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條
一是,家居整潔,窗明幾凈。
前幾天看到一則帖子,一個男人抱怨自己的妻子太邋遢,讓自己實在不想回家。
他說,只要他一個星期不收拾,家里就會亂得沒地方下腳;垃圾桶里的垃圾長時間不倒,經(jīng)常長出白毛;有次同事來家里做客,即便已經(jīng)提前做了清潔,仍然找不出一個能泡茶的干凈杯子……
剛開始他還耐著性子打掃,后來就破罐子破摔了,于是日子越過越亂。每次在家待著,看著周圍亂糟糟的樣子,他就心情煩悶,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頭。
家的干凈程度,真的對一個人影響很大。古語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鄙钤谝粋€干凈的家中,會使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悅,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也容易變得更加緊密。同時,經(jīng)常打掃,注意整理,也會讓人更加勤快,養(yǎng)成干事利落的好習(xí)慣。長此以往,日子怎能不越過越好?
二是,相互取暖,卻不完全依賴。
有人說,與家人最好的相處方式,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大家關(guān)系親近,又各自獨立。
家里一位叔叔曾說起過一件事。一次,他去看望結(jié)了婚的兒子,不巧碰見兒子、兒媳因為一件瑣事爭吵。他沒有勸架,而是待在房間里,假裝沒有聽見。不久,兩個人就自行和解了。叔叔說,吵架是小兩口之間的私事,當(dāng)父親的貿(mào)然參與進去,往往會將事情弄糟。
仔細(xì)想想,許多家庭矛盾其實都是一方過度插手對方生活造成的。比如有的父母偷看子女隱私,不準(zhǔn)子女違背自己的意愿;有的公婆干涉孩子的生活,不給小兩口留下私人的空間;還有做子女的,而立之年依然啃老,給長輩的生活拖后腿……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不懂得放手,孩子長大之后常常也就無法理解父母的苦衷。如此惡性循環(huán),只會把家人變成了“仇人”。
其實,無論是夫妻、父子,還是婆媳,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都應(yīng)該是平等的,而不是絕對服從。始終守好彼此之間的界限,一家人的關(guān)系才能更親近、更長久。
三是,永遠(yuǎn)把家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小時候看過一個故事,印象特別深刻。一個父親望子成龍,但兒子卻成績平平,這讓父親非常失望,動輒對兒子暴力相向。一次偶然的機會,兒子得到一本可以讓人心想事成的秘籍,但代價是犧牲自己的生命。
又一次挨打之后,兒子問父親,成績好的兒子和健康的兒子,你選哪一個?父親正在氣頭上,想都沒想地說:“我要你出人頭地?!眱鹤勇犕旰螅姘疵丶险f的做了。他的成績一天天變好,但身體卻一天天垮了下去。父親發(fā)現(xiàn)了那本秘籍,想起兒子之前問他的話,痛不欲生。
這雖然是個夸張的故事,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它的警示意義。無論何時,健康都是第一位的。它是立身之本,是支撐一個家庭最穩(wěn)的支柱。
健康在,家庭穩(wěn)如泰山;健康不在,全家風(fēng)雨飄搖。家人都健健康康,才是一個家最可貴的財富。
四是,家中總是充滿歡笑。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中有歡聲笑語,比錦衣玉食更能讓人幸福。
有部電視劇,講述了三個家庭的不同生活。第一組家庭家境富裕,但夫妻離異,媽媽和女兒關(guān)系緊張。第二組家庭頗有權(quán)勢,但夫妻都忙著工作,感情淡薄,兒子桀驁不馴,與長輩隔閡不斷。而第三組家庭,雖然條件普通,但家人之間常常說出口的不是抱怨和指責(zé),而是理解和關(guān)愛。即使遭遇中年失業(yè)這樣的危機,一家人也是共渡難關(guān)。
有句話說得好,家庭應(yīng)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一家人最好的狀態(tài),莫過于長幼和睦、夫妻恩愛,遇見大事有商量,碰上小事懂原諒。
家是港灣,是盾牌,是勞累時的依靠,是遮擋風(fēng)雨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責(zé)任去經(jīng)營好我們的家庭,讓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