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英峰
(灤州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北唐山 063700)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在娩出后出現(xiàn)的肺部感染,是由細菌、病毒和衣原體引起的各種病原體,據(jù)調(diào)查,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已成為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1]。新生兒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故肺部感染的早期征象不明顯,直到肺部出現(xiàn)明顯濕羅音為止,多數(shù)患兒病情已發(fā)展至嚴重階段,此時治療后遺癥及死亡的概率較高,因此早期發(fā)生新生兒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義[2-3]??扇苄约毎g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ICAM1)屬于黏附分子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在細胞表面脫落并溶解在血液中,能夠介導細胞間或細胞外基質(zhì)之間的聯(lián)合,間接反映肺炎的進程[4]。可溶性髓細胞觸發(fā)受體-1(so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l,sTREM-1)是病原菌感染過程中釋放入血的敏感標志物,在非感染疾病中表達穩(wěn)定,因此可作為鑒別新生兒感染與否的指標[5-6]。血清指標在感染早期診斷已得到廣泛認可,但如何利用其濃度變化對新生兒肺部感染進行診斷,目前報道不一,且多種指標間的相關性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感染性肺炎新生兒血清sICAM1、sTREM-1 變化,并分析其與免疫及炎癥反應的相關性。
選擇2017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灤州市人民醫(yī)院接診的70 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兒進行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治進展》[7]診斷標準;(2)均為足月分娩;(3)無先天性疾病者;(4)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先天心、肝、腎疾病者;(2)呼吸功能不全者;(3)母親合并妊娠期疾病者。年齡2~29 d,平均(9.68±2.58)d;孕周39~41 周(39.96±0.91)周,體重2.89~3.85 kg,平均(3.23±0.25)kg,新生兒Apgar 評分(8.62±1.76)分,其中重癥肺炎23 例,輕癥肺炎47