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羅森克蘭茨
聚在一起參加駕駛訓(xùn)練的老年人
賈斯蒂娜·慕蘭斯基坐進她的藍色大眾Polo車。這車型號很老,但好在是自動檔,這是她的教練強烈要求她換的。她的脖子上戴著一條長項鏈,上面有個紅色的緊急求助按鈕。引擎啟動,慕蘭斯基女士腳踩剎車,為老人“優(yōu)良駕駛”訓(xùn)練的第一次練習(xí)作好了準(zhǔn)備。該訓(xùn)練由德國交通監(jiān)管部門主辦。
這一訓(xùn)練課的開設(shè)意義重大,因為幾乎每天都有老年司機出交通事故。去年八月初,一名75歲的老婦人在停車位調(diào)整停歪的車時撞壞了十輛車。去年四月在漢堡,一名85歲的老爺爺開著奔馳闖進了商場的手提包賣場,一直撞到自動扶梯才停下來。交通廣播電臺的報道幾乎每天都會出現(xiàn)老年肇事司機,比如不久前那位在高速公路上錯過出口后直接調(diào)頭的老人家。他們有時會造成悲劇,有時則顯得十分滑稽可笑。不管怎樣,其發(fā)生的頻率足以讓人們提出疑問: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仍可參與道路交通嗎?他們是否已然成為一種交通威脅而不自知?
“ 怎么這么大的煙?”慕蘭斯基女士十分擔(dān)心她的車。教練羅格安慰她:“沒事, 只是多給了點油?!?/p>
88歲的慕蘭斯基女士在老年司機里也算最年邁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她的駕齡也是最長的。2003年她快滿72歲時才第一次拿到了駕照。那之前她不需要自己開車,或者,更準(zhǔn)確地說,她不被允許開車。她的丈夫在世時,總是他開車,她連車上的電臺都不能調(diào)。
她的大眾Polo車被停在市郊一塊清掃得很干凈的場地。那里正在進行剎車測試,慕蘭斯基女士是下一個。緊張嗎?“有一點?!彼p聲說。好在那位友好的官員提醒所有參與者:“沒有人會沒收你們的駕照,這并不是考試。”
但這仍是一項令人緊張的測試。所有老人都必須將他們的車輛加速至30公里/時,并在看到安全駕駛教練夏爾·羅格揮動小橙帽時緊急剎車。
慕蘭斯基女士長出了一口氣,踩下油門,小心地提速:每小時10公里、20公里、25公里、20公里……她自信地在羅格先生身邊停了車?!败噭x得很完美,但是開得有點太慢了!”他透過敞開的車窗對慕蘭斯基女士喊道?!笆堑?,我一直都有這個問題?!蹦教m斯基女士笑道。
實際上,慕蘭斯基開車時還從未出過什么糟糕的事情,盡管就年齡來說,她早就屬于駕駛“高風(fēng)險組”了。保險事故研究所負責(zé)人西格弗里德·布洛克曼對官方交通事故數(shù)據(jù)表示擔(dān)憂。他的結(jié)論是:75歲以上的老人開車就十分危險了。
德國交通部長安德里亞斯·朔伊爾則表示,老年人比其他年齡段的司機造成嚴重事故的數(shù)量明顯更少。他承諾:“我不會同意對老年人進行駕駛測試?!痹诘聡瑢Υ颂岢霎愖h意味著政治自殺,因為在德國人心中,開車是一項基本權(quán)利,受到法律保護,屬于自由發(fā)展個性權(quán)。
而對于像慕蘭斯基這樣的人來說,“汽車之國”自由公民的自由駕駛權(quán)則意味著出門不必等難等的公交車的自由,不用求鄰居和孫輩幫忙,自己就能去理發(fā)店的自由。
“請緊急剎車!”教練羅格高高舉起小帽, “ 車剎得很完美,但是開得有點太慢了!”
對于76歲的伍爾夫-艾卡德·明西來說,是載他的妻子去看醫(yī)生的自由,她的輪椅能完美放入那輛大眾途安汽車的后備箱。訓(xùn)練課上相對年輕的亨利·霍格瑞夫(68歲),更是利用這種自由,把他的梅賽德斯SUV開到了376馬力——顫抖吧,環(huán)保小斗士格蕾塔!
