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孩子幾歲上一年級的問題,很長時間以來就有不同看法。二十年以前基本上都是實行七周歲上一年級,這也是一個共識。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孩子的生理看似成熟提前,又有些專家說六周歲可以升一年級。也有說女孩發(fā)育早,女孩可以六周歲升一年級,男孩七周歲升一年級。因此這個問題至今不能統(tǒng)一。學生家長都是想讓孩子盡早升一年級,好能及早接受正式教育,因此很多六周歲升一年級。2017年春,教育部又推行小學入學年齡的限制出生日期交由各地自行決定,引發(fā)較為轟轟烈烈的大討論,各方意見爭執(zhí)不休。2018暑假開學前,又熱鬧爭論了一番。到底讓孩子們幾周歲上一年級為好?現(xiàn)把我從事幼兒教學四十六年來教學中的一些案例提供給大家,以作大家們參考。自然,仁智各見。
【關鍵詞】幼兒? 上學年齡? 周歲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011-04
約2017年3月份看到網(wǎng)上推出教育部說要改革小學入學年齡一事,將入學年齡的限制出生日期交由各地方政府自己決定。晚上聽收音機“中國之聲”欄目時聽到了很多人反映不一。有的認為改得好,可解決一部分學生的不平;有的認為沒有必要,因為總要有一個時間節(jié)點,且已經(jīng)實行很多年了,突然一改也不習慣。各地方教育部門也很多抱著觀望的態(tài)度,表示要調(diào)查、研究出一個新方案,等等,可以說這給教育的這一盆水投入了一個石頭,打破了原有的平靜,又掀起了一陣波瀾。
2018年8月21日,暑假開學前,搜狐網(wǎng)教育欄目推出了一篇《小學入學年齡由誰說了算?滿6周歲入學引發(fā)爭議》的文章,里面專家、老師、學生家長對入學年齡看法不一,充滿了爭議,很是熱鬧。
我認為,我們這樣大的國家,對這一件事情,怎么做很長時間都定不下來,把權力下放,看似改革,讓各地自行其事,只會增加紛亂效應。該放權的放權,該加強管理的就要從宏觀方面作出硬性規(guī)定,從國家層面該集中的還要集中,不要一味濫放。這一點我們可以向法國學習,2002年暑假據(jù)北師大的老師講(如果我沒有記錯)法國教育全國都是一盤棋,就如同全國的學校都如一個學校,同一個時間點上課、放學,全國同一個年級同一個時間上同一門課,教育制度高度集中。我認為教育部的這個入學年齡改革放權,未必有多大實際意義,不一定能給中國的教育添彩,甚至有可能會產(chǎn)生相當大的副作用。
這個更改入學年齡的限制由各地自行決定有沒有意義,是否真能推動中國教育的積極發(fā)展,我不敢妄言。只以我教幼兒四十多年在幼兒上學年齡方面的經(jīng)驗來敘述一下,以供專家、領導及家長們參考。
我叫張建榮,是江蘇省豐縣趙莊鎮(zhèn)漢皇幼兒園的園長,是一位農(nóng)村幼兒教師,至今已教學四十九年了。我們江蘇省豐縣趙莊鎮(zhèn)東趙廟村,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改革棉花種植,產(chǎn)量很高,名聲很大,被譽為“蘇北的一面紅旗”。據(jù)說當時我隊的生產(chǎn)隊長趙德俊同志曾在上海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有一年的冬天周總理就接見了三次。許多省、市、縣各級領導常到俺村參觀考察,小轎車、吉普車常常一排好遠。為了更加完善“紅旗隊”的典范形象,上級要求在俺村辦個幼兒園。約從1968年起,村幼兒園成立,據(jù)說那是我縣當時具有公益性質(zhì)與對外招生的第二個幼兒園(另一個是現(xiàn)在的縣示范幼兒園,還有一個幼兒園只對機關干部開放,并不對社會招生)。當時按工分算工資,普通勞動力每晌5分,因認為教師不用出苦力,幼兒教師每晌按2分計。到70年底,因為工分太低,陸續(xù)原先的幾任教師都不干了。
為了維持幼兒園的運轉(zhuǎn),大隊領導和大隊小學的校長多方調(diào)查,了解到我受過文化教育,為人正派,品格優(yōu)良,對我進行政治及文化考查之后,就多次找我要我接續(xù)。為了村的榮譽,也為了村里的孩子們,我不顧丈夫的反對,接受了下來。沒想到,這一干,竟干了一輩子。至1979年,幼兒教育在全國普遍推開,各縣、鄉(xiāng)鎮(zhèn)及村普及幼兒教育、辦幼兒園。我也就歸屬鄉(xiāng)教辦、縣教育局所管。隨后,縣教師進修學校舉辦幼師培訓班,我也報名參加。每到星期天、節(jié)假日,不管風天雨天、烈日嚴寒,我都準時趕往縣里。最后文化課、專業(yè)課全部過關,并在第一批就獲得了省頒發(fā)的《專業(yè)合格證書》。
