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春
繪本具有靈活多樣的形式和豐富有趣的內容,能通過有趣且生動的方式來傳授知識、講述故事、傳遞思想,與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興趣愛好相符,深受兒童的青睞。目前教師越來越認識到繪本閱讀的重要作用,并將其逐步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成為重要的語文教學資源,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針對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展開分析。
1 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
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①激發(fā)學習興趣。繪本通過生動形象、色彩鮮明的圖畫對完整有趣的故事進行描述,語言押韻且簡潔,文章重點句型和主題詞匯的重復率高,有利于學生高效完成閱讀任務,自主輸出語言,輕松記憶文本內容,提高學習興趣。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繪本故事將文字和圖片相結合,旨在通過生動且形象的圖文表達故事的深層內涵,使學生切實感受表達和語言。當學生對無法理解的表達及詞匯加以閱讀時,能通過圖畫進行詞義的猜測,對圖片與語言的關聯(lián)性、圖片的意義進行充分想象,進而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造思維與想象能力。③加深語言理解。繪本基本是以故事為主線,將簡短的文字與夸張的人物形象、鮮明的色彩、連貫的畫面相配合,確保語言情景的逼真性、形象性和直觀性,以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準確、快速理解內容,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及記憶。
2 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
- 激情導讀。由于小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不強,所以教師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時,應該有計劃性、目的性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引導學生對繪本故事表達的思想情感加以理解,并根據生活經驗產生情感的共鳴,欣賞繪本蘊藏的魅力。同時教師在激情導讀環(huán)節(jié)可采用動聽的語言、飽滿的情感、夸張的動作來合理展開故事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激發(fā)繪本閱讀興趣。以《小豬變形記》為例,教師可通過模擬的語調、夸張的動作展現(xiàn)小動物有趣、滑稽的行為及姿態(tài),使學生在故事情節(jié)的閱讀中理解文章主旨。
- 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營造自由、輕松、融洽的閱讀氛圍,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能自主閱讀,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通常教師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繪本閱讀情境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取長補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時,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根據繪本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以便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內容的興趣,拉近學生與繪本閱讀的距離,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提高思維能力。以《母親的恩情》為例,教師可創(chuàng)設如下生活情境:日常生活中是誰為我們洗衣做飯、整理衣服?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對生活中的母愛予以感受,進而感恩父母;然后要求學生閱讀繪本內容,通過圖文的閱讀來體會母愛的偉大,同時利用多媒體播放與母親相關的歌曲或視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實現(xiàn)以讀促寫的教學目標。
- 精選繪本書籍。由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心智尚不成熟,加上繪本稂莠不齊,所以教師要主動為學生挑選或推薦具有價值及趣味性的繪本,使其與學生的個性閱讀和共性閱讀相符。如選擇一年級的繪本故事時,可以文字較少、內容淺顯、圖畫有趣為主,科學指導學習,如《美麗的夢想》等;二年級的繪本故事應從各方面提升,如《逃家小兔》等,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此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繪本,與同伴之間相互推薦感興趣的繪本,以此豐富知識面,增加課外閱讀量。
- 拓展繪本內容。繪本是一種教學輔助資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拓展閱讀內容,引導學生通過略讀、精讀等方式閱讀繪本故事,在此基礎上選擇不同的描寫對象對內容進行仿寫或續(xù)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當然學生在繪本閱讀中會產生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此為依據來擴寫繪本內容,適當加入自己的想法來改編繪本內容,培養(yǎng)想象思維。以《司馬光》為例,通過對繪本內容的閱讀,學生能了解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跡,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來續(xù)寫內容,如司馬光救出朋友后,后面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或者是鼓勵學生結合內容進行拓展,根據身邊的人物來描寫事件,如好伙伴拾金不昧或助人為樂的故事。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學生能充分了解司馬光勇敢、機智、沉著的品格,并將其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3 結束語
作為一種閱讀書籍,繪本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能為學生營造趣味性強的閱讀情境。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激情導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精選繪本書籍、拓展繪本內容等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圖文發(fā)揮想象或聯(lián)想,進而激發(fā)繪本閱讀的興趣,提高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