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峰,任澤良,占國平,王艷東,張成高
(九江海天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100)
雙相不銹鋼是指其微觀組織由鐵素體相和奧氏體相組成的材料,兩相質(zhì)量分數(shù)各占約50%。該類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特點,與鐵素體相比,塑性、韌性更高,無室溫脆性,耐晶間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均顯著提高,同時還保持有鐵素體不銹鋼的475 ℃脆性以及導熱系數(shù)高、具有超塑性等特點。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強度高且耐晶間腐蝕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有明顯提高。雙相不銹鋼具有優(yōu)良的耐孔蝕性能,也是一種節(jié)鎳不銹鋼[1—10]。該鋼板不僅耐腐蝕性好,而且強度高、價格便宜,是不銹鋼結(jié)構(gòu)產(chǎn)品的理想選擇,但該鋼板對焊材、焊接工藝要求較高,所以研究其焊接工藝具有重要意義。
S22053 雙相不銹鋼具有較好的性能,自Outokumpu 公司于2000 年開發(fā)出來后,現(xiàn)已廣泛用于造紙工業(yè)設備、食品加工設備、海上石油平臺(熱交換器管、水處理和供水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噴水系統(tǒng))、脫鹽(海水淡化)設備等特殊化工環(huán)境設備[11—13]。董建君等[14]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藝對2205 雙相不銹鋼接頭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接頭焊縫及熱影響區(qū)的沖擊韌性隨著奧氏體含量的增加而增高,線能量增大可促進更多的奧氏體生成,但也會導致組織相對粗大。常靜等[15]采用不同焊接工藝對 2205 雙相不銹鋼進行焊接,并對接頭組織和晶間腐蝕性能進行了分析。試驗結(jié)果表明,熱輸入量大的鎢極氬弧焊(TIG)蓋面焊接接頭焊縫中心和熱影響區(qū)奧氏體含量多于焊條電弧焊,且奧氏體相交織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焊條電弧焊焊縫中心存在大量第二相粒子,第二相粒子主要由于脫渣不充分導致,而第二相粒子的存在嚴重影響焊縫中心的耐晶間腐蝕性能。
文中采用兩種不同焊材(焊條、焊絲+焊劑)對S22053 鋼板進行焊接,通過試驗確定S22053 雙相鋼兩種焊接方法的選擇原則,并對接頭進行力學性能、晶間腐蝕、微觀金相和鐵素體含量檢測試驗,這對保證焊縫質(zhì)量和后續(xù)雙相鋼的焊接工作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工程實踐意義。
試驗材料為S22053 雙相不銹鋼,試件尺寸為500 mm×150 mm×20 mm,化學成分如表1 所示。所用的焊條有Φ3.2 mm 和Φ4.0 mm 兩種規(guī)格的E2209-16,焊絲有ER2009,焊劑有GXS-330。焊接前用砂紙將不銹鋼板材表面清理干凈,再用丙酮和酒精擦洗板材表面,待酒精丙酮揮發(fā)后進行焊接。
表1 S22053 不銹鋼的化學成分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22053 stainless steel
試驗涉及焊接方法有SMAW 和SAW,焊接接頭坡口形式為單面V 形坡口,坡口角度為70°,焊接位置都為平焊,焊接參數(shù)如表2 所示。焊后沿各焊接接頭的橫截面取樣進行分析,對比不同工藝參數(shù)下接頭微觀組織、力學性能、耐晶間腐蝕性能和鐵素體含量的變化特征。
表2 焊接參數(shù)Tab.2 Welding parameters
采用偏重亞硫酸鈉鹽酸水溶液對金相試樣進行腐蝕,采用硫酸-硫酸銅溶液進行耐晶間腐蝕性能測試,在微沸的硫酸-硫酸銅溶液中煮沸20 h 后,采用彎芯半徑為試樣厚度2 倍的壓頭對試樣彎曲90°,根據(jù)試樣產(chǎn)生裂紋的情況判斷材料是否具有晶間腐蝕敏感性。拉伸試樣尺寸如圖1 所示,拉伸速率為2 mm/min,彎曲試樣如圖2 所示。
圖1 拉伸試件尺寸Fig.1 Dimension of tensile test piece
圖2 彎曲試件尺寸Fig.2 Dimensions of bending test piece
