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周 容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 廣安 638550)
腦梗死即缺血性腦卒中,是一類常見的神經(jīng)內(nèi)科疾病,其發(fā)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具有極大的危害性,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在臨床中需高度重視對該病的治療[1]。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就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對其治療效果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收治的74例腦梗死患者參與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選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按照隨機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有37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最小48歲,最大81歲,平均(64.5±4.9)歲。對照組中男24例,女13例;年齡最小46歲,最大80歲,平均(64.1±4.6)歲。兩組患者以上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控制血壓和血脂、抗血小板、胰島素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口服氯吡格雷,1次/d,75 mg/次,該藥為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30083;每天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鈣1次,40 mg/次,該藥為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51407。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6個月。
1.3評價標準
1.3.1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顯效:患者各項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46%以上;有效:患者各項癥狀體征顯著改善,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18%~45%;無效:患者在治療后各項癥狀體征未見緩解,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17%以內(nèi)[2]。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2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改善情況比較:以NIHSS評分評價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神經(jīng)功能,得分以低者為佳。
1.3.3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情況比較: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6%,相比于對照組的75.7%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對比: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相比[例(%)]
組別例數(shù)無效有效顯效總有效觀察組372(5.4)12(32.4)23(62.2)35(94.6)對照組379(24.3)15(40.5)13(35.1)28(75.7)χ2值5.232P值0.022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377.92±2.753.37±2.14對照組377.99±2.804.87±2.60t值0.1082.710P值0.9140.008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對比:在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血脂指標均無明顯區(qū)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TG、LDL-C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例數(shù)TC治療前治療后TG治療前治療后LDL-C治療前治療后HDL-C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376.01±0.923.85±0.901.95±0.951.39±0.783.65±1.041.70±0.841.38±0.622.17±0.50對照組376.04±0.955.74±1.171.93±0.941.79±0.913.62±1.033.02±0.901.36±0.601.90±0.56t值0.1387.7880.0912.0300.1256.5220.1412.188P值0.8910.0000.9280.0460.9010.0000.8880.032
腦梗死是一類突發(fā)的腦部疾病,其發(fā)病急、危害大,嚴重者可致殘或致死。腦梗死的病因復雜,多因腦部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或壞死而致病,患兒多伴有頭暈、昏迷、乏力、偏癱、失語、惡心、嘔吐、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常規(guī)的治療方案在治療腦梗死中療效尚不十分滿意,近些年來諸多醫(yī)院將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鈣引入到腦梗死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氯吡格雷是一類常用的血小板抑制劑,可對血小板的聚集起到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對患者體內(nèi)其他受體和二磷酸腺苷的結(jié)合進行選擇性抑制,對防止血栓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還能松弛血管,改善患者腦供血狀態(tài)。阿托伐他汀鈣屬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可對肝臟中膽固醇和還原酶的合成進行抑制,利于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水平,還能擴張血管,改善腦部供血供氧[2]。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將氯吡格雷與阿托伐他汀鈣聯(lián)合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中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6%,患者NIHSS評分、TC、TG、LDL-C較治療前明顯降低,HDL-C較治療前明顯提升,且以上指標均優(yōu)于單用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jié)果類似于裴大旭等研究結(jié)果[3]。
可見,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確切療效,適宜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