執(zhí)掌教鞭之后,我漸漸感覺到教師不是一個輕松的職業(yè),遠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輕松愜意,尤其是幼兒教師,教學既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當時沒有有關幼師教學的參考書籍,也沒有課本,我就與大隊小學的校長聯(lián)系,一起制訂教學目標、教學計劃與教學內(nèi)容。為了不分心,不影響教學,從此再沒喂過豬、羊等牲靈子。在教學中邊教邊揣摩教學方法,觀察各個年齡段孩子的智力、心理及行為特點,對于不同的孩子有時運用的教育方法也不同,漸漸地教學得心應手起來。到年齡送往小學的孩子無論在成績還是品德方面都受到小學校長及老師們的夸贊。我感受到教學的樂趣,也逐漸獲得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長期的幼教生涯,使我形成了對不同年齡、不同性格及不同智力的幼兒的一整套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與方法。我與孩子的家長密切聯(lián)系,對家長提些建議,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由于我工作認真,踏實兢業(yè),獲得縣、鄉(xiāng)獎狀十幾張,也獲得了鄉(xiāng)親們的尊重與信賴。過去大隊小學評三好生,從我幼兒園出去的學生常常能占一半多。一次我騎自行車去趙莊趕集,走到田坑,聽到路下邊幾個挖溝的男勞力說:“你們看看,那是趙廟幼兒園的張老師,她教得可好了?!?幼兒的突出成績及良好發(fā)展,大隊、村、小學領導老師及鄉(xiāng)親們的一致稱贊,使得其他隊的一些孩子家長寧愿舍近求遠,非要讓孩子跑幾里路上我的幼兒園不可。
在過去,各園教自己村的幼兒,不能亂招。有幾次,幾個外村孩子的家長領著孩子找到我,要上我的幼兒園。我說:“不行,俺們這都是說好了的,各招各村的,俺不能壞了規(guī)矩。再者,你家離這幾里路遠,孩子受罪,你也麻煩?!焙⒆蛹议L說:“孩子受點罪不要緊,俺也不怕麻煩。俺就要上你的幼兒園。”我很奇怪,問:“為啥非要上俺的幼兒園?”孩子家長說:“都知道你教得好。”我問:“你怎么知道?誰說的?” 孩子家長說:“小學老師說的。小學老師說:要想讓孩子上好學,還是上東趙廟幼兒園。東趙廟幼兒園的張老師教得好,教的孩子后勁足,發(fā)展好。這全大隊都知道的。”我說:“感謝你們的信任,我還真不知道。但我確實不能收,不然往后我與那些老師沒法見面。這會在我們中間造成矛盾?!奔议L在園門口蹲了好幾天,跑了多少趟,我終不能收。有一回丁廟西隊的一位孩子家長帶了孩子來,非上我的幼兒園不可。我說你們隔了幾里路,怎么跑到我這兒來?她說:俺正想讓孩子到×集去上幼兒園,路上碰到小學的田××老師(因牽涉到其他園的老師和小學老師,為免生不愉,故隱其名與園名),田老師給我說,要為了孩子好,哪也別去,就上東趙廟。俺就非你這兒不上了。我給他說了我不能收的原因,他仍不愿意,磨了好幾天俺也沒收她,最后她還是去上了×集的私人幼兒園。
我所教幼兒之所以能獲得突出成績,廣受小學老師的夸贊,除了我認真教育,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鄉(xiāng)親們的信任、孩子本身的聰明努力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把握住孩子的上學年齡,那就是基本上讓孩子七周歲上一年級。因十幾年前的規(guī)定就是七周歲上一年級。
我從事幼兒教學之后,經(jīng)過數(shù)年的觀察,有這樣一個感覺:對于孩子,差半歲甚至四個多月,其智力、能力的差別很多都能看得出來。
