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先秦文獻中西王母與西亞北非“獸尾”標識研究
        ——兼談周穆王西征及先秦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05-03 02:58:52李玉潔
        敦煌學(xué)輯刊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周穆王西征西王母

        李玉潔 耿 彬

        (河南大學(xué)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暨黃河文明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河南 開封 475001)

        我國先秦時期記載西王母的文獻主要有《山海經(jīng)》 《穆天子傳》 《竹書紀年》 等書籍。本文以先秦史籍《穆天子傳》 與《山海經(jīng)》 的記載,研究西王母形象及其所處的地域?!渡胶=?jīng)》 卷二《西山經(jīng)》 云:“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渡胶=?jīng)》 記載的西王母形象如此怪異,引起了學(xué)術(shù)界的特別關(guān)注。

        歷代史籍記載《穆天子傳》 是一部周穆王的起居注,是歷史的真實。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 中認為《穆天子傳》 是一部小說,不可信。近年來雖有學(xué)者進行撥正,終難挽回紀昀之說的影響。遠古時期,西亞北非國王多以“獸尾”為標識,可以此習俗尋求研究西王母所在地域何處,為何有此怪異的形象等問題。今不揣淺陋,對西亞“獸尾”標識與先秦文獻中西王母形象與所處地域進行研究,兼談先秦時期的絲綢之路和中外交流等,以正于學(xué)術(shù)界同仁。

        一、《山海經(jīng)》 中西王母形象與西亞北非國王的“獸尾”標識

        《山海經(jīng)》 卷二《西山經(jīng)》 云:“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薄渡胶=?jīng)》 卷十六《大荒西經(jīng)》 云:“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雹僭妗渡胶=?jīng)·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50 頁。

        《山海經(jīng)》 記載說,西王母“其狀如人”,但是身后卻帶著一條豹尾,牙齒如老虎一樣粗壯,善于高聲喊叫,頭發(fā)是披發(fā),戴勝。勝,《史記·司馬相如傳》 云:“戴勝而穴處兮。”顏師古注曰:“勝,婦人首飾也,漢代為之華勝?!雹冢蹪h]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第3060、3062 頁。勝是古代婦女頭發(fā)上的首飾,先秦時期稱為“勝”,漢代稱為“華勝”。

        《山海經(jīng)》 卷十二《海內(nèi)北經(jīng)》 又云:“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杯而東向立,一曰龜山,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烏,為西王母取食。”(晉)郭璞注:“杯,或作棓字,同梯,謂憑也;又有三足鳥主給使。”③袁珂《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第305-306 頁。

        《海內(nèi)北經(jīng)》 的這一段記載說。西王母還有一個杖。這個杖,當是非常具有西亞王權(quán)特征的權(quán)杖。這里又說西王母還有“三足烏主”為她所使喚,為其服務(wù)?!叭銥踔鳌碑斠彩且粋€部族的首領(lǐng),表明了西王母是具有更高權(quán)力的、當具有女王的身份。

        民國學(xué)者顧實認為:西王母豹尾虎齒,“今謂之假面具是也”。④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北京:中國書店,1990 年,第145 頁。孫作云說:虎齒豹尾是“西王母的圖騰服飾”。⑤孫作云《敦煌畫中的神怪畫》,《考古》 1960 年第6 期,第32 頁。李立說:豹尾虎齒等“西王母作為山神的獸性形象特征”。⑥李立《文化整合與先秦自然神話演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208 頁。

        筆者認為,西王母“豹尾虎齒”的形象以及手持的“權(quán)杖”,表現(xiàn)了西亞北非地區(qū)國王的形象和標識。

        1922-1932 年,英國考古學(xué)家查爾斯·倫納德·武雷率領(lǐng)考古隊在兩河流域烏爾城共發(fā)掘300 多座墓葬,其中16 座王陵。789 號墓是國王之墓,墓葬中不僅發(fā)現(xiàn)大批的殉人,還出土一只精致的牛頭七弦琴。牛頭鑲嵌在天青石板上,雕刻著自上至下的四組圖畫(圖1)。

        圖1 烏爾城789 號墓出土牛頭七弦琴的蝎尾王圖畫

        圖2 古埃及納爾邁調(diào)色板正面

        第四幅畫,即最下面的那副畫,是一只公羚羊雙手端著兩只酒杯,畢恭畢敬的站在一個帶著“蝎尾”人的身后,準備獻給他。而這個帶著“蝎尾”的人一手拿著一個約尺長的權(quán)標頭,另一只手拿著看不清什么東西。他的雙手皆半舉著,似乎在對著宴會的賓客講話,絲毫沒有理會那個為他畢恭畢敬端著酒杯的公羚羊。這個戴著“蝎尾”的人當是一個王者。①朱玲《烏爾王陵》,《大自然探索》 2008 年第2 期,第64 頁。

        從這幅畫看出,兩河流域古代城邦的國王,他們有戴“獸尾”的習俗。畫中戴著“蝎尾”的王者,可能把自己比作“蝎王”,像蝎子一樣厲害狠毒的王。當然這些王者也有可能戴著其他的“獸尾”,如牛尾、豹尾、獅尾標識等,比喻自己像這種動物一樣有力和勇猛。

        古埃及人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一樣,對凡是有勇力兇猛的動物,都認為是勇猛的王的象征,而“獸尾”就是王權(quán)的象征。古埃及著名的那爾邁調(diào)色板的正面雕刻著高大形象的那爾邁王頭戴白色王冠、身后佩戴牛尾(或豹尾),右手緊握一個權(quán)標頭,左手抓著跪著一名被叫“瓦西”的、敵酋的頭發(fā)。在敵人頭部的上方,即那爾邁的面前,有一個隼鷹荷魯斯牽引著“一個人頭”(圖2)。②劉文鵬《古代埃及史》,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 年,第97-98 頁。那爾邁王是一個戴著牛尾(或豹尾)的形象。

        早王國時期的《納英爾紀功石板》,背面的底層,象征法老的神牛用腳踐踏敵人,用犄角摧毀要塞。法老的身后系著一條碩長的牛尾,蠻牛是法老的象征。在西奈半島發(fā)現(xiàn)的第一王朝法老塞梅爾赫特征伐西奈半島的紀念碑浮雕上、同樣可以看到法老身后的牛尾;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牛尾巴一直被當作法老慶典裝束的一部分。③劉英《永恒的埃及》,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 年,第31 頁。

        希拉康坡里斯神廟區(qū)內(nèi)的“大寶藏”中,現(xiàn)存于英國阿什摩林博物館、編號為E3632,為蝎王的權(quán)標頭。權(quán)標頭高23 厘米,圖案分成3 欄,中欄的中心部分突出地刻畫了一個頭戴白冠的大人物,他身著長達膝蓋的束腰外衣,腰部扎著—條象征國王的公牛尾、或獸尾。他的頭部有一只王名的象形符號蝎子,一枚讀為“王”的玫瑰花結(jié)的符號。蝎子和玫瑰花結(jié)的符號結(jié)合文一起,被解釋為“蝎子王”。①劉文鵬《古代埃及史》,第86-87 頁。

