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華
一、案例概要
2017年5月,小學科學送教下鄉(xiāng)小組到達芒棒和五合中心小學聽課磨課,兩個鄉(xiāng)鎮(zhèn)地處騰沖南片山區(qū),這里教師緊,教學任務繁重,沒有專職的科學教師,科學老師大多數是班主任或者是各村學校的校長兼任。教學任務重,教學雜事多,而且是上到四五年級了,又上一年科學,學校里很少有專職的科學教師,大多是兼任教師,用這些教師的話說,教科學就是抄抄背背、讀讀寫寫,而科學中的實驗探究教學開展的少之又少,一學期最多做幾個演示實驗,加之教師參訓科學的機會不多,面對科學教學無從下手,對教材不熟悉,課程標準也不清楚,當安排執(zhí)教一節(jié)科學課時,真的不知道怎么上,臨時抱佛腳,在網上查了半天,做了課件,準備了教學實驗器材,到了課堂中還是不能駕馭科學實驗教學,真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下是幾位教師上課片段:
教學片段一: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秋千嗎?生:玩過,師:你們知道秋千運動的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嗎?學生一臉的茫然,不知從何而答。師接著說“我們的秋千就是一個擺,同學們打開課本找找擺的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課本里有學生進行猜測圖片,學生找了一會,小聲的說:與擺線的長短、擺錘的輕重、擺角的大小等有關。師高興的說:對,接下來,我們就來做實驗進行驗證。
教學片段二:出示擺的圖片。同學們,請看這個圖片,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學生胡亂說了一通,師:這是擺,它可以擺過去又擺過來,今天我們就來探究擺的運動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
教學片段三:視頻出示蕩秋千,學生觀察,師問:你們玩過秋千嗎?秋千要怎樣才蕩得又快又高?生積極發(fā)言:要使勁往前用力,人瘦的使得高、要用一只腳用力甩……(6分鐘)卻引不到課題,教師只好打斷學生,說:秋千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擺,并直接板書:擺,接著提出問題:擺的運動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以上課堂教學最主要的問題在于缺乏了對學生質疑精神和探究式學習的培養(yǎng)。送教團隊針對授課教師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指導和示范,力求通過研課磨課來提高教師們的在科學課上對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yǎng)。
二、主要做法
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第五課《擺》示范教學片斷。
1.課件出示蕩秋千的視頻(情景導入,簡潔明了),引出《擺》并板書:5.擺
2.教師利用實驗材料示范制作一個擺,講解認識擺的幾個部分,分別為擺線、擺錘、擺角等。
3.示范怎樣為一次擺動:擺過去再擺回來為一次擺動。
4.各小組利用教師準備的材料做一個擺(注意:教師準備的材料,要有目的為下一個教學目標服務,各小組的擺線長短不一,盡量讓擺錘的體積相同,重量不同)。
5.教師計時,各小組利用做好的擺,數出10秒擺動次數,教師及時進行記錄。
6.觀察記錄表各小組的數據,你有什么發(fā)現?你有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對數據產生“?”給學生思考和觀察的時間,發(fā)現問題才會有提出問題的欲望,學生積極發(fā)言:為什么擺動的次數不同?擺的擺動有快慢嗎?影響擺動的快慢是什么?是什么影響了擺動快慢?
7.問題是由學生發(fā)現并提出來的,這時教師讓兩兩小組互相走動觀察擺的不同之處,并適時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猜測,教師及時進行記錄。
8.學生盡情猜測后,針對猜測根據已有知識與條件進行實驗設計,學生就會積極通過實驗來驗證猜測。
三、創(chuàng)新舉措
1.用數據提起學生提出問題的欲望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在科學學習中運要用批判性思維大膽質疑,善于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追求創(chuàng)新。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問題意識。學生對數據產生“?”就有提出問題的欲望,為什么擺動的次數不同?擺動有快慢嗎?影響擺動的快慢是什么?有問題就能激發(fā)探究的欲望,引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科學教學要求教師要能循循善誘,處處設置學生提出問題的伏筆,盡一切所能為學生提出問題而想方設法。要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提出科學有效的問題。
2.通過不同結論,引起學生的思維碰撞
通過觀察學生會發(fā)現,我們組和他們組制作的擺不同之處在于,我們的擺線長,他們做的擺線短;我們組的擺線和他們的一樣長,可是他們的擺錘重;我們在讓擺運動時幅度大,他們的幅度小等發(fā)現,這樣的教學設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比較,利于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實施成效
1.教師巧妙取材,有目的發(fā)放實驗材料,實驗器材拋開教材的限制,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緊扣,步步為營,引導學生不斷地想要“問”在質疑中進行科學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2.教師注重對學生數據的整理與分析訓練;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激發(fā),就能讓學生積極提出想要探究的問題;注重循循善誘,不露痕跡的設下伏筆,才會為創(chuàng)設提出問題的空間。
3.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開發(fā)學生的情感潛能、思維潛能、操作潛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五、經典經驗
(一)教師方面
1.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題
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些教師擔心學生的提問會影響教學進度,為了按照教學時數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中只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問題進行教學,嚴重約束了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要放下“架子”,彎下腰來跟學生對話,把自己置于學生平等的地位,從感情上縮短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敢說、敢問、敢思考。科學課程內容豐富,值得探究的問題太多太多,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新課標下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產生提出問題的欲望,讓更多的學生學會提出問題,是科學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F代教育的學生觀也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币虼?,我覺得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既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又是促使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只有在和諧友好的生生關系中,學生,不管是優(yōu)等生,還是中等生,特別是學有困難的學生,都敢于在課堂中提問和發(fā)言。
2.是開展多樣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huán)境,讓學生樂于提問題
教師可以為學生合理安排小組,將不同智力發(fā)展水平,不同性別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使他們之間產生一種互補關系,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中進行合理的分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自己小組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合作。只有在這人人相互尊重,和諧友好的氛圍中,學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對他們所提的問題,老師要本著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出發(fā),容許出錯,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諷刺。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都表明,良好的生生關系能夠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
(二)學生方面
1.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思維等基本能力
科學教學中學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茖W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讓學生處于自由想象的環(huán)境中。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大膽地進行聯想和想象,同時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學《擺》一課時,首先,讓學生通過閱讀伽利略發(fā)現擺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想象伽利略是如何去驗證擺的快慢只以擺線長短有關的,又是如何應用到生活中的。此外,思維的靈活性是學生產生問題意識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有力支持。思維能力是在思考過程中發(fā)展和提高的,這一過程是別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的思考獲取知識,自覺的進行判斷思維、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訓練,從而達到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目的。
2.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
許多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已經將教學內容講清楚了,所以沒有任何疑問了。這種現象不是說明教師把知識點已經講清楚,而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科學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知識與學會技能,同學要教會學生學會質疑的方法,有意識地、系統地、點滴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嘗試去解決問題,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3.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空間
科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生與教師的分工明顯不同。比如:提出問題時,不能因為學生提不出來,教師一著急就直接告訴學生,教師應該冷靜地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學生實驗不成功,教師不能立即去做給學生看,而是應該組織學生去分析問題出在哪兒。對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多動眼 “看一看”,多動腦 “想一想”,多動口 “說一說”,多動手 “做一做”,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開發(fā)學生的情感潛能、思維潛能、操作潛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六、推廣價值
1.科學教師對學生質疑精神的養(yǎng)成是科學探究過程的本質,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通過整理數據、觀察現象、對比實驗來發(fā)現問題,敢于大膽質疑,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
2.科學教師通過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使小學生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學習科學的潛力,為他們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云南省保山市騰越市騰越鎮(zhèn)下綺羅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