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千年前,韓愈在《師說》中這樣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弊鳛楣饷鞯牡旎吲c路途上的燃燈人,教師這一職業(y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爸鄞笳呷沃兀R駿者遠馳”,培育未來人才這樣的重任也應該由德優(yōu)才高之人來肩負。
針對“名校畢業(yè)生去中小學教書”這件事,有人抨擊這是人才的濫用,資源的浪費;但在我看來,任何一位高學歷頂尖人才都不能因為他(她)步入教師行業(yè)而被貼上“大材小用”的標簽。相反,廣闊的中國大地上,需要有人點起星星之火,以助燎原之勢。
21世紀各國之間激烈的經(jīng)濟科技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如今的學生,是未來中國的縮影,他們被賦予了太多有關復興的夢想,有關家國的希望。因此,我們希望看到一批社會上的頂尖人才投身于教育這項偉大的事業(yè)中,更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堅力量被輸送到教育一線,攻堅克難。
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老師負責為這張白紙涂上色彩?!敖煺叱啵吆凇?,如果一個孩子遇到的是高素質、高素養(yǎng)的老師,潛移默化中,他就會朝著好的方向去發(fā)展,未來甚至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有志者在教育事業(yè)中發(fā)光發(fā)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老先生回國后,在清華大學本科學院教授基礎物理,被問及原因時,他說:“培養(yǎng)一位人才的價值遠超過完成一項研究?!?臺灣女孩劉安婷從名校畢業(yè)后,放棄各大公司拋來的橄欖枝,創(chuàng)辦非營利組織“為臺灣而教”,致力于推動臺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華科教授彭益唐先生將生命投身于教育公益中,奔波效勞,只愿為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北大、清華等高校每年暑假都會派遣志愿者前往貧困山區(qū),為那里的孩子帶去希望與光明……
前路或許多艱,但對這朝著光明方向的生長,我們應努力地鼓掌與歡呼,因為這些勇敢可敬的人們,點起了中國未來教育的微光,這光微而不弱,足以朗照人間。
蘇軾曾曰:“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睙o論是蕓蕓眾生還是宇宙星辰,再大的變化都只是天地一瞬,不變的是我們賦予教師這份職業(yè)的期許與希冀。
我所愿兮,不過是越來越多的星火被點起,終成燎原之勢。
點評
文章開篇引用名篇名句,強調“教師”這一職業(yè)的重要性,并概括作文素材中的主要內容,鮮明而準確地點明了中心觀點。中間部分先從理論上闡述了教師對各國的經(jīng)濟科技競爭和孩子成長的巨大作用,接著運用楊振寧、劉安婷和彭益康等典型事例進行論證。結尾發(fā)出深情祈愿,并再次重申中心觀點。結構嚴謹,思路開闊,條理清晰,論證有力,語言功底深厚,是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