        圖3 “舞蹈紋”彩陶盆口沿紋飾

        阿貝多斯U 墓區(qū)239 號墓出土的一個白十字線陶罐上,描繪了迄今所知最早的古埃及軍事勝利的場景。一個頭戴羽毛狀冠飾、身后佩戴假尾而且身形高大的勝利者“控制”著形象較小、雙手被縛在身后的被俘者。在不同的幾組畫面中,有的勝利者手握權(quán)杖,意味著對戰(zhàn)俘的打擊。戴假尾、用權(quán)杖打擊戰(zhàn)俘的形象是整個古埃及時期國王軍事勝利的重要象征。②S Hendrickx,Iconography of the Predynastic and Early Dynastic Pynasti Periods,E Teeter Edited, Before the Pyra?mids: The Origins of Egyptian Civilization,Chicago,2001.史海波《古代埃及王權(quán)歷史表述模式的起源》,《東北師大學(xué)報》 2014 年第3 期,第7 頁。

        “在阿布·廷布爾巖窟廟前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大雄像上、在盧克索神廟的墻壁上、在帝王谷和王后谷的陵墓的壁畫上,幾乎到處可以見到一只頭部挺立、頸部膨脹、盤卷在法老和王后的頭飾或王冠上的眼鏡蛇形象。法老頭飾或王冠上的眼鏡蛇女神瓦澤特通常被稱為蛇標,是保衛(wèi)法老的象征?!雹蹌⑽涅i《古代埃及的蛇的崇拜與傳說》,《內(nèi)蒙古民族師院學(xué)報》 1989 年4 期,第1 頁。眼鏡蛇也是埃及王權(quán)的象征。19 王朝以后,王冠上甚至出現(xiàn)兩條眼鏡蛇,象征著統(tǒng)治上、下埃及的王。

        權(quán)杖頭、王冠、頭飾、假尾、隼鷹、畫中人物的高大形象,皆是古埃及王的象征。

        1973 年,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墓地發(fā)現(xiàn)一座馬家窯文化墓葬M384,出土的4 件群舞圖像彩陶盆。其中Ⅲ式是一件“舞蹈紋”彩陶盆。該彩陶盆圖案上的舞者分為3 組,5人一組,舞人當是女性(圖3)④青海省文物管理處考古隊《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文物》 1978 年3 期,第49 頁。。她們的頭側(cè)有一道斜出的辮子,身后有一條“小尾巴”。研究者認為,這些是舞者的辮發(fā)和“尾飾”。M384 出土的彩陶盆圖案上舞者的“小尾巴”不是王權(quán)的象征。

        馬家窯文化距今年代約5000 年-4000 年;而西王母是西周時期的人物,與馬家窯文化相距3000 年-4000 年。

        上孫家寨墓地M384 出土“舞蹈紋”彩陶盆舞者的“小尾巴”,或者說“尾飾”,最初可能是人們模仿動物跳舞的裝飾;之后,由于動物的兇猛,逐漸的成為“王”的的象征;至西王母時期,只有王才能帶“豹尾”、或其他猛獸的尾巴,以表示王的兇猛和威嚴。

        我們再回頭看看西王母的打扮,“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西王母“豹尾虎齒”形象、以及她手中的“權(quán)杖”當是西亞王者的標識和權(quán)力的象征;說明她具有豹子和老虎那樣的勇猛和能力,也說明西王母是在西亞建邦立國的王者。

        二、《穆天子傳》 及其記載的西王母及其所處地域

        《穆天子傳》 記載西周穆王向西遠游見西王母的故事,從該書記載可以窺見西王母的形象、經(jīng)歷,及“西王母之邦”所處的地域。是一部記載周穆王的起居注。雖然西周尚無起居注的編撰體例,但是已有史官記載天子的言行;如《禮記·玉藻》 曰:“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①[清]阮元??獭妒?jīng)注疏·禮記》 卷29 《玉藻》,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第1474 頁。周代的史官具有書法不隱、秉筆直書的良好品質(zhì)?!赌绿熳觽鳌?當是史官所記載的周穆王西征的部分史實,最少算一部紀實的游記。

        《穆天子傳》 卷三記載了周穆王與西王母相見時情況和相互的賦詩:

        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賦詩):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fù)來?”

        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fù)而野?!?/p>

        天子遂驅(qū)升于弇山,乃紀丌跡于弇山之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還歸丌□,世民作憂;以吟曰:

        “比徂西土,爰居其野?;⒈獮槿?,于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

        天子大命,而不可稱,顧世民之恩,流涕芔(卉)隕,吹笙鼓簧,中心翔翔。

        世民之子,唯天之望?!雹陬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第153-163 頁。

        注:“弇茲山,日入所也。”

        西王母的詩中說:“嘉命不遷,我惟帝□”,有學(xué)者釋為“嘉命不遷,我惟帝女”。西王母當是受西周王室“嘉命”嫁出的女兒,即“帝女”。西王母又說“天子大命,而不可稱”。她之所以到這里來,是因天子的美好的“大命”。這個“大命”,是“不可稱”的,即天子之大命是不可稱量的使命。西王母是肩負天子之使命到這里建邦立國。西王母詩中又說“顧世民之恩”,“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她是“世民之子”,享有“世民之恩”,上天也在看著她。

        西王母是“帝女”,是西周王室嫁出的、在西亞建邦立國的女兒;可能就是周穆王的女兒、或者姑母、姊妹,又是異國之君,理應(yīng)受到西周王室的關(guān)注、拜訪和探望。

        有學(xué)者認為西王母是周穆王的情人。周穆王與西王母相見時所賦詩中,沒有發(fā)現(xiàn)絲毫的男女之情。西周春秋時期,人們見面所賦詩皆為四言詩。西王母與周穆王會見時所賦之詩,完全符合周人的習俗。周穆王看望遠方的親人、故人,是人之常情。

        關(guān)于“西王母之邦”,學(xué)界有很多的猜測,或認為新疆、或西亞、或古代的波斯(今伊朗境內(nèi))、或虛無之地等。民國學(xué)者顧實先生曾用大量的史料進行考證,認為“西王母之邦”,當在今之伊朗德黑蘭附近。

        顧實先生認為,“王母之山”,就是西王母之邦?!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野。鳯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凡其所欲,其味盡存。爰有甘華、甘柤、白柳,視肉、三騅,璇瑰、瑤碧,白木、瑯玕,白丹、青丹,多銀鐡。鸞鳥自歌,鳯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是處,是謂沃之野。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一名少,一名曰青鳥?!雹僭妗渡胶=?jīng)·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第397 頁?!洞蠡奈鹘?jīng)》 記載的“沃民之國”,產(chǎn)有“璇瑰、瑤碧、白木、瑯玕、白丹、青丹、多銀鐡、鸞鳥、鳯鳥”。