后來隨著生源的減少,小學為了維持學校的運轉(zhuǎn),對上學年齡不再要求那么嚴,也開始收六周歲的孩子入一年級。因一直以來,小學、初中屬義務教育,幼兒園、高中不屬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免學費,非義務教育要收費。因此,就造成不少孩子家長一為省錢,二為讓孩子“早點接受正規(guī)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力爭讓孩子早一點升一年級,認為就算不行還能蹲級。結(jié)果造成終身悔恨的案例,這卻是我數(shù)十年來教學親歷的一個個痛心的教訓。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社會發(fā)展的期望值的增高,人們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大,可以說在孩子身上幾乎寄托了一家人的全部希望,好像一家人的未來都在這一個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大,尤其是智力投資。在城市里,各種開發(fā)智力的書籍、音像制品十分暢銷,在農(nóng)村,人們更是望子成龍,以期孩子能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目前,無論是城里還是鄉(xiāng)下,人們都越來越注重對孩子智力的早期開發(fā),個別孩子十來歲就考上了大學、重點大學“少年班”的肆意宣傳在一定程度上更激發(fā)了人們“望子成龍”的欲望,其中孩子上學年齡的普遍提前就是鮮明的反映。
我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至今,對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上學年齡的變化一直十分關注。然因我本身只是個教師,且是個農(nóng)村幼兒教師,位卑言微。社會變化的大趨勢如此,加上因?qū)嵭杏媱澤W招生生源逐年減少,也使得小學在招收學生時放寬了年齡限制。結(jié)果造成大部分孩子在六周歲時就進入了小學,上了一年級。二十多年前,六周歲上一年級的孩子一般都認為是比較聰明的,接受能力強,達到了上一年級的水平,也贏得周圍人的欣賞?,F(xiàn)在則是相當大一部分六周歲的孩子就去上一年級,一者人們普遍認為智力要早開發(fā),再是認為女孩子智力發(fā)育得早,上學晚了年齡大了事兒多,學習成績會受影響,要早上學,結(jié)果帶動了整體。二者近幾年國家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而幼兒教育因為還不屬于義務教育,學雜費不能免,人們?yōu)榱耸″X,也把孩子盡早地往小學里推,甚至在5周歲就推進了一年級,反正花錢少,能升級就升級,不能升級就在小學里蹲一年、兩年,不算學生名額就是。小學也樂得學生人數(shù)多,教師好安排,上級按學生人數(shù)撥款,愿意接受。而這些孩子由于年齡小,智力發(fā)展不夠,或一點基礎沒有,給一年級的老師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我認為,這不僅搶了幼兒園的生源,增加了低年級老師的負擔,更嚴重的是對孩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拔苗助長的作用,耽誤了孩子的一生。說這將對我國的人才戰(zhàn)略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筆者認為絕不為過。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講過:“教育必須根據(jù)兒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當,若不明兒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沒有成效可言?!?。在幼兒認識活動中,感知覺占重要地位。感知在3—6歲兒童的認知活動中仍占優(yōu)勢。幼兒的記憶、情緒、意志和思維都是以感知覺為基礎。然而,進入小學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課卻是以抽象思維為主,這對雖然抽象思維已有所發(fā)展但仍以感知覺為主的幼兒來講無疑是一個打擊。現(xiàn)代幼兒理論表明,3-6歲是培養(yǎng)幼兒的關鍵期。這個歲應當指的是周歲。7周歲以前,個別受過單獨教育的孩子除外,大部分孩子的智力基本上處于同一個水平線上。7周歲以后, 智力已經(jīng)具備,自我意識、獨立能力增強,此時孩子再進入小學,開始正式的求學之路,不僅孩子理解能力強,接受知識較快,也能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減輕家長的負擔。