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 要】目的:探討在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不同的給藥方案臨床治療效果和作用機制的差異。方法:選取該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內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12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各64例,觀察兩組患者應用不同的給藥方案對臨床療效的影響。結果: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考察,各項目指標分析,研究組較對比組有顯著改善,研究組的血壓與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比組,研究組患者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較對比組提高顯著,而無效率對比,研究組較對比組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要根據(jù)個體情況制定安全合理的給藥方案,可以預防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和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 糖尿病;高血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037-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習慣改變后,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隨之開始增多,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此兩者皆是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發(fā)生意外的高危因素,二者兼得會提高心血管意外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的發(fā)病率較非糖尿病患者高,患者病情發(fā)展或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壓發(fā)病率也會升高,若患者的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則會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心腦血管病變,高血壓還會加快糖尿病性眼病和腎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該次研究旨在觀察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時應用不同的給藥方案對臨床療效的影響,特選取該院內分泌科在2017年6月—2018年7月間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內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12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各64例。其中研究組患者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齡39~74歲,平均年齡(56.3±4.8)歲;對比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55.69±5.2)歲。入選患者均無肝腎功能不全等基礎病癥,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的降血糖治療繼續(xù)給予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空腹血糖控制﹤7.0 mmol/L,血壓控制標準為130/80 mmHg,高血壓治療:研究組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30 mg和馬來酸依那普利片20 mg,口服1次/d;對比組患者給予氯沙坦鉀片50 mg和氫氯噻嗪片50 mg,口服1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12周,治療期間要對患者的生活、飲食方式進行健康指導,低鹽、戒煙、限酒,注意糖尿病飲食禁忌。
1.3 療效評估標準[2]
顯效:有效控制血糖,病情穩(wěn)定,收縮壓下降值超過30 mmHg,舒張壓下降值超過20 mmHg,且血壓值在130/85 mmHg之下,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有效:血糖值有所下降,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收縮壓下降值在15~30 mmHg,舒張壓下降值在10~20 mmHg,且血壓在130/85 mmHg之下,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無效:血糖和血壓無明顯變化,收縮壓下降值小于15 mmHg,舒張壓下降值小于10 mmHg,且血壓值在130/85 mmHg之下。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產生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計數(shù)比較用x2檢驗,計量比較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考察,各項目指標分析,研究組較對比組有顯著改善,研究組的血壓與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比組,研究組患者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較對比組提高顯著,而無效率對比,研究組較對比組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臨床較常見,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多飲、多尿、多食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肥胖和易疲乏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由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健康人群要高,故積極控制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指標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血管病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3]。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制劑和長效鈣拮抗劑可做降壓首選,因其不會引起血脂和血糖的代謝異常,不會引起胰島素敏感性,對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可以起到防治和改善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在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制劑和利尿劑的基礎上,再加服長效鈣拮抗劑。治療時應用小劑量的利尿劑可以減少患者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尤其是治療收縮期高血壓效果較好,但是使用時要特別注意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和循環(huán)衰竭的發(fā)生,而已經出現(xiàn)自主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老年患者更要防范因血壓降低而繼發(fā)體位性低血壓。該次研究中給予研究組硝苯地平緩釋片和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治療效果顯著,研究組的血壓與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比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較對比組提高顯著,而無效率對比,研究組較對比組有明顯降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考察,各項目指標分析,研究組較對比組有顯著改善。研究證明在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時應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和馬來酸依那普利片,能夠有效降壓,且此兩種藥物價格較為低廉,可以更好地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根據(jù)臨床情況、個體因素等,因人而異制定安全合理的給藥方案,對預防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和提高生存質量,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肖萍. 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內科臨床治療方案[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2(14):139-140.
[2]劉丹妮. 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72例臨床療效探討[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9(13):106-107.
[3]周必華. 養(yǎng)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4, 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