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珍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齡兒童遠視性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分別采用單純遮蓋與短時遮蓋加乒乓球訓練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74例(74只眼)大齡兒童遠視性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 根據患兒對乒乓球訓練的愛好程度的不同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37例(37只眼)。治療組采用短時遮蓋加乒乓球訓練治療, 對照組采用單純短時遮蓋治療。對比兩組的基本治愈率。結果 隨訪1年后, 治療組基本治愈率為75.68%, 對照組基本治愈率為40.54%, 治療組基本治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大齡兒童遠視性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 采用短時遮蓋加乒乓球訓練治療, 可以明顯提高治愈率, 縮短治愈時間。
【關鍵詞】 遠視性屈光參差性弱視;大齡兒童;短時遮蓋;乒乓球訓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ort-term covering and short-term covering combined with table tennis training on hyperopia anisometropia amblyopia in older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74 older children (74 eyes) with hyperopia anisometropia amblyopia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he childrens interest in table tennis training, with 37 cases (37 ey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short-term covering combined with table tennis train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hort-term covering. The basic cure rate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1-year follow-up, the basic cure rate was 75.6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ch was 40.54%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asic cur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older children with hyperopia anisometropia amblyopia, short-term covering and table tennis training can obviously improve cure rate and shorten cure time.
【Key words】 Hyperopia anisometropia amblyopia; Older children; Short-term covering; Table tennis training
弱視是兒童常見眼病, 其發(fā)病率較高, 在我國兒童弱視患病率為2%~4%[1], 因其治療效果與年齡密切相關, 因此臨床上特別強調早發(fā)現(xiàn)和及時合理治療[2]。特別是屈光參差性弱視, 因健眼視力正常, 往往早期難以發(fā)現(xiàn), 因此在基層醫(yī)院, 大齡弱視兒童并不少見, 本院對其采取了積極的治療, 但是往往療效欠佳, 通過加用乒乓球訓練, 并進行對比研究, 獲得滿意療效, 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莒縣人民醫(yī)院小兒眼科門診隨訪治療的74例(74只眼)大齡兒童遠視性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 其中男40例, 女34例;年齡10~15歲, 平均年齡(12.35±1.08)歲。弱視診斷參照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通過的弱視定義[2], 屈光參差以雙眼球鏡度數相差≥1.5 Ds, 或者柱鏡度數相差≥1.0 Dc。初診時弱視眼平均視力為(0.08±0.12)。根據患兒對乒乓球訓練的愛好程度的不同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37例(37只眼)。
1. 2 方法 所有入選兒童就診時均先進行眼部檢查, 包括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眼壓測量、眼部A/B超、眼底照像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以排除先天性白內障、瞳孔殘膜及先天性黃斑發(fā)育不良等眼部器質性病變。所有患兒首次來診, 均給予1%硫酸阿托品眼膏, 2次/d,?5 d后行檢影驗光及進一步眼部檢查, 以排除眼部器質性病變。當日給予配鏡, 1個月后瞳孔完全恢復, 檢查矯正視力, 以確定遮蓋時間。治療組采用短時遮蓋加乒乓球訓練治療, 對患兒的健眼進行遮蓋, 遮蓋時間為4.0 h/d, 乒乓球訓練時間為0.5 h/d, 由家長監(jiān)督。對照組采用單純短時遮蓋治療, 對患兒的健眼進行遮蓋, 遮蓋時間為4.0 h/d。所有患兒均治療1個月復查1次, 記錄視力檢查結果, 連續(xù)觀察1年。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隨訪1年后, 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按1996年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制定的療效評價標準[3]將本次治療效果分為:無效:包括視力退步、不變或僅提高1行者;進步:視力提高≥2行者;基本治愈:視力提高至≥0.9者?;局斡?基本治愈例數/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隨訪1年后, 治療組基本治愈率為75.68%, 對照組基本治愈率為40.54%, 治療組基本治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弱視是指視覺發(fā)育期內由于異常視覺經驗引起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下降, 而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1]。