相反,很多六周歲就上一年級的孩子初時看還可以,能跟上,成績也不錯,但到了三年級之后,乃至四、五年級,就不行了,這是因為三年級之前,知識較淺,要求的理解力不高,而到四、五年級,一些題目的理性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有些題目甚至需要列方程才能求解,而此時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還跟不上。因此差距被迅速拉大,很多孩子學習感覺很吃力,而家長更是要對自己開始的錯誤決定付出代價,不光為孩子學習成績下降而憂心,更要陪孩子做作業(yè)、講題到晚上九點、十點、十一點,孩子不能理解、接受不了,生氣了還要打,怨孩子學習笨,學習不努力,一家人為此犯愁。孩子倍受折磨,學習興趣也越來越少,厭學情緒越來越多,有些學生甚至干脆就不學了,有些家長一看不行了,自己又教不了,也索性放棄了,熬個小學畢業(yè)、好了混個初中畢業(yè),能認識字,不算文盲,再不濟去上職業(yè)學校,學點技術,弄個中專文憑,出去打工、抓錢就行了。這在農(nóng)村極為普遍。這種現(xiàn)象在農(nóng)村幼兒園中尤為突出。
我從事幼兒教學40多年,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很多。一位叫會×的孩子,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他接受能力強,學習很認真,拼音、數(shù)字寫得很好,也很聰明。暑假前,他母親找我,要求讓他上一年級。我說,雖然他現(xiàn)在學習很認真,接受能力也好,也聰明、聽話,成績也好,但他才六周歲,現(xiàn)在小學的課本很深,題目難做,三年級就有分數(shù),還有作文。一、二年級的時候可能看不出來,到了三、四年級后他就不一定能跟上趟了,到那時后悔也來不及了,你就把他耽誤了;你要聽我的話,在幼兒園里再熬一年,夯實基礎,各方面的能力都發(fā)展好了,那時再上一年級,我保你將來他能考上大學。但她說什么也不聽??凑f啥都沒用,盡管心中十分惋惜,然恐人認為我是為了多收一個孩子的學費、為了私利才勸她,也只好由她。
四年后的一天下午,我正在上課,他母親親自跑來跟我說了很長時間的話。她說:張老師,可毀了,真后悔沒聽你的話,你不讓上就不上唄。我問,咋了?她說,上一年級還好,二年級時成績一般,還能做作業(yè),到三年級時就不做作業(yè)了,光玩,逃學,成績一塌糊涂,這是咋回事?我說:他聽不懂,不會做,你們也不能給他講,當然就不做了,只有玩。她聽了后悔得要命,直嘆氣。她問喝補腦汁行不?我說不知道,你得問醫(yī)生。后來這孩子初中都沒上下來。
?!恋膬鹤用R也是一樣,這孩子既老實,學習又好。六周歲時他母親非要他升一年級。一年后她母親來問我,說毛齊一年級第一學期好,第二學期就經(jīng)常說感到腦子發(fā)木,咋回事?我說雖然他學習很用功,但老師講的他不能領會。后來他媽媽經(jīng)常給他買補腦汁喝,仍然不行。其妹妹夢圓六周歲到了暑假,我問其母親,要夢圓升級不?她母親說:俺不升了,以后都聽你的,這一個毛齊毀的心疼死我了,你讓什么時候升俺就什么時候升。結(jié)果七周歲升的一年級,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在學校里都是尖,成績都是前一二名的,老師很喜歡。后考上大學本科。
我們挨邊的莊丁廟的丁×驗毀得最苦,這孩子認學,也聰明,本來若聽我的,這孩子本科準拿。但六周歲時其母親也是非要其上一年級。結(jié)果一、二年級還能跟上,三年級成績一般。那孩子一次又到幼兒園里來玩并看我,我問他現(xiàn)在學習怎么樣?孩子說“我覺得腦子有點木,空得慌。” 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毀了。到四年級覺得有病,頭腦發(fā)木。其母親帶著去縣醫(yī)院看,醫(yī)生囑其喝補腦汁。到五年級就不行了,一看書就頭疼。(這是他自己后來跑到我幼兒園里來玩,親口對我說的),喝了幾百近千塊錢的補腦汁也沒管用。最后初三也沒上下來,就出去開車打工去了。
安×的兒子明明,六周歲上一年級,初中也沒上完。
四×的兒子青青,六周歲上一年級,初中也沒上完。
我自己的兩個外孫,六周歲上一年級,后來成績很差。兩個女兒都不聽我的,說人家現(xiàn)在都是六周歲就上一年級,沒七周歲上一年級的,孩子的個子在班里都是高的。結(jié)果她們的孩子后來讓她們操碎了心。一個逃學上網(wǎng)吧,有時幾天不進家,坐在那兒做作業(yè)若沒人看著,兩個小時寫不了五個字。一個成績很差,她爹娘給她講題不懂就打,孩子嚇得跟憨子一樣,上四年級了,只好轉(zhuǎn)學上三年級。
