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鷹
一、歌唱中氣息的重要性
在這些年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氣息練習;有的學生氣息的運用是反的,完全是錯誤的;有的學生因無聲的氣息練習,枯燥乏味,而不注重氣息練習。可是你們知道嗎?氣息是歌唱的生命。因此我在這里給大家談談歌唱的氣息問題。
歌唱的氣息,是歌唱的動力。是發(fā)聲的最基本條件之一,也是聲音富有感染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歌唱氣息的好壞,直接影著響歌唱者的音色、音質和音域以及對作品的表現(xiàn)能力。歌唱的主要器官是聲帶,但是聲帶就如同雙簧管上的簧片一樣,沒有氣流的推動和沖擊是不能發(fā)出聲音的。聲帶也是如此,只有在氣息的推動下才能震動,發(fā)出聲音。而歌唱不只是簡單的發(fā)出聲音,因此氣息的強、弱、快、慢、深、淺以及內在的張力、滾動等等都對歌唱者的音色、音質和音域以及表現(xiàn)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歌唱的氣息就如同弓弦樂器的運弓一樣重要,弓子在琴弦上的力度、速度等決定樂器的音色以及表現(xiàn)力。歌唱中氣息的力度、速度等也同樣對歌唱者的音色、音質、力度以及表現(xiàn)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西方聲樂界有這樣一句名言“誰懂得了氣息,誰就懂得了歌唱。”由此可見,氣息是歌唱的生命。
二、歌唱中氣息的作用
歌唱的氣息,也就是歌唱狀態(tài)下的呼氣與吸氣。這種歌唱狀態(tài)下的呼氣與吸氣,有別于生活中正常狀態(tài)下的呼吸,歌唱的氣息,往往是根據(jù)聲樂作品的情感需要,表現(xiàn)作品時歌唱技術手段的需要,進行調整運用的。
一般說來,弱音演唱時氣息流動的相對平穩(wěn)緩慢,對聲帶的沖擊力度相對較輕;強音演唱時氣息的流動相對急促,對聲帶的沖擊力度相對較重;高音演唱時氣息相對集中,對聲帶的沖擊面積相對較少;低音演唱時氣息相對松弛,對聲帶的沖擊面積相對較寬。
請大家注意,我的描述中都有一個詞“相對”,因此演唱中氣息的運用都是相對而言的,要因人而異,因作品的需要而異。藝術的本身就不是統(tǒng)一的、模塊化的、固定化的,藝術的特點就是把一般的事物升華到一定的高度,有著及其鮮明的個體差異、特色和特殊性的,只有升華到這個高度才稱之為藝術的。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個體與度的相對關系。掌握不好這個相對關系的度,就無法正確的運用歌唱中的氣息,氣息在歌唱中也就無法體現(xiàn)它的作用了。
在這里還要指出的是,歌唱不僅僅靠聲帶和氣息,還有復雜的共鳴系統(tǒng),在此文中只講氣息的方面,其他的方面就不具體分析和講述了。
三、歌唱時氣息運用的基本原則和要領
在歌唱時氣息的基本原則和要領是:吸氣的時候要求用口與鼻同時吸氣,全身放松,頸部、胸部平穩(wěn),小腹、腰部隨氣的吸入而逐漸的微微隆起,橫膈膜微微下沉,也就是所謂的氣入丹田;呼氣的時候,要求用口呼出氣體,全身放松,頸部、胸部平穩(wěn),小腹、腰部隨氣體的呼出而逐漸的微微收縮,橫膈膜微微提升。呼和吸都是應當有一個相對的飽和點與收縮點,飽和點與收縮點都應當是在有控制的情況下的,而不是僵硬的極限。初學者開始做氣息練習時,會有頭暈或困倦的感覺,這是由于呼吸的狀態(tài)和方式的改變,使得血氧含量改變而產(chǎn)生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這種反應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隨著練習次數(shù)的增多,身體適應后會自然消失。
四、十種常用的氣息練習方法
1.慢吸慢呼的練習
要求:平穩(wěn)、緩慢的吸入與呼出,吸的要飽滿但不能僵硬,呼的要徹底但不可過于用力擠壓,保持吸入與呼出的氣息流量的均衡、平穩(wěn)、流暢,呼和吸都應當達到相對的飽和點與收縮點,要有控制的、有意識流動的去練習(練習的時間可根據(jù)個人的情況,由少到多,有短到長,氣息也在練習中逐漸的由淺到深)。
2.慢吸快呼的練習
要求:吸入氣體的方法與“慢吸慢呼練習”吸氣方法相同,吸入的要飽滿但不能僵硬,呼氣時,呼出的氣息流速應與吸氣時的氣息流速成為倍數(shù),呼出的速度快而均,暢而穩(wěn)。總量的呼出與吸入要均衡(可根據(jù)個人的情況采用多種呼出的速度練習)。
3.慢吸頓呼的練習
要求:吸入氣體的方法與“慢吸慢呼練習”吸氣方法相同,一定要注意吸氣時要飽滿但不能僵硬,呼氣時,氣息有停頓,但要氣停意行,富有彈性,彈跳均勻而連貫,吸與呼的總量要均衡,都要達到相對的飽和點與收縮點(可根據(jù)個人情況采用多種速度練習)。
4.快呼慢吸的練習
