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媛媛 卜顯忠 翁存建 ,3,4 王鵬程 羅仙平 ,3,4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資源工程學院,陜西西安710055;2.青海省高原礦物加工工程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青海西寧810006;3.西部礦業(yè)集團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青海西寧810006;4.青海省有色礦產(chǎn)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海西寧810006)
青藏高原某斑巖型銅礦原礦銅品位較高,且銅主要以硫化銅礦形式賦存,但在實際生產(chǎn)中,由于銅浮選的藥劑制度存在一定缺陷,造成銅回收指標不理想,且現(xiàn)場捕收劑用量大、成本高。因此,急需更高效的捕收劑代替,并對現(xiàn)場藥劑制度進行優(yōu)化。響應曲面法是應用最廣泛的實驗設計和優(yōu)化方法,在受多工藝參數(shù)影響的變量試驗中應用廣泛[1-4]。響應曲面優(yōu)化[5]能夠有效地分析模型中響應量受到單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響[6],優(yōu)化有限的試驗點,可通過預測各因素的具體工藝條件確定其最佳水平范圍,有效縮短試驗時間及次數(shù)[7]。趙敏捷等[8]通過中心復合設計進行響應曲面設計,以磨礦細度、硫化鈉用量和磷酸乙二胺用量為自變量,銅精礦回收率和品位為響應因變量,優(yōu)化了云南某氧化銅礦浮選試驗,表明響應曲面可以優(yōu)化銅礦物的浮選。廖亞龍等[9]采用響應曲面法對某復雜硫化銅礦的浸出工藝建立了浸出率模型,發(fā)現(xiàn)銅的浸出率與預測值吻合較好,表明響應曲面模型可信度高。
響應曲面分析在選礦實驗設計研究中的應用已有實踐證明可行,但其對斑巖型硫化銅礦的分析極少見相關研究,本文針對西部礦業(yè)集團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為改善現(xiàn)場用藥缺陷而研制的一種硫胺酯類復配捕收劑(XK-103)進行響應曲面分析,考察其在西藏某斑巖型銅礦浮選試驗研究中的應用效果,旨在尋求XK-103在該礦石選別中應用的最佳條件及其他因素對浮選指標的交互影響,為現(xiàn)場提供理論指導。
礦樣取自青藏高原某斑巖型銅礦,試樣銅含量為1.28%,CuO占0.075%,銅氧化率為5.86%。原礦工藝礦物學研究表明,輝銅礦是銅的主要賦存礦物,其含銅量占總銅量的54.78%,其次是黃銅礦,且試樣中主金屬銅礦物顆粒相對較粗,在較粗的磨礦細度下即可實現(xiàn)銅礦物的回收;其脈石礦物主要是長石和石英等,黏土礦物含量較低,不易泥化,更有利于浮選。原礦化學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梢钥闯?,礦石銅品位為1.28%,含量較高,是礦石中主要回收的元素。
注:Au、Ag含量的單位為g/t。
浮選試劑主要有石灰(分析純)、XK-103(工業(yè)級)、BK404(工業(yè)級)、Z-200(工業(yè)級)、酯-105(工業(yè)級)、硫化鈉(工業(yè)級)、2#油(工業(yè)級)等。
試驗設備主要有XFD系列掛槽式浮選機(長春探礦機械廠)、XTLZ型多用真空過濾機(南昌通用化驗制樣機廠)、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市東星建材試驗設備有限公司)、錐形球磨機(長春探礦機械廠)等。
將礦樣破碎至2 mm以下,每次稱取1000 g礦樣,球磨機磨至-0.074 mm占60%后進行浮選試驗,浮選用水為自來水,按試驗條件依次添加調(diào)整劑攪拌3 min,加入捕收劑攪拌2 min,加入起泡劑攪拌1 min。浮選試驗流程見圖1。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利用響應曲面優(yōu)化浮選條件進行最優(yōu)條件試驗研究。
