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秀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細菌性陰道炎的常用治療方法為應用抗菌類藥物或實施陰道沖洗,雖然藥物能夠糾正患者陰道中微生物的平衡,改善疾病癥狀,但該疾病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為此本文對細菌性陰道炎治療中聯合應用替硝唑及克林霉素的效果予以研究,希望為該疾病的治療及預后提供數據支持。
對2018年6月~2019年2月間在我院實施細菌性陰道炎治療的84例患者進行隨機抽取,并根據其入院先后順序予以分組研究。研究組42例患者年齡區(qū)間在26~47歲之間,均值計算后為(36.31±15.67)歲,病程均值計算后為(13.47±5.08)天;對照組42例患者年齡區(qū)間在24~46歲之間,均值計算后為(36.12±15.44)歲,病程均值計算后為(13.34±4.93)天。使用統計分析軟件對兩組患者病程,年齡等研究資料進行檢驗分析,顯示P>0.05,統計學含義無顯著性及參考價值存在。
納入標準:符合細菌性陰道炎診斷標準;陰道分泌物細菌檢驗結果為陽性;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研究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無法遵醫(yī)囑按時使用藥物;患有精神障礙類疾??;處于孕期或哺乳期;具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中使用替硝唑(湖南迪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659)予以口服,服用劑量為每天1.0 g,1次/d。研究組患者同時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陰道凝膠(多多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61)推入陰道內進行治療,頻率為1次/d?;颊邞诿客砣胨扒鍧嵧怅幒笤偈褂藐幍滥z,在治療進行期間禁煙戒酒,并禁止同房。醫(yī)護人員需進行隨訪,時間為治療6個月后。
觀察兩組患者疾病治療效果,治療安全性以及疾病復發(fā)率。
治療效果:若疾病癥狀,陰道檢查正常,細菌檢出率為陰性,視為治愈;若患者癥狀及陰道檢查結果有顯著改善,視為好轉;若患者癥狀及陰道檢查結果改善不明顯,或加重,視為無效[1]。
于SPSS 18.0統計分析軟件中對觀察指標中數據予以錄入及檢驗(t或x2),若P<0.05可得數據統計學含義具有顯著性,否則差異不顯著,統計學含義不存在。
表1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疾病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且P<0.05,統計學含義的參考價值顯著。
研究組42例患者中有2例出現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76%,其中惡心及乏力各為1例;對照組42例患者中有9例出現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43%,其中有4例惡心,3例口苦,2例乏力。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檢驗后x2=5.1258,P=0.0236,統計學意義存在。
表1 分析疾病治療效果
在隨訪時可發(fā)現,有3例研究組患者復發(fā),概率為7.14%,有10例對照組患者復發(fā),發(fā)生率為23.81%,研究組疾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檢驗后x2=4.4594,P=0.0347,統計學意義具有顯著性。
作為結締組織炎性疾病,陰道炎可分為霉菌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以及念珠菌陰道炎,其中細菌性陰道炎較為常見,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外陰瘙癢灼熱,較多分泌物及分泌物性狀異常。正常情況下,女性陰道中具有穩(wěn)定的菌群,若其中生態(tài)平衡出現異常,導致乳桿菌屬類細菌數量下降,而厭氧菌等細菌數量升高,就會導致陰道炎的發(fā)生。所以臨床中常用抗生素類藥物殺滅致病菌,并保證不會對乳桿菌屬造成影響,作為硝基咪唑類藥物之一,替硝唑能夠作用于厭氧菌,抑制其DNA合成,對乳桿菌屬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同時顯著縮短了治療時間,具有較高的藥物吸收效率[2];而作為活性抗菌類藥物之一,克林霉素具有廣譜性,能夠對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產生阻礙[3],在婦科感染以及腹腔炎癥等治療中應用廣泛。與林可霉素相比,兩者具有相同的抗菌譜,但克林霉素具有更強的抗菌活性,對厭氧菌引起的感染療效顯著。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聯合應用克林霉素及替硝唑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僅應用替硝唑的患者,同時其疾病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兩組數據之間的對比結果表明統計學含義顯著(P<0.05)。
因此,在細菌性陰道炎治療中聯合應用替硝唑及克林霉素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改善患者陰道內微生態(tài)平衡,降低疾病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