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接連下了幾場大雪。每次看到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頭總涌出無限欣喜,是的,這是八十年代第一個春天的雪??!
我生在北國,從來愛雪。少年喜誦的“為嫌詩少幽燕氣,故向冰天躍馬行”的詩句,至今記憶猶新。魯迅對北地和江南的雪,作了精細入微的描寫:“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而“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灑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不過我覺得這里寫的北方的雪是冬雪。至于北方的春雪,我倒覺得頗有江南雪意呢!舊歷正月初三那頭一場春雪不就是這樣嗎?我住在高樓上,從窗上望出去,陽臺欄柵上堆積著厚絨絨一層雪是那樣溫潤滋融,帶來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晴氣朗,從我這窗口,可一目望到蒼翠的西山。而這一天,北京城一片潔白,一望無際、鱗次櫛比的積雪的屋脊,黑白相間,構成一幅十分別致的畫,好看極了。
這春雪,引起我喜悅,引起我深思。我靜靜佇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難忘的幾場春雪。
在延安搞大生產(chǎn)的那個早春,那是如何艱苦而雄偉的大時代呀!我們?yōu)榱藨?zhàn)勝饑餓,為了把火與血的戰(zhàn)斗進行下去,但等天暖,我們就要放火燒山,開荒下種。恰恰在這個時候,一場大雪忽然從空中飄飄揚揚灑落下來,喜得我奔出窯洞,用熾熱的兩頰,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寫了一篇小文章,題目記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這樣的意思:雪,一點一滴深深滲入土地,滋潤著種子,讓它早日發(fā)芽。我現(xiàn)今還記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嶺上,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動的人影,然后,飛揚的鋤頭,揮灑的汗水,令人真正體會到“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快感。
已近三月末,早該下雨,誰知今早起來一看,又是一場好雪。大概因為溫度上升,雪花都粘連在樹身上,遠遠近近的樹木,有如一叢叢雪白的白珊瑚,好看得很。這雪樹使我想起另一段艱苦而雄偉的生活,那是東北解放戰(zhàn)爭最困難的時候。松花江邊,二三月還是滿天風雪。雪深沒膝,行軍人,一腳拔上來,一腳陷下去,盡管是零下四十度的嚴寒,由于艱難跋涉,卻還一身熱汗淋漓。但一眼看見東北人叫作“樹掛”的奇景,一株株樹從樹身到每一纖細枝條,都像冰雪精雕細刻出來的,晶瑩婀娜,不禁從心頭掠過一陣驚喜。我就帶著這美的心境穿過風雪,走進硝煙,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邁的生活啊!
今年,八十年代第一春,這幾場大雪自與往昔不同了。但是,歷史的腳步,卻靜悄悄而又堅實實地從遙遠深處走來,把往昔和今日緊密相聯(lián)。正因如此,那艱苦歲月的春雪,賦予今日的春雪以無限深情。如果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時代不同了。那時,我們從黑暗舊世界中用鮮血與生命博取光明;今天,我們邁進一個大時代的門坎,走向新的長征,要以更堅毅的力量去博取更大的光明。從一個戰(zhàn)場走上另一個戰(zhàn)場,這就是我們的歷史的延續(xù)與伸展。“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話說得多好呀!我們是為了紀念過去而迎接明天。對于創(chuàng)造未來的人來說,他懂得他是多么需要往昔那種披荊斬棘、開荒辟莽的精神的,這樣想時,我又聽到開荒的歌唱,又聽到火線的雷鳴。
這幾場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溫暖的陽春。我想起我失去自由時,默誦過詠春的詩:“幾番朝日幾黃昏,快雪明雷最斷魂”。就在那鐵欄柵里,我心靈上還是微微地顫動著自由翱翔的翅膀??!眼看這簌簌的雪花,把幾十年的情愫一下串在一起。這紛紛揚揚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著我飛馬揚鞭、沖擊向前。
我靜靜地凝視著,這春雪啊,一點動靜也沒有,綿綿落了一夜,又綿綿落了一天,這雪多么潔白純凈,如花似玉,但是沒有讓我沉醉,卻使我亢奮。從我的經(jīng)歷、我的性格,我是更愛暴風雪的。正如魯迅所寫:“……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地閃爍?!边@是怎樣的豪情,怎樣的奔放。誰料今天下午,當我從窗口望著白楊樹,我卻給一種天工造化、神妙奇絕的景象所驚住。原來,白楊樹身、樹枝上融化得發(fā)濕發(fā)黑,已經(jīng)靜悄悄地長出梢頭的茸茸嫩蕊上卻沾著雪,像千千萬萬點潔白的花,那樣密,那樣美。一剎那間,我仿佛到了蘇州的香雪海,看見千樹萬樹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這綿密的春雪,使我竟暫時忘記了我心頭上呼嘯的暴風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愛起春雪來了。古語:“瑞雪兆豐年?!倍@八十年代第一個春天的雪,不是為八十年代、為新長征,帶來美好的預感了嗎?……沒一點風,我靜靜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楊樹下,一片積雪,又一片積雪,從樹頂上撲突一響,撲突一響,墜落下來,立刻溶入潮濕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碑斎唬寐浠ū葦M雪花很不確切,可是,以生命肥沃著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發(fā)著即將開放的春花嗎???
(選自《劉白羽散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品 讀
標題已經(jīng)令人好奇,雪大都是下在冬天,一般而言,冬天的雪也比春天的雪下得大,下得好看,可作者為什么要寫春天的雪呢?首段末句點明原因:“這是八十年代第一個春天的雪?!苯酉聛?,作者沒有馬上描述這春雪,而是說生在北國的自己是如何愛雪,激昂的詩句催人奮進。之后魯迅對南北雪的區(qū)分描寫,又將作者帶入今年北京的第一場春雪。這讓作者深思,回想起了“一生中難忘的幾場春雪”:延安的雪如火如荼,松花江邊的雪晶瑩婀娜。那些雪被戰(zhàn)斗的熱情點燃、裝飾。而如今,“八十年代第一春,這幾場大雪自與往昔不同了”“這幾場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溫暖的陽春”。撫今憶昔,作者的思緒不斷跳躍,又以魯迅充滿豪氣的描寫映襯自己的宿好,這是為了鋪墊自己接下來被天工造化所驚住,于是,想起了香雪海,想起了“瑞雪兆豐年”,想起了落紅化泥,委婉地表達了對國家新變的喜悅以及深沉美好的祝愿。于是,春雪成了一種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