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志官網(wǎng)在12 月19 日的報道中,為我們盤點了2019 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 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么?
首張黑洞圖片
為了一窺黑洞“真容”,科學家聯(lián)合遍布全球的8 個射電天文臺,通過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shù),模擬出口徑和地球直徑相當?shù)耐h鏡——事件視界望遠鏡。這一望遠鏡拍攝下的首張黑洞照片,使人類第一次看見了位于星系中心的引力怪獸。這個黑洞位于一個名為梅西耶87(M87)星系的中央,質(zhì)量是太陽的65 億倍。
看見黑洞不僅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的正確性,也為將來揭開與黑洞有關(guān)的種種謎題奠定了基礎。進一步研究或許能為構(gòu)建“大一統(tǒng)理論”帶來新線索,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凝聚了全球200 多位科學家的心血,其中包括多名來自中國的科學家。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對媒體表示,中國科學家在望遠鏡觀測、后期數(shù)據(jù)處理和結(jié)果理論分析等方面做了突出的貢獻。
人類學2019 年迎來“新晉網(wǎng)紅”——丹尼索瓦人,她們是尼安德特人的姊妹,曾在亞洲各地繁衍生息。
2019 年的多項研究讓科學家對丹尼索瓦人有了進一步認識。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陳發(fā)虎等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一種新蛋白質(zhì)技術(shù),確認一塊來自青藏高原的頜骨屬于丹尼索瓦人;另一組科學家則利用基因技術(shù),重建了一個7.5 萬年前居住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年輕丹尼索瓦人女孩的面容。
2019 年10 月,谷歌研究人員稱實現(xiàn)了名為“量子霸權(quán)”的里程碑。“量子霸權(quán)”指量子計算機最終超越最先進超級計算機。谷歌表示,他們的Sycamore 量子處理器能在200 秒內(nèi)完成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需要10000 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但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對此提出了質(zhì)疑。
不管怎樣,這凸顯了商業(yè)公司對量子計算領域的濃厚興趣。目前,多國政府、多家公司都在這一前沿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希望能夠拔得頭籌。
每年有數(shù)百萬嚴重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無法完全康復,即使他們飽食后仍會發(fā)育不良并身患疾病。十年研究指出了根源所在:他們的腸道微生物尚未成熟。
2019 年,一個國際團隊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低成本、易于獲得的補充劑,該補充劑可優(yōu)先刺激有益腸道細菌的生長。在一個小型試驗中,補充劑表現(xiàn)良好,科學家目前正進行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以了解該補充劑在防止發(fā)育遲緩方面的表現(xiàn)。
大約6600 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地撞上地球,最終導致全球76%的物種(包括大型恐龍)滅絕。
但這里存在大量未解之謎:這些物種如何滅絕、何時滅絕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的速度如何?一直是未解之謎。現(xiàn)在,科學家通過分析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193 公里寬的??颂K魯伯隕石坑的巖層,勾勒出了撞擊后24 小時的細節(jié)。結(jié)果表明,撞擊導致了野火,引發(fā)了海嘯,并向大氣中噴射了大量硫,太陽被遮蔽,全球降溫,從而使大量生物滅絕。研究還表明,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快于預期。
2019 年1 月1 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雪人”形狀的小行星“天空”(Arrokoth),這顆遠在64 億公里外的天體是人類探測器迄今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
“新視野”號傳回的數(shù)據(jù)不僅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奇異世界,也有望向我們揭示更多與太陽系起源和演化有關(guān)的謎題。而這則來自遙遠太陽系遠端的新聞,拉開了2019 年的科學領域碩果累累的序幕。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歷時12 年,成功從深海沉積物中培育出一種神秘微生物MK-D1。對MK-D1 基因組進行測序表明,它是阿斯加德(Asgard)微生物群中的一員。阿斯加德并非細菌,而是一種完全獨立的生命分支——古菌。
研究人員確認培育出的這種古菌攜帶真核基因;此外,2019 年也有研究人員在其他古菌DNA片段中確定了更多真核基因。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生物。因此,最新研究朝揭示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終極祖先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們有望在這一古菌的引領下繼續(xù)探尋生命的起源。
2019 年10 月,基因藥物迎來一座里程碑: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了對大多數(shù)囊性纖維化(CF)病例有效的療法,用于治療年齡12 歲以上CF 患者。
這種被稱為Trikafta 的三聯(lián)療法可糾正肺部疾病最常見突變產(chǎn)生的影響,對于那些發(fā)生突變的病患(約占所有CF 患者的90%),它可將CF 從進行性疾病轉(zhuǎn)變?yōu)楦卓刂频穆约膊?。自CF 基因CFTR 面世以來,科學家歷時30 年研究,才最終推出Trikafta 療法。
1976 年,剛果民主共和國雨林中突然出現(xiàn)了一種新病毒:埃博拉病毒。自此,它就成為致命且無法治愈感染的代名詞,但40 多年后,人類今年終于擁有了對抗埃博拉病毒的有力武器。
2019 年,科學家們最終確定了兩種藥物,可大大降低該病的死亡率。一種是從1996 年埃博拉疫情幸存者體內(nèi)分離出來的抗體;另一種是在具有人源化免疫系統(tǒng)小鼠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三種抗體的混合物。在隨機試驗中,接受這兩種藥物之一的患者中約有70%存活下來;而不使用任一抗體的患者只有約50%存活下來。
2019 年7 月,由Facebook 與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合作開發(fā)的一款新型人工智能系統(tǒng)Pluribus 撲克機器人,在6 人無限制德州撲克比賽中擊敗了15名頂尖選手,其中包括多位世界冠軍。這是AI 首次在超過兩人的復雜對局中擊敗人類頂級玩家。
Pluribus 通過自我博弈的方式從零開始進行訓練,最終達到超越人類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