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明玥
日前,英國本土郵輪公司P&O郵輪旗下的一艘豪華郵輪“奧利安娜”號(Oriana)易主,中國旅游集團和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共同投資運營的中國民族郵輪品牌“星旅遠洋”從其手中接過接力棒,船名也變更為“鼓浪嶼”號(Piano Land)。在經(jīng)歷了長達24年的運營之后,“Oriana”號完成了其在老東家的歷史使命,迎來了她嶄新的人生旅程。
談及“Oriana”號的老東家,來頭可是不小,它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郵輪公司,公司旗下推出的郵輪可以邀請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為其命名。那么,這究竟是什么樣的公司?
P&O郵輪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1835年,英國倫敦船舶經(jīng)紀人維爾科特(Brodie McGhieWillcox)與合作伙伴安德森(Arthur Anderson)同來自都柏林的波恩船長(Captain Richard Bourne)三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半島蒸汽船運 公 司(Peninsular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 公 司 最初的業(yè)務只是利用一艘260噸的蒸汽輪船“William Fawcett”號在英國與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間提供定期的貨物運輸服務,而公司的旗子采用當時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國旗顏色,這面四色旗子中白色和藍色源自葡萄牙,紅色和黃色源自西班牙。
但隨著從歐洲前往美洲的淘金者逐漸多起來,郵件寄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以前,從英國發(fā)往海外的郵件基本上都由英國海軍的艦船搭運。1837年,半島蒸汽船運公司作為首家承運郵件的民營船企,與英國皇家郵政簽訂了第一份海上郵件運輸合約,做起了利用蒸汽輪船往返于英國與伊比利亞半島海上郵件運輸?shù)臉I(yè)務,此舉也宣告了公司正式進入實質運營階段,開啟了P&O郵輪的百年征程。
1840年,半島蒸汽船運公司的郵件運輸業(yè)務擴大至直布羅陀海峽、馬耳他以及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三人為了慶祝公司的業(yè)務觸及東方國家,最終決定將公司名稱定為半島東方蒸汽船運公司(Peninsular and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簡稱P&O),P&O這個名字就來自于公司名稱半島和東方的縮寫。
就在這一年,P&O公司還獲得了英國皇家特許經(jīng)營英國至印度航線的權利,不過當時公司沒有多余的船只來經(jīng)營新的航線,為此公司收購了位于利物浦的跨大西洋輪船公司(Transatlantic Steamship Company),并接收了該公司旗下2艘蒸汽輪船“大利物浦”號 (Great Liverpool)和“東方”號(Oriental)。
1844年,P&O公司開始觸及客運服務,第一次引入“載人郵輪”概念,并推廣從南安普頓到直布羅陀、馬耳他、雅典等地區(qū)的航線。而公司在郵輪客運上的創(chuàng)舉,不僅使其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郵輪公司,而且也是郵輪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之后,公司漸漸將航線擴大至亞歷山大和君士坦丁堡,一時間該公司成為當時擁有最多、最新、最豪華船只的郵輪公司,包括在1880年建造的第一艘鋼結構表面的郵輪“SS Ravenna”號,以及建造于1889年的第一艘使用電子燈泡的郵輪“SS Valetta ”號。至此,郵輪上除了浸滿思念的信紙,也開始有了充滿生命的人聲、笑影和邂逅。
十九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郵輪業(yè)迎來了蓬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由于大量歐洲居民移居到美國和加拿大,因此對郵輪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各家郵輪公司都在力爭使自己的船舶更大、更快、更豪華,P&O公司也不例外。
