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水, 唐鵬磊, 吳 健
(1.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335; 2. 中海油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術分公司,上海 200335)
東海某油氣田從1998年11月投產以來,已連續(xù)生產二十余年,目前已進入中后期開發(fā)階段,油氣產量逐年遞減,綜合含水率約為95%,亟需利用老井側鉆來實現邊際油氣藏的低成本開發(fā),延長老油田的穩(wěn)產壽命。近三年來,先后利用平臺A老井眼側鉆完成了兩口大位移井,利用平臺B剩余井槽完成了一口大位移井,較大程度地緩解了油氣田的產量壓力,保障了油氣田產量的穩(wěn)定。
三口大位移井均采用套管射孔完井進行合采,復雜的井眼軌跡給完井投產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通過三口井的作業(yè)總結,在大位移井完井作業(yè)中,井筒高效清潔是保障作業(yè)順利的基礎;精準安全的射孔作業(yè)是產量的保障,井筒完整性則是長期安全生產的關鍵。
東海在某油氣田完成的三口大位移井,井深均超過6 500 m,最深的達到7 296 m,三口井井斜數據如表1所示。以井12為例,井深在1 551~5 963 m,為井斜大于70°的長達4 412 m的穩(wěn)斜段,在此井段,巖屑等上返難度極大,易形成巖屑床。而在5 997 m以下為5-1/2″的尾管,作業(yè)時使用2-7/8″鉆具,但因鉆具尺寸受限,壓力損耗大,循環(huán)泵壓高,排量受限,更加影響了洗井的效果。此外,在鉆井期間,為降低管柱的摩阻,提高鉆井效率,可采用油基鉆井液作業(yè);而轉入完井后,使用水基完井液,需要將油基鉆井液清洗干凈,由于清洗難度較高,而轉用水基完井液后,井筒摩阻明顯增加,因此更突顯了井筒清潔的重要性。
表1 東海某油氣田三口大位移井井斜數據
三口大位移井,射孔段均位于尾管內,且射孔深度均超過6 500 m,三口井射孔段如表2所示。以井12為例,其射孔段為6 414.5~6 999.5 m,凈射孔長為23 m,射孔跨度達到585 m。且在5-1/2″尾管內射孔,采用3-1/2″的射孔槍。射孔管柱的校深通過電纜方式無法下放到位,泵送電纜也無法將儀器串泵送到位。常規(guī)校深方案無法滿足大位移井的校深需求。射孔后出于管柱及射孔口袋的原因,管柱循環(huán)通道無法下放至射孔段以下,射孔段的天然氣無法循環(huán)出井筒,因此在長達7 000 m的射孔管柱起鉆過程中,井控風險非常高。此外,大位移井后期修井的難度非常高,因此一般不考慮后期修井,儲層盡可能一次被射開,射孔層位一般盡可能地多,射孔跨度較大,相應的射孔槍斷爆的風險也較高。
表2 東海某油氣田三口大位移井射孔段
大位移井出于其井身結構的原因,因此完井后鋼絲作業(yè)、連續(xù)油管等后期作業(yè)很難實現。如果完井管柱的完整性不能得到保障,那么對后期安全生產會是一個嚴重威脅。而且由于大位移井后期處理手段有限,很難通過其他手段來解決出現的問題,因此在完井作業(yè)中,全面把控生產管柱的完整性是作業(yè)的一個重要部分。
井筒清潔處理是完井作業(yè)的第一步,也是完井作業(yè)的基礎。在東海三口大位移井完井作業(yè)時,通過兩趟刮管洗井作業(yè),完成井筒的高效清潔。
常規(guī)使用水基鉆井液作業(yè)開發(fā)井,在完井作業(yè)時,刮管洗井管柱僅使用刮管器就能達成清潔井筒的目標。但對于使用油基鉆井液的大位移井,僅使用刮管器,很難將井筒清潔干凈,因此為保障井筒的清潔效果,需要使用高效的清潔工具。通過三口井的實踐探索,在大位移井洗井過程中,以井筒過濾器、套管刷、強磁清潔器、刮管器的組合效果最佳。