        《隋書·西域傳》“波斯”條下記載:波斯產(chǎn)“白象、大鳥卵、真珠、頗黎、虎魄、珊瑚、瑠璃、碼碯、水精、琵瑟、火齊、金剛、金銀、鍮石、銅、鑌、鐵、錫、錦、迭、細布?!雹冢厶疲菸横纭⒘詈聴弊端鍟?卷83 《西域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 年,第1857 頁?!拔置裰畤钡漠a(chǎn)物與“波斯”基本一致。

        顧實先生說:“穆天子所見之西王母,即穆天子之女,建邦于西方者,在今之第希蘭附近?!雹垲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第3、130 頁。第希蘭,就是今之德黑蘭。

        筆者認為,西王母的立國是否就在今之德黑蘭還可再研究,但是“西王母之邦”在今之西亞則是有道理的。根據(jù)《山海經(jīng)》 中記載的西王母“豹尾虎齒”形象,以及她手中的“權(quán)杖”與西亞王者的標識完全相符,西王母是在西亞建邦立國的王者。

        《史記·周本紀》 云:周祖后稷之子“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wù),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間”。④[漢]司馬遷撰《史記》 卷4 《周本紀》,第112 頁。這里只說不窋“犇戎狄之間”,并沒有說不窋奔在何處,史書記載一直是很模糊的。

        《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 卻有較詳細的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東有長脛之國,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榖,稷之弟曰臺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p>

        又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國,食榖,使四鳥。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揺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

        又說:“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國?!?/p>

        根據(jù)《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 的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東”有姬姓的“西周之國”;再之西是黃帝之孫始均,其后代是顓頊、老童、祝融等,是楚人的祖先;再之西就是“王母之山”之“有沃之國”,就是“西王母之邦”。

        如“西王母之邦”在西亞境內(nèi);那么“西周之國”、“西王母之邦”都在西方,有可能還是“近鄰”。

        綜以上論述,“西王母之邦”極有可能在西亞境內(nèi)。夏商周三代時期,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與古伊朗(古代伊朗稱為埃蘭)人是來往頻繁、戰(zhàn)爭與沖突不斷的民族。伊朗也是使用泥版文書的民族,屬于兩河流域的文化系統(tǒng)。西王母在西亞已經(jīng)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成為一個女王。西王母入鄉(xiāng)隨俗,也象西亞的國王一樣,戴上一條假的“獸尾”,即《山海經(jīng)》 說是“豹尾”,以表示自己的尊嚴和力量,那么我們對《山海經(jīng)》 記載的關(guān)于西王母的怪異形象就可以完全理解了。西王母當是西周王室的女兒嫁古波斯未到,而建邦立國的女王。

        三、西王母在西亞建邦立國之緣由

        西王母是西周王室的女兒嫁古波斯未到,而又建邦立國的女王。那么西王母怎樣來到西亞建邦立國呢?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 卷十二《朅盤陀國》 記載一事:當年波利斯國王娶婦漢土,迎娶漢土公主回國途中,遭遇兵亂。迎娶隊伍躲在山上,3 個月后,兵亂平息,但卻發(fā)現(xiàn)公主懷孕。使臣惶懼,侍兒謂使臣曰:“勿相尤也,乃神會耳。每日正中有一丈夫從日輪中乘馬會此?!庇㈥犖椴桓以偾巴ㄋ梗谑窃凇笆瘝o上筑宮起館,環(huán)宮筑城,立女為主,建官垂憲,至期產(chǎn)男,容貌妍麗。母攝政事,子稱尊號,飛行虛空,控馭風云,威德遐被,聲教遠洽;鄰域異國,莫不稱臣。其王壽終……子孫奕世,以迄于今。以其先祖之世,母則漢土之人,父乃日天之種,故其自稱漢日天種。然其王族,貌同中國。首飾方冠,身衣蕃服。后嗣陵夷,見迫強國”。①[唐]玄奘、辯機撰,董志翹譯《大唐西域記》 卷12 《朅盤陀國》,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第450 頁。

        民國學(xué)者張星烺先生認為,玄奘在《大唐西域記》 卷十二《朅盤陀國》 記載這段史實當與《穆天子傳》 卷二記載的“赤烏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兄子吳太伯于東吳,詔以金刃之刑,賄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長季綽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詔以玉石之刑,以為周室主。天子乃賜赤烏之人……必為一事也?!雹趶埿菬R編《中西交通史料匯編》 第1 冊《上古時代中外交通》,上海:上海書店,1930 年,第81 頁。

        《大唐西域記》 卷十二《朅盤陀國》 記載的是“波利斯國王娶婦漢土”。漢朝與西域和親的公主,主要是嫁到匈奴、或烏孫,沒有嫁到波利斯國的漢朝公主。

        根據(jù)《史記》 《漢書》 《后漢書》 記載,兩漢時期與西域和親的公主約有20 多位。

        1.嫁到匈奴的公主:高帝劉邦、呂后、孝惠帝、孝景帝、漢宣帝各有1 位,孝文帝3 位,漢昭帝2 位,元帝時期,王昭君嫁到匈奴。東漢劉秀、明帝時期,共有2 位公主嫁到匈奴。兩漢嫁到匈奴的公主共有13 位。

        2.嫁到烏孫的漢室公主:漢武帝為了共同對付匈奴將公主嫁到烏孫者,主要有細君公主、解憂公主。見于史書的、嫁到烏孫的公主只有這幾位。

        這些公主皆是嫁到匈奴、或烏孫。是時,由于匈奴等強悍部族的興起,已經(jīng)隔斷了中原與西亞的聯(lián)系,西漢王朝當沒有嫁到波利斯國的公主。

        3.唐朝玄奘西行取經(jīng)之前的魏晉時期,我國西部少數(shù)民族柔然、突厥部族興起,又加上西部穆斯林的興起,中原地區(qū)與西亞的波斯很少往來。個別的公主有嫁到柔然、或突厥,這些公主而且基本沒什么功績可言,更不要說建邦立國、當女王了。

        兩漢時期根本沒有嫁到波斯的公主,那么玄奘在《大唐西域記》 卷十二《朅盤陀國》 記載的嫁到波利斯國的“漢土”公主,有可能是當?shù)赝寥说哪:洃洝?/p>

        漢武帝時期打敗匈奴,建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河西四郡;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 年),設(shè)西域都護府,治所在烏壘城(原名輪臺國)。烏壘城是漢朝管理西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漢書·西域傳》 云:“自宣元后,單于稱藩臣,西域服從。其土地、山川、王侯戶數(shù)、道里遠近,翔實矣?!?/p>