1914年,P&O公司為擴充旗下船隊規(guī)模,與英印蒸汽航運公司(British India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合并,船舶數(shù)量增至197艘。英印蒸汽航運公司成立于1856年,由威廉·麥金農(nóng)(William Mackinno)創(chuàng)立,并獲得王室特許狀。雙方的合并被視為鞏固各自地位的一種手段。合并后,雙方將各自公司的航線匯聚成一個新的服務網(wǎng)絡,分布在印度海岸、緬甸、東非、波斯灣、中國、澳大利亞、英國和非洲大陸。此舉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影響力。
但不幸的是,戰(zhàn)爭的來臨打破了和平寧靜的生活,歐洲各國蓬勃發(fā)展的郵輪產(chǎn)業(yè)卷入了這場浩劫,不計其數(shù)的郵輪被擊沉或被軍隊征用作為運兵船、醫(yī)療用船。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中,P&O公司旗下有三分之二的郵輪被軍隊征用,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是被征用的156艘船舶在戰(zhàn)爭中全部摧毀。
但戰(zhàn)爭帶來的傷害并未使公司停下擴充實力的腳步,1918年,P&O公司收購了東方航運公司(Orient Line)51%的股份,實力進一步壯大。1920年更是收購了歷史悠久的英國通用輪船運輸公司(General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使得公司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船運公司,旗下?lián)碛卸噙_500艘郵輪。
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英國的地位一落千丈,英國人紛紛移居海外尋找新的開拓空間,大多數(shù)前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有少數(shù)前往加拿大。但與此同時,英國戰(zhàn)時喪失了幾乎一半的商船隊,移民們面臨著選擇交通工具的難題。
50年代隨著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獲得巨大成功,歐洲經(jīng)濟得到了復蘇和發(fā)展,P&O公司找準旅客貨運運輸?shù)钠鯔C,利用澳大利亞移民熱潮,給歐洲移民提供服務,并修建專供移民的客船“堪培拉”(Canberra)號。而隨著戰(zhàn)后的移民潮高峰過去,以及大型噴氣式客機投入使用,又宣判了橫渡大西洋郵船的末日,P&O公司的業(yè)務為此受到影響,并開始轉向專攻郵輪市場。
而被公司閑置下來的“堪培拉”號也找到了新的出路——轉身登上“玩樂游藝”的游船舞臺,每年都給會給公司帶來五六百萬英鎊的收入,直到1996年退役。
時間進入60年代。1961年,P&O公司購買了東方航運公司(Orient Line)剩余股份,將旗下所有客運部門改名為P&O-Orient Line。隨后60年代至70年代遠洋客運業(yè)萎縮,市場前景并不被看好,公司只能利用客船在定期航線之余從事郵輪度假活動。
1971年,集團內部再度整合,客運部門經(jīng)過調整僅剩13艘客輪。在此情況下,公司開始在歐洲各地布局渡輪服務。1974年,公司收購了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公主郵輪,這也是與公主郵輪的第一次結緣。公主郵輪(Princess Cruise)成立并揚帆首航于1965年,由麥克唐納·史丹利一手創(chuàng)建,最初只是利用一艘渡船“Princess Patricia”號往返于墨西哥斯里維拉。但收購后的公主郵輪始終保持著獨立的運作。
公主郵輪旗下有一艘明星船“太平洋公主”(Pacific Princess)號,為什么這樣說?80年代美國有一部膾炙人口的連續(xù)劇《The Love Boat》(愛之船)開拍,這部連續(xù)劇的開拍,宛如讓原本平靜的水面泛起了絲絲漣漪,隨后,漣漪暈成圈兒,竟掀起了一股浪潮——郵輪熱。
也許是這部影片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也許是“太平洋公主”號這艘船精致典雅,又不缺乏驚喜娛樂的特質抓住了電視機前的百萬民眾。
但無可否認的是這部影片到至今,仍未停播,而它帶來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郵輪業(yè)的發(fā)展。
1977年,P&O公司決定將集團內部客運部門改名為P&O郵輪(P&O cruise),這也成為今天公司的雛形。這一年,P&O郵輪宣告全面進入現(xiàn)代郵輪業(yè)。
