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華
(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朝陽 122500)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炎臨床發(fā)病率不斷升高,主要病原體包括人型支原體以及解脲支原體,支原體感染會加大宮頸炎、陰道炎、前列腺炎以及尿道炎等發(fā)病率,還會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并加大不孕不育風險[1]??股貫E用現象在臨床上廣泛存在,支原體耐藥性也不斷加大,反復感染率也隨之升高。因此,加強支原體檢測并分析藥敏結果可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2]。此次研究納入45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均于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為其實施支原體檢測并進行藥敏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納入25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納入標準:入組患者溝通及交流能力正常;配合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不能配合完成此次研究患者;有神經疾病史或者精神疾病史患者;合并嚴重內外科疾病患者[3]。男性109例,女性148例,平均年齡(44.2±6.7)歲。本次研究在獲得患者同意及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方開展。
1.2 方法:應用無菌棉拭子采集女性患者宮頸分泌物,采集男性患者尿道口分泌物,將所采集標本置于基礎液中,完全搖勻后進行檢測[2]。采用產自珠海麗珠試劑有限公司生產的支原體培養(yǎng)鑒定藥敏試劑盒進行支原體檢測。嚴格根據試劑盒說明進行藥敏試驗,持續(xù)孵育24~48 h并對微孔中培養(yǎng)基顏色變化情況進行觀察[2]。
1.3 評價項目。陰性:培養(yǎng)基顏色未見變化;陽性:培養(yǎng)基顏色自橙色變?yōu)榍辶良t色。若支原體檢測結果判定為陽性時,高、低濃度藥物孔均未變紅則為敏感(S)、若低濃度藥物孔變紅且高濃度藥物孔未變紅則為中度敏感(I),若兩個藥物孔均變紅則表明耐藥(R)。分析解尿支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及解尿支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陽性檢出情況及藥敏試驗結果[2]。
1.4 統(tǒng)計學研究及分析: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本研究涉及數據資料進行分析,通過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計量資料通過表示,以t檢驗獨立樣本,以χ2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顯著或者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支原體檢出情況分析:257份標本中共計119份標本支原體陽性,陽性檢出率為46.30%。109份標本Uu陽性,陽性檢出率為91.60%,5份標本Mh陽性,陽性檢出率為4.20%,5份標本Uu+Mh為陽性,檢出率為4.20%。Uu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Mh及Uu+Mh陽性檢出率(P<0.05)。共計11例男性患者標本檢測結果為陽性,陽性率為9.24%,共計108例女性患者標本檢測結果為陽性,陽性率為90.76%,女性患者支原體檢出率明顯高于男性患者(P<0.05)。
2.2 藥敏試驗結果分析:Uu對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及多西環(huán)素敏感性最高,分別為87.16%、86.24%、77.06%,對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大觀霉素耐藥性最高,分別為68.81%、49.54%、41.28%。Mh對克拉霉素及米諾環(huán)素敏感性最高,均為100%,對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羅紅霉素耐藥性最高,均為60%。Uu+Mh對交沙霉素及多西環(huán)素敏感性最高,均為100%,對大觀霉素及羅紅霉素耐性最高,均為60%,見表1。
表1 藥敏試驗結果分析[n(%)]
支原體為能夠獨立成長且介于病毒與細菌之間的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Mh及Uu,容易引發(fā)不孕不育、輸卵管炎、腎盂腎炎以及慢性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病癥[3]。圍生期感染容易引發(fā)低體質量兒、腦炎、胎膜早破、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風險。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實施支原體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性分析為患者提供用藥方案,能夠使臨床療效得到有效控制。
此次研究中,支原體陽性檢出率為46.30%,Uu陽性檢出率為91.60%,Mh陽性檢出率為4.20%,Uu+Mh陽性檢出率為4.20%。Uu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Mh及Uu+Mh陽性檢出率(P<0.05)。男性患者標本陽性檢出率為9.24%,女性患者標本陽性檢出率為90.76%,女性患者支原體檢出率明顯高于男性患者(P<0.05)。作為原核微生物,支原體應用抑制細胞壁合成抗菌藥物無法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必須為支原體感染患者提供能夠阻斷DNA復制及感染蛋白質合成的藥物[3]。
本次研究中,Uu對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及米多西環(huán)素敏感性最高,對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大觀霉素耐藥性最高。Mh對克拉霉素及米諾環(huán)素敏感性最高,對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羅紅霉素耐藥性最高。Uu+Mh對交沙霉素及多西環(huán)素敏感性最高,均為100%,對大觀霉素及羅紅霉素耐性最高。臨床進行治療時必須依照患者病原體類型為其提供具有較高敏感性的藥物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還能夠使耐藥菌株得到明顯減少[3]。
當前,抗生素濫用現象在臨床上廣泛存在,支原體耐藥菌株也不斷增加,容易加大病情控制難度以及人群反復感染率,為了有效控制耐藥菌株傳播必須根據對支原體檢測及藥敏試驗引起足夠的重視,以提高臨床治愈率。
綜上所述,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引發(fā)病原體為支原體,解尿支原體占據絕大比例,應根據支原體鑒定培養(yǎng)結果以及藥敏試驗結果為患者提供具有較高敏感性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