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標 李月 周玉蓉 黃城 陶星星 劉蕊 馬瑞豐 侯志培
摘要? ? 柑橘黃龍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本文介紹了柑橘黃龍病的發(fā)生癥狀,分析了檢測方法,并提出了綜合防控措施,以期為柑橘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柑橘黃龍病;發(fā)生癥狀;檢測方法;防治措施;廣東梅州
中圖分類號? ? S436.66?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6-0113-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Occurrence?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in? Meizhou? City
ZHANG Zhi-biao 1? ? LI Yue 1? ? ZHOU Yu-rong 1? ? HUANG Cheng 1? ? TAO Xing-xing 1? ? LIU Rui 2? ? MA Rui-feng 1? ? HOU Zhi-pei 2
(1 Me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Meizhou Guangdong 514071; 2 Meizhou Fruit Tree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is one of bacterial diseases.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symptoms of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analyzed its detection methods,and propose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itrus production.
Key words? ?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symptom;detection method;control measure;Meizhou Guangdong
柑橘黃龍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具有毀滅性,病菌分為非洲韌皮桿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fricanus)和亞洲韌皮桿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黃龍病通過柑橘木虱和苗木嫁接進行傳播,嚴重時會導致整個柑橘園區(qū)毀滅。黃龍病在我國大部分柑橘產區(qū)有發(fā)生,對當?shù)馗涕佼a業(yè)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制約了當?shù)馗涕佼a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1]。
梅州市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十分適宜柑橘的栽培種植,梅州柚已成為梅州最具有區(qū)域特色的地方特產。梅州市是柑橘種植大市,柑橘產業(yè)是當?shù)剞r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近年來,梅州柑橘產業(yè)的發(fā)展也遭受到黃龍病的困擾,嚴重制約了柑橘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狠抓柑橘黃龍病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 ? 發(fā)生癥狀
柑橘受害后,會出現(xiàn)均勻黃化、斑駁黃化,在葉片轉綠后表現(xiàn)出來,從葉片基部附近或者邊緣開始黃化,并逐步擴散,形成黃綠葉片,黃綠相間,斑駁的位置及形狀不規(guī)則;黃龍病病樹初期會在濃綠的樹冠中出現(xiàn)一條或多條枝條發(fā)黃現(xiàn)象,病葉狹長細小,葉片發(fā)硬;病樹的果實畸形且小,結果少,著色不均勻,出現(xiàn)“紅鼻子果”,果實味酸,品質劣[2]。
2? ? 檢測方法
黃龍病的癥狀表現(xiàn)具有一定的潛伏期,一般為3~8個月,導致該病的防治和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難度[3]。目前柑橘黃龍病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癥狀鑒別法、指示物鑒定法、血清學鑒定法、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鑒定法等,其中PCR檢測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穩(wěn)定的優(yōu)點,是目前用于檢測柑橘黃龍病的常用方法[4]。近4年來,梅州市果樹研究所采用PCR分子檢測技術對梅州地區(qū)出現(xiàn)的761個黃龍病疑似癥狀的植株進行分子快速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梅州地區(qū)的主導柑橘品種均有感染黃龍病的情況,在檢測的336個沙田柚、287個蜜柚、138個臍橙中,發(fā)病個數(shù)分別為169、120、56個。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及時阻斷黃龍病的蔓延態(tài)勢。
3? ? 綜合防治措施
3.1? ? 實施嚴格的檢驗檢疫
實施嚴格的檢驗檢疫技術,梅州地區(qū)必須杜絕病區(qū)苗木流入無病區(qū)。從外地引種的新品種,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確保是不帶病的植株后才能進行試驗示范。
3.2? ? 培育種植無病毒苗木
培養(yǎng)無病毒苗木是實現(xiàn)柑橘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推廣種植無病毒種苗,可從源頭開始切斷柑橘黃龍病、衰退病等病毒病害的毒源,確保生產安全和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新開辟的果園和由于遭受黃龍病危害重建的果園必須種植不帶病或者無病毒苗木。梅州市農業(yè)科學院已建好19座60目的塑料防蟲網(wǎng)大棚和2棟玻璃大棚,可用于無病毒苗木的繁育。
3.3? ? 積極挖除黃龍病樹,控制柑橘黃龍病蔓延
定時巡查果園,利用冬季病癥明顯的特征,標記疑似病株并進行最終確定,確定黃龍病病株后進行全園施藥噴殺柑橘木虱,在此基礎上進行病樹的徹底挖除,有效減少園區(qū)的黃龍病病菌含量,有效控制整個園區(qū)的黃龍病蔓延趨勢。
3.4? ? 防治柑橘木虱
果園周邊不宜種植黃皮、九里香等易引來木虱的植物,在柑橘園區(qū)周邊應建設防護林帶,形成不利于柑橘木虱擴散的環(huán)境條件,做好柑橘園區(qū)的冬季清園工作,剪去徒長枝、病蟲枝條、細弱枝及未老熟的冬枝,保持柑橘樹體的通風透光。冬季氣溫較低,木虱成蟲的活動能力差,可通過多次噴藥的方法,有效降低春季的蟲口密度。
3.5? ? 加強栽培管理
加強樹體的水肥管理,注重培養(yǎng)強壯樹體,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對減少黃龍病疫情的發(fā)生和蔓延具有積極的作用。
4? ? 參考文獻
[1] 王紅,張秋明,王春梅.湘南地區(qū)柑橘黃龍病的PCR檢測[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3(2):164-166.
[2] 程春振,曾繼吾,鐘云,等.柑橘黃龍病研究進展[J].園藝學報,2013,40(9):1656-1668.
[3] 梁亮,田志清,胡雪芳,等.柑橘黃龍病常規(guī)PCR檢測技術研究與初步應用[J].植物保護,2018,44(2):149-153.
[4] 吳礽超,趙小龍,王明召.柑橘黃龍病檢測技術概述[J].南方園藝,2007,18(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