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實
(解放軍第四六三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遼寧 沈陽 110042)
顱腦外傷屬神經(jīng)外科疾病,近幾年,因交通傷患者人數(shù)逐年增多,且因顱內(nèi)壓升高造成偏癱、腦死亡或植物狀態(tài),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1]。據(jù)報道,顱腦損傷患者的死殘率達20%左右[2]。臨床研究證明[3],醒腦靜注射液在治療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效果良好,有效縮短患者清醒時間,利于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恢復和預后,對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本文對醒腦靜注射液在治療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術后神經(jīng)功能和血流動力學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通過回顧性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間來本院神經(jīng)外科就診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獲得。入選標準[4]:①符合重型顱腦外傷診斷;②傷后入院時間<6 h;③家屬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者;②精神病者;③癲癇、腫瘤者。將89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2組進行研究,患病類型包括43例硬膜下血腫和46例硬膜外血腫。實驗組(45例),男女比例34∶11,男占75.56%,女占24.44%,年齡25~63歲,均(41.23±1.87)歲,傷后入院時間在6小內(nèi),均(4.2±1.3)h;對照組(44例),男女比例31∶13,男性占比70.45%,女性占29.55%,年齡30~61歲,均(43.53±1.54)歲,傷后入院時間在6 h內(nèi),均(4.1±1.1)h。對比兩組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治療前所有患者均接受生命體征指標檢查,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采取常規(guī)方法加醒腦靜治療,每日用藥1次,觀察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意識狀態(tài)及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療程均為7 d,共治療2個療程。
1.3 評價指標:于治療前1 d、治療7 d和14 d后比較兩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血流動力學指標。①采用NIHSS評分標準[4],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記錄并分析不同時間段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情況。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液動力學血管搏動指數(shù)和舒張末流速、最大峰值流速指標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軟件SPSS23.0對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NIHSS評分變化情況:治療前,實驗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為(27.48±3.15)分,對照組為(25.99±2.57)分,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7 d后,實驗組為(16.53±2.94)分,對照組(21.52±2.12)分,差異顯著(P<0.05);治療14 d后,實驗組(8.53±2.75)分,對照組(14.52±2.56)分,差異顯著(P<0.05)。兩組治療7 d后和14 d后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治療前,兩組血管搏動指數(shù)、最大峰值流速、舒張末流速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均顯著升高,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1 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注:比治療前,aP<0.05;比對照組,bP<0.05
近幾年,重型顱腦外傷人數(shù)逐年上升,部分原因是交通事故造成的,隨著交通事故增多,顱腦外傷患者也在不斷增長,對于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可能因為救治不及時,顱內(nèi)壓迅速升高,導致患者偏癱,甚至死亡[6]。通常此病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但預后差,顱內(nèi)壓易升高,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大多數(shù)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選擇常規(guī)治療,但術后療效和預后均不能達標。因此在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治療中使用醒腦靜注射液是臨床中推廣使用的方法,醒腦靜能夠改善患者微循環(huán)功能,促進神經(jīng)功能缺恢復[7]。醒腦靜有開竅醒腦的作用,對偏癱、外傷頭痛及顱腦外傷等患者治療效果良好,有效降低顱內(nèi)壓。相關研究認為[8],醒腦靜可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CRP水平,利于患者身體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上述研究結(jié)果可知,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均有所恢復,且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7 d后,實驗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為(10.53±2.94)分低于對照組(15.52±2.12)分(P<0.05),第14天,實驗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為(8.53±2.75)分低于對照組(11.52±2.56)分,兩組有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最大峰值流速、舒張末流速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且實驗組血管搏動指數(shù)為(0.84±0.25)、最大峰值流速為(52.58±5.34)cm/s及舒張末流速為(26.87±3.30)cm/s明顯高于對照血管搏動指數(shù)(0.73±0.19)、最大峰值流速(44.72±5.23)cm/s及舒張末流速(23.86±3.02)cm/s(P<0.05)。說明醒腦靜注射液利于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促進神經(jīng)生化學的發(fā)展,且安全性高,利于血液動力學指標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醒腦靜注射液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神經(jīng)功能和血流動力學指標治療效果良好,利于患者功能恢復。本研究受樣本量限制,對醒腦靜注射液使用仍存在不足之處,需要更多病例資料進行證實,但也能為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提供一定的依據(jù),進一步促進腦外傷患者治療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可將醒腦靜注射液在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