刮管器(見圖1)主要用于清除套管內壁上的泥餅、水泥環(huán)等固相堆積;強磁清潔器用于吸附金屬碎屑,加強清除雜質的效果;套管刷(見圖2)用于清除套管內壁的浮銹及泥餅等雜質;井筒過濾器(見圖3)在起出管柱時將所有工作液導流入內部濾網,實現最終用清潔液清潔全井筒的工作。
圖2 套管刷Fig.2 Casing brush
圖3 井筒過濾器Fig.3 Wellbore filtrator
針對油基鉆井液,在洗井時,選擇使用專用的油基鉆井液套管清洗劑,并配合隔離液,增強雜質攜帶效果。配方(見表3)如下: ①隔離液: 淡水+0.5%PF-XC-H;②清洗液: 過濾海水+0.8%NaOH、鉆井水+3%~4%PF-MOCLEAN;③搬土漿。
表3 清洗劑配方Tab.3 Cleaning agent formula
下入刮管清洗井管柱時采用鉆桿+多功能井筒過濾器+套管刷+強磁鐵+刮管器+牙輪鉆頭的組合方式,首先采用30 m3搬土漿(如果平臺鉆井液池受限,則也可不用)+20 m3隔離液+海水組合,循環(huán)出井筒中的油基鉆井液并回收;其次利用15 m3隔離液+20 m3油基鉆井液套管清洗液+15 m3隔離液+海水洗井液組合,將油基鉆井液套管清洗液在環(huán)空上下頂替三遍;最后反循環(huán)清洗井筒直至工作液濁度小于30,并在封隔器坐封位置上100 m下50 m、原鉆水泥塞位置、尾管掛頂部等關鍵位置重點清洗。
在大位移井完井中,套管內摩阻是作業(yè)的一大難點,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摩阻也是作業(yè)的一個重點。根據東海地層的配伍性情況,常用的完井液體系有甲酸鹽體系、隱形酸體系以及有機鹽體系,且均為水基完井液體系。相較于鉆井用的油基鉆井液體系,摩阻較大。因此尋找合適的抗磨減阻劑成為關鍵。通過實踐證明,在隱形酸體系中使用一種稱為CX-300-SWC的潤滑劑,可以有效降低管柱摩阻,且和完井液具有較好的配伍性,在井17″尾管海水洗井過程中,原上提、下放懸重分別為260 t、 64 t,替入低摩阻完井液后,上提、下放懸重分別為178 t、 96 t,上提懸重降低31.5%,下放懸重增加50%,通過全井筒摩阻系數反演計算,摩阻系數由0.36降為0.24,下降33.3%,潤滑劑明顯改善了井筒中完井液的潤滑性。但該種潤滑劑在甲酸鹽體系中,效果不顯著,而在有機鹽體系中,更存在不配伍的情況。因此,如果能夠找到既能和完井液配伍,又能有效降低摩阻的潤滑劑,那么對完井作業(yè)十分有利。井1使用潤滑劑前后管柱懸重對比如表4所示。
表4 井1使用潤滑劑前后管柱懸重對比
射孔是連通井筒與儲層的關鍵作業(yè),射孔的精確度將直接影響投產后的產量。因此要求射孔管柱既要能夠精準射孔,又要能夠保障井筒安全。
由于大位移井井身結構等因素,常規(guī)的電纜校深無法滿足大位移井射孔的需求。因此通過在射孔管柱上攜帶隨鉆LWD工具,測量地層伽馬和套管同位素標記的位置,同時現場精確丈量射孔槍的第一發(fā)彈到伽馬定位儀的距離,以實現管柱的精確定位,消除電纜測井工具無法到位的問題。LWD的數據信號傳輸以井筒內工作液為載體,將LWD工具下至套管同位素以下,開泵并控制排量在儀器適用范圍內,勻速緩慢上提管柱測量,對比獲得校深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校深對比曲線Fig.4 School depth curve comparison
在LWD校深時,為避免校深時循環(huán)壓力過高,對射孔槍安全起爆產生影響,因此在LWD校深時,需要控制循環(huán)壓力使其不能過高。而在大位移井中,超長的管柱及復雜的井身情況,導致即使在較小的排量下,也具有較高的循環(huán)壓力,若在安全壓力限制下,達不到LWD儀器工作的排量,則將無法使用LWD儀器。因此,為避免發(fā)生上述情況,在刮管清洗井管柱時(刮管洗井時泵壓不受限制),帶隨鉆LWD儀器,提前進行管柱預校深作業(yè),測得管柱的拉伸量以及尾管掛的頂部深度,并在管柱上做好標記。在下射孔管柱時,保持射孔槍以上的管柱與刮管時預校深的管柱一致,這樣即使在射孔校深時無法使用LWD,也可以根據預校深結果對射孔管柱進行校深,此方法的精確度滿足射孔需求。在預校深時應注意,在替入完井液后進行預校深,應保持與射孔校深時的井筒內工作液狀態(tài)一致。