        西漢王朝多年與匈奴、烏孫等西域諸國和親,之后又在西域建立政權(quán),對西域進行管轄,在西域諸國有極大的影響。西域諸國對于西周的記憶模糊,把西周公主記憶為漢朝公主是極有可能的。西王母當是這個波利斯國王所娶的“漢土”之女的原始身份。

        《大唐西域記》 卷五《玄奘與戒日王》 也記載一個印度國王的錯誤記憶。當唐朝玄奘到印度戒日國時,戒日王就把大唐玄奘認作是從摩訶至(支)那國來到高僧?!澳υX至(支)那國”之“至那”,就是“支那”;是一種音譯,指的是秦朝。

        張星烺先生說:“吾昔讀《西域記》 此節(jié),而尋查二十四史,及各種雜記多年。漢武帝以后,沒有公主下嫁波斯者。及研究《穆天子傳》,而始得其人也?!?波斯詩人費杜西(Firdusi)著《薩那美》(即《帝紀》 )一書,全書為詩歌體裁。該書記載,古代波斯與中國交往甚多,有一節(jié)記載明王哲姆錫特(Jamshid)娶馬秦國(Machin)王馬韓之女為妻,生二女,名貝吐爾及胡瑪云。說者為馬秦即中國,其義猶云大秦也。馬韓,即穆王之音轉(zhuǎn)。費杜西生于后代,故將馬韓之名用于中國;猶吾人把成吉思汗稱為元太祖一樣?!雹購埿菬R編著《中西交通史料匯編》 第1 冊,第84-85 頁。

        張星烺先生的觀點應(yīng)該說是很有道理的。西王母當是嫁到波斯而未到的公主,后有在西亞建邦立國的女王。西周時期,西周王室與波斯當有過互通婚姻的往來。

        四、西周之前中外文化交流為周穆王西征提供了條件

        周穆王西征之前,中國就與西方已經(jīng)有了許多的往來。中國西部的新疆、內(nèi)蒙皆是歐亞草原的中心地區(qū)、是民族走廊,活躍著中亞、西亞、乃至歐洲許多民族,加強了東西方人民的往來,為周穆王西征準備了人員和物資條件。

        新石器時期,西亞的族群已經(jīng)進入中國。新疆羅布泊地區(qū)小河墓地多數(shù)墓葬的墓主人頭戴尖頂氈帽、身裹毛布,崇信麻黃,有生殖崇拜觀念。墓主人當是從兩河流域、或者中亞過來的白種人,當是外來族群。①[瑞]F.貝格曼《新疆考古記》,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75-128 頁。轉(zhuǎn)引自王炳華《“小河”考察斷想》,《西域研究》 2001 年2 期,第53 頁。

        1979 年在羅布淖爾湖泊東邊約70 公里的古墓溝遺址發(fā)掘42 座古墓,采集18 個頭骨,男性頭骨11 個,女性頭骨7 個。這批墓葬的年代大概距今約3800 年左右。韓康信先生對每個頭骨的性別、年齡、主要形態(tài)特征及人類學(xué)類型研究古墓溝文化居民的人類學(xué)特征和可能歸屬的種系類型。其中,NO.1(79LQ2M1)完整頭骨,是25-30 歲的男性個體,上門齒呈弱鏟形,接近原始歐洲人種,與舊石器晚期的克羅馬農(nóng)人頭骨有些相似。NO.2(79LQ2M6)、NO.3(79LQ2M7)、NO.4(79LQ2M8)、NO.5(79LQ2M9)、NO.6(79LQ2M10),是接近原始歐洲人種的安德洛諾沃型。NO.12(79LQ2M3),屬于歐洲人種,介乎安德洛諾沃型和阿凡納羨沃型之間形態(tài)。NO.10(79LQ2M25)、NO.ll(79LQ2M31)、NO.13(79LQ2M?)、NO.14(79LQ2ZM11)、NO.15(79LQ2ZM12)、NO.16(79LQ2ZM17)、NO.18(79LQ2ZM34),屬于歐洲人種,可能與阿凡納羨沃型有些相近。古墓溝墓地人頭骨與北歐(Norid)長顱型型頭骨似有更多相似性。②韓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溝墓地人骨研究》,《考古學(xué)報》 1986 年第3 期,第362-365 頁。

        古墓溝文化居民具有一般相近的原始歐洲人種特征,而與帕米爾塞克和古樓蘭居民相比,屬于不同的歐洲人種類型,這說明他們各自的種族起源歷史不同。③韓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溝墓地人骨研究》,第367 頁。

        帕米爾塞克主要屬于長狹顱歐洲人種的地中海(印度-阿富汗)類型,烏孫時期居民則大多屬于短顱歐洲人種的帕米爾-費爾干(中亞兩河)類型。④韓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溝墓地人骨研究》,第373 頁。這些頭骨的主人是迄今所知歐亞大陸上時代最早的古歐洲人類型,和古樓蘭居民的主體(歐洲人種印度-阿富汗類型)具有不同的種族起源關(guān)系。

        殷商時期更多的外來族群來到中國。楊希枚先生曾對殷墟西北崗的人頭骨進行研究,把西北崗的人頭骨分為5 組,這些頭骨中,“約有80 具認為形似蒙古人種頭骨,卅具認為是海洋尼格羅種頭骨,類似北歐種最少”。⑤楊希枚《卅年來關(guān)于殷墟頭骨及殷代民族種系的研究》,《中國古代史論叢》 第8 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8 頁。美國人類學(xué)家孔恩在看了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西北崗的人頭骨,“先后三次明確地指出該組頭骨應(yīng)屬異種系”。①楊希枚《卅年來關(guān)于殷墟頭骨及殷代民族種系的研究》,第11 頁??锥髡f:西北崗的人頭骨“其中最少有兩具女性頭骨的眼眶和鼻骨部分顯示類高加索人種的特征”。②Good.C.S. The Story of Nan.1954,pp.331-332。Good.C.S.“An Anthropogeographic Excuraion Aronnd the World.” Heman Biology Vol.30,1958,pp.29-42。

        新疆哈密的焉不拉克村土崗發(fā)掘了相當西周-春秋(公元前10 至前5 世紀)的一處古墓地。在這塊墓地上選29 具頭骨進行研究,較早的一期墓的17 具頭骨,蒙古人種頭骨14 具約占82%;而在二期墓的5 具頭骨中,蒙古人種頭骨只有2 具,占40%多;歐洲人種頭骨3 具。這些字可能表明,早期墓基本上由蒙古人種成分所代表,歐洲人種成分者占少數(shù);較晚期墓(二期),歐洲人種成分的墓似乎相對增加;說明西方種系居民已經(jīng)遷居在焉不拉克地區(qū)。③韓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種系成分研究》,《考古學(xué)報》 1990 年第3 期,第387 頁。