……
這些孩子都是聰明認學的,都是這樣毀了。我每想至此,心中萬分的惋惜。
據(jù)我看:對于智力較低的,一看就不行的,則順其自然,不要求他蹲。凡是一看聰明又認學,七周歲上一年級的,根根甜。
沈丹丹(賈效千之女花花之子)和養(yǎng)心的兒子大甜聽我的,七周歲升一年級,一直沒蹲級,在我縣的重點高中——江蘇省豐縣中學一直名列前茅,都是尖。現(xiàn)已考上研究生。
理民的兒子保森,聰明認學。我對理民兩口子說:你們不用蓋屋了(在農(nóng)村,兒子長大了,要給兒子蓋屋娶媳婦),保森是個大學生材子,七周歲再讓他上一年級,保準他成績好,你們還不用操心。聽我的,準沒錯。后來,保森果然一路成績很好,考上了大學本科,分配到南京。保森的爸爸對我說,三嬸子,真沒走你的眼,保森能考上大學,有你的功勞,我也沒給他蓋屋。他的大女兒也考上了大學。
賈為忠的兒子鄭鄭,七周歲入一年級,高考前病了兩個月,在家看書,仍沒落下,考上了大學。
賈相讓之子玉寶,七周歲入一年級,名牌大學本科。
豐縣的小孩孟孟,一路成績很好,一級不蹲,考上中國礦業(yè)大學。
趙科舉大專。
丁廟丁時壯之女莉莉,醫(yī)學本科。
付新民之孫留長之子保福,大學本科。
丁擴軍之女二娟,本科。
丁廟東隊丁恩之女丁秀秀,大學生。其弟丁光泉,大學生現(xiàn)已出國,工資很高。
丁河之女,大學生。
扣之子趙義平,本科。
革新之女倩倩,本科。
躍進之子運蘇,本科。
躍進之女沉沉,高中成績也很好,大學有望。
賈效康的兒子天知,一路考上本科。據(jù)其姐的老婆婆講,天知畢業(yè)后戶口直接落上海。
……
(以上大人的名字大部分是小名,因不記得他們的大名。這些孩子考的大學學校我也不知道是哪一所學校,只是莊上人都知道,也不好問,恐人會認為我有邀功之嫌,讓人笑話。)
我自己的孫女龍霄,是個農(nóng)村孩子,因其它原因,沒上過一天幼兒園,我也沒有教過她。一點基礎沒有,六周歲時,又沒能上學前班,只好到小學一年級跟讀。起初因沒有一點基礎,一年級的老師說什么也不愿要,好歹留下了。因小學有作業(yè),不做不行,小孩又不會,氣得老師罵。我們老兩口經(jīng)常陪她做作業(yè)到晚上九點、十點。因她認學,期中考試時很快趕了上來,反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全班70多個小孩,基本上都是上過學前班的。第二學期,龍霄在月考中共得過四次第一,她的老師說可以升二年級,她的爸爸也要求讓她升二年級,我堅決不許,對她爸爸說:“你若非要她上一年級,以后我再也不管她的事兒了”。七周歲時,她爸爸接其到徐州一所小學開始上學,經(jīng)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城市里的孩子基本都上補習班,有些初三時高中課程已經(jīng)學完,開始學大學的,但咱因家窮,上不起,在家學習環(huán)境又惡劣,絕大部分只能靠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即便這樣,在徐州著名的學校徐州一中,其成績在那些城市的寶貝當中仍經(jīng)常名列前茅。
據(jù)我的經(jīng)驗,七周歲上一年級的孩子只要認學,成績都可以。一位曾與我一起教幼兒的老師燕云(因嫌工資少得太可憐,早已經(jīng)不教了。已去世。)對我說:三嬸子,咱帶了這么多年的孩子,看誰行,一般真還不出咱的手心。
丁廟小學的丁××老師原來一直帶一年級,專教我送上去的孩子,因為我送的孩子好教,基礎好。后來有一段時間因為其它原因,我沒有收孩子。那老師就跟班往上走了。
一次在我不知道的時候,我們小學的卓為強校長給我送了一條毛巾被,說是教辦知道我教的孩子基礎扎實,素質(zhì)高,發(fā)展空間大,教辦領導很高興,獎勵給我,讓他捎來的。
由于我的幼兒園離小學不算遠,經(jīng)常有從我這兒升上去的孩子放學后到我這兒來玩。給我說小學的事情。一次二超對我說:“老師,咱園里出去的孩子成績好,絕大部分位子都在前面。全年級有85個學生,16個三好生,咱班的占了11個(小學排座位,成績好的孩子座位靠前。兩門課都在98分以上的才能得三好生,那一屆從我的園里總共升上去23個小孩)。小學的老師都說你教得好,從咱園里出去的小孩成績又好、又聽話,老師教得省心?!蔽艺f“你咋知道?”,二超說:“有一次我在辦公室門口玩,老師說話,我聽到的?!?/p>