在小兒斜弱視門診, 屈光不正及屈光參差性弱視最為多見, 由于小兒在視覺發(fā)育期未得到及時矯正, 從而形成弱視。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 由于健眼視力好, 早期發(fā)現(xiàn)困難, 因此大多數患兒在就診時年齡均偏大。而弱視對兒童危害極大, 包括視力殘疾及心理功能障礙[4], 因此可直接影響患兒的學習及就業(yè), 目前兒童弱視治療有遮蓋治療、壓抑療法、視刺激療法和綜合療法等。視覺包括很多方面, 如空間分辨、亮度分辨等, 而屈光參差性弱視視網膜中心凹X型神經節(jié)細胞得不到有效刺激, 導致視路中X細胞發(fā)育障礙, 功能失調和空間分辨能力下降[5]。在基層醫(yī)院, 因家長的認知水平及配合程度差異, 給弱視治療帶來一定難度。特別是大齡兒童, 單純短時遮蓋治療, 因長期佩戴眼罩影響外觀, 產生心理影響, 造成遮蓋困難[6]。近幾年來, 根據教育部門大力提倡體育鍛煉, 增強兒童體質。因此本院把乒乓球訓練加入到弱視訓練中, 療效顯著。乒乓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可對患兒的眼睛產生不同的空間頻率刺激, 因乒乓球訓練中, 眼睛以乒乓球為目標, 不停地遠近高低調節(jié)和運動, 往往1 min內進行5個來回, 練習者的眼睛經過多次視近物和視遠物交替, 不斷地使睫狀肌放松與收縮, 眼外肌也在不停地舒縮, 可以很大地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呂學森等[7]也采用不同空間頻率的檢查, 分析各空間頻率的振幅與潛伏期, 從而找到患者最敏感的空間頻率, 進行弱視治療。本院采用乒乓球訓練加短時遮蓋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經檢查可發(fā)現(xiàn), 患眼調節(jié)能力明顯下降, 而調節(jié)是指眼睛通過睫狀肌的收縮從而改變晶狀體的屈光度, 使不同距離的物體能清晰地成像于視網膜上。實施乒乓球訓練的兒童, 由于眼睛不斷地跟隨目標遠、近調節(jié), 從而使弱視眼的調節(jié)能力明顯提高。胡萍等[8]經研究發(fā)現(xiàn)經調節(jié)訓練的兒童, 視力提高的程度和療效明顯, 這同本研究的臨床觀察結果相符。同時經乒乓球訓練可以提高患兒的空間分辨能力, 而形覺是視覺系統(tǒng)的重要感覺功能之一, 其反映視覺系統(tǒng)對外界物體的空間分辨能力, 是保證視覺系統(tǒng)正常發(fā)育的一個重要因素[9-12]。
在隨訪的所有患兒中, 均在準確驗光的基礎上佩戴合適的矯正眼鏡, 并行健眼遮蓋, 遮蓋時間均為4 h/d;治療組患兒一般在放學后同時對弱視眼進行乒乓球訓練。通過臨床觀察, 加用乒乓球訓練后, 使治療效果明顯提高, 縮短了治愈時間, 大大提高了患兒的依從性, 且增強了體格, 在基層醫(yī)院中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弱視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 對于大齡兒童遠視性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 采用短時遮蓋加乒乓球訓練治療, 可以明顯提高治愈率, 縮短治愈時間。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 所觀察樣本量有限, 在臨床上可以擴大到所有弱視患兒實施治療, 并進行長期隨訪, 以探索是否可以降低弱視治療后的回退率。
參考文獻
[1] 葛堅, 趙家良, 黎曉新. 眼科學. 第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417-418.
[2] 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 弱視診斷專家共識(2011年). 中華眼科雜志, 2011, 47(8):768.
[3] 中華眼科學會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 弱視的定義、分類及療效評價標準.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 1996, 4(3):97.
[4] Chen Y, Chen X, Chen J, et al. Longitudinal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for 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Amblyopia Treatment: Perspective from Children. Curr Eye Res, 2016, 41(2):208-214.
[5] 王富彬. 實用視覺電生理學.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435-438.
[6] Vagge A, Nelson LB. Compliance with the prescribed occlusion treatment for amblyopia. Curr Opin Ophthalmol, 2017, 28(5):454-459.
[7] 呂學森, 馬靜, 馮潔, 等. 選擇敏感空間頻率治療弱視的有效性研究.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 2013, 21(1):24, 41.
[8] 胡甸萍, 姚勇, 竇紅波, 等. 調節(jié)訓練聯(lián)合綜合療法治療兒童高度遠視性弱視的臨床觀察.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2, 12(6):375-378.
[9] Patrick Watts. Preseptal and orbital cellulitis in children:a review. Pea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2011, 21(1):1-8.
[10] 馬榮慶. 傳統(tǒng)遮蓋聯(lián)合綜合訓練治療大齡兒童屈光參差性弱視的臨床研究.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16, 38(1):17-18.
[11] 張輝. 傳統(tǒng)遮蓋聯(lián)合綜合訓練治療大齡兒童屈光參差性弱視的臨床研究.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4):736-738.
[12] 林春堤, 熊永強, 呂月娥, 等. 遮蓋療法聯(lián)合綜合訓練治療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的效果及對視覺敏感度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7):1536-1539.
[收稿日期: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