        1986 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發(fā)現(xiàn)2 個祭祀坑,時代為公元前13-14 世紀。三星堆青銅文化與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兩河文化、腓尼基及安納托利亞等西亞上古文化中所發(fā)現(xiàn)的大批雕刻、雕塑作品在其文化內(nèi)涵及美術(shù)特征上確有共同之處。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探尋出三星堆青銅文化與西亞上古文明在東方文化體系中的相互作用和聯(lián)系。④范小平《三星堆青銅雕像與西亞上古雕塑藝術(shù)比較》,《四川文物》 1997 年第10 期,第52 頁。

        圖4 西周召陳遺址出土的蚌雕人頭像(T45:2)

        圖5 西周召陳遺址出土的蚌雕人頭像(T45:6)

        西周與中亞、西亞有更頻繁地交往。1980 年在陜西周原扶風召陳清理西周宮室建筑群遺址,發(fā)現(xiàn)了兩件西周蚌雕人頭像,是作為骨笄帽使用的。蚌雕人頭像的形貌毫無蒙古人種的特征,那種長臉、高鼻、深目、窄面、薄唇的形象,無疑與歐羅巴人種最相近似,明顯的屬于古代中亞伊朗語系的民族當無可疑(圖4、圖5)⑤尹盛平《西周蚌雕人頭像種族探索》,《文物》 1986 年1 期,第46 頁(T45:2)圖一、48 頁,(T45:6)圖三。。周原西周蚌雕的中亞人頭像的發(fā)現(xiàn),表明西方歐羅巴人已經(jīng)進入中原地區(qū)。

        兩河流域與尼羅河流域都發(fā)現(xiàn)了公元前3500 年左右的野生小麥,小麥從兩河流域向我國傳播應(yīng)該說是有道理的。1985 年,甘肅張掖民樂東灰山遺址中發(fā)現(xiàn)21 粒炭化小麥種子;1986 年李墦先生又在該遺址中發(fā)現(xiàn)數(shù)百粒炭化小麥。1987 年對東灰山遺址的249 座墓葬進行發(fā)掘,釆集到1 試管(2.5 毫米)炭化小麥籽粒。東灰山遺址年代為距今4230±250 年。河南省博愛縣距今4000 左右的西金城遺址發(fā)現(xiàn)大量淀粉粒,屬于小麥族大麥屬的植物。

        東灰山、小河、古墓溝、西金城、周原、兩城鎮(zhèn)、里岔鎮(zhèn)、新砦等文化遺址都隨葬小麥,這些都是中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小麥標本之一。

        小河-古墓溝文化隨葬小麥,是中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小麥標本之一。東西方文明進行激烈的碰撞和交流,隨著歐亞草原族群進入中國,中亞、西亞的小麥也隨之傳入中國。

        西方的馬、馬車等相繼傳入中國。

        圖6 小亞細亞基爾特帕圓筒印章車馬圖

        安德羅諾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是根據(jù)原蘇聯(lián)阿欽斯克州附近安德羅諾沃村墓地而定名的,屬公元前2000 年至公元前1000 年時的青銅文化。它分布的范圍是以哈薩克草原為中心,西起南烏拉爾,東抵葉尼塞河中游和伊犁河谷,向南到土庫曼斯坦的這一大片的歐亞草原。安德羅諾沃文化具有發(fā)達的冶金術(shù)、輕便輻條式車輪的馬車和馴養(yǎng)馬匹等特點。

        美索不達米亞東南部烏魯克文化伊南那寺院出土的計算板上的象形“車”字,其時代約屬公元前3500 年(圖6)①鄭若葵《論中國古代馬車的淵源》,《華夏考古》 1995 年第3 期,第41 頁。。公元前20 世紀初,馬和戰(zhàn)車出現(xiàn)在美索不達米亞以北的地區(qū),而當時居住于此地區(qū)的米丹尼、赫梯和加喜特人,則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馬車的民族。②鄭若葵《論中國古代馬車的淵源》,第44 頁。

        公元前1800 年初期赫梯“安尼達”文書,記載了赫梯王安尼達在征服卡帕多細亞的一個都市時,該都市的王曾將40 輛由兩馬曳引的車子交給赫梯王。③鄭若葵《論中國古代馬車的淵源》,第44 頁。

        伊朗Susa 遺址發(fā)掘出土的小件銅器裝飾品,被認為是砷銅的最早實例?;瘜W(xué)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遺址的A 期(41OO 年BC -3900 年BC),出土的19 件銅器中有6 件的砷1%;在稍晚的B 和C 期(3900 年BC-3500 年BC)遺址出土的18 件銅器中有11 件砷銅,并且砷含量也比A 期增加很多,平均達到5%。①潛偉、孫淑云、韓汝玢《古代砷銅研究綜述》,《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xué)》 2000 年第12 期,第43 頁。我國西北地區(qū)的古代墓地和遺址都發(fā)現(xiàn)有砷銅器物出土,甘肅河西走廊地區(qū)的四壩文化(1900 年BC-1600 年BC)、玉門火燒溝、民樂東灰山、酒泉干骨崖等遺址都出土砷銅制品。②孫淑云、韓汝玢《甘肅早期銅器的發(fā)現(xiàn)與冶煉、制造技術(shù)的研究》,《文物》 1975 年第7 期,第75 頁。此外,新疆西部的尼勒克縣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砷銅冶煉的遺跡。

        西亞安那托利亞地區(qū)(今土耳其地區(qū))的赫梯是迄今為止所知道的最早生產(chǎn)鐵的古國。新疆是民族走廊,也是中國到西亞的必經(jīng)之地。中國冶鐵業(yè)最早開始于新疆地區(qū),說明冶鐵業(yè)最早當是西亞經(jīng)新疆傳入中國內(nèi)地的。

        新疆哈密三堡商末周初的焉不拉克墓地“其早期墓中出土有數(shù)件鐵器。器類包括刀、劍、戒指和幾塊殘鐵塊。……早期墓C14 數(shù)據(jù)大都在公元前十二、十三世紀的范圍內(nèi)。這里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其中一個采自出有鐵刀的早期墓M31 的木碳標本的測年結(jié)果為距今3240 士135 年(經(jīng)年輪校正)?!雹厶齐H根《中國冶鐵術(shù)的起源問題》,《考古》 1993 年第6 期,第561-563 頁。

        與此同時,我國的粟、稻米、絲綢通過河西走廊與新疆傳入歐亞草原。

        新疆羅布泊的小河遺址,是瑞典考古學(xué)家F.貝格曼最早發(fā)現(xiàn)的一處距今3800 多年的墓地,有100 多座墓葬。小河遺址中的棺木5F 的木乃伊身上的斗篷上緣捆出3 個小包,兩個裝麻黃枝、1 個裝小麥和谷粒。④[瑞典]貝格曼著,王安洪譯《新疆考古記》,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82-85 頁。小河墓地的死者具有歐羅巴人的特征。很多墓主人身上有斗篷。斗篷右邊緣被扎1 個小包,內(nèi)裝麥粒;也有很多墓主人身上、身下散置麥粒、黍粒。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2003 年發(fā)掘簡報》,《文物》 2007 年第10 期,第8 頁。小河遺址的居民處于歐亞大陸的交界之處,他們既擁有兩河流域的小麥,又擁有黃河流域的粟作物,中原地區(qū)的粟作物已經(jīng)西傳。

