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小董是我們班上的“調(diào)皮大王”。
他以絆倒同學取樂,上課時偷偷吃東西,在地上打滾是家常便飯。老師提醒他,他暫時能改正,老師看不見時,他便玩得不亦樂乎。他什么道理都不認,可只要父親對他施以暴力,他就意識到做錯了。至于為什么錯,他也不知道,他對錯誤的判斷標準是:老師和父親生氣了……總之,問題學生有的問題,在他身上都能找到。
針對以上問題,我從4個方面做好轉(zhuǎn)化工作。
“了如指掌”與“琢磨不透”
教育不僅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活動,還是一種特殊的生活。那么,教育者就應(yīng)該關(guān)心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洞悉學生的內(nèi)心。防患于未然的前提就是洞悉生心,對學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小董在想些什么呢?吃,是首選。同學對他有一段精彩的描寫:他上課想吃東西的時候,就會扔一塊橡皮在地上,假裝去撿橡皮,趁著低頭的工夫把東西塞進嘴里,前后不過6秒鐘。
由于父親住院,小董的母親讓他在學校搭幾天伙??墒牵看挝铱匆娝?,他總是拿著東西在吃。他哪來這么多錢?以他的個性,有可能騙食堂的師傅說自己是搭伙的學生。我不動聲色,問他這幾天在學校吃飯覺得怎么樣,哪一位師傅負責收錢,師傅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通過巧妙的詢問,他承認吃了幾天飯都沒給錢。我沒批評他,只是告訴他,如果家里有困難,老師幫他出伙食錢,可用這種方法吃飯,丟失的是自己的尊嚴。他補齊了飯錢,我也為他保守這個秘密。
相比其他老師,小董對我還是有點忌憚的,所以很多毛病他都避免在我的課堂上犯。這不,他認為下午第一節(jié)課不是語文課,于是就去玩游戲。適逢學校調(diào)整課程表,下午第一節(jié)課我去上,剛好逮到他遲到了。我沒有當眾批評他,只是笑著對他說:“我就知道你會這么做?!?/p>
他的每一次小動作都沒有逃過我的眼睛,我從他的眼神中已經(jīng)察覺到他內(nèi)心的疑惑:怎么每次小動作都沒逃過老師的眼睛?我決定讓小董覺得我有無窮無盡的“整蠱”方法。比如,對待喜歡爬上桌子找前面同學的人,我告訴他們這樣不文明,誰再這么做,老師就教他唱一首歌曲——孫楠的《你快回來》,在大家的笑聲中,同學們明白了該怎么做;誰要打架,先要寫一份申請,打完架之后寫一份打架說明書,要寫清打架的意義、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并且和打架的對方當一個星期的同桌,如此,老師才不會追究責任。你想,先寫申請,老師不就知道了有人要打架嗎,那還打得起來嗎?誰又愿意跟那個和自己打架的人坐在一起呢?老師親自輔導學生寫作文好是好,可沒有人愿意。學生只是覺得這個辦法嚇人,但是不恐怖,就決定還是不打架為好。這些辦法,既傷害不了學生的身,又傷不了學生的心,效果很好。
自始至終,在小董眼中,我對他了如指掌,而他對我的想法琢磨不透,不知道老師下一步會出什么“招數(shù)”,不由得對我產(chǎn)生了敬畏之心,也不那么放肆了。
“欲擒故縱”與“攻其不備”
小董的主要問題是暴力傾向及不顧別人的感受。比如,他常趁同學回座位的時候伸出腳來絆同學一下。我調(diào)查了一下,被他絆倒的有17人之多,但他始終不承認有這么多人被他絆倒過。他這么做,一是獲取自己主宰別人的快感,二來無非是在試探老師管理他的能力,同時也做好了挨批評的準備。面對他的挑戰(zhàn),我采取“熱問題冷處理”的辦法。我退一步,姑且承認小董沒有絆倒那么多同學,只要他承認絆倒了別人,我就要抓住機會讓他再也不敢絆別人。我就問他:“那你承認哪些人是你絆倒的?”他點了12個同學的名字。我肯定了他的誠實,接著說:“今天算你幸運,絆倒的同學沒有骨折。傷筋動骨一百天,一個人3個月的休養(yǎng)要花五千元左右,12個人的費用大約是六萬元,今天我就去找你爸爸,要他放六萬元醫(yī)療基金在我這里,出了事我也不批評你,拿錢解決。要是拿不出這么多,就給這些同學每人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边@一招一下子把他鎮(zhèn)住了。一方面,他了解了做這些事情的嚴重性,一方面,同學對他表示諒解,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將計就計”與“真戲假做”