據(jù)我四十多年的農(nóng)村幼兒教育教學經(jīng)驗與跟蹤觀察,因為在農(nóng)村沒有幾個家長能從小學起一直對孩子進行輔導,可能從2、3歲開始就對小孩進行特殊教育的孩子除外,一般情況下六周歲上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都不知道記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很多家長不得不給老師打電話或給其他的孩子打電話詢問布置什么作業(yè),這在城市里也很普遍。我的孫女在城里上一年級時,經(jīng)常接到那些六周歲同學的家長打電話問作業(yè)的布置情況。
我的教學成績獲得小學老師和領導的一致好評,這除了我在教學上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將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覺得教不好、或不認真教就沒臉見自己莊上的人、沒臉見孩子的家長之外,孩子的上學年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能力的具足、基礎的夯實對孩子正式求學一生的起始是很重要的,這能力包括自理能力、獨立能力、與伙伴的交往能力、知識理解能力、任務接受能力、一定的書寫能力等,還要具備一定的思考力與判斷力,這在六周歲前是很難發(fā)展完備的。此時要其進入小學正式開始漫長的學習生活和求學之路,無異于拔苗助長??雌饋須У氖呛⒆樱⒆拥囊簧炅?,但我認為,實際上毀的是國家,毀的是國家的人才,毀的是國家的未來。缺少全面、系統(tǒng)、長期的實踐觀察,違反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做事急功近利、心浮氣躁,是一定要付出代價的。各種各樣的早教法筆者并不排斥,由那些早教法培養(yǎng)出的孩子的異能表現(xiàn)我也在電視上見過,我也很欣賞、佩服那些早教法,我認為那些特殊早教法培養(yǎng)出的孩子可以作為幼兒早期教育的試驗區(qū)和亮點,然畢竟是少數(shù),至少在目前來講全社會還并不能都做得到。除非能在全社會廣泛普及那些種早教法,這需要全民參與,從每個家庭著手,接著就要全面改革幼兒園教學、小學教學、中學教學,使之與那些早教法相配套,使得那些早教法培養(yǎng)出的一個個的好苗子能夠得到持續(xù)的好發(fā)展,否則本來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的一個個的那些好苗子會因環(huán)境的改變、后發(fā)的培養(yǎng)不足又返回原樣,其異能也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然整體的改革又不是一蹴而就,至少目前還不能。因此,國家做出決策還要從全局考慮。嬰幼兒時段的孩子能力的差異與年齡有著很大的關系,甚至早三個月、晚三個月,早半年、晚半年都差別很大——就是不一樣。我們常把培養(yǎng)人才與栽樹相比,樹木尚得“十年”,育人豈能速成?速成之木不堪大用,速發(fā)豆芽無有滋味,揠長之苗難當大器。我認為,為了國家的人才長遠考慮,為了人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應當立足實際,遵守人的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摒除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思想,順應自然。這樣我們教育的孩子才能綻開笑容,人才才不致早夭。
“小時吵吵,大未必佳”。我不否認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但大多數(shù)孩子還是差不了太多的。我以自己四十七年幼兒教學的跟蹤觀察來提起實踐案例,希望教育部能從國家大局出發(fā),為孩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出發(fā),從國家的人才觀出發(fā),規(guī)定孩子七周歲上一年級,將之納入到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層面。如此,就不會出現(xiàn)孩子上學年齡混亂的局面了。