        距今8000 年左右我國山西的下川遺址、以及大地灣一期,都發(fā)現(xiàn)有黍,已經(jīng)開始了原始旱作農(nóng)業(yè)。早期的粟、黍。粟、黍、稻米是中國古代培育出來的,并向世界四方傳播。

        古人類攝食植物類食物的結(jié)構(gòu)不同,人骨碳同位素值也是不相同的;人們的食物結(jié)構(gòu)中,小麥和大麥為C3 作物,而粟、黍是C4 作物,人骨碳同位素值差異就會非常顯著(Lee-Thorp,2008)。根據(jù)人們是食物結(jié)構(gòu)與人骨碳同位素值的差別可以有效的研究古代農(nóng)作物的傳播情況。⑥董廣輝、楊誼時、韓建業(yè)、王輝、陳發(fā)虎《農(nóng)作物傳播視角下的歐亞大陸史前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國科學(xué):地球科學(xué)》 2017 年第5 期,第530 頁。粟、黍在7700a BP 之前于中國北方培育成功。4500-4000a BP 傳入中亞東部,3500a BP 后傳入西亞和歐洲。

        希臘克里特島米諾斯王宮的壁畫中的貴婦們穿著“透明無袖的短衫”,還有“束腰帶和裙子的襞縐”。古埃及18 王朝的納赫特(Nakht)王子墓的“三名女樂師”圖,“其余2 人著以白色透明輕盈的衣衫”,①劉文鵬主編《古代西亞北非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9 年,第162 頁。這兩個女樂師的“白色透明輕盈的衣衫”,以及米諾斯王宮壁畫中貴婦們所穿的“透明無袖的短衫”,當是絲綢布料的衣衫。隨著西亞和埃及文化的傳入中國,中國的粟和絲綢也同時傳入西亞、古埃及和古希臘。

        由以上考古材料可知,周穆王西征之前,中國與中亞、西亞已經(jīng)有了許多經(jīng)濟的往來。當兩河流域的政治發(fā)生動蕩時,如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古提人、巴比倫人等建立的王朝相繼滅亡,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可能遷徙游蕩在歐亞草原上,也完全有可能進入中國境內(nèi),從而加強了中國與境外的文化交流。從西亞遷徙到我新疆、內(nèi)蒙、甘肅等西部草原的民族,在交通工具、向?qū)?、翻譯人員等方面,為周穆王西征提供了等條件和基礎(chǔ)。

        五、穆天子西征的向?qū)А⒎g與路線

        穆天子西征之前,我國已經(jīng)與中亞、西亞的民族有了很多的交流,許多中亞、西亞的民族涌入了我國的新疆、甘肅、內(nèi)蒙等地區(qū)。社會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與來自境外的社會成員,都為穆天子西征準備了很好地人材條件和基礎(chǔ)。是時,馬和馬車已經(jīng)是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為周穆王的西征準備了非常優(yōu)良的交通條件。

        1.周穆王西征的向?qū)c翻譯

        中亞、西亞族群的涌入,為周穆王的西行提供了向?qū)Ш头g。河宗伯夭就是周穆王的向?qū)Ш头g,基本上是學(xué)術(shù)界認可的。

        《穆天子傳》 卷一云:穆天子“辛丑,天子西征至于人。”在這里見到伯綮。根據(jù)《穆天子傳》 卷一的記載,這個伯綮是“河宗之子孫”;,即河宗氏的分支裔孫。

        山西省絳縣橫水鎮(zhèn)發(fā)現(xiàn)M1、M2 兩座西周時期的倗國墓葬,M1 在北,M2 在南,南北相距4 米。有關(guān)專家認為這就是《穆天子傳》 中的國墓。

        M2 出土的銅鼎M2:58 內(nèi)腹壁有銘文為“倗伯肇作鐏鼎其萬年寶用享”。銅鼎M2:103,內(nèi)腹壁有銘文:“唯五月初占,倗伯肇作寶鼎,其用享考于朕文考,其萬年永用?!雹谏轿魇】脊叛芯克?、運城市文物土作站、絳縣文化局《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發(fā)掘簡報》,《文物》 2006 年8 期,第12 頁。銅器銘文表明,這些銅鼎和甗是倗伯為自己作器,表明M2 是倗伯之墓。

        M1 出土的銅鼎M1:212 內(nèi)腹壁有銘文為“倗伯作畢姬寶旅鼎”。銅簋M1:199 簋底內(nèi)有銘文為“倗伯作畢姬寶旅簋?!便~器銘文表明,M1 是倗伯夫人畢姬墓。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土作站、絳縣文化局《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發(fā)掘簡報》,第10 頁。畢姬,是畢國嫁到國的姬姓女子,說明畢國與國是婚姻之國。

        傳世《畢媿鼎》 銘文有“倗仲作畢媿媵鼎,其萬年寶用?!雹軓埵缫弧秲芍芙鹞呐臃Q謂規(guī)律再探討—兼論“楊姞壺”的問題》,《考古與文物》 2009 年第5 期,第64頁。其意是說,倗仲把女兒嫁到畢國,并作這件鼎陪嫁女兒到畢國,其女稱為畢媿(kuì),倗國當為媿姓。媿、懷,同音假借。媿姓,即懷姓。《左傳》 有“懷姓九宗”,被認為是戎狄之部族。

        媿,當與殷商時期山西地區(qū)的“鬼方”有關(guān)。

        《呂氏春秋》 卷二十《恃君覽·行論》“昔者,紂為無道,殺梅伯而醢之,殺鬼侯而脯之,以禮諸侯于廟?!斌{誘注:“梅伯、鬼侯,皆紂之諸侯也?!雹佟秴问洗呵铩?卷二十《恃君覽·行論》,四部叢刊景明刊本,第179-180 頁。

        “鬼侯”當是鬼方的部族首領(lǐng),是殷的諸侯方國。鬼方、鬼侯之所以稱為“鬼”,該部族之人極有可能與當時華人長相有所不同,當是外來族群。

        絳縣橫水鎮(zhèn)發(fā)現(xiàn)倗國銅器,橫水鎮(zhèn)當是西周時期的國之地。根據(jù)《穆傳》 的記載,國是“河宗之子孫”。周穆王過去 國之后的下一站就到了河宗,“河伯無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②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 卷1,第24 頁?!妒酚洝ぺw世家》 云:“奄有河宗”?!墩x》 引《穆天子傳》 云:“河宗之子孫,則栢綮;按蓋在龍門河之上流,嵐、勝二州之地也。”③[漢]司馬遷撰《史記》 卷43 《趙世家》,第1795 頁。河宗當在嵐、勝二州,即今山西嵐縣、岢嵐一帶。