3 組試驗接頭顯微組織如圖3 所示。圖3a,c,e為接頭焊縫顯微組織,可以看出3 組試驗的焊縫組織為奧氏體和鐵素體,基體為鐵素體,奧氏體被鐵素體基體包圍著。3 組試驗的奧氏體晶粒大小和組織形態(tài)變化較大,圖3a 和c 中,主要為晶間奧氏體和晶內(nèi)奧氏體,晶間奧氏體沿鐵素體晶界析出呈條狀,晶內(nèi)奧氏體生長在鐵素體晶內(nèi)呈片狀,圖3e 中,主要是魏氏奧氏體呈羽毛狀,從圖3e 可以看出奧氏體多于鐵素體,粗大的奧氏體占據(jù)了大片區(qū)域,局部有魏氏組織產(chǎn)生,奧氏體按一定方向的板條狀分布,也有部分以片狀分布。這是因為隨著焊縫冷卻,晶粒會沿著散熱最快的方向生長,從焊縫邊緣向焊縫中心生長,粗大的奧氏體之間分布著許多細小的等軸晶,但由于焊縫金屬瞬間冷卻,晶粒呈長條狀分布。對比圖3a,c,e 可以發(fā)現(xiàn),圖3a 中奧氏體晶粒最為細小,這主要是由于E2209 焊條中Ni 含量高于ER2209,Ni 含量增多有助于降低相變溫度和細化晶粒,焊條直徑越大,所需要的熱輸入越大,因此Φ3.2 mm 的E2209焊條具有更小的熱輸入,焊縫冷卻速度較快,晶粒更為細小的特點。圖3b,d,f 為接頭熱影響區(qū)顯微組織,熔合線兩側(cè)的組織有明顯差異,在熱影響區(qū)板條狀的奧氏體以一定方向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這是因為靠近焊縫一側(cè)熱影響區(qū)的峰值溫度超過了鐵素體固溶溫度,有利于奧氏體向鐵素體轉(zhuǎn)變,隨著焊縫的冷卻,奧氏體晶粒逐漸長大,并向鐵素體晶粒內(nèi)部延伸,形成了條狀奧氏體,此外奧氏體與鐵素體比例基本各占一半,圖3f 中出現(xiàn)了魏氏組織,雙相鋼組織中鐵素體和奧氏體分布越均勻,那么沖擊韌性越好,因此在接頭熱影響區(qū)均可以獲得良好的塑韌性,提高接頭的變形能力和抵抗斷裂能力。
圖3 接頭顯微組織Fig.3 Microstructure of joint
3 組試驗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如表3 所示。這3組試驗使用的母材和焊材本身晶間腐蝕試驗都合格,且試驗方法和標準也是ISO 3651—2,排除母材和焊材對焊縫金屬的影響。從表3 看出,3 種焊接方法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都合格,這主要是由于在奧氏體-鐵素體雙相組織中,δ/γ相界面能低于奧氏體晶界γ/γ界面能,碳化物擇優(yōu)在δ相一側(cè)析出,降低了碳化物在奧氏體相界面的析出量,此外,在奧氏體晶界處被孤立的鐵素體分離,增加了晶界面積,也有利于提高接頭抗晶間腐蝕的能力。晶間腐蝕試樣彎曲90°后的試樣形貌見圖4,由圖4 可見,試樣彎曲部位外表面均未產(chǎn)生晶間腐蝕裂紋。
表3 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Tab.3 Results of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
圖4 彎曲后的試樣形貌Fig.4 Specimen morphology after bending
3 組試驗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qū)鐵素體含量檢測結(jié)果如表4 所示。從表4 可看出3 種焊材的焊縫金屬鐵素體含量都滿足要求,而且集中在57%左右,說明這3 種焊材的化學成分較穩(wěn)定,采用的焊接工藝參數(shù)也不會造成鐵素體相和奧氏體相比例失衡。3 組試驗中都是鐵素體居多,奧氏體與鐵素體兩相平均比例為42.33%∶57.67%,雙相不銹鋼接頭的兩相比例在要求的范圍內(nèi)。
表4 接頭鐵素體質(zhì)量分數(shù)Tab.4 Ferrite content of joint
圖5 為接頭室溫抗拉強度。各接頭均是在打磨清理余高后所測得。從圖5 可以看出,E2209 接頭抗拉強度均為855 MPa,ER2009+GXS-330 接頭抗拉強度為795 MPa,焊縫的抗拉強度均達到了母材抗拉強度的97%,ER2009+GXS-330 接頭斷裂在熱影響區(qū)靠近母材一側(cè),E2209 接頭斷裂在母材。E2209(Φ3.2 mm),E2209(Φ4.0 mm),ER2009+GXS-330 接頭伸長率依次為24%,21%,26.4%,均大于標準要求,檢驗結(jié)果均合格。
圖5 室溫抗拉強度Fig.5 Bar chart of tensile strength at room temperature
1)采用兩種不同焊材(Φ3.2 mm 和Φ4.0 mm 焊條、焊絲+焊劑)焊接的接頭組織為奧氏體和鐵素體,基體為鐵素體,奧氏體被鐵素體基體包圍著,3 組試驗的奧氏體晶粒大小和組織形態(tài)變化較大,其中Φ3.2 mm 的E2209 焊條焊縫晶粒最為細小,宜選用此種焊接方法。
2)對兩種不同焊材進行晶間腐蝕試驗和鐵素體含量檢測試驗,從試驗結(jié)果來看,3 種焊材基本都滿足S22053 的焊接要求。
3)兩種焊材接頭抗拉強度均達到母材抗拉強度的97%,Φ3.2 mm 的E2209 焊條焊縫抗拉強度為855 MPa,超過了母材抗拉強度,拉伸試樣斷裂在母材處,伸長率依次為24%,21%,26.4%均符合標準要求,90°側(cè)彎后表面無任何可見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