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雪
在長期的實踐中,古人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漢字,經(jīng)過了千年的傳承,漢字擁有著巨大的意義,其生命力的存在更是它本身的規(guī)律決定了。學習漢字作為兒童學習書面語言文字的第一階段,兒童掌握的識字量、詞匯量越多,認識事物能力越強,思維發(fā)展就越迅速,表達形式也越豐富。因此學習漢字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認識字,更是通過識字過程學習更多。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有很多同音字和形近字,這些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只有真正理解它們的意思,才能正確的運用漢字?!墩Z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是培養(yǎng)小學生智能的重要途徑。識字能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如何加強識字寫字教學,降低錯別字現(xiàn)象,值得老師們更深入地進行研究和實踐。
辨清字形,理解字義,掌握規(guī)律
對于字形相近,容易引起錯覺而寫成別字的,就錯覺所在,進行辨析,幫助學生突破字形難點。如針對“仰”易錯為“抑”,“?!币族e為“貶”,“慨”易錯為“概”,教師指出這類字字形差別的特點是“字的左半部不同,右半部相同”,讓學生注意辨清。針對“徒”易錯為“徙”,“折”易錯為“拆”,“捐”易錯為“損”,教師指出這類字字形差別特點是“字的左半部相同,右半部不同”,讓學生注意辨清。通過教師的幫助分析,學生會加深對這些易錯字的理解,從而突破字形難點,減少這類錯別字的出現(xiàn)。
有些容易混淆的字,應指導學生從基本意義上加以辨清。如“矛盾”的“矛”錯為“茅”的,便可指出前者是長柄有尖的武器,后者是草木植物。也有的錯字錯在成語里,如“拾金不昧”的“昧”錯寫成“味”,便可指出前者當“隱藏”解釋,成語意思為拾到東西并不隱瞞下來。如寫成“味”成語就解釋不通了。這些錯別字皆因未懂字義、詞義,因此教師要著重講清字詞的意義,學生用起來就會注意該用哪個意義的字了。
有些錯別字主要是由于學生不了解字的構成而出現(xiàn)的。在糾正錯別字時,教給學生一些關于字的偏旁、字的音形義的基礎知識,幫助他們掌握字的規(guī)律,錯別字就容易慢慢減少。如“暖”學生易寫成“目”旁,教師就可跟他們說明太陽一曬才暖和,所以古人寫成“日”旁,而不寫成“目”旁。這類結構相似而不易分清的偏旁有“冫與氵”“阝與卩”“木與扌”“廣與疒”“廴與辶”“冖與宀”“文與欠”等等。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分析,讓學生掌握形聲的特點。
摸準情況,嚴格要求,勤于整理
一些常出現(xiàn)的錯別字,雖被糾正多遍,可為何有的學生仍錯呢?原因是有些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記不清的字,往往不求甚解,既不查字典,也不請教別人,對錯別字視而不見或習以為常。
勤查字典 要求學生必須有一本字典。糾正錯別字,勤查字典是十分必要的。學生讀書或作文,常會遇到一些生字,念不準音也不了解它的意義;有的字雖然認識,可念不準音;有的字能讀出音卻不了解意義。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一定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查字典來正音辨字的習慣,從而減少錯別字的出現(xiàn)。
制作表格 制作錯字表格,要求學生把自己作業(yè)和作文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集中起來加以整理糾正。學生填表時,既要查字典,又要經(jīng)過思考,本身就是辨認正誤字的過程。如填寫字音欄可以幫助學生辨別因音讀不準而產生的別字;字義欄可使學生辨別因字義理解不透而產生的別字。同時,根據(jù)這個表格,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錯別字做到心中有數(shù),幫助學生糾正時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嚴禁自造 有的學生信筆寫來或受到社會不規(guī)范用字的影響,任意造字。如把“武”多寫一撇、“紙”多寫一點,這是畫蛇添足;如把“或”少寫一撇、把“冷”少寫一點,這是殘足斷臂; 如把“解”的右邊寫成“羊”,“數(shù)”的左邊寫成“由”,這是用不規(guī)范字。針對這些學生,教師應嚴格要求他們的字要寫得規(guī)范,寫得正規(guī),既要合乎筆順,又不能多或少一筆。同時幫助學生弄清楚這類錯別字的特點,來幫助他們及時消滅該類錯別字。平時,教師對批改試卷、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要嚴格要求其認真訂正,對沒有錯別字的或消滅錯別字較快的學生要及時給以表揚。
結合語境,加強運用,重視積累
教材中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生字的語境,把識字和閱讀緊密結合起來,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也能更好地聯(lián)系上下文內容正確運用漢字。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便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閱讀習慣。
首先,初讀課文時,可以借助字典、詞典學習生字新詞,要求讀準字音,了解詞義,寫出同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和字義。
其次,遇到不理解的字或詞,首先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借助工具書對字義、詞義進行驗證,進一步加深認識。
再次,注意閱讀教學和寫作相結合,多給學生練筆的機會,當學生拿不準要用哪個字或者不會寫字的時候,要求學生自己借助工具書解決。
最后,注意平時字、詞、句、段的積累和運用。
要讀書、作文必須先識字寫字。加強課外閱讀,定期組織競賽,在識字寫字時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興趣的培養(yǎng)等方法,都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降低錯別字的出現(xiàn)。此外,作為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北京市房山區(qū)長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