        周穆王在河宗氏之處舉行非常隆重的典禮?!疤熳哟蠓?,冕祎,帗帶、搢曶、夾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曾祝佐之,官人陳牲全五□具。天子授河宗璧,河宗伯夭受璧西向沉璧于河;再拜稽首。祝沉牛馬豕羊?!雹茴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 卷1,第29-31 頁。周穆王穿禮服、具五牲,奉璧授河宗,由河宗柏夭沉璧于河。河宗還代表河伯對周穆王進行訓(xùn)教曰:“女當永致用旹事!”周穆王拜;當是周穆王祈求河伯在西行途中的保佑和祝福。

        穆天子在河宗之國,“伯夭既致河典,乃乘渠黃之乘為天子先,以極西土?!雹蓊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 卷1,第40 頁。郭璞注:“先驅(qū),導(dǎo)路也”?!昂拥洹碑斒俏餍械牡貓D。如前所述,“河宗之子孫”的國可能是外來族群,那么河宗氏也是外來族群。河宗氏伯夭,當是熟悉西方道路與語言的人,也是周穆王的向?qū)Ш头g。

        《穆天子傳》 卷二記載:周穆王在河宗氏處得到了良馬,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狗:重工、徹止、雚猳、黃南、來白;天子之御,造父三百,耿翛、芍及?!雹揞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 卷1,第48-49 頁。穆天子西征所用的交通工具駿馬、馬車、狗,并以造父為御,柏夭主車。天子乃遂一路翔行,馳騁千里。

        2.周穆王西征的路線

        穆天子西征是在周穆王十三年閏二月初十日從東都雒邑出發(fā),至周穆王十四年十月初十九日止,共用一年八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西征,回到雒邑。所謂西征,就是西行。如果在西行中遇到騷擾,也會有戰(zhàn)爭與沖突,因此也可以說是西征?!赌绿熳觽鳌?一書的記載,穆天子西征的起點、終點皆是今河南省洛陽市,這是學(xué)術(shù)界認可的。

        根據(jù)《穆天子傳》 的記載,周穆王西征的路線大抵如下:

        穆天子西征,從雒邑出發(fā),向北沿太行山西麓,絕漳水、至于钘山(在河北井陘縣處),到虖沱之北岸,過雁門山(今山西代縣之北20 公里處)。

        己亥(三月初四日)周穆王到達國。國君綮、倗國君夫人畢姬之墓皆在絳縣橫水鎮(zhèn)一帶出土,墓中出土的銅器是西周中期墓,有人認為這當是周穆王時期的遺存,這里當時是西周時期的國之地,也是周穆王西征所經(jīng)之地。

        周穆王屬六師之人于邦之南滲澤,南滲澤當是邦之南的一個小澤。

        戊寅(三月十一日),天子至河伯無夷之所居的陽紆之山,即河宗氏所居之地。“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①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第26 頁。河宗國是倗國的母族部落,倗國是河宗國之分支。

        周穆王來到河宗氏,朝燕然山、禮拜河伯;以伯夭為向?qū)餍小?/p>

        燕然,永元元年(公元89 年),東漢將軍竇憲大破匈奴,“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②[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后漢書》 卷4 《和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第168 頁。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nèi)杭愛山,當在今呼和浩特市之西。

        河水之陽是殷人后裔的居所?!赌绿熳觽鳌?卷二記載:伯夭曰:“封膜晝于河水之陽,以為殷人主?!蹦儯嗣?。郭璞注:“主,謂主其祭祀,言同姓也?!雹垲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第53 頁?!昂铀枴保铀?,當在黃河之北,今內(nèi)蒙古河套地區(qū)以南的天山東阿。周穆王封“膜晝”于“河水之陽”,主持殷朝先祖的祭祀,膜晝當是殷人之后裔。

        周穆王從河套向南,過甘肅、青海,進入南疆,宿于昆侖山北麓的山坡凹曲處。《穆天子傳》 卷二記載:“丁巳,天子西南升之所主居,爰有大木碩草,爰有野獸,可以畋獵。戊午,昌□之人居慮獻酒百于天子。天子已飲而行,遂宿于昆侖之阿,赤水之陽?!卑?,山的凹曲處稱為“阿”?!俺嗨碑斒抢錾搅鞒龅募t色的河水,當與山中的礦物質(zhì)有關(guān)。

        昆侖,我國多有解釋。揚雄《太玄經(jīng)》 卷一云:“昆侖,旁薄幽?!保〞x)范望注:“昆,渾也;侖,淪也;天之象也。旁薄,猶彭魄也,地之形也;幽,隱也;言天渾淪而包于地,地彭魄而在其中?!崩?,高大磅礴之意;昆侖山,就是高大雄偉之山。關(guān)于昆侖山,有人說是今之昆侖、有人說是秦嶺、還有說昆侖山泛指一切高山等等。

        但是地名往往是流傳有自,有千年不變的因素;故西周之昆侖與今之昆侖,當與后代指的是同一座高山。穆王西征之路當是沿塔里木盆地的南部,經(jīng)羅布卓爾的小河、古墓溝一帶,再經(jīng)樓蘭、且末等,到達“昆侖之阿,赤水之陽”。

        辛酉(五月二十四日),周穆王登上昆侖之丘,即昆侖山的一個山坡上。

        “昆侖之丘”上有“黃帝之宮”,黃帝之后裔也曾經(jīng)在這帶活動?!肚f子》 卷五《天地》 第十二:“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崘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惫笞ⅲ骸俺嗨诶錾较隆!蹦绿熳訉Α包S帝之宮”進行了祭奠與“豐隆之葬”,“以詔后世”?!柏S隆之葬”當是對“黃帝之宮”、或者黃帝的衣冠冢進行封土加高的祭祀。

        甲子(五月二十七日),穆天子宿于珠澤。顧實先生認為,珠澤當在是今和闐(1959 年更名為“和田”)玉龍哈什河?!霸诨卣Z中,玉龍為白,哈什為玉?!雹兕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第74 頁。當是著名的和田,珠澤之人當是黃帝之裔。

        季夏丁卯(六月初一日),“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舂山,當為蔥嶺。蔥嶺在葉爾羌城西南,與密爾代山相連。《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云:“邊春之山,多蔥、葵韭?!惫弊ⅲ骸盎蜃鳌┥健??,山蔥名,茖大葉”②袁珂《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第72 頁。《漢書·西域傳》“蔥嶺”,顏師古注引《西河舊事》 云:“蔥嶺,其山髙大,上悉生蔥,故以名焉?!濒┥皆谂撩谞柛咴氖[嶺之上,莎車一帶。舂山,也稱為春山,即猶如春天一樣。周天子曰:“舂山之澤,清水出泉,溫和無風,飛鳥百獸之所飲食,先王所謂縣圃?!薄鞍佾F之所聚也,飛鳥之所棲也”。天子又得到了玉筞枝斯之英,這里還有很多的小動物,這就是周先王曾稱為的“縣圃”。

