搭把手;收廢品人家也經(jīng)常是半賣半送。哈爾濱人太好了,讓我這個‘外來戶心里總是暖暖的,所以當(dāng)時我跟老伴決定,留在這里不走了?!崩详愓f。
2007年,有了一些積蓄的老陳,在香坊區(qū)租房安了家。安定下來后,他開始嘗試擺地攤。一些本地認(rèn)識的朋友幫了大忙,選貨、進貨,熱心地幫老陳“張羅”。當(dāng)年6月,老陳夫妻的雜貨攤開張了。靠著誠信經(jīng)營,老兩口的小攤一年有近萬元的收入,這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2008年5月12日,老陳出完攤回家休息,電視里突然傳來了汶川發(fā)生地震的噩耗?!拔揖蛶е?00多塊錢去了省慈善總會?!?/p>
此后,老陳開始關(guān)注各類慈善捐助信息。“我一直想做點什么,來回報這個溫暖的城市?!痹谝淮问〈壬瓶倳哪季韫?jié)目宣傳單上,老陳看到有許多農(nóng)村貧困留守兒童需要幫助。在省慈善總會的協(xié)助下,老陳先后與8名貧困留守兒童結(jié)成了幫扶對子,年收入僅萬元左右的他,每年向這些孩子提供1200元的捐助。
除了固定捐助貧困兒童,每當(dāng)在報紙上或者在廣播中看到、聽到有人需要幫助,老陳就立馬出發(fā)去探望“隨份子”,少則100元、多則二三百元。
“《新晚報》以前報道過一個上學(xué)時雙手凍傷的依蘭男孩,老陳帶去了100元。他看到旁邊床還有一位燒傷的孩子也需要幫助,翻遍全身把僅有的50多塊都留給了那個孩子?!崩详惖睦习檎f,她還記得那天因為“身無分文”,老陳冒著嚴(yán)寒從醫(yī)院步行3個多小時才回到家的場景。
“一年差不多捐五六千塊錢,沒具體算過,反正我們兩口子也沒啥大開銷,省一省就行了?!崩详愓f。捐助貧困兒童的事兒慢慢被身邊人知道,那段時間老陳成了“名人”。
“好多人找到我的攤位來買東西。我進貨的批發(fā)商直接將價降三成,老板說,他愿意賠錢賣給我貨品,讓我拿錢去做好事。我所在攤區(qū)管理所的幾任領(lǐng)導(dǎo)知道我的情況后,也一直特別照顧我……我就想著,怎么也要把愛心捐助堅持做下去?!?/p>
黑龍江省社會捐贈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弢的手里有份“賬目”:2008年,老陳開始慈善捐助,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都捐過。他還捐助了8名貧困留守兒童,最近3年就捐了8400元。今年遇到了新冠疫情,1月29日,老陳向武漢捐助了100元……
家門外的雜貨車,已經(jīng)很破舊了,但老陳一直舍不得換,他說:“只要身子骨還能撐得住,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孩子們還等著我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