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基于汽車內飾品質感的感知模態(tài)進行研究,首先分析汽車內飾品質感,然后闡述汽車內飾品質感的感知模態(tài)差異實驗,其主要內容有:樣本挑選、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等,最后分析汽車內飾品質感與感知模態(tài)的關系,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意見。
關鍵詞:汽車內飾;品質感;感知模態(tài);情感設計
中圖分類號:U46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05-49-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nsing mode of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automobile,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texture of the automobile, and then expounds the sensing mode difference experiment of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texture of the automobile, and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sample selection,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 etc.,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cle texture and the sensing mode in the automobile,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persons.
keywords: Car interior; Texture; Perceptual mode; Emotional design
1 汽車內飾品質感的體現(xiàn)
基于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消費者針對汽車內飾品質感提出了較高要求,即使是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汽車的要求也不只是在空間和動力的經(jīng)濟性需求方面,而是在其內飾品質感的高低。以某企業(yè)為例,該企業(yè)就曾研究過消費者對汽車內飾品質感的偏好,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消費者都會在扣緊門把手后的90秒內產(chǎn)生對此車輛的看法,而在打開車門的時候,就先查看的地方就是車內的儀表臺,而在關車門的時候,觸覺第一項就是車門內板中的扶手和面板?;诖?,將從儀表臺和車門內板等方面,對汽車內飾品質感的體現(xiàn)進行分析。首先,材質??v所周知,豪華車內飾存有皮革和柔軟的觸感,而中低端車型中的內飾材質,大部分都是以冰冷和硬質為主,那么針對駕駛人員而言,只要把自己常常接觸到的材質進行提高,就能在其體驗方面呈現(xiàn)飛躍提高。因此,將對其常用的地方運用軟質蒙皮,在連接的地方選擇使用紋理連接,以此來給駕駛人員提供良好的視覺感受;其次,色彩。單一的配色會給人們一種塑料感,若是在其中增添一些啞光鍍鉻件飾條,就能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此類材質很難在觸摸的過程中留下指紋,使得車輛保養(yǎng)起來更加便捷。
2 結構化認知要素
眾所周知,汽車內飾品質感還可以被劃分成為“品質與質感”兩種形式。所謂品質指的就是材料材質問題;而質感指的就是用戶針對汽車內飾的感官判斷,包含材料材質、表面紋理等,是屬于用戶感官判斷和心理感受的反映方式[1]。此外,針對材料而言,雖然材料本身具有其特質,但還需要人員能夠借助表面工藝處理的方式,確保原有材質的紋理和質感等效果,能讓用戶形成不同視覺和觸覺感受,是指冷熱或軟硬等。
3 認知要素的提取
若是依照人的認知過程把材料感官特性進行劃分的話,可以主要劃分成為觸覺與視覺質感兩種形式,而在觸覺和視覺質感中,因視覺具有直覺性與間接性,所以視覺并不具備較強的真實性,但若通過觸覺進行觸摸材料表面的話,是能從觸摸手感方面收獲情感評價的?;诖?,當多種感官模態(tài)遭受同時刺激并且被喚醒的話,那么不同的感覺模態(tài)就會對其目標屬性造成不同層次的作用。尤其針對內飾品質感結構認知要素的提取工作而言,更是在分析品質感的過程中,“品質與質感”之間的關系屬性和用戶感覺模態(tài)的心理映射關系[2]。此外,在用戶內飾品質感感知的過程中,材料、工藝、色彩是屬于構建心理映射關系的主要載體,而所謂的心理映射指的就是在情感設計過程中,用戶情感評價的核心體現(xiàn)方式,能夠有效結合用戶對其的主觀認知感受。那么當用戶在對汽車內飾品質感進行感受時,在觸覺質感的帶領下,能夠直接感受到汽車內飾品中的柔軟度和細膩度等,而在視覺質感的帶領下,則是能夠感受到表面紋理的反光度等。
4 汽車內飾品質感的感知模態(tài)差異實驗
4.1 汽車內飾皮質紋理用戶感知模態(tài)差異
4.1.1 實驗樣本的挑選
