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金文廣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 北京 101601)
我國大部分煤層賦存條件復雜、透氣性差,煤層瓦斯抽采難度大、效率低等問題[1]。為增加煤層透氣性,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國內(nèi)外提出了密集鉆孔、大直經(jīng)鉆孔、水力沖孔、水力割縫、深孔松動爆破、CO2相變致裂等多種方法,但存在鉆孔施工工程量大、有效影響范圍小和抽采瓦斯?jié)舛人p快等問題[2-6]。水力壓裂作為一種人為強化卸壓增透方法,在國內(nèi)煤礦井下進行了工業(yè)性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如下缺陷:在軟煤中進行壓裂時,由于煤的強度低,塑性較好,難以形成理想的壓裂裂縫;已產(chǎn)生的部分裂隙也因為煤質松軟、地應力大等原因,在較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閉合,從而影響了整體增透抽采效果。
軟煤無法通過傳統(tǒng)的水力壓裂實現(xiàn)增透,幾乎被認為是水力壓裂的禁區(qū)[7]。為此,提出一種軟煤底板割縫導向控制壓裂新技術。該技術不直接對煤層進行壓裂,而是通過對煤層底板圍巖進行透氣性改造,使瓦斯在煤層與底板圍巖接觸面處泄放,瓦斯氣體流入圍巖后再順圍巖裂隙流到鉆孔中而被抽采,從而大大提高瓦斯抽采效果[8-10]。
軟煤底板割縫導向控制壓裂增透技術原理如圖1所示。圖中壓裂鉆孔不穿過煤層,僅僅鉆進到距煤層0.5m處為止。在鉆孔底部用專用開槽鉆頭預置一組具有卸壓作用的橫槽[11]。開槽過程將形成大量裂隙,可有效降低起裂壓力。封孔時,預留5m的巖孔作為壓裂段。然后通過高壓水對煤層底板圍巖進行壓裂,利用橫槽和控制孔控制水力壓裂的壓裂方向。橫槽和控制孔之間的巖體壓裂貫通并通過高壓水帶出大量巖屑、煤屑,可有效增加煤層暴露面積與透氣性,減少壓裂孔數(shù)目。壓裂后將壓裂孔與控制孔均聯(lián)入抽采系統(tǒng),可有效提高抽采效果,降低預抽時間。傳統(tǒng)穿層孔水力壓裂,壓裂鉆孔要穿透整個煤層進入其頂?shù)装?,封孔時鉆孔內(nèi)的封孔材料要達到煤巖接觸界面,壓裂時水壓主要作用于煤層。對于中硬煤以上,高壓水產(chǎn)生的裂縫不易閉合,能夠保持一定的煤層透氣性;而對于軟煤,高壓水難以產(chǎn)生理想的裂縫,短暫產(chǎn)生的裂縫也會因為煤質松軟、地應力作用等原因很快閉合,無法改變煤層透氣性[12-15]。
軟煤底板割縫導向控制壓裂與傳統(tǒng)穿層孔水力壓裂相比,其特點在于[16]:(1)低透氣性的煤層,其圍巖的透氣性也較差。一般而言,圍巖的脆性或可壓裂性遠遠高于煤層,通過對煤層圍巖進行壓裂提高其透氣性,其效果要比直接作用于軟煤本身好的多[17]。(2)長時間抽氣時,除在鉆孔附近,煤層中瓦斯移動到圍巖接觸面的距離遠小于它到鉆孔的距離,它的排放阻力比直接順煤層到達鉆孔時小得多,因面鉆孔瓦斯抽放濃度衰減周期較長。(3)由于煤層與圍巖是平行接觸的,在圍巖被充分壓裂的情況下,圍巖鉆孔產(chǎn)生的壓降可以傳遞到與它接觸的煤層表面,使瓦斯在接觸面處釋放,它將具有很大的釋放面積。
1—煤層 2—巖層 3—壓裂鉆孔 4—封孔材料
水力壓裂時,壓裂鉆孔周圍應力狀態(tài)受原巖地應力與鉆孔內(nèi)水壓雙重作用影響。當壓裂孔為穿層鉆孔時,在內(nèi)水力壓力作用下,煤體將沿鉆孔某一截面周邊上發(fā)生起裂。為此,可忽略鉆孔軸向水平應力的影響,只考慮沿鉛垂應力q0和水平徑向應力λq0。
