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音樂教學中,通常會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也正因為如此,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聯(lián)系起來。而本文闡述了鍵盤和聲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解析了鍵盤和聲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鍵盤和聲;音樂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20)01-0152-03
一、定義
鍵盤和聲,是和聲教學中的訓練方法之一。它是根據(jù)一定的和聲功能原則,在鍵盤樂器(例如:鋼琴、管風琴等)上即興演奏的方式。它在和聲學的原則上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二、鍵盤和聲在高等師范院校中的實際意義
(一)鍵盤和聲在和聲學教學中的意義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和聲課程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和聲的理論部分,并且多以書面的呈現(xiàn)為主,課堂中常會強調(diào)每個知識點的定義及其意義,通過在譜面上學習和聲進行的邏輯關(guān)系(如:四部和聲寫作、作品和聲分析等)?,F(xiàn)在的大部分學生在做四部和聲寫作與作品和聲分析的習題過程中,只會將學到的部分理論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而這種學習方法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練習時間,還不能從真正意義上了解和聲。他們只知道公式化的和聲進行規(guī)律,卻忽略了和聲色彩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
但是,其實在高等師范院校的和聲學的課堂中,除了運用以書面形式的教學手段和強調(diào)和聲進行的邏輯關(guān)系以外,也應(yīng)該通過實踐的形式來強調(diào)和聲的本身色彩帶給人們的一種直觀感受。因為在和聲學教學中,當學生們明確了某些和聲的色彩印象之后,就會更容易且更直觀地對作品進行正確的和聲分析。
那么如何直觀去感受和聲色彩呢?就在此時,鍵盤和聲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鍵盤和聲正是可以作為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將在課堂上學到的和聲理論知識與鍵盤實踐相結(jié)合,讓學生們運用鍵盤和聲這一載體去直觀感受譜面中和聲的色彩變化和對學過的理論知識加快并加深記憶,讓學生掌握和聲寫作技巧,也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和聲學時少走彎路。
(二)鍵盤和聲在即興伴奏中的意義
即興伴奏課在高等師范院校中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必修課。因為在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實踐中,即興伴奏可以說是他們在大學學到的諸多技能中,運用得最多的一項技能。而即興伴奏這一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即興性。它要求學生在學習即興伴奏之前就必須擁有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chǔ)。在學習完這門課程后,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反應(yīng)能力,在最短時間內(nèi)分析出自己需要伴奏的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聲進行以及情緒等,并且為歌曲配上適合它的和聲織體并彈奏出來。在彈奏歌曲時,還有可能需要根據(jù)演唱者的需求,對歌曲進行現(xiàn)場移調(diào)。
現(xiàn)在國內(nèi)的高等師范院校的即興伴奏課程教學大多都是:直接向?qū)W生教授如何為旋律配置和聲與和聲織體在不同類型的歌曲中的運用。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將這些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導致了學生很難在即興伴奏過程中迅速做出反應(yīng),在學習即興伴奏的路上更為艱難。
但其實在即興伴奏的學習過程中,鍵盤和聲是聯(lián)系理論與實踐很好的橋梁。因為鍵盤和聲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練習并熟悉各調(diào)式的各種和聲進行,以便于練習歌曲所需要的伴奏聲部。例如下圖
不僅如此,鍵盤和聲可以幫助學生將簡單的柱式和弦織體轉(zhuǎn)化為更為復雜的和聲織體。例如下圖:
在學習即興伴奏時將難點化繁為簡,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即興伴奏這一學科的興趣。
(三)鍵盤和聲有助于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很多人可能會意識到鍵盤和聲對和聲學與即興伴奏的作用,但是提到鍵盤和聲對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有所幫助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疑問。例如:鍵盤和聲為什么可以提高音樂素養(yǎng)?鍵盤和聲又是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呢?這一觀點的形成源于我在大學期間所接受的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的“音樂教育新體系”,課程名稱為“音樂基本素養(yǎng)課”,“音樂教育新體系”將鍵盤和聲列為“音樂基本素養(yǎng)課”的一項教學內(nèi)容。
它要求學生以柱式和弦的形式一邊唱一邊進行彈奏,并且需要掌握每個自然大調(diào)與其相對應(yīng)的平行小調(diào)的基本和弦連接。當掌握到最基本的和弦連接后,在其基礎(chǔ)上加上Ⅱ級和弦、Ⅲ級和弦等。例如下圖:
當學生練習鍵盤和聲時,不僅僅是可以熟悉各種基本和弦連接,還可以在練習時讓學生感受到各種和聲進行的色彩變化,每次的練習都會潛移默化為學生加深聽覺上的印象。
通過練習,我發(fā)現(xiàn)了鍵盤和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以下的音樂素養(yǎng):