在汽車內飾品質感的感知模態(tài)差異實驗中,實驗人員要想保障實驗過程和實驗樣本的真實性、科學性,就需要實驗人員能從多個方面進行挑選樣本,從而確保實驗樣本選擇的真實性。與此同時,要想針對實驗變量進行有效控制的話,還需要通過綜合參考網(wǎng)站關注度、結合用戶實際情況等方式,在眾多具有代表性的汽車內飾品牌車型中,挑選實驗中所需要使用的內飾表面材料展開分析[3]。根據(jù)相關調查結果表明,在汽車內飾表面材質市場調查中,有約58%的聚氨酯人造皮革,此外,頭層牛皮還占據(jù)百分數(shù)的25%左右?;诖?,將把汽車內飾品質感的感知模態(tài)差異實驗樣本,挑選為66個。
4.1.2 實驗方法的分析
所開設的實驗過程將以用戶感知模態(tài)存有差異因素進行,相比較單一化的觸覺感知而言,視觸覺感知模態(tài)更加豐富和多彩,因此所創(chuàng)設的實驗其目的在于通過不同感覺模態(tài),針對汽車內飾品質感進行分析。基于此,將從兩個方面針對實驗過程進行闡述:一方面是在視觸覺感知模態(tài)下,對其樣本的細膩感-粗糙感進行評分;另一方面則是在感知模態(tài)差異實驗背景下,為了能減少對實驗人員心理造成的影響因素,將在觸覺感知模態(tài)下運用黑布遮蓋的方式進行,從而針對汽車內飾品質感的進行差異評價。與此同時,在實驗過程中,為了能合理控制因變量對整個實驗造成的影響和干擾,還將在實驗過程中,盡可能選擇使用白熾燈進行照射,針對材質板的選擇則是運用反光度較低的事物進行替代,而在對樣本表面展開清潔工作時,還要求被試者能進行實驗前手部清潔工作。如圖1所示。
4.1.3 實驗結果
主要針對樣本T1-T6數(shù)據(jù)展開具有顯著性的檢驗實驗,基于視觸覺雙模態(tài)下,配對樣本T檢驗如表1,第一實驗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證明:基于視觸覺雙模態(tài)下,可以明確得出樣本平置狀態(tài)彎曲狀態(tài)的心理貢獻量更大,所以出現(xiàn)不成立的現(xiàn)象。而且當樣本處于平置狀態(tài)背景下時,雙模態(tài)感知要比單模態(tài)感知,對其樣本物理機械量感知更強。所以,當用戶在針對汽車內飾品質感進行感知時,能夠把視觸覺感知,當作自身感知情感獲取的主要方式,具有較強的有效性特點[6]。
4.2 汽車內飾品質感性意象評價模型
所謂汽車內飾品質感性意象評價模型,指的就是能為用戶提供汽車內飾品質感性意象評價的量化指標,從而開展意象評價。其模型構架是以舒適、奢華、運動與力量等內容為主,如表2感性意向評價主成分分析所示。
根據(jù)上述內容可明確看出,主要是以實驗論證的方式進行,其核心點在于感知,借助多模態(tài)感知差異實驗的方式,為用戶構建出可參考的汽車內飾品質感性意象評價模型,使得用戶能夠從多個方面,對汽車內飾品質感有充分認識。與此同時,還需要把評價結果的材質質感與品質物理層量化指標進行有效結合,進而得出基于品牌調性的感知情感構建[7]。
5 汽車內飾品質感與感知模態(tài)的關系
從內飾品質感是品牌調性的載體、感知模態(tài)作為品牌調性的前提兩個方面,對汽車內飾品質感與感知模態(tài)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
5.1 內飾品質感是品牌調性的載體
在汽車的內飾設計的過程中,材料材質自身具備的感染力,能夠讓人們的心理感受和認識活動發(fā)生較大改變,最為明顯的因素就是它是屬于品牌調性氣質。根據(jù)汽車內飾的品牌調性,能夠明確看出其中延續(xù)了汽車品牌的情感基調,以及對汽車品牌情感基調變得暈染,使得汽車內飾的品質感成為鏈品牌調性和用戶情感的關鍵。除此之外,基于科學合理的調性設計過程中,還充分發(fā)揮出了汽車品質感所具備的獨
特情感化特質。因此,可以說“內飾品質感是品牌調性的載體”。
5.2 感知模態(tài)作為品牌調性的前提
汽車內飾品質感設計作為連接品牌調性和用戶情感的關鍵,而感官作為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當中接收信息的主要通道,所以說:感知模態(tài)作為品牌調性的前提條件。若是針對汽車內飾展開分析的話,汽車內飾主要是以色彩設計和材料工藝為核心的體系,能夠讓用戶從多個方面對其感知進行識別。而感知模態(tài)作為品牌調性的前提和基礎,其中包含用戶的自身特質、產(chǎn)品的物理特征和品牌情感特征等。針對產(chǎn)品體驗而言,其中會涉及到所有行為和過程,如身體行為和認知過程等,都有利于調節(jié)體驗的正向情感獲取。除此之外,借助感知模態(tài)進行創(chuàng)設用戶對汽車內飾感官感知的觸發(fā)覺醒,是用戶通過視覺、觸覺以及嗅覺等多個感官,為基礎創(chuàng)設的系統(tǒng)刺激識別。同時,還將把品牌調性、產(chǎn)品設計和用戶感知三個方面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構建出品牌、產(chǎn)品和用戶之間的系統(tǒng)交互模型,將在汽車內飾品質感的感知模態(tài)中,充分體現(xiàn)感知模態(tài)作為品牌調性的前提。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感知模態(tài)出發(fā),以情感設計為背景,對汽車內飾品票調性進行研究,并以汽車為載體,運用實驗實證的方式,對汽車內飾品質感的感知模態(tài)展開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黃志藝,張志新,賈鵬鵬,等.汽車高質感外觀工藝研究[J].現(xiàn)代涂料與涂裝,2018,21(6):34-37,41.
[2] 楊燕海.對于汽車內飾設計中"質感"的思考[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6,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