作為中國人,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甚至比別人的孩子強,至少不輸于別人的孩子。若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就覺得沒有面子,很多時候羞于提起。他們把孩子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有些人也把自己沒能完成的心愿或希望就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孩子身上從小就背負了很沉重的家人期望與心理負擔,這些期望與負擔也就造成了我國兒童從小就很少有外國兒童天然的自性、充滿美好回憶的燦爛童年與藍色天空,這些壓抑到最后很多都匯聚到一點爆發(fā)出來,網(wǎng)上曝出的某些學校高考結(jié)束后學生們將所有的書及復習資料撕碎從樓上拋下漫天飛舞以示紀念的事例、孩子在壓力之下殺父、殺母、自殺、精神失常甚至得了精神病等事例就是其自身的一個爆發(fā)點。因此,中國的孩子確實是很可憐的。
再者,作為家長來講,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孩子是我們的快樂之源。那么,讓孩子們多快樂一年有什么不好呢?我們真缺那孩子早上一年班所掙的那一點兒錢嗎?我想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回答還真不缺。
2017年3月19日,我在豐縣城東一店鋪吃點早飯。那店主在鄰桌看著一9歲左右的小女孩做作業(yè),女店主氣得不輕。看那女孩倒也伶俐,并不顯笨。那女店主讀著一道算術題問女孩:“一個瓶子45公斤,7個瓶子多少公斤?”小女孩思考做出后,那女店主問:“一個瓶子45公斤,7個瓶子你咋得出14公斤的?你咋想的?氣死我了”。反復訓斥責備無用,那女孩仍是一臉茫然。女店主跟圍著的朋友說:她老師打電話,別的同學都做了21次作業(yè)了,她才做1次。我看了一會,忍不住了,就說:你這樣不行,對她沒用。你得教給她思考這問題的方法和竅訣。你拿張白紙,拿個筆,給她畫圖,這樣她就能較易理解了。女店主說:“沒用,咋說白搭。”我心里有數(shù)了,就問:“這小孩子上幾年級?”答:“三年級?!眴枺骸八龓字軞q上的一年級?”答:“六周歲?!蔽艺f:“毀了。你們應該七周歲再讓她上一年級?!迸曛髡f:“不對。小女孩發(fā)育早,六周歲上一年級就行。七周歲上一年級就晚了。男孩七周歲上一年級還行。這是人家專家說的?!蔽艺f:“都應該七周歲上一年級?!蔽医o她們講了我教過的前面的一些案例,并說我們那有些小學老師也是讓孩子六周歲上一年級,但到三年級時一定會讓孩子留級,因為老師都知道三年級對孩子來講是個坎。上得早了,他(她)根本無法理解。女店主說:“現(xiàn)在都不能留級了,都是網(wǎng)上學籍,自動升級?!蔽艺f:“那就很麻煩了?!蔽覇枺骸澳闳弊尯⒆釉缟弦荒陮W早一年工作抓的錢嗎?”她說:“誰在乎那???!”我說:“你想辦法吧。”女店主說:“只要能留級,我說啥也得讓她留。”我說你們自己想法把孩子培養(yǎng)好吧。
按說我們國家缺這些孩子早一年上學早一年工作為國家做出的這一年的工作貢獻嗎?應該說不缺。我們不缺低層次、普通工作的勞動者,我們?nèi)钡氖侨瞬?。我們都知道瓜熟蒂落,自然熟透的瓜果才有味好吃,而早一點摘下硬擱或催熟的果實就差一吃,只能扔掉、或加上佐料做罐頭。
我的這些從我教過的千余名的幼兒中抽出來的教學案例對全國億萬兒童來說只能算是個案,當然難具說服力與規(guī)律性。然窺斑見豹,普遍規(guī)律也隱藏在個案或個體中,希望我的這些實際的幼兒教學成長案例能對教育政策制訂者、專家、學者和廣大的幼兒家長們有用。
讓我們?yōu)楹⒆拥某砷L少一些煩惱,讓孩子多一年快樂的回憶吧。
參考文獻:
[1]左雯霞,《3—6歲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與教育》講座,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3.4.1
[2]搜狐—教育,《小學入學年齡由誰說了算?滿6周歲入學引發(fā)爭議》,2018-08-21
作者簡介:
張建榮,女,1943年生人,農(nóng)村幼兒教師,江蘇省豐縣趙莊鎮(zhèn)漢皇幼兒園園長。1971年3月從事幼教工作至今已四十七年。因工作認真、踏實兢業(yè),公平無私,教學效果突出,深受鄉(xiāng)親們和鄉(xiāng)教辦、大隊小學領導和老師的稱贊與信賴。十數(shù)次獲得縣鄉(xiāng)級“先進工作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