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夢寒
奈良美智是日本最重要的現代流行藝術家之一。對許多中國的年輕人來說,他的名字不但不陌生,而且還是時尚、前衛(wèi)的象征。他的經典作品,那個造型簡單、神態(tài)迷離的夢游娃娃曾經風靡一時,在2009年火遍全國的電視劇《蝸居》中,就被當作體現財富實力的道具。
除了閉著眼睛的夢游娃娃,奈良美智更多的作品是吊眼角、兇巴巴的小女孩以及同樣吊眼角、兇巴巴的小狗??墒牵褪沁@樣一些簡單的造型,以及漫畫化的孩子氣的表情,居然觸動了全世界成千上萬成人的內心。就像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說的,奈良美智畫的是“因沉痛與孤獨而異常冰冷的世界,但內心絕不是惡的。而我寧可在這樣的世界中長居”。這也許是所有喜歡奈良美智的人內心的感受吧。
夢游娃娃
奈良美智1959年出生于日本青森縣弘前市,像許多日本普通家庭一樣,奈良美智的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掙錢養(yǎng)家。兩個大他八九歲的哥哥,經常帶漫畫書回家,可以算是最早給他藝術啟蒙的人。童年的奈良美智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不太合群。他在小學時得到的評語是“有空想癖的習慣,注意力不集中,總是看著窗外”。到了高中以后,他雖然愛逃學,但是喜歡詩歌,參加了許多社團活動,結交了許多大學生朋友。因為酷愛搖滾樂,他還在舞廳做過DJ(音響調音師)。18歲時,他正式開始學畫。有趣的是,奈良美智年少時的畫被認為過于成人化,在成年后以畫畫為職業(yè)的時候,他的作品反而充滿了孩子式的天真和稚氣。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產生、流行,都離不開與之相對應的時代背景。也就是說,只有在那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奈良美智才會畫出那樣的作品,人們也才需要那樣的作品。當時的日本,正處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期,但在發(fā)展的早期,由于經濟政策的缺陷,導致國富民貧、社會矛盾尖銳。后來政府制訂了著名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日本迅速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奈良美智的青春期與國家的工業(yè)現代化進程碰撞在一起,高科技、高強度的社會生活帶來的孤獨感、疏離感,以及人們對主流文化的質疑、對政治的反思、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是當時彌漫在整個日本社會的大眾情緒。
從美術學院畢業(yè)后,奈良美智做過一段時間的美術教師,之后就去了德國。他在杜賽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德國當代藝術,并深受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德國表現主義盛行于20世紀初,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與奈良美智青少年時期的日本頗有幾分相像。在科技與工業(yè)高度結合的現代社會中,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方式已經不能紓解人們內心的焦慮、憤怒、憂郁和孤獨。于是,表現掩蓋在外部形象下的事物的本質,表達真正的自我,成為一種新的創(chuàng)作潮流。從杜賽爾多夫藝術學院畢業(yè)后,奈良美智就留在了德國。在旅居德國的12年中,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繪畫和雕塑作品。但真正的創(chuàng)作高峰,還是在他回到日本以后。夢游娃娃就是他回國以后的作品,他也終于在其中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宿。如他所說,“那些小孩子和動物的畫像,都變成了我的自畫像”,是“我面對自己的內心而畫出的景象”。
壞小孩插圖
哭泣的女孩
小狗
奈良美智筆下的壞小孩,有著日本漫畫的典型特征,造型簡單,色彩單純,但是又不同于日本漫畫中的“可愛”和“萌”。撇嘴瞪眼的小孩和小狗看起來任性又倔強,卻并不兇惡,也沒有表現主義常有的悲觀和失望。相反,那些貌似具有攻擊性的形象,在沒有任何筆觸背景的襯托下,散發(fā)出溫柔的、孤獨的,又帶有一絲暖意的情緒,觸動人們心底最私密、最柔軟的地方,讓人情不自禁地駐足觀賞并展開遐想。
奈良美智在每一次作品巡展時,都會搭建一間名為“夏日之屋”的工作室,讓人們了解他的工作環(huán)境。人們在這里可以看到他的工作日常,墻上、桌上到處都是稚拙的舊玩具和他隨心所欲的涂鴉。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間小屋和奈良美智的展覽一樣,都是一片遠離喧囂的凈土,一個心靈的庇護所。
2011年,奈良美智的父親在地震中去世,此事給了他很大的震動。他改變了畫中壞女孩的形象,給了她一雙水汪汪的、清澈見底的大眼睛。
他說:“我開始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