認識是理解的基礎(chǔ),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對問題生,不能總在“壞”字上打轉(zhuǎn)轉(zhuǎn)。能正確認識問題生的老師很多,但讓問題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老師卻不多。我的目的就是讓小董清醒地認識自己,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指責他、批評他。
小董的毛病真是“此起彼伏”:剛把他的這個毛病糾正了,那個毛病又來了。如,他沒事喜歡在桌子上跑,桌子踩臟了不說,還容易摔跤。對他這種行為,我也不罰他,來個“欲擒故縱”。我說:“喜歡踩桌子沒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但你下次踩桌子就把鞋脫了,免得清潔難做。建議你換干凈的白襪子來,以免腳有臭氣,有損你的形象。下次踩的時候通知我一聲,我?guī)湍忝撔?。”他愣住了,沒想到我用的是這種辦法,因此他的這個壞習慣徹底改掉了。
上了幾天課,他開始插嘴了,還故作驚訝:“啊?”我沒有發(fā)火,說:“說得容易,‘啊可不好寫,‘口字寫上寫下都不好看。你到黑板上寫個‘啊讓我看看?”他寫了一個,我就指出字的結(jié)構(gòu)有毛病,接著說:“一年級正好學完了拼音,正在學寫‘啊字,你去學一學,順便學一學小學生上課該怎么遵守紀律。學完回來,我還是歡迎你?!币幌氲轿迥昙壍膶W生要從一年級學起,他就覺得丟臉,上課和老師對著干的心思就此作罷。
最后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小董往正路上引。有一次,我留他做作業(yè),時間很晚了,我該下班了,他也該回家了。我說:“跟我回家做吧?”他搖頭。我接著又說:“哎,憑什么跟我回家做呢?我到你們家,不,是你們家樓下。你上去搬一張桌子和兩個板凳下來,就在弄堂的路燈下做,我陪著你,只要你不做,我就在樓下喊你爸爸?!彼宦?,臉色變了,連忙保證:“老師,你相信我,我明天一定交作業(yè)?!蔽已b作不信:“真的?”他連連點頭:“真的。要是沒交,你再這么做也不遲。”第二天,他交上來一本工工整整的作業(yè)。以后,他不敢在作業(yè)上打折扣了。
“身體力行”與“籠絡(luò)人心”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變懲罰教育為過失教育,能更好地適應(yīng)素質(zhì)教育。過失教育,簡言之就是提高懲罰藝術(shù),審時度勢,有的放矢地懲罰。
小董不但把垃圾踢到別人的位置上,還帶泡泡糖到學校來吃,弄得地上到處粘的是泡泡糖。遇到這種情況,我沒有批評他,而是陪著他做了一次清潔,只要地上有泡泡糖,就請他用尺子鏟除。他終于認識到泡泡糖丟在地上會給大家?guī)砗芏嗦闊?,把教室的清潔做好是多么不容易,再也不給大家找麻煩了。
過失教育是在信任和尊重學生的基礎(chǔ)上,讓犯錯誤的學生承擔過失責任,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前進的道路上警醒自己不再重犯錯誤。
小董喜歡畫畫,我就讓他加入繪畫小組,還在全班展示他的畫,讓他覺得老師獎罰分明,對他的印象沒有壞,不用破罐子破摔。參加班級比賽,我把唱歌的任務(wù)交給他,盡管他還是沒能唱好,但他很快樂。
教無定法,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亦是如此。只要教育工作者能尊重、愛他們,傾注滿腔熱情,并不斷尋求轉(zhuǎn)化后進生的有效途徑,就一定能夠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華中里小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