然而此刻,霍格瑞夫先生開著他的汽車在障礙物賽道上跟在慕蘭斯基的大眾Polo車后面蝸行著,后者放出長長的尾煙。在啟動引擎時,她踩在油門上的時間有點太長,引擎發(fā)出很高的怒吼聲,因為檔位被調(diào)到了P(駐車檔),而不是D(前進擋)的位置——對人對車都是萬幸。
而這種疏忽,如果更倒霉些,就會以事故告終。比如在漢堡的一條街道,不時總有老人開車撞進商店的櫥窗里。比如一對被警察攔下的退休夫婦,以20公里的時速歪歪扭扭地上錯了高速。這兩位在鄰鎮(zhèn)和朋友喝了咖啡,返程的路上偏離了數(shù)百公里。
根據(jù)采訪,大部分老人都宣稱“如果我會造成危險,就不開車了”,問題是這種自我認知能否及時出現(xiàn)。另一方面,美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不開車的老人體力更容易衰退,更容易閉門不出,患上抑郁癥的風(fēng)險也會翻番。
2019年6月的一個早晨,杜塞爾多夫法院?!叭绻裎乙粯?946年就開始開車,就會完全得心應(yīng)手。”被告B先生說。大約一年前,91歲的他開車碾壓了一位過斑馬線的退休老婦人和她的白色小狗,老婦人因嚴重的頭部外傷不治而亡。
“這事可能發(fā)生在每個人身上,死者也可能是一群幼兒園的孩子?!彼勒叩膬鹤恿_伯特·加納克說。他和姐姐希望B先生不是因“過失殺人”而是“故意殺人”被判刑。他們不相信B先生是如他所說的在調(diào)收音機按鈕,所以什么都沒看見。他們認為,肇事者沒看到他們的母親,是因為視力有問題,根本看不清東西,而他一直都知道這一點。
駕駛測試結(jié)束后,教練建議慕蘭斯基趕緊抽時間去練車(上)。2019年2月2日,一對老夫婦沒看到停車指示牌,把車開進了溝里(中)。2019年5月26日,一位老人開著寶馬駛?cè)肽嫦蜍嚨?,撞壞了兩輛車(下)。
對此,和被告一起打高爾夫的浦西米勒先生可以作證。他表示,俱樂部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沒有人幫忙,B先生找不到他的高爾夫球。有次他甚至把一輛高爾夫球車沉入了俱樂部的湖中,因為他以為那里還是草地。那件事發(fā)生后,B先生的很多高爾夫好友都勸他別再開車。
最后,法官認定其罪行是“過失殺人”,判處緩刑十個月。死者的兒女很失望,沒有判決能讓他們的母親死而復(fù)生,但是他們認為,如果每個超過一定年齡的駕駛者都必須接受體檢,她如今可能還活著。
實際上,20多個歐洲國家都有這樣的規(guī)定。瑞士是自75歲起,匈牙利甚至是自40歲起。只有少數(shù)幾個歐洲國家,其中就包括法國和德國,不要求老年司機體檢,而且甚至給出了科學(xué)依據(jù):2014年,150位交通安全方面的專家在“老齡化與安全出行”大會上反對將之定為基本義務(wù),因為“迄今為止沒有證據(jù)證明”引入這樣的措施能夠改善交通安全。
事故研究者布洛克曼也說,身體健康問題極少成為事故誘因。老年人最容易發(fā)生事故的時候是左轉(zhuǎn)彎:面對雙向交通,以及速度、方向不一的行人和自行車,司機必須在短時間內(nèi)處理太多信息,并作出決定——等待還是前行?
布洛克曼認為,老年人的瞬時道路信息處理能力有多好,需要在真實的街道交通中進行檢測。自75歲生日起,每名汽車司機都有義務(wù)定期在一位駕駛教練的帶領(lǐng)下練習(xí)開車。而且,此規(guī)定亟待出臺:到2030年,德國退休人數(shù)將比如今多出約400萬,其數(shù)量越大,政策執(zhí)行起來就越艱難。
[編譯自德國《明星》]
編輯: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