要求:吸入時要快速平穩(wěn),保持氣息的流暢做到快而不慌,飽而不僵,呼氣時要平穩(wěn)緩慢、均勻流暢、有控制的呼出,要盡量呼的徹底做到盡而不死(呼入的速度可根據(jù)情況用不同的速度練習)。
5.快吸快呼的練習
要求:吸入時的方法與“快吸慢呼的練習”吸入方法相同,呼氣時的速度與吸氣時相同,保持吸與呼的均衡流暢(吸與呼的速度可根據(jù)個人的情況而定,并用多種速度練習)。
6.快吸頓呼的練習
要求:吸入時的方法與“快吸慢呼的練習”吸入方法相同,呼出時的方法與“慢吸頓呼的練習”呼出的方法相同,要注意節(jié)奏平穩(wěn)、均勻(可根據(jù)個人的情況變換多種節(jié)奏練習)。
7.瞬吸慢呼的練習
要求:吸氣時要瞬間將氣吸入,如同將氣一口“吞入”,腰腹迅速擴張,橫膈膜快速下降,要有一定的爆發(fā)力,達到吸入氣息相對的飽和點,但不能僵硬,做到迅而不亂,爆而不硬,呼氣時要求與“快吸慢呼練習”的呼氣方法相同。
8.瞬吸快呼的練習
要求:吸入的方法與“瞬吸慢呼的練習”的吸氣方法相同,呼氣的方法與“慢吸快呼的練習”的呼氣方法相同,呼出時要注意氣息的流暢、均勻放松和控制(呼出的速度和節(jié)奏可根據(jù)個人的情況用多種速度練習)。
9.瞬吸頓呼的練習
要求:吸入的方法與“瞬吸慢呼的練習”的吸氣方法相同,呼出時的方法與“慢吸頓呼的練習”的呼出方法相同(練習時注意節(jié)奏的變化可用多種呼出的速度練習)。
10.瞬吸瞬呼的練習
要求:吸入的方法與“瞬吸慢呼的練習”的吸氣方法相同,呼出的方法是,瞬間將氣呼出,如同將氣迅速“噴出”,腰腹迅速收縮,橫膈膜快速抬升,達到呼吸氣息時相對的收縮點,要有一定的爆發(fā)力,做到爆而不烈,猛而不僵。
以上的十種歌唱的氣息練習,均是無聲練習。無論吸氣還是呼氣都應當是無聲的,既沒有聲帶發(fā)出的聲音,也沒有氣流摩擦發(fā)出唇齒音。
五、氣息練習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歌唱中的氣息練習,一般采用三種方法,一是針對性練習;二是計劃性練習;三是隨意性練習。
首先我們先講一講針對性練習,所謂針對性練習,是指根據(jù)要演唱的聲樂作品中遇到的聲樂技巧,根據(jù)聲樂技巧的性質采取與聲樂技巧相匹配的氣息練習。如演唱平緩、抒情的、慢板風格的聲樂作品時,我們就應當選擇“慢吸慢呼的練習”和“快吸慢呼的練習”等與之相匹配的氣息練習。演唱歡快的、具有彈跳性的快板風格的聲樂作品時,我們就應當選擇“快吸快呼的練習”和“快吸頓呼的練習”等與之相匹配的氣息練習。
歌唱的氣息練習一般在,開聲的嗓音練習之前,這樣做也是給我們的肌體一個逐漸預熱的過程,從針對性的氣息練習,到針對性的嗓音練習,再到聲樂作品的演唱。這樣一個過程,也有助于保護演唱者的歌唱器官,延長藝術壽命。每次練習選擇兩三種歌唱的氣息練習即可,無需機械的將十種歌唱的氣息練習全部練習一遍。
其次我們再講一講計劃性練習,所謂計劃性就是根據(jù)自己的歌唱能力和演唱技巧方面的弱點,有計劃的從易到難的選擇歌唱的氣息練習去訓練,做到在一個周期內,有計劃的將十種歌唱的氣息練習訓練一遍,使自己能夠全面的掌握氣息的練習方法,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再者也就是隨意性練習,所謂隨意性練習,是指在生活學習中,利用零散的時間去做歌唱的氣息練習,比如我們在車站等車時或者在聲樂課之外的其他共同課的課間,甚至是做家務時,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歌唱的氣息練習。練習是無聲,因此在這些零散的時間里,在不被別人注意的情況下,我們就進行了歌唱的氣息練習。
在聲樂考試或上臺演唱前,應當進行一些歌唱的氣息練習??荚嚭蜕吓_都會給演唱者造成一定的心理緊張情緒,在這個時候,進行歌唱的氣息練習,特別是“慢吸慢呼的練習”有助于緩解情緒,平穩(wěn)心態(tài)。很多學生和演員在考試或上臺前,都會不停的練習,其實他們已經(jīng)開好聲了,只是因為緊張和不自信,才在上臺前又反復練習,這樣非常不利于演唱。因為我們的聲帶是相當脆弱的,在上臺前再這樣練習會造成聲帶的疲勞,影響演唱效果。因此應當用氣息練習穩(wěn)定情緒,平和心態(tài),歌唱的氣息練習是無聲的,不會造成聲帶的疲勞,所以考試和上臺前用歌唱的氣息練習,不僅可以穩(wěn)定情緒和心態(tài),同時也可以預熱歌唱肌體,保持歌唱的興奮點。
總之,歌唱氣息是歌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初學者的基礎訓練,還是歌唱家的日常練習;無論是歌唱的演唱技巧,還是對聲樂作品思想情感的抒發(fā)表達,都離不開歌唱的氣息,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歌唱的氣息練習,只有把歌唱的氣息運用自如,我們才能到達歌唱的理想境界,因此我們要牢記“誰懂得了氣息,誰就懂得了歌唱”。
(作者單位:山東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