1.鍵盤和聲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每一個主調(diào)音樂作品除了主旋律、節(jié)奏等要素,還需要伴奏對主旋律的配合,而伴奏都以各種和聲進行通過不同的和聲織體呈現(xiàn)出來。當我們對鍵盤和聲的練習比較熟練后,就潛移默化地對各種基本和弦連接的音響產(chǎn)生比較深刻的印象。當學生在分析某些作品時,總會遇到難以通過書面計算、思考就快速得出正確答案,這個時候鍵盤和聲就會起到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地分析作品。學生可以將作品中難以得出答案的部分在鍵盤樂器上進行彈奏,利用鍵盤和聲練習帶給自己的和聲色彩感進行分析,有利于學生在分析音樂作品時節(jié)省時間,提高分析音樂作品的速度,同時也讓學生少走彎路。
2.鍵盤和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旨趣
音樂是聲音藝術(shù),音樂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聽。音響美,是創(chuàng)造良好聽覺環(huán)境的關(guān)鍵因素??逻_伊曾經(jīng)說過:“音樂是國民的精神食糧。”所以提高國民的音樂審美是至關(guān)重要的。鍵盤和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分析音樂作品,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旨趣。因為在練習鍵盤和聲的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對各種各樣的和聲色彩有了較深的印象,從而在鑒賞音樂的時候會意識到優(yōu)秀的音樂在音響上的特別之處,而對于一些劣質(zhì)的音樂也會有意識地遠離。這樣不僅有利于高等師范院校學生良好審美觀念的形成,還有利于培養(yǎng)下一代對音樂的要求,防止“沒有營養(yǎng)的”音樂侵蝕兒童的精神。
3.鍵盤和聲對無伴奏合唱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合唱是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同時演唱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的演唱形式,所以對演唱者的音準、視唱能力要求較高。不僅如此,合唱對呼吸、音質(zhì)、吐字、音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技術(shù)要求,但其實歌曲音樂風格的把握也同樣能影響到合唱的音樂質(zhì)量,尤其在無伴奏合唱上。對于提高演唱者的多聲部聽覺與音樂風格的把握,我認為鍵盤和聲是一個不錯的輔助工具。
上面提到:學生可以利用鍵盤和聲練習帶給自己的和聲色彩感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這一點就剛好與“鍵盤和聲可以提高音樂風格的把握”這一觀點完美契合。而對于多聲部聽覺來說,鍵盤和聲練習本來就是由多聲部構(gòu)成的。我們可以利用練習過的、熟悉的鍵盤和聲練習曲進行多聲部聽覺練習,例如:用人聲(利用人的音域劃分聲部)代替各個聲部進行練習,并在唱出一個和弦后有所停留(在一個和弦上停留的時候,需要提醒學生注意其他聲部與整個和弦的整體色彩)再進行到下一個和弦。這種練習可以不僅使得學生在多聲部演唱的環(huán)境下感受整體的和聲色彩,還有助于學生將其他聲部對自己演唱聲部的干擾降到最低。
三、國外的音樂教育現(xiàn)狀(以美國為例)
美國的音樂教育與中國的音樂教育可以說是兩個較為極端的體現(xiàn),中國的音樂教育更加在乎音樂的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把音樂化為一門理性的學科,忽略了音樂與生俱來的審美功能和音樂的開放性與創(chuàng)性。而美國的音樂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沒有針對某種能力的去設(shè)計完整的系統(tǒng)教學模式,一個美國學生只有在他成為大專學院“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之后,才會理解專注于嚴肅的音樂學習意味著什么。這樣就會使得學生的“基本功”不夠扎實。但其實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基本功是至關(guān)重要的。
無論是提高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觀念,還是提高他們的個人音樂素養(yǎng),我認為鍵盤和聲都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因為它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和聲、即興伴奏等課程中簡化他們看不懂、理解不透的理論知識,能夠提高學生在合唱課程與欣賞音樂等實踐活動的實踐能力。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將很多的音樂學科知識,通過實踐的方式串聯(lián)起來,有助于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鍵盤和聲的訓練面對普羅大眾來說也應(yīng)該是一個“萬能工具”,因為他們不像高等院校的音樂生一般,能夠?qū)W習到關(guān)于音樂的各方面的課程,他們所掌握的音樂技能是有一定限度的。鍵盤和聲不僅容易上手,而且當他們掌握了鍵盤和聲的技巧后,就能夠彈出自己喜愛的、簡易的音樂作品和創(chuàng)編出屬于自己的音樂,能更容易欣賞各種風格、各種年代的音樂作品,有利于提高大眾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追求音樂的熱情。
四、如何將鍵盤和聲運用到音樂教學中
(一)對于相關(guān)科目的教師進行培訓,幫助教師將鍵盤和聲與和聲學、即興伴奏、音樂教學法相融合。
(二)面對高等師范院校的學生舉行相關(guān)的講座,為他們解說鍵盤和聲在音樂教學中的意義,運用現(xiàn)場試驗的方法,用鍵盤和聲幫助他們消化對專業(yè)技能的困擾。
(三)將和聲學、即興伴奏等科目理論知識與鍵盤和聲內(nèi)容相結(jié)合,并新編此類書籍。
(四)加大對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學進行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在對教學進行研究時應(yīng)要注意把中小學的教學目標等因素考慮在內(nèi),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較有針對性的人才。
(指導教師: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