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7月21日,戲曲百戲盛典在江蘇昆山拉開帷幕,共邀請全國各地112個劇種、118個劇目參演。北路梆子經典劇目《王寶釧》26日晚亮相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受到當地觀眾好評。本文以經典劇目《王寶釧》中的經典唱段《算糧》為例,對其音樂本體(板式、唱腔、表演等)進行分析。
【關鍵詞】板式;拖腔;襯詞
【中圖分類號】J60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077-02
【本文著錄格式】王紅艷.北路梆子《王寶釧·算糧》唱段分析[J].北方音樂,2020,01(02):77-78.
“聽罷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尋常?!边@是郭沫若先生對北路梆子的贊嘆。北路梆子《王寶釧》表演的是整本大戲,兩個多小的的表演讓當地觀眾過了把“北路癮”。北路梆子那高亢激昂的唱腔、灑脫大氣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北方劇種豪爽的地方特色,成為昆山各大劇場演出的一大亮點,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一、北路梆子《王寶釧》劇情
由武承仁改編的北路梆子《王寶釧》,是講丞相王允的三女寶釧,彩樓拋球招婿,選中了薛平貴。王允嫌貧愛富,執(zhí)意悔婚。而寶釧恪守初衷,矢志不移。父女反目,擊掌訣別,寶釧隨平貴赴寒窯度日,恰逢西涼犯境,平貴投軍從戎,反遭二姐夫魏虎的暗算。幸蒙大姐夫蘇龍關照,幸免于難,平貴平定西涼,拜王封侯,凱旋而歸。含辛茹苦18年的王寶釧,終于盼來夫妻團聚。王允壽誕,夫妻前往,一則拜壽,二則向魏虎奸賊索討被克扣了18年的軍餉?!端慵Z》是全部《王寶釧》中的一折。
二、北路梆子《王寶釧·算糧》本體分析
《一脈青山披嫩草》為王寶釧赴相府算糧、拜壽途中所唱,抒發(fā)了王寶釧夫妻重逢、揚眉吐氣的無限喜悅。該唱段根據唱詞及板式的變化劃分,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唱詞共兩句,在兩句唱詞中,上半句落音分別為“2”和“7”,下半句落音為“1”和“5”。運用了小三性→散板→慢板的板式連接,唱段開始采用的是小三性帶穗子的板式,即速度稍快的1/4拍,唱詞均為7字句的形式。起板為后半拍起,落音在板上。第二句板式轉換成[散板],旋律中下滑音的應用是該句的典型特征,該句上半句結束在“7”音上。8板過門之后,下半句板式轉為[慢板],演唱到“滿天”之后使用了襯詞“哎”的拖腔,3拍半的拖腔烘托出王寶釧此時愉悅的心情,最后結束于調式主音“5”上。前兩句唱詞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fā)了主人公王寶釧在寒窯苦等丈夫18年后,得知丈夫即將歸來的喜悅心情,為下面的劇情發(fā)展做鋪墊(見譜例1)。
第二部分為第三句到第八句,在這六句唱詞中,上半句落音分別為“3”和“1”,下半句落音為“5”和“1”。運用了慢板→夾板→緊三眼→夾板→二性的板式連接。唱詞均為十字句,是三、四、三和三、三、四的句式結構。第三句與第二句板式相同,都是[慢板](4/4拍)。在“昨日我”之后伴隨著一個長達9小節(jié)的旋律下行并帶有下滑音的拖腔,長大的拖腔帶我們進入到主人公王寶釧的回憶當中。緊接著是一個長達13小節(jié)的伴奏過門,增強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速度由慢逐漸加快,最后結束在“3”音上。下半句“一軍爺”的爺字帶有3拍半的拖腔,高低音之間的跨度為6度,烘托出王寶釧此時內心忐忑的情緒,落音結束在“5”音上。在一個速度較快的[霸王硬上弓]①3板過門之后,進入到第四句。在第四句第一句逗“面帶笑”之后出現(xiàn)了襯詞“哎”,其拖腔長達5個小節(jié),音符間跨度較大,百轉千回,凸顯出王寶釧內心高低起伏,疑惑重重的狀態(tài),落音于“1”上。下半句由兩種板式構成,“開言問/王寶釧”使用的是“緊三眼”(4/4拍)的板式,“可在寒窯”速度逐漸放緩,板式轉成[夾板](2/4拍),落音于“1”上。