3.1.1 捕收劑種類對粗選指標的影響
為考察新型捕收劑XK-103的浮選效果,將其與Z-200、BK-404等現(xiàn)場常用硫化銅礦捕收劑進行對比。捕收劑用量均為28 g/t,調(diào)整劑硫化鈉用量為250 g/t,起泡劑2#油用量為14 g/t,pH值為9,捕收劑種類對硫化銅礦浮選指標影響結果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XK-103作為銅粗選捕收劑時,銅粗精礦銅回收率最大,為94.27%。Z-200、BK-404和酯-105的浮選回收率均低于XK-103,XK-103在銅粗選時的品位雖低于其他3種藥劑,但回收率明顯較優(yōu),品位可通過后續(xù)精選作業(yè)來提高。因此,后續(xù)作業(yè)選用XK-103為浮選捕收劑。
3.1.2 礦漿pH值對粗選指標的影響
采用XK-103作捕收劑,藥劑用量為28 g/t,用石灰作pH調(diào)整劑,選取石灰用量為500 g/t、1 000 g/t、1 500 g/t、2 000 g/t、2 500 g/t,分別對應pH為 8、9、10、11、12,2#油用量為 14 g/t,硫化鈉用量為 250 g/t。pH值對浮選指標的影響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隨著pH值的增加,銅粗精礦品位與回收率都是先上升再降低,當pH值為9時,品位達到最大值,為17.06%,回收率為94.25%,回收率在pH值為10時達到最大值,為94.32%,但是品位略低,為16.69%,回收率相差不大。綜合考慮,后續(xù)試驗pH值為9,即石灰用量為1 000 g/t。
3.1.3 硫化鈉用量對粗選指標的影響
固定pH值為9,2#油用量為14 g/t,捕收劑XK-103 用量為 28 g/t,選取硫化鈉用量為 0 g/t、250 g/t、500 g/t、750 g/t,考察硫化鈉的用量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硫化鈉用量為250 g/t時,銅粗精礦回收率優(yōu)于不加硫化鈉時指標,可見適量的硫化鈉可以硫化部分氧化銅,使銅得到更好的回收;隨著硫化鈉用量繼續(xù)增加,銅粗精礦的回收率在逐步降低,這是由于硫化鈉用量大時,起到了抑制劑的作用,抑制了部分硫化礦,硫化鈉對銅礦物的抑制作用由強到弱依次為黃銅礦、斑銅礦、銅藍、輝銅礦[10]。因此,選擇硫化鈉用量為250 g/t。
3.1.4 XK-103用量對粗選指標的影響
銅粗選固定pH值為9,2#油用量為14 g/t,硫化鈉用量為250 g/t,選取XK-103用量為7 g/t、14 g/t、21 g/t、28 g/t、35 g/t,考察捕收劑XK-103用量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隨著XK-103用量的增加,銅粗精礦回收率逐步增加,品位隨之減小,品位可通過后續(xù)精選作業(yè)來提高;當捕收劑用量為28 g/t時,回收率達到最大值。因此,選擇XK-103用量為28 g/t。
響應曲面分析是一種統(tǒng)計學和數(shù)學方法的結合,主要目標是優(yōu)化受各種工藝參數(shù)影響的響應值,可將參數(shù)與響應面之間的關系進行量化[11-13]。基于單因素試驗的結果,采用中心復合設計(CCD)進行響應曲面設計,選取礦漿pH值、XK-103用量和硫化鈉用量為設計因素,銅粗精礦的回收率和品位為響應值,建立3因素2水平的數(shù)學模型。一旦定義了所需的變量值范圍,它們就被編碼為階乘點的±1,中心點為0。因素和水平見表2。響應曲面分析和方差分析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計算。
響應曲面中心復合設計結果見表3,回收率的響應范圍為79.49~94.44,品位的響應范圍為15.21~17.11。
響應值回收率和品位的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和表5。
響應曲面所得回歸方程[12]:
式中,Yi表示響應值,b0表示中心點修正值,bi,bii,bij分別表示線性、二次項和交互效應的系數(shù),xi,xj表示不同因素的編碼,ε為誤差項。
通過Design-Expert 8.0.6軟件計算,以礦漿pH值X1、XK-103用量X2、硫化鈉用量X3為自變量,銅精礦的回收率Y1和品位Y2為響應值,擬合所得回歸方程如下:
方差分析表中,F(xiàn)值表示方差分析對模型和模型系數(shù)的顯著性檢驗,表明模型的顯著性,一般F值越大越顯著。表中失擬項越小越好(平方和等于零最好),而該項對應的p值可說明因素影響的顯著性,p≤0.05,說明模型有意義;p>0.05,響應曲面無意義,模型無效。
從表4、表5可知,礦漿pH值X1、XK-103的用量X2和硫化鈉用量X3對回收率均有顯著影響,其中硫化鈉用量影響最顯著,同時礦漿pH值X1與XK-103用量X2的交互作用對回收率影響較顯著;XK-103的用量X2對銅精礦品位有極其顯著的影響,其次礦漿pH值X1對品位也有影響;回收率模型和品位模型p值均小于0.000 1,故回收率和品位模型顯著。
圖6表示回收率和品位二次回歸方程的可信度分析圖,圖中斜線表示回歸方程預測值與試驗所得實際值的吻合程度,可以看出試驗指點集中分布在斜線附近,表明模型擬合較好,可信度較高。
圖7表示礦漿pH值、硫化鈉用量和XK-103用量與銅精礦回收率間的等高線圖與3D響應曲面。圖8為礦漿pH值、硫化鈉用量和XK-103用量與銅精礦品位間的等高線圖和3D響應曲面圖。等高線圖可以通過形狀反映各因素間交互效應的強弱,等高線越趨近于圓形,因素間交互作用越顯著。
由圖7可知,礦漿pH值和XK-103用量的交互作用對回收率影響最顯著,(a)圖最接近圓形,其他2個近似橢圓,3D曲面圖有最高點。
由圖8可以看出,礦漿pH和硫化鈉用量的交互作用對品位影響最顯著,(c)圖最接近圓形,其他2個近似橢圓,3D曲面圖有最高點。
圖9和圖10分別為銅品位和回收率響應曲面模型Cube圖。礦漿pH值在8~10之間,捕收劑XK-103用量在21~35 g/t之間,硫化鈉用量在150~350 g/t之間,Cube圖的中心點存在擬合最值。
通過響應曲面分析優(yōu)化,最終獲得該銅礦的浮選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pH值為9.11,XK-103用量為27.64 g/t,硫化鈉用量為234.04 g/t,在此條件下,銅粗精礦的銅回收率計算響應結果為94.67%,銅品位響應結果為17.10%。
根據(jù)響應曲面優(yōu)化結果,進行1粗1精2掃的閉路流程試驗,選取粗選試驗條件為石灰用量1 000 g/t,即pH=9,硫化鈉用量為235 g/t,XK-103用量為27.60 g/t進行閉路試驗驗證。圖12為閉路試驗流程,表6為閉路試驗結果。在原礦銅品位為1.28%的條件下,經(jīng)1粗1精2掃的閉路流程試驗,獲得了銅品位為29.53%,銅回收率為95.21%的銅精礦。
(1)礦漿pH值、調(diào)整劑硫化鈉用量和捕收劑XK-103用量對該銅礦浮選指標有顯著影響,經(jīng)單因素條件試驗,初步確定礦漿pH值為9,硫化鈉用量為250 g/t,XK-103用量為28 g/t。
(2)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進行響應曲面分析優(yōu)化和方差分析計算,通過3因素2水平的CCD設計,以礦漿pH值、XK-103用量和硫化鈉用量為自變量,銅粗精礦的回收率和品位為響應值建立數(shù)學模型。響應曲面優(yōu)化最佳浮選條件為pH值為9.11,XK-103用量為27.64 g/t,硫化鈉用量為234.04 g/t,在此條件下,銅粗精礦的銅回收率計算響應結果為94.67%,銅品位響應結果為17.10%。
(3)根據(jù)響應曲面結果,選取pH值為9,硫化鈉用量為235 g/t,XK-103用量為27.60 g/t進行閉路試驗驗證,結果表明,在原礦銅品位為1.28%的條件下,經(jīng)1粗1精2掃的閉路流程試驗獲得了銅品位為29.53%,銅回收率為95.21%的銅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