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很多人我們早已遺忘,但是他們那些曾經(jīng)溫暖過我們的話卻常??M繞于心;很多班主任并不偉大,但是他們總有一句溫暖人心的話,讓學生一生銘記。
“這是我的錯”
偶然讀到我縣王立文老師的博客,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讓人感慨萬千:初中,我最想念的是已經(jīng)逝去幾年的楊老師。楊老師是初二時接手我們班的數(shù)學教師,那時我的數(shù)學成績很一般。一次,我們的考試成績一塌糊涂,晚自習時大家都等著挨訓。結果楊老師自責起來:“大家沒有及格都是我的錯,是我沒有教好大家?!蔽野蛋蛋l(fā)誓以后要好好學習?!岸魏瘮?shù)”后的測試,全班同學沒有幾人及格,我們都感到心灰意冷。楊老師進班后鼓勵我們:“這次的試卷很難,能有這個成績也是難能可貴的。我們后段時間將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成績必然會上升?,F(xiàn)在我們評講這份試卷,看有哪里是大家沒有想到的?!蹦枪?jié)課,我們都認真地聽課,就連最調皮的幾個男生都在認真聽課。
王老師所寫的楊老師是我的同事,他的質樸堅強讓人感動。楊老師生前最喜歡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這是我的錯”。還記得和他同帶一個班的時候,作為班主任的他總是和藹地對學生說著這句話,當時我很不能理解,總覺得班主任如此低聲下氣地對待學生,那些調皮的學生會更加囂張。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每每他這樣對學生說,學生都如同當年的王老師那樣安靜。在他的諄諄教導之下,孩子們漸漸成長,也懂得了許多他們所不曾懂得的東西。如今,楊老師離開我們10年了,但我仍然忘不了他在病床上對自己耽誤了孩子們的學習而自責的情景,忘不了那句雖是自責卻溢滿愛與關心的“這是我的錯”。
“我相信你一定行”
風風火火的李老師絕對是校園一景,她生性要強,管理班級也一樣,絕對要做到最好。于是,“我相信你一定行”成了她的治班名言。從打掃教室到各科學習,李老師口中都會念叨這一句話。要知道,李老師接手的可是全年級最差的一個班,在我們這些旁觀者看來,李老師說的這句話就像是對學生的莫大諷刺??衫罾蠋煵贿@么認為,她總說,學校領導相信我一定行,那我就相信我的學生也一定行。
李老師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人,她總是讓學生把學習任務化為一小段一小段目標,最終達成大目標。比如,對于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她讓他們每天背10個單詞。當學生從她手中領取當日的10個單詞時,她總不忘加上一句“我相信你一定行”,學生也會歡快地回一句:“我行!”就這樣,天長日久,學生的成績也一點點地進步。對于那些迷戀上網(wǎng)的學生,李老師也不著急。這不,小東又翻過學校的圍墻上了一夜的網(wǎng),李老師與他約定只要不再整個通宵上網(wǎng),就讓他假期到自己家去上網(wǎng),末了,李老師依然會對小東說一句“我相信你一定行”。就這樣,小東一點點地轉變,由不通宵上網(wǎng)到不在上課時間上網(wǎng),再到假期少上網(wǎng)。這一點點的進步中,飽含著李老師的良苦用心。也許那一聲聲“我相信你一定行”早已讓人習以為常,但我知道,這聲聲的鼓勵,對于每一個學生而言都是一種莫大的鞭策。
“讓我們一起做”
教數(shù)學的張老師經(jīng)常在黑板前對學生說:“讓我們一起做。”于是他在黑板上板書,學生跟著他一起說,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作為班主任,張老師也喜歡對學生說這句話。這不,班上的小兵同學來向他訴苦。身為班長的小兵總認為張老師太過溫和了,對那些調皮學生約束力不夠。張老師笑瞇瞇地聽著他大發(fā)牢騷,給了小兵一些擔任班干部的建議。看著他為難的樣子,張老師笑著說:“讓我們一起做!”果不其然,張老師和小兵一起做班長,一起管理那些調皮的學生。沒過多久,小兵的牢騷沒有了,張老師的“編外班長”也就卸任了。
對于那些棘手的事,張老師說得最多的也是那句“讓我們一起做”。這不,本學期張老師班上的清潔區(qū)是廁所。其他老師對此避之不及,學生更是唉聲嘆氣,叫苦不迭,而張老師沒有說什么,只是說:“讓我們一起做!”于是,我們看到張老師帶著一群孩子把廁所打掃得干干凈凈,并破天荒得了一個“優(yōu)”。孩子們歡天喜地的時候,張老師卻笑而不語。我不想說張老師這樸實的話語中傳遞著怎樣的信息,但那句“讓我們一起做”絕對讓所有的孩子都感到安全和安心。在這樣的感動中,又有什么樣的困難不能夠克服呢?
“別麻煩家長了”
班主任王老師工作20年,對學生一直要求很嚴,再加上他不茍言笑,學生對他很懼怕。我一直認為學生肯定是討厭他到了極點,只不過不愿說罷了,沒曾想學生對王老師挺親熱的。問他們原因,無怪乎一句話:盡管王老師有很多缺點,但他經(jīng)常說“別麻煩家長了”,這句話讓人暖心。
確實,王老師極少讓學生叫家長到學校。當今的教師,“戴著鐐銬舞蹈”,生怕自己有一絲一毫的疏忽,被家長、社會“打入深淵”。于是,動輒讓家長到學校成了教育的常態(tài):學生不愛學習,讓家長來學校;學生不守紀律,讓家長到學校接受教育;學生調皮無法教育,干脆讓家長直接領回家。但王老師很少讓家長到學校,一來他認為自己可以解決學生的這些問題,叫家長來學校沒有實際意義;二來教育的方法千千萬萬,叫家長是最后一招,不能一開始就將這最后一招用了,那今后對學生的教育就更無力了。再則,家長們都很忙,他們來學校一趟不容易。綜合上述考慮,“別麻煩家長了”便成為一種常態(tài)。但這并不表示他不與家長溝通,學生有了問題,王老師會第一時間和家長通電話,這樣又方便,又免去了一些尷尬。我從未想到,這樣一句普通的話會成為孩子們喜愛王老師的理由。其實對于孩子們而言,尊重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教育的舞臺上,我們或許無法做到十全十美,那么,留下一兩句溫暖人心的話,在未來的日子里給孩子們一點溫暖,我們的教育也就充滿著激情與快樂。說一句暖人心的話,溫暖一顆期待溫暖的心,對于班主任而言,不算是難事,卻是需要費心的事。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