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
摘要: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一頂重要的工作,早在2013年8月,中央召開的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要求。其中包括了要求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包括報刊網(wǎng)絡理論的編審要有撰寫和編審的能力,做到讓理論文章通俗易懂,這樣便是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出貢獻。
關鍵詞:報刊;網(wǎng)絡理論文章;寫作以及編審
一、關于網(wǎng)絡理論文章寫作及編審的素質(zhì)與功底
(一)基礎素質(zhì)
當思想、邏輯和文采,這三項都能統(tǒng)一時,一篇報刊網(wǎng)絡理論文章便算是一篇好的議論文了。一篇文章的思想性,可以說是作者的靈魂,形體則可以形容成人的文采,而邏輯與結(jié)構便是作者的骨架。因此,一個作家要寫好一篇網(wǎng)絡理論文章,就不能急功近利,磨刀不誤砍柴工。理論文章的嚴謹程度要高于普通文章,同時理論宣傳文章屬于哲學與社會學科,因此撰寫網(wǎng)絡理論文章的作者都應有扎實的寫作功底。
(二)寫作功底
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是打磨寫作功底第一步,要學習的理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握正確的思想方法。馬克思列寧主義進入中國后,與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相結(jié)合,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以《實踐論》《矛盾論》為代表的哲學著作,都屬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jīng)典著作,屬于網(wǎng)絡理論文章作者都該詳細了解的著作。到了習主席的新時代,形成了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重要的理論體系。其成為了指導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思想指南與理論指導。這些理論帶領著民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網(wǎng)絡理論文章寫作及編審的重要性
(一)對文學作品梳理
一名優(yōu)秀的理論文章作家要擅長系統(tǒng)學習,從系統(tǒng)知識中開拓自身視野,強化思維能力,把握科學的思維方式。文學不僅僅構建了人精神生長的過程,它也賦予了人類生存的意義,使人們可以自我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近代中國能脫穎而出,并指引著我們的發(fā)展方向,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思想武器。學好哲學,不僅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理論文章作家,也使人更明事理,給予思路,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辦法也將更多。
(二)邏輯思維強的重要性
具備強邏輯學功底的能力,也是理論文章作者要具備的思辨能力。邏輯形成人們的思維方式,為人們對思想的表達與辨析,駁斥與謬誤提供了方法。由于現(xiàn)代社會上的非理性思維逐漸增多,對一些重大問題的爭論容易產(chǎn)生概念混亂、判斷失誤等錯誤,這些都屬于論證無理的邏輯錯誤。顯然,人不可缺少對邏輯學的學習,邏輯素養(yǎng)不夠,看待事物真相的能力就不夠。
三、社會實踐力對報刊網(wǎng)絡文章寫作及編審的影響
作為一名理論文作家,要時刻保持著如饑似渴的學習,與勤奮向上的工作態(tài)度。更要在工作中多觀察社會現(xiàn)象,利用所學知識,分析事物矛盾。謙虛向同事學習,向社會群眾學習,是增加閱歷最快的方式。要在社會實踐中,將“通”與“透”相互貫通,理論文章的寫作,更關于一個“悟”字,領悟事物的規(guī)律,從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找到搭橋的方法。掌握廣博的知識,可以使理論文章的寫作工作,事半功倍。如此一來,寫作水平將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而在文章完成后,要確認其是一篇好文章,要認準文章的主旨,主要想表達的是什么。標題要概括內(nèi)容,用最短的標題語言,讓讀者對文章探討內(nèi)容一目了然;引言要開門見山且引人入勝,做到單槍直入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文章要有主線,主線便是指一篇文章有重點有靈魂。一篇好文,要做到觀點鮮明、重點能突出,主線始終貫穿。并且用語準確,不能違反了語言規(guī)律。同時,文章的背景與來源要清晰,導論的文字要簡潔精準和新穎,能吸引讀者一起探究明理。
四、結(jié)語
綜合而言,寫作的目的要將側(cè)重點落在理論觀點上,對其進行闡述與清楚地傳播。因此,理論文章提出的觀點,不一定是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做到客觀,邏輯明晰,主次分明。做到理論信息能真實地在網(wǎng)絡中進行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