在水壓和原巖地應力雙重作用下,注水鉆孔周圍巖體內(nèi)任意一點的應力為[18]
(1)
式中,λ為側向應力系數(shù),λ=1500/H+n(n取0.3~0.5);q0為鉛垂方向地應力,q0=γH(γ為上覆巖層平均容重,kN/m3;H為地層厚度,m;a為壓裂鉆孔半徑,m;r為鉆孔圍巖中任意一點到鉆孔中心距離,m;θ為點的方位角,
在鉆孔壁上,r=a,則式(1)化簡為
σθ=(1+λ)q0+2(1-λ)q0cos2θ-p
(2)
若注水鉆孔在孔壁發(fā)生起裂,則σθ必須為拉應力,則滿足
|σθ|>|Rt|
(3)
式中,Rt為煤體抗拉強度,MPa.若不考慮拉應力與壓應力的正負號,只考慮數(shù)值大小,由式(2)、式(3)可得
p>(1+λ)q0+2(1-λ)q0cos2θ+Rt
(4)
壓裂孔周圍受水平、垂直兩個方向應力,當θ=0°或180°時,
p>(3-λ)q0+Rt
(5)
當θ=90°或270°時,
p>(3λ-1)q0+Rt
(6)
最小注水壓力只有滿足式(5)、(6)時,注水鉆孔周圍孔壁巖體才會發(fā)生起裂[19]。以鄭煤集團某礦為例,試驗地點距地表垂深800m,巖石容重平均為25.5 kN/m3,側向拉應力系數(shù)經(jīng)計算為2.175,圍巖的抗拉強度Rt為1.5MPa.將數(shù)據(jù)代入式(5)、(6)可得注水鉆孔周圍孔壁起裂臨界壓力為17.7 MPa。
根據(jù)鄭煤集團某礦煤層實際賦存條件,采用長方形層狀結構模擬地層狀況,并簡化為平面應變模型。模型沿走向長度取40m,高度取20m,煤層平均厚度4m,頂?shù)装鍘r層厚度均取8m,壓裂孔直徑為100mm。模型劃分成400×200共80000個單元。將上覆巖層的自重簡化為均布載荷施加于模型上邊界,即在模型頂部施加12MPa的載荷,側壓系數(shù)取2.2,即水平應力為26 MPa。設置的初始壓裂壓力為3 MPa,此后以0.5MPa/步的幅度增長。
表1 數(shù)值模型參數(shù)
圖2為27、38、44、51步在底板與煤層接觸面的最大主應力分布圖,圖3為對應的分布曲線。由于預置橫槽可有效降低裂縫起裂所需壓力,故裂隙沿預置橫槽處擴展;鉆孔底端煤層由于高壓水的作用將產(chǎn)生位移,位移產(chǎn)生的形變將在此區(qū)域產(chǎn)生卸壓作用,應力得到充分釋放,故鉆孔周邊最大主應力較??;隨著距鉆孔距離的增大,高壓水的卸壓作用將逐漸變小,應力釋放程度變小,故最大主應力隨著距鉆孔距離的增大而逐漸增大。
圖2 最大主應力分布圖
圖3 最大主應力分布曲線
圖4為第27、38、44、51步的孔隙水壓力分布。
第27步圍巖開始起裂破壞,破壞沿預置橫槽方向擴展,起裂壓力為16 MPa;第44步,裂隙沿橫槽繼續(xù)發(fā)展,破裂區(qū)為高壓水區(qū),瓦斯從煤層滲流至圍巖的通道也逐步形成,此時水壓達到24.5MPa;直到第51步,由于高壓水的持續(xù)作用,裂紋擴展到控制孔范圍,形成瓦斯流動通道,實現(xiàn)軟煤底板壓裂的技術目的,此時水平圍巖損傷半徑為10米。
由圖5水壓力分布曲線可知,鉆孔中心區(qū)水壓最高,并沿水平方向逐漸減小。
圖4 孔隙水壓力分布圖
圖5 孔隙水壓力分布曲線
Fig.5 Pore water pressure distribution curve
由數(shù)值模擬結果可知,在鉆孔內(nèi)預置橫槽可有效降低起裂壓力,槽內(nèi)弱面與周圍控制孔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卸壓圈可有效控制起裂方向。高壓水克服底板鉆孔楔形槽的致裂強度,產(chǎn)生裂隙并延伸、溝通壓裂孔附近煤巖體內(nèi)原來不相連的裂隙和孔隙,改變圍巖結構,形成以壓裂孔為中心向孔外輻射的孔裂隙系統(tǒng)。
在壓裂初始階段,在高壓水作用下,促使各級弱面發(fā)展與貫通,圍巖受到擠壓被拉破壞并釋放應力,裂紋不斷向水平方向擴展,隨之高應力區(qū)也出現(xiàn)在破裂區(qū)前端,使煤巖破裂成為連鎖反應[20]。破裂區(qū)半徑約為10米。
由圖5可知,整個壓裂過程中,鉆孔水壓最高,并沿水平方向逐漸減小。結合圖2,鉆孔周邊高水壓處與應力釋放處重合,說明在高壓水作用下鉆孔周邊應力得到釋放,裂隙在高壓水作用下擴展貫通,最終使煤巖結合處發(fā)生破裂,瓦斯通過此處流向壓裂孔。
在鄭煤集團某礦25采區(qū)底抽巷進行了技術應用試驗,典型的2個壓裂孔參數(shù)見表2所示。距離壓裂孔10米處施工控制孔,控制孔長度打穿底板后見0.5米煤層,孔徑94mm。1#鉆孔壓裂過程中最高水壓為29.2MPa,注水量34.2m3,第一次憋壓最高值為16.3 MPa,說明起裂壓力為16.3MPa,用時2小時20分;2#鉆孔壓裂過程中最高壓力28.9MPa,注水量34m3,第一次憋壓最高值為15.9 MPa,用時2小時40分??刂瓶妆粔和ê?,繼續(xù)壓裂直至控制流出水流中不再有煤、巖屑排出,且水流穩(wěn)定時,試驗結束。水力壓裂施工中全程記錄了壓力、流量、時間等重要參數(shù)。
由現(xiàn)場應用結果可知,底板割縫導向控制壓裂技術的實際起裂壓力明顯小于計算起裂壓力,說明該技術能有效降低煤層起裂壓力。
表2 軟煤底板割縫導向控制壓裂參數(shù)表
選取2個割縫導向壓裂孔與直接壓裂煤層鉆孔,進行壓裂前后鉆孔瓦斯抽采濃度和純量對比分析,如圖6和圖7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直接對煤層進行壓裂時,鉆孔最大瓦斯?jié)舛葹?2%,最大抽采純量為0.24m3/min,經(jīng)過15d后,抽采濃度衰減至16%,抽采純量衰減至0.13m3/min,抽采濃度和純量較小。
圖6 瓦斯抽采濃度對比圖
圖7 瓦斯抽采純量對比圖
2個割縫導向壓裂孔最大瓦斯抽采濃度度分別為75%與64%,最大瓦斯抽采純量分別為0.63m3/min與0.64m3/min,經(jīng)過15d天,2個導向壓裂孔抽采濃度保持在34%以上,抽采純量保持在0.39m3/min以上,抽采穩(wěn)定。與直接壓裂煤層相比,割縫導向壓裂孔抽采瓦斯?jié)舛绕骄黾恿?0.37%,瓦斯抽采純量增加了0.345m3/min。
底板壓裂過程中,壓裂孔與控制孔之間的巖體被壓穿,壓裂孔與控制孔之間距離即為壓裂半徑。試驗煤層走向長度1050米,原設計共布置抽采鉆孔262個,采用底板導向割縫壓裂措施后僅需施工105個,施工孔減少60 %,可有效減少鉆孔的工程量。
(1)直接對軟煤進行壓裂增透,由于其強度低、塑性好,難以產(chǎn)生理想的壓裂裂縫,壓裂增透效果不理想;對煤層底板進行水力壓裂,具有可壓裂性好、煤層瓦斯釋放面積大、煤層瓦斯擴散滲流到抽采鉆孔阻力小等優(yōu)點。
(2)利用真實破裂過程分析軟件RFPA2D-flow,對軟煤底板割縫導向控制壓裂新技術進行了數(shù)值分析,模擬了對軟煤底板進行壓裂后裂隙的萌生、發(fā)展直至貫通的整個過程,并對孔隙水壓力與最大主應力的分布變化規(guī)律進行研究。數(shù)值模擬得到的圍巖起裂壓力為14MPa,峰值壓裂壓力為28 MPa,壓裂半徑為10m。
(3)直接對煤層壓裂時瓦斯抽采濃度低、衰減快,割縫導向壓裂孔抽采濃度長時間比較穩(wěn)定。導向壓裂孔最大瓦斯抽采濃度為75%,平均瓦斯抽采純量為0.53m3/min,比直接壓裂煤層鉆孔平均提高了30.37%與0.345m3/min,且鉆孔施工量減少60 %,有效減少鉆孔工程量,縮短預抽時間,壓裂增透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