第五句的板式仍是[夾板],“他把我”中的“我”運用拖腔,此時拖腔描繪了王寶釧將心中的疑惑逐漸揭開時的期待與不安,結束音落于“1”上,下半句速度突然加快,中間沒有過門,節(jié)奏更為緊湊,與前面的[夾板]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其中襯詞“哎咳”的出現(xiàn),揭示了王寶釧在薛平貴的上下打量之間害羞不已的狀態(tài)。第六句第一句逗“我看他”中的“他”同樣使用了拖腔,此時的“他”正是王寶釧日思夜想、苦等18年的可人兒 ——薛平貴,這個“他”蘊含了太多的辛酸與美好,是此時寶釧真實心理的外化,下半句結束于“5”音上。第六句的上下句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上半句是一個帶拖腔的擴展型的樂句,一共11拍半;下半句是一個緊縮型的樂句,無過門,共4拍半。上下句的緊密銜接充分地展示了主人公王寶釧內心的情感變化。第七句與前句緊接,在第二句逗“是我夫”處板式發(fā)生了變化,唱腔的節(jié)奏放慢,轉為[二性](1/4拍)板式,結束于“1”音上。速度與前面的[慢板]、[夾板]在板式中的運用相比,明顯放緩。這也是寶釧在與平郎相認后,心中懸著的那份沉甸甸的憂慮終于可以放下的真實寫照。下半句是一個緊縮型的句子,無過門,結束于“5”音上。第八句,“我夫妻/珠淚盈眶/滿面哭”體現(xiàn)了王寶釧與薛平貴相隔18年后重逢時的悲喜交集、心潮澎湃。下半句速度由慢向快再度轉變,此句也是一個緊縮型的樂句,無過門,終止于主音“5”上(其具體結構見表1)。
第三部分為第九句到第二十七句,長達19句。第三部分只采用了一種板式,[跺板]②(1/4拍),詞句間無間奏過門,富有急促質問、對答的性質。此段唱腔唱詞均已十字句為多,還出現(xiàn)了七字句、八字句、十一字句甚至更長的句式結構(如第14句),句幅的擴展使得唱腔的結構更為豐富與復雜。唱詞多以三、三、四和三、四、三兩種句式結構。第三部分是全唱段中唱詞最多的部分,一句詞對應一句曲,排比行進。上句結束音分別是“1”和“2”,下句的結束音均為調式主音“5”。
第十四句上句:他把那十八年來/蒙冤受害隱姓埋名/苦征血戰(zhàn)拜王封侯/奉旨回朝的事/對我表。
下句:說的我/一陣喜一陣惱/一陣擔憂一陣笑/百感交集情難描。
在第十四句中,旋律主要圍繞7、6、5、1、2展開,其中蒙冤受害隱姓埋名和苦征血戰(zhàn)拜王封侯,不僅唱詞運用排比,就連旋律也是一種變化模仿。第三部分的唱段主要敘述了寶釧與平貴在回寒窯后,平貴將他18年來的遭遇向寶釧娓娓道來,寶釧聽得是一陣喜、一陣惱,一陣擔憂、一陣笑;寶釧也向平貴講述了這些年自己生活中的磨難,兩人徹夜未眠一直聊到清晨。今日正是寶釧父親——王允的壽誕,寶釧與平貴一同去給父親拜壽。趁此時機寶釧正好可以在文武百官、三親六友的面前向魏虎奸賊討要克扣平貴18年來的軍糧,好與他細細算一算這筆18年的帳。
綜上所述,《算糧》唱段是《王寶釧》中的經典唱段,該唱段的板式在“散、慢、中、快”的基礎上生出一些新的變化;唱段中的拖腔以及襯詞的運用,使音樂更好地表現(xiàn)劇情以及刻畫人物的性格。唱段大致可分為引子(前兩句)、敘事(中間句)、抒情(最后句)這三部分。唱段基本符合北路梆子的結構特征,上句結束于“1”音,下句結束于調式主音“5”音。
注釋:
①“慢板”的一種唱腔。特指男聲男腔以真假混合聲演唱,具有剛勁挺拔的特點。
②[跺板],指去掉長過門,把樂句緊緊跺起來。
參考文獻
[1]劉興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 2012.
[2]高燕.晉劇藝術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7.
[3]崔瑞蟬.北路梆子音樂特點分析與思考[J].黃河之聲, 2009(4):106-108.
[4]王九篩,李華平,武兆鵬.北路梆子唱腔音樂中的調式轉換問題研究[J].中國音樂,2005(4):166-167,170.
[5]王茂林.關于北路梆子聲腔藝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的思考[J].太原大學學報,2014(S1):63-64.
[6]顧小英,劉曉偉.黃河兒女情——評北路梆子《黃河管子聲》[J].戲劇文學,2009(5):39-41.
作者簡介:王紅艷(1993—),女,山西省忻州人,山西大學音樂學院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