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
摘要:英語有句有名的關(guān)于愛的諺語:“Life without love Ii ke a tree without blossom or fruit”筆者從日本影視作品《人證》來看女主恭子的“愛”到底是什么?《人證》真正描寫的只是人性嗎?在筆者看來,《人證》用反面教材來描述著真愛。
關(guān)鍵詞:真愛;殺害;依附性:恐懼
一、序言
《人證》是,歷史背景是二戰(zhàn)后,駐日美軍及其延續(xù)的故事。關(guān)于該作品,研究者們研究最多的是那個社會的那個人性。筆者在此換個視覺,從真愛的角度去探討此影視作品。
先來看一下假愛:每一件真愛的替代品,在不能滿足時暫時讓我們感覺好一些,這就是“假愛”的表現(xiàn)。而這些替代品逃不出下面四種表現(xiàn):贊揚、能力、愉悅感和安全感。讀者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出,這四點都是有條件的,這就是假愛。真愛沒有恐懼,也沒有條件。
二、恭子依附性的“愛”及其原因
年輕的恭子,與一個黑人美兵威利生了一個男孩焦尼,當(dāng)威利和焦尼回美國時,恭子的“愛”也一起飛走了。整部電影中,威利和焦尼,代表著真愛。真愛缺失的感覺是非常痛苦的。恭子痛苦到想跳橋自殺。如果,威利和焦尼是恒星,她就是行星,她自己不會發(fā)光。她的眼里只有某一特定的對象,可以把她的“愛”依附。 她在霧各,與小焦尼和威利,度過了一個非常幸??鞓返娜兆樱菚r候她的“愛”依附的對象就是小焦尼。而她自己養(yǎng)出來的恭平就是一個自私和充滿恐懼的孩子,沒有愛如何養(yǎng)出一個有愛的孩子?
在她成為大設(shè)計師的路上,她沉浸于名譽的追求中,一心想被認(rèn)可。這也非常明確地描述著她有條件的假“愛”。這時候的她的“愛”依附在社會地位和名譽的追求上。她丈夫郡陽平受賄,在外面養(yǎng)了很多女人時,她也堅守他妻子的崗位,她需要政治力量強(qiáng)大的做議員的丈夫郡陽平的幫助。恭子和郡陽平各取所需。這就是他們并不相愛的最典型的證據(jù)。真正的相愛,是滲透到每一個細(xì)胞里的,不會因社會地位上升而變質(zhì)。
當(dāng)知道恭平殺了人時,恭子死也不能把兒子送進(jìn)監(jiān)獄。因為她突然發(fā)現(xiàn),比起那個大設(shè)計師的大獎,恭平更重要,那才是她“愛”的真正的依附所在。如果把恭平送到監(jiān)獄,說明她的“愛”又無處可依附了,于是做了一個無法挽回的錯誤的選擇,讓他逃到美國,逼死了恭平,讓恭平永永遠(yuǎn)遠(yuǎn)地失去解脫心靈枷鎖的機(jī)會。
所以,當(dāng)焦尼來找她的時候,她不需要第二個依附品。因此,不能因為焦尼而傷害她依附“愛”的所在恭平。當(dāng)恭子知道她愛的最后一個依附品恭平死了,她也釋懷了,也才明白過來她的“愛”原來是錯誤的,只能用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來彌補(bǔ)過錯。這時候,恭子的靈魂也己完成了學(xué)會真愛的使命了。
三、恭子依附性的“愛”產(chǎn)生的原因一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
而導(dǎo)致恭子走向這樣的人生道路的是,他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最后她在獲獎臺上說: “我的兒子死了,他是我的心肝。我就是為他而活著。……為了愛護(hù)這個孩子,我什么都干了。因為我愛他……但是一陣風(fēng)刮走了我的草帽,我是多么懊悔呀……”不愛自己的恭子,殺死自己的孩子焦尼,也害死了恭平,也為了隱瞞真相,殺害那個曾經(jīng)供她賺錢機(jī)會的阿眾老太。
有一句諺語對愛的總結(jié),真的是簡單明了:“Lovecurses peopleboth the ones who give it and thdones who receive it.”愛能醫(yī)人,愛不是用來害人的?!癐f you love the life you live, you will live alife of love.”看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看她周邊人即可。充滿自私的郡陽平;無愛的恭平。而影片中唯一愛她的焦尼卻被她刺死,這也間接地告訴我們她刺死了真愛。有愛的人會刺死真愛嗎?
也許會說因為歷史原因。中國有一句:“真金不怕火煉?!比绻钦娼穑€怕有戰(zhàn)爭原因嗎?
電影中有一位阿婆配合棟居的調(diào)查說了一句:“那時候只要活著……”。在那個,因偷襲美國珍珠港,被美國投放2枚原子彈,變成廢墟,被美軍占據(jù)日本,只要不餓死,不被打死,只要能活著就可以。棟居馬上接阿婆的話說: “我也是這么長大的。我是流浪兒……”他卻成長得身心非常健康,非常有大愛。
如恭子,可以被輪奸,可以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只要活著就可以。如果真的要說這是歷史原因,我們最多能說,在那個年代養(yǎng)出來的人,比較不容易真愛自己,于是為了自己認(rèn)為的利益,可以隨便糟蹋他們認(rèn)為不重要的人和事。這是一個多么傲慢的群體?
四、結(jié)論
無條件的接納,才是真愛。真愛無所恐懼,也不會去任意擺布和控制他人,是最高境界的自由。真愛,與社會地位、名譽等世俗所在意的都沒有關(guān)系。
我們所有的束縛,都來自恐懼?!癘ne man's meatis another man's poison.”整部電影中,,恭子殺害了3個人,其中2個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因為恐懼,她是吃了肉還是毒藥?
她的所作所為越來越束縛和窒息自己。她不愛自己的最典型的證據(jù)就是,她周邊沒有一個有真愛的人,唯一有真愛的焦尼也被她刺死了,也代表著那個沒有愛的恭子用自己的手扼殺了真愛。恭子看起來自私,卻只是沒有愛,而且充滿了恐懼(每個看起來自私的人都一樣)。愛的反義詞不是恨,恨也是愛的一種方式,愛的真正的反義詞是恐懼。
在人類高度進(jìn)化的這個年代,關(guān)于愛的作品與研究,將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地呈現(xiàn)。
參考文獻(xiàn):
[1]Greg Baer:真愛,2007年1月,中國鐵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