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周 李建春
李建春品讀:
劉振周的詩,總是含著一些當代緊迫的問題,而觀照一些基礎性的東西,但是他既不得出結論(因為結論早就在),也不趨向于意境的提煉,而是保持張力的狀態(tài),中間的狀態(tài),隨語感而起止。這首詩的第一節(jié):人的所有努力無非是遠離自然而接近文明,但文明的實質為何?這是一個存在之思的起頭?!坝质切瞧谝弧?,筆記式的書寫。家鄉(xiāng)下暴雨,他卻“只聯(lián)想到水,和溺者”,從暴雨到水的元素抽象,及“溺者”?!扒彐?zhèn)的雨”,個人記憶。這是從現(xiàn)實起飛進入生命的詞語趨向。后面的描寫是從生命展開的,具有存在意味和超現(xiàn)實感覺的。猛獸不會拜訪我了,“進入自然的心臟”。等等。這展示了一種身姿,一種抽象,與現(xiàn)實若即若離,他的語言卻是滿幅的,肉體的風格。
所有努力無非就是為了遠離自然
而接近文明——那該如何詮釋文明?
群居?!
又是星期一,天空灰暗。
聽說家里遭遇暴雨,我只聯(lián)想到水,和溺者。
以及清鎮(zhèn)的雨。
仿佛只剩下寒冷和夜晚、漆黑的枝椏,
小路通向鄉(xiāng)間公路旁零散的房子,
窗口透出枯黃溫暖的燈火。
我正睡在田野中央。
周圍一片片被征收的莊稼①,枯萎的馬鈴薯。
溪水聲從沾滿雨霧的草叢傳入耳朵,
除了安靜,此時,猛獸是不會再拜訪我了。
每天,渴望夜幕降臨。
就能進入自然的心臟,傾聽彼此的聲息。
哦,那雨水——
以千變?nèi)f化的形態(tài)呈現(xiàn),我從未
如此靠近水的靈魂,甚至我的身體也充滿水。
再以不斷的幻化從山上的霧氣到雨中炊煙、
屋檐水滴,蒸騰的湯。
我如此渴望被水包含。
還有漆黑。水在漆黑之中穿梭,
出于淤泥而不染,是自然原本的品格。
(選自本刊2020年第一期“江南風”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