對于使用LWD儀器校深的射孔管柱,在設計時應考慮以下三點: ①LWD設計位置在套管同位素以上5 m左右為佳,校深時將LWD下至套管同位素以下,開泵上提進行校深,當測出套管同位素后,繼續(xù)上提即可到達預定位置,不用改變管柱上行、下行狀態(tài);②射孔管柱大小鉆具變扣接頭,與尾管掛距離以20 m以內為最佳,既能保證LWD校深時管柱的下放距離,又可以通過變扣定位尾管掛輔助校深;③射孔管柱設計的最大下放距離,要在井筒口袋的范圍內。
根據射孔需求,如果有尺寸合適的LWD儀器,可以在尾管中使用,則攜帶隨鉆LWD儀器的射孔管柱組合為: 槍頭+下部壓力延時點火頭+射孔槍+上部壓力延時點火頭+盲堵加壓接頭+循環(huán)接頭+減震管柱+LWD工具+濾網接頭+震擊器+小鉆具+變扣接頭+大鉆具。
如果沒有小套管內可使用的LWD儀器,則可在上一層套管內使用大尺寸的LWD儀器,射孔管柱組合為: 槍頭+下部壓力延時點火頭+射孔槍+上部壓力延時點火頭+盲堵加壓接頭+循環(huán)接頭1#+減震管柱+小鉆具+循環(huán)接頭2#+變扣接頭+大鉆具+LWD工具+濾網接頭+震擊器+大鉆具。
為保障射孔管柱的安全,在大位移井射孔管柱中,設計了多道安全保險。一方面,射孔點火頭采用上下兩級點火頭,以保障射孔引爆的成功率,如果射孔跨度較大,則可以設計多級射孔,將長的夾層段隔開,降低斷爆風險。另一個方面,在LWD工具下連接減震管柱,降低射孔瞬間管柱震動,保護LWD儀器,并在LWD工具上方連接濾網接頭,避免大的碎屑和編織物等雜質進入LWD儀器,影響工具性能。此外,對于使用大尺寸LWD儀器的管柱,由于LWD儀器工作排量較高,因此將循環(huán)孔上提至尾管以上,以有效降低循環(huán)泵壓。
大位移井的井控難度要高于常規(guī)井,一旦發(fā)生井控問題,則需要較長時間進行起下鉆等作業(yè)。為了兼顧LWD儀器工作,將循環(huán)孔上提到尾管以上,會導致循環(huán)通道離射孔段較遠,使得井控風險較高。為保障射孔后起鉆作業(yè)的安全,在射孔后循環(huán)壓井期間充分循環(huán),并根據需要進行短起下作業(yè),短起下時間不能少于4 h,起鉆速度控制在30 m/h以內,監(jiān)測氣全量在3%以內。起出射孔管柱后,根據現場情況,可以再單獨下入一趟循環(huán)排氣管柱,對射孔段進行充分循環(huán)排氣,為后期下生產管柱提供穩(wěn)定的井筒條件。
完井生產管柱的完整性,是保障井筒長期安全生產的關鍵。在完井管柱設計和施工中,要充分考慮配產、攜液、氣舉誘噴和井筒完整等方面。
根據油藏開發(fā)需求和鋼絲作業(yè)能力等,選擇合適的工具優(yōu)化完井生產管柱。若油藏要求后期需要進行修井等措施,則提前考慮修井可行性方案,使用插入式回接生產管柱,管柱組合為: 導向引鞋+油管+插入式封隔器+定位插入密封總成+油管+氣舉閥+井下安全閥+油管+油管掛,分兩趟下入生產管柱,通過可回收插入式封隔器回接。
為驗證下入油管的密封性,在生產管柱下入過程中需要鋼絲投堵,對油管試壓。由于鋼絲作業(yè)下深安全井斜在55°以內,因此無法實現一趟鋼絲作業(yè)下堵塞器至管柱底部。進行試壓作業(yè)時,需要考慮分段鋼絲作業(yè)投堵試壓。為解決大井斜段造成的鋼絲作業(yè)難的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在封隔器以上分段安裝尺寸逐級變化的坐落接頭,通過下管柱期間,在各級坐落接頭上投堵試壓。另一種是使用油管內封隔器,鋼絲作業(yè)投油管內封隔器至預定深度,坐封后進行油管試壓,油管試壓后取出油管內封隔器。
一趟管柱下至井底的生產管柱,使用V0級別的油管攜帶式永久封隔器作為生產封隔器,以確保油套環(huán)空密封性。封隔器坐封采用投球打壓方式作業(yè),主方案采用剪切球座+不可溶球,并備用固定球座+可溶球,以確保封隔器能夠有效坐封。
選擇油管尺寸時,根據油藏配產要求以及地層流體性質,通過軟件校核確認管柱尺寸和鋼級。通過地層流體性質分析以及地層溫壓情況,確定管材的防磨材質,選擇合適的管材材質。同時考慮管材成本、安全余量、井筒復雜性和管材庫存情況等,最終確定管柱尺寸。
為保障生產管柱的質量,應嚴格監(jiān)控氣密油管的下入質量。為此在東??偨Y經驗教訓,形成了一套現場作業(yè)的標準作業(yè)流程,以保障氣密油管的下入質量。氣密油管下入作業(yè)的標準作業(yè)流程前后效果對比如表5所示。
下入氣密油管作業(yè)前,召集相關單位人員召開技術協調會,安排相關單位和人員分工作業(yè)。
生產管柱的下入程序如下:
(1) 油管吊裝,就位至鉆臺。提前在坡道上鋪設油管位置的橡膠墊,吊裝所用配套工具,且不能損傷油管本體、外涂層及標記,吊裝時確保所有油管公扣、母扣端帶有螺紋保護器;使用長度大于1 m的標準塑質通徑規(guī),對單根氣密油管進行通徑,卸掉螺紋保護器后,使用干凈的棉布擦凈公扣端,檢查公扣端螺紋,螺紋及密封面上不能有手指可碰到的毛刺、劃痕、腐蝕坑及肉眼明顯可見的刀痕、磨痕和微裂紋等缺陷,若有以上缺陷,則須更換,否則不能入井。
(2) 涂抹絲扣油、對扣。使用軟毛刷,沿螺紋方向均勻涂抹滿足標準要求的氣密性油管螺紋脂。對扣前檢查吊卡是否與井口對中,對扣時,在母扣端安裝對扣器,使用對扣器對扣。
(3) 引扣、手動旋扣、緊扣。使用皮帶鉗對氣密性油管人工引扣,引扣后正轉至產生扭矩;使用無牙痕鉗牙的油管鉗,在鉗牙與油管的接觸部位墊220目硅絲網,對氣密性油管上扣;氣密性油管的上扣扭矩值要與油管廠家推薦的標準相匹配;上扣扭矩采用時間-扭矩、圈數-扭矩兩種方式同時監(jiān)控。
(4) 生產管柱通徑試壓。管柱在下入過程中或者到位后應做正壓試驗。在管柱下入過程中或到位后,應對井下管柱進行鋼絲作業(yè)通徑。
(5) 生產管柱下放。生產管柱上提、下放應平穩(wěn),上提高度以剛好打開吊卡(提出卡瓦)為宜,下放卡瓦時應減少沖擊載荷??刂粕a管柱的下放速度,并以管柱自動灌液速度和井下工具承壓能力等參數確定。下油管過程中,應派專人觀察和記錄井口完井液返出情況,記錄管柱排代量和懸重變化情況,如果發(fā)現異常情況,則應采取相應措施。油管下井的深度須達到設計要求,復查油管下井與未下井根數與送井油管總數是否相符。
表5 氣密油管下入作業(yè)的標準作業(yè)流程前后效果對比
通過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標準,驗證了東海三口大位移井以及大位移井完井技術的可行性,滿足了井筒清潔、射孔安全、管柱可靠的要求。
(1) 大位移、大斜度、長穩(wěn)斜、低返速井段,宜采用高效清潔工具,并分趟完成全井筒的刮管洗井,滿足井筒的清潔要求。針對油基鉆井液的井筒,使用專用的油基鉆井液套管清洗劑以降低油基鉆井液的清洗難度。根據井筒摩阻情況,選擇合適的、配伍良好的完井液潤滑劑,可以較好地改善井筒摩阻條件。
(2) 根據井筒情況,在無法使用電纜校深時,可通過射孔管柱攜帶LWD儀器,進行隨鉆校深,也可精確定位。射孔管柱采用LWD校深,不僅要在LWD工作排量下考慮泵壓對射孔點火的影響,還要考慮井控安全和管柱安全。
(3) 通過油管的分段鋼絲作業(yè)試壓,確保管柱密封性、采用V0級別的油管攜帶式封隔器保障油套環(huán)空密封、通過剪切球座+不可溶球與固定球座+可溶球配合保障封隔器坐封安全。以此保障管柱的完整性,為大位移井長期的安全生產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