        壬申(六月初六日),周穆王等一路向西南,來到赤烏。赤烏氏之先與周同始祖,出自周宗。《穆天子傳》 卷二記載:“赤烏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兄子吳太伯于東吳,詔以金刃之刑,賄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長季綽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詔以玉石之刑,以為周室主?!薄妒酚洝ぶ鼙炯o》 記載:不窋“犇戎狄之間?!雹郏蹪h]司馬遷撰《史記》 卷4 《周本紀》,第112 頁。古公亶父時期,又把一個親信大臣季綽封于舂山延伸的一個小山上,并妻以元女。

        周穆王從赤烏轉(zhuǎn)而向北,到達洋水?!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 云:“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食之已勞”。洋水就在蔥嶺之下、昆侖之丘;在昆侖之側(cè)的疏勒縣境。

        周穆王向北征,繞道東邊的黑水。黑水是從昆侖山流出的一條河?!秶Z·魯語上》 韋昭注:“稷,周棄也;勤播百谷,死于黒水之山?!薄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 云:“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蹦峦跸虮钡胶谒?,是為了祭奠先祖后稷。周穆王“封長肱于黑水之西河,是惟鴻鷺之上,以為周室主;是曰留骨之邦。”穆王封周室之后裔,稱之為“留骨之邦”;其意或為留下骨肉血脈之邦、或為留在戎狄處之邦。長肱(即長臂人)在人種方面可能已經(jīng)是混血種了。造訪周人之后裔族群,也是周穆王西征之目的。

        辛卯(六月二十五日),周穆王等沿黑水到達群玉之山。群玉之山是容□氏所守之山。容□氏,當是容城氏。這山非常平坦,無草木,純玉石;是周先王的“先王之所謂筞府”?!肮Z”,同“冊”;就是藏書冊之處。周穆王在群玉之山“載玉萬只”,并讓邢侯留下等待開鑿的玉石。清珠克登《新疆紀略》 云:“其地有玉河,產(chǎn)玉石子。大者如盤如斗,小者如拳如粟;有重三四百斤者。各色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蠟之黃,丹之赤,墨之黑者,皆上品……”清祁韻士《西域釋地》“密爾代山”條下云:“玉河在城西南百六十里;自密爾代山中流出,水勢極馳,中產(chǎn)雜色玉子,故俗呼為玉河;東流,又名塔里木河?!雹伲矍澹萜铐嵤俊段饔蜥尩亍?,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年,第46、47 頁。

        離開群玉之山后,周穆王又向北,來到羽陵。羽陵,當是鳥在這里換羽毛之處。

        孟秋丁酉(七月初一日),“天子北征□之人,潛時觴天子于羽陵之上,乃獻良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伯夭曰:‘□□氏,□檻之后也?!?”②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第115-116 頁。潛時,當是部族首領(lǐng)的名字。穆天子可能不懂潛時的話,伯夭為之介紹翻譯給周穆王,伯夭是周穆王的翻譯和向?qū)А?/p>

        周穆王繼續(xù)向西,丙午(七月初十)至于“韓氏”,顧實先生認為,“韓”,就是“撒馬爾干”的急讀。撒馬爾干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nèi)。

        周穆王向西,至古波斯東境的玄池,周穆王在玄池奏廣樂三天,玄池改名為“樂池”??嗌剑髂と朔Q為“茂苑”,周穆王在這里打獵、食苦屮。

        丁己(七月二十一日),周穆王西征,到達“西王母之邦”的前一站黃鼠之山,宿于黃鼠之山?!短茣の饔蛄袀鳌?云:于闐之西,“西有沙磧,鼠大如猬,色類金;出入群鼠為從?!鳖檶嵪壬啊锻鈬仿浴?曰:‘白西亞國出馬、驢、駝、羊、鼠,各多異種?!?白西亞即波斯,則波斯產(chǎn)異色之鼠,亦有名也。黃鼠當產(chǎn)沙磧之中,毛色與沙色類似。生物之保護色使然。故意度黃鼠之山當在大撒爾特鹽漠附近。因產(chǎn)黃鼠,故名曰黃鼠之山?!雹垲檶崱赌绿熳觽魑髡髦v疏》,第129 頁。顧實先生認為,黃鼠之山在今波斯之大撒耳特鹽漠。

        癸亥(七月二十七日),周穆王來到他之目的地——西王母之邦。顧實先生認為,西王母之邦在今波斯的第希蘭(即今里海岸邊的德黑蘭附近)。

        西王母之邦是否就在今德黑蘭附近還可再研究,但是西王母之邦當在今波斯境內(nèi),當是史實。西王母“我惟帝女”④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第159 頁。之語,說明她是周王的女兒。

        周穆王離開西王母國回程時,因為經(jīng)過了大沙漠,故筆者認為走的當是今新疆天山南路,即從波斯(今伊朗),經(jīng)過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沿喀拉湖,翻越烏孜別里山口,進入新疆;越過葉爾羌河、黑水,莎車;經(jīng)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地西部,那里周穆王曾飲過馬血。然后又在沿塔里木河向東,經(jīng)過溫宿、拜城,經(jīng)過南天山之南麓,再過哈密,進入內(nèi)蒙古,過燕然山,把伯夭送至河宗之國(即今嵐縣、可嵐)。然后,周穆王經(jīng)過山西代縣、過雁門山、钘山、太行山西麓、虖沱、漳水,回到雒邑。

        猜你喜歡
        周穆王西征西王母
        周穆王:旅行大于當國君
        新田:紅六軍團西征攻克的第一座縣城
        西王母信仰的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
        民族藝林(2021年4期)2021-12-06 01:08:59
        《穆天子傳》中周穆王的儒者形象
        女媧補天
        假 寐
        揚子江(2017年4期)2017-07-19 17:07:12
        淺析西王母形象演變及其原因
        淺析西王母形象演變及其原因
        青春激揚 為夢想西征
        中國共青團(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6
        周穆王:王母娘娘的藍顏知己
        亚洲一区二区女优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亚洲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久久波多野结衣av|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狼人天堂网亚洲av|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颜射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少妇a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av不卡电影在线网址最新| 中文字幕 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四川丰满妇女毛片四川话 | Y111111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国产 | 亚洲岛国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欧美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免费自拍亚洲|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专区|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www.91久久| 网红尤物泛滥白浆正在播放|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久久久9性大片|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国产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中国免费看的片| 熟女熟妇伦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