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瑜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學 福建 福鼎 355200)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告訴我們,只有符合學生的心智發(fā)展的語言學習才是有意義的教學;[1]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語言習得,使語言學習為現(xiàn)實生活服務并得以充分應用。近幾年的英語中高考試卷中,閱讀理解占有很大的比例與分量,這說明了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語言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勢在必行,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初步掌握閱讀技巧。為使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有發(fā)展空間,閱讀習慣和閱讀的技巧培養(yǎng)必不可少。初中階段的課內英語閱讀文章數(shù)量有限,為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采取了“課內,課外相結合”的閱讀教學模式。學生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的能力主要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傳授獲得的;在課外加大閱讀訓練,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讓學生在不斷自主地獲取語言信息的狀況下培養(yǎng)英語閱讀能力。
2.1 “課內,課外相結合”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
(1)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實用的學習策略。筆者在研究過程中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采用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的方式上課文和教材配套材料,在教學中根據(jù)體裁的不同,教給學生最適合的閱讀策略。以下有關閱讀技巧的學習策略有:訓練學生采用略讀的方式快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略讀的方法有掃讀,跳讀,找讀等方法,可以按不同的體材來決定;訓練學生學會恰當處理閱讀中的生詞問題,主要方法是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意或根據(jù)構詞法猜生詞等;訓練學生處于語境信息中的推斷能力,教學中利用文章標題,各段句首句末或插圖等信息推斷文章內容;同時,訓練學生快速閱讀的技巧。要求學生做到快速注視,以意群為單位,減少回視,能做到有選擇的閱讀以及注意時間的掌控。
在閱讀課文的教學方法上,指導學生采用的閱讀策略是以“預測內容→略讀→查讀找信息→歸納→復述→分享”的順序進行的。在訓練學生各單項策略的基礎上,再深層次地反饋總結學習策略。這樣做既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語篇的能力,歸納語篇大意的能力及推理判斷的能力,又能使閱讀速度和理解準確度得到提高。[2]通過這種日常教學,適時地對學生學習過程及表現(xiàn)的綜合評價,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保證了教與學的質量。
(2)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做到有計劃有落實。為了達到課標要求的閱讀量,我們每周都有安排一節(jié)專項的閱讀訓練課。充分利用這些閱讀訓練課來擴大閱讀量,讓學生接觸到各種不同載體和體材的閱讀文章,強化鞏固學生的閱讀技巧,培訓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增加閱讀量來提高閱讀速度,再通過檢測來衡量學生的閱讀準確率,這樣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個評價標準。
在閱讀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按時閱讀,教師定期檢查。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業(yè)很重要。教師應選擇趣味性強的,具有時代感的,難度適中的不同體裁和題材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材料。在做課題研究的三年中,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心智發(fā)展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訓練材料。七年級選用星火英語——《巔峰訓練》,該練習分為基礎訓練篇和提高訓練篇,從易到難過渡,注重限時閱讀,能逐步提升閱讀能力;八年級采用《快捷英語》-英語時文(閱讀理解),這套圖書的閱讀材料多來自當前國內外的重點,熱點話題和事件,選材新,時效性強,有助于保證訓練效果。同時,又結合了介紹各種閱讀技巧,以練為主,講練結合,逐步提升閱讀難度的閱讀結構來完成訓練的。這樣為九年級作進一步英語閱讀訓練打下堅實基礎。九年級選用《哈佛英語》——閱讀理解巧學精練。該讀物時代感強,它不僅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閱讀方法閱讀理解技巧等再作更深層次的訓練與指導,還附有詞匯積累部分。在閱讀訓練中引導學生學會詞匯積累,為今后的閱讀儲蓄能量。此外,還要求學生翻譯指定的篇章,了解篇章大意,并要求學生從每篇閱讀文章中摘選好句,摘抄在本子上,然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好句翻譯口語競賽,并給予鼓勵。這樣閱讀訓練也能得到落實。
2.2 基于課程標準的閱讀理解能力評價內容與實施。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學和評價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就是課改的體現(xiàn)。評價要服務教學,反饋教學,促進教學。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評價是促進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評價應采用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3]從評價內容來看,形成性評價就是關注學生的語言習得,關注情感態(tài)度的狀況的評價;而對于學習策略的評價就離不開閱讀技巧上的評價。在以上這些形成性評價的基礎上,終結性評價才體現(xiàn)得更加客觀,有意義。當然,在閱讀能力的評價過程中,評價方法形式眾多,筆者在探究過程中主要采取這幾種評價法。
(1)在閱讀教學中的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評價。為了突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標準(2011年版)》語言技能分級標準解讀說明,各級標準以學生“能做什么”的形式來具體描述該級別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1]這些任務目標要求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方面評價,更能準確地反應出學生語言學習能力。根據(jù)課程分級目標要求7-9年級應循序漸進地達到閱讀能力五級目標,按本校學生的現(xiàn)狀,具體評價內容包括設計如下:
學生閱讀技能評價表
評價結果有四項,分別是:1表示不能;2表示基本不能;3表示基本能夠;4表示能夠。這種的自我評價應該在閱讀訓練課堂上完成,教師及時收集與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個總體印象,對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得與真實的反饋,從而激勵學生更好的閱讀。進而明確努力的方向。
為方便學生對自己閱讀能力的評價,主要在于訓練閱讀速度方面及詞匯積累上,本課題組研究討論出以下課堂評價方式,設計了如下表格,以便學生自我評價。
(2)在閱讀教學中的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這里所指的情感態(tài)度就是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積極向上學習態(tài)度能促進學習動機的實現(xiàn);能生成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激發(fā)大膽的實踐精神;[4]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是閱讀的基本保障。本校學生英語學習根基薄弱,學習養(yǎng)成習慣有待改善,根據(jù)這種狀況,我們課題組研究決定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來評價跟蹤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和閱讀習慣,這樣既便于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也便于教師把握閱讀課內,課外的教學策略整合。每學期進行一到兩次,根據(jù)調查的結果分析,調查內容也會及時更新。如,開始階段的問卷調查表如下:
班級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
你愛閱讀嗎?你會閱讀嗎?請給自己打分吧!
其表現(xiàn)情況1.2.3.4等級,從低到高計算。1為最低分,4為最高分。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就能夠及時跟蹤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變化,以便改善消極情感的隱患;對于有好的閱讀習慣的學生就給予及時肯定表揚與宣傳,讓更多學生來效仿;對于還未形成良好習慣的學生應及時給予關注與溝通,并給出切合實際的建議。因此,要提高閱讀能力,學生的內因起決定性作用。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能促進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提高閱讀效率;消極的閱讀態(tài)度能阻礙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降低閱讀效率。只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教與學才能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把學生表現(xiàn)按照細化描述性等級評價,有利于學生反思自己的進展,對學生壓力較小,是符合新課標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價要求。為此,我們課題組就課后自我評價表格的設置有如下評價方式以便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成績有一個總體印象,從而明確努力的方向。
(以上為課外英語閱讀短文兩篇,分別設置五道題共十小題,每小題10分,滿分100分。)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英語閱讀能力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論是利用什么樣的評價手段或方式,目的都是為了激勵學生學習。在此研究過程中,筆者一直堅持采用多元優(yōu)化的評價理念,通過評價幫助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習得,幫助確認自己的閱讀策略是否有效等,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通過評價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通過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評價,學習評價操作過程,還應該結合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和他們一起分析問題,讓學生明確評價目標下加于改進;通過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我調控力,培養(yǎng)在反思中獨立學習的能力,這樣評價才有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