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洪朗 王康 何林池
摘要? ? 青楓香是以自交系W1234為母本、自交系W20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薄皮甜瓜新品種。該品種早春栽培果實發(fā)育期約32 d,全生育期約103 d,果實為梨形,果皮綠色、光滑,單果質量500 g左右,果肉綠色,果肉厚度約2.2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2018年4月通過國家農業(yè)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為GPD甜瓜(2018)320553,適宜江蘇地區(qū)春、秋季保護地及露地種植。本文闡述了青楓香的選育過程,介紹了其產量表現和特征特性,總結了其栽培技術要點,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薄皮甜瓜新品種;青楓香;選育過程;產量;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652.035? ? ? ? 文獻標識碼? ? B
我國甜瓜種植面積與產量均居世界第1位,2016年全國甜瓜播種面積為48.19萬hm2,產量為1 635萬t[1]。薄皮甜瓜具有香味濃郁、口感香甜酥脆、風味獨特等特點,同時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深受長三角地區(qū)消費者喜愛,是甜瓜種植與銷售的重要區(qū)域[2]。由于薄皮甜瓜設施栽培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江蘇沿江地區(qū)種植的薄皮甜瓜品種多以傳統(tǒng)品種為主,如牛角瓜、甜寶、羊角蜜等,雖然這些品種具有較好的口感,但其也存在抗性不強、產量不穩(wěn)定以及商品性不整齊等缺點。因此,選育產量高、抗性強、品質好以及商品性好的品種成為育種者的主要目標。
1? ? 選育過程
母本W1234:2009年在南通地區(qū)收集到的地方品種,經3年提純復壯作為母本。該品種長勢強健,易坐果,一致性、抗病性較好,果實為扁圓形,果皮綠色、光滑有棱,單果重500 g左右,果肉黃綠色,肉質香甜、酥脆,含糖量14.5%左右。
父本W20:2009年在鹽城地區(qū)收集到的地方品種W20,經3年提純復壯作為父本。該品種長勢強,坐果性好,開花至果實成熟需30 d左右,果實為圓形,果皮為黃綠色,單果重480 g左右,果肉為淡綠色,含糖量12%左右。
2013年配制雜交組合,同年對選出的組合進行篩選,發(fā)現W1234×W20綜合性狀優(yōu)良,個別商品性狀最佳。2014—2015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6年在如皋、啟東、東臺、杭州4個地方進行區(qū)域試驗,2017年在南通地區(qū)進行示范推廣。2018年9月通過國家農業(yè)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定名為青楓香,登記編號為GPD甜瓜(2018)320553。
2? ? 產量表現
2.1? ? 品種比較試驗
2014—2015年春季在南通市五接鎮(zhèn)試驗地鋼架大棚中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小區(qū)面積12 m2,每小區(qū)40株,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以日本甜寶作為對照品種(CK),雙蔓整枝,每條子蔓留2個瓜。試驗結果表明,青楓香平均折合產量37 425 kg/hm2,較對照日本甜寶(CK)高7.61%;平均果肉厚度為2.25 cm,較對照日本甜寶(CK)高21.62%;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較對照日本甜寶(CK)高6.30%(表1)。
2.2? ? 區(qū)域試驗
2016年在如皋、啟東、東臺、杭州4個地方進行薄皮甜瓜新品種區(qū)域試驗。各試驗點以日本甜寶為對照(CK),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25 m2,3次重復,株距40~50 cm,行距70 cm,雙蔓整枝。4個試驗點平均產量35 692.5 kg/hm2,較對照日本甜寶(CK)增產6.18%(表2)。
3? ? 特征特性
青楓香植株長勢強、抗逆性較強、抗病性較強、一致性好、坐果性強,早春栽培果實發(fā)育期約32 d,全生育期約103 d,果實為圓形,果皮綠色、光滑,單瓜重500 g左右,果肉綠色,肉厚2.2 cm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果肉脆甜,耐貯性中等,適宜江蘇地區(qū)春、秋季保護地及露地種植。
4? ? 栽培技術要點
江蘇沿江地區(qū)大棚早春栽培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種,4月上旬移栽;大棚秋季栽培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種,9月初移栽。移栽前施足基肥,移栽密度為2.1萬~2.7萬株/hm2。定植澆透水后少澆水,采摘前7~10 d不澆水[3-4]。在果實膨大期酌量追施瓜類專用復合肥。雙蔓整枝,幼苗3~4葉摘心,待子蔓長15 cm左右時,從中選留長勢健壯、整齊的子蔓2條,摘除其余的子蔓,在第10節(jié)左右發(fā)生的孫蔓上坐瓜,單株結4~6個果。一般在授粉后30 d左右,果實生理成熟后及時采收[5-6]。
5? ?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中國農業(yè)統(tǒng)計資料2016[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7.
[2] 閆洪朗,王康,何林池,等.江浙滬地區(qū)甜瓜品種果實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8,49(10):107-112.
[3] 張濤,楊晉明,郝科星,等.高寒區(qū)日光溫室甜瓜豐產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6,29(12):65-67.
[4] 柏小利,馬曉鳳.日光溫室厚皮甜瓜豐產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蔬菜),2015(4):32-34.
[5] 張若緯,彭冬秀,武云鵬,等.網紋甜瓜"金利"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J].天津農林科技,2017(3):9-10.
[6] 王益明,孔維.溫室大棚甜瓜豐產關鍵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