而與公主郵輪的第二次結緣是在2000年2月,P&O郵輪再次經(jīng)過整合,從P&O公司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郵輪公司,并與公主郵輪合并為P&O公主郵輪公司(P&O Princess),從此與P&O集團擺脫了關系。同年P&O公主郵輪收購了德國知名郵輪公司AIDA,并藉此進入德國市場。
2003年4月,P&O公主郵輪同嘉年華郵輪公司合并,并入嘉年華郵輪公司,成為了該集團的一部分,而在嘉年華集團的領導下,P&O郵輪和公主郵輪再次資產(chǎn)分離,P&O郵輪立足英國市場,并且開發(fā)了澳大利亞的附屬品牌P&O Australia,公主郵輪則專注于美國市場。
現(xiàn)在的P&O郵輪已經(jīng)與P&O公司毫無關系,作為嘉年華集團的一員,P&O郵輪鞏固著英國和澳大利亞市場的份額。
在文章的開頭曾提到,P&O郵輪旗下曾經(jīng)的“奧利安娜”號(Oriana)已經(jīng)更名易主,而她背后的故事確不為人所知。
1959年,“Oriana”號原本是Orient Line公司所有,該船總噸位接近42000總噸、能容納超過2000人,而最重要的是時速驚人,成為當時英澳航線上最大的交通工具。而船名是為紀念伊麗莎白一世女王而取其愛稱——奧利安娜(Oriana),Oriana在英文中有“白色公主”的意思。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曾親自登臨該船并簽名留念,而女王簽字的金筆至今仍保存在奧輪歷史文物展館內。
1961年,P&O收購了Orient Line公司剩余股份后,該船也隨之納入麾下,“Oriana”號從轉交到P&O后直到她1986年退役,都一直以“最快郵輪”的身份長期持有金雞獎(Golden Cockerel trophy)。
然而輝煌總是短暫的,她和那個時代許許多多的郵輪一樣,徹底告別了遠洋航線。最后幾年的郵輪生涯是在南亞旅游業(yè)中度過的,隨后已經(jīng)老舊的她被再度轉賣,來到她的新家——大阪。在大阪,這艘曾經(jīng)的速度冠軍被改造成海上旅館,供人們參觀。那個昔日馳騁英澳航線的“白色公主”即使已經(jīng)歷多年風雨,在粉刷一新后依然震撼了前來參觀的人們。1995年她被中國企業(yè)買下,然而就算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身份,終究注定逃脫不了被拆解的命運。2002年,在航行至大連港時,風暴摧毀了她,她被送往當?shù)氐牟鸫瑥S進行拆解?!癘riana”號就這樣度過了她坎坷的一生。
然而P&O公司好像特別青睞“Oriana”號,公司決定再建造一艘全新的。而船廠選擇了素有皇冠上明珠締造者之稱的邁爾船廠,整個建造過程耗資2億英鎊。1995年4月,全新的“Oriana”號被移交給P&O公司,并獲得伊麗莎白女王二世親自命名的殊榮。
“Oriana”號最大的兩個亮點是甲板泳池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泳池, 以及“最快郵輪”的稱號。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命中注定,她的“前世”也是這個稱號的擁有者。
2006年,“Oriana”號花費1200萬英鎊進行整修,在此期間她被重新注冊在百慕大,以便于可以在船上舉行海上婚禮。
現(xiàn)如今,經(jīng)過24年的運營之后,她終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Oriana”號的最后一個航次上,這艘郵輪的第一位船長Ian Gibb應邀登船,與時任船長Sarah Bretton一同共享這段特別航程,P&O郵 輪 總 裁Paul Ludlow向Gibb船長贈送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把具有特殊意義的劍,1995年當這艘郵輪建成后(當時作為冠達郵輪“伊麗莎白女王二”號),這把劍就一直隨船航行直至今日。
P&O郵輪高級副總裁Paul Ludlow表示:“Oriana”號是一艘經(jīng)典的、非常受人喜愛的郵輪。我們會時刻想念她,但她的離開將使我們能夠專注于我們剩余的中大型船只?!?/p>
不久前,P&O郵輪公司推出了新的計劃。計劃涉及到岸上觀光、船上餐飲、娛樂三個關鍵領域。該計劃將涵蓋旗下中型船只“阿卡迪亞”號(Arcadia)、“奧羅拉”號(Aurora)和“海洋”號(Oceana),以及大型船只“不列顛”號(Britannia)、“阿圖拉”號(Azura)和“凡圖拉”號(Ventura)。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阿圖拉”號(Azura)將在明年春天重新裝修,今后她將作為一艘專門為成人服務的郵輪。
彈指一揮間,百余載榮光風雨歷經(jīng)滄桑,時至今日,P&O郵輪航線遍布全球,其船隊航線在加拿大、美洲、南非、中國、印度洋、紅海、澳洲等地都留下足跡。郵輪上提供高雅的英倫格調服務、專業(yè)流暢的郵輪航程與極佳的夜間娛樂表演活動,都是令其船隊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