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丹
(遼寧省本溪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感染三病房,遼寧 本溪 117000)
艾滋病即AIDS是目前還無法完全根治且對人體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極大危害的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其病發(fā)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患者感染了HIV病毒即艾滋病病毒所造成的。HIV病毒會不斷攻擊破壞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占據(jù)極為重要地位的CD4+T淋巴細胞,進而使患者喪失識別和消除侵入人體的異物的能力?;颊咭坏└腥景滩≡跇O大程度上會造成患者的死亡。同時據(jù)權威研究表明,艾滋病在青壯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最高,即多病發(fā)于性生活較積極的人群中。當前形式下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臨床上對艾滋病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經(jīng)臨床研究表明,對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實施HAART療法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的惡化進而保證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為了進一步觀察對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實施抗病毒治療所能取得的療效,特任意挑選180例患者作為試驗對象并全部實施抗病毒治療,分析其療效,具體試驗內(nèi)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特從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這段時間內(nèi)在我院確診為艾滋病的全部患者中任意挑選180例患者作為試驗對象并全部實施抗病毒治療,治療周期為2年。這180例患者的一般資料具體見表1。
1.2 試驗方法:安排專業(yè)人員借助專業(yè)儀器來檢測這180例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細胞指標、肝功能狀況、病毒載量狀況、血常規(guī)指標以及腎功能指標,同時進行整理并分析。
表1 180例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3 觀察指標:在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的抗病毒治療周期結束后,對這180例患者的CD4+T淋巴細胞檢測結果、患者血液中病毒載量檢測結果、患者的貧血檢測性指標以及肝功能檢測結果進行觀察與整理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為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需借助SPAA 20.0軟件進行處理,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艾滋病患者在實施抗病毒治療前后的體內(nèi)CD4+T淋巴細胞檢測結果在治療前為(136.65±2.18),治療后為(180.17±3.01),容易發(fā)現(xiàn),治療周期結束后試驗對象的CD4+T淋巴細胞得到了明顯的增加(P<0.05)。
艾滋病患者在實施抗病毒治療前后的血液病毒載量檢測結果在實施抗病毒治療前將近有82.78%的患者即149例其血液病毒載量<100 IU/mL,將近有17.22%即31例其血液病毒載量>100 IU/mL;而在治療周期結束后,有將近93.89%即169例其血液病毒載量<100 IU/mL,只有將近6.11%即11例的血液病毒載量>100 IU/mL。則容易發(fā)現(xiàn),治療周期結束后試驗對象的血液病毒載量得到了明顯的下降,雖然不同患者病毒載量的下降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整體是呈明顯下降的趨勢(P<0.05)。
艾滋病患者在實施抗病毒治療前后的貧血檢測性各項指標,具體包括患者的紅細胞即RBC、血紅蛋白即HGB以及血細胞比容即HCT的具體檢測結果在治療前分別為(3.41±0.68)、(129.97±21.03)、(0.37±0.05);在治療后分別為(3.79±0.67)、(132.11±19.27)、(1.26±5.87)。同時紅細胞指標檢測異常率在治療前為42.78%,治療后為38.33%;血紅蛋白指標檢測異常率在治療前為20.56%,治療后為11.67%;血細胞比容指標檢測異常率在治療前為33.89%,治療后為19.44%。則容易發(fā)現(xiàn),治療周期結束后試驗對象的貧血檢測性各項指標得到了明顯的改善(P<0.05)。
艾滋病患者在實施抗病毒治療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檢測指標,具體包括血清總蛋白即STP、球蛋白GLB以及清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即A/G的具體檢測結果在治療前分別為(77.97±7.24)、(33.01±2.58)、(1.44±0.37);在治療后分別為(74.91±5.87)、(29.53±2.22)、(1.61±0.38)。同時血清總蛋白即STP檢測指標異常率在治療前為6.11%,治療后為2.78%;球蛋白GLB檢測指標異常率在治療前為36.11%,治療后為20.56%;清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即A/G檢測指標異常率在治療前為25.00%,治療后為16.11%。則容易發(fā)現(xiàn),治療周期結束后試驗對象肝功能在整體上發(fā)生異常的概率有著明顯的下降(P<0.05),但是同時對患者的肝功能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P<0.05)。注:肝功能檢測中還包括對ALB以及ALP的檢測,但是本次試驗中治療前后這兩項指標的檢測無明顯差別(P>0.05),因此未具體列出。
一般而言,艾滋病是通過性傳染或血液傳染。為了大大促進艾滋病臨床上的治療效果,醫(yī)學界一直在致力于攻克艾滋病,國家對艾滋病知識的宣傳教育以及治療方案的研究也投入了更高的重視程度與研究資金。當前形式下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法是臨床上對艾滋病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試驗研究表明,對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實施抗病毒治療能夠明顯增加患者的CD4+T淋巴細胞數(shù)(P<0.05),同時雖然不同患者病毒載量的下降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整體是呈明顯下降的趨勢(P<0.05),治療周期結束后患者的貧血檢測性各項指標也會得到明顯的改善(P<0.05),治療周期結束后試驗對象肝功能在整體上發(fā)生異常的概率有著明顯的下降,但是同時對患者的肝功能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P<0.05)??傮w而言對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實施抗病毒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能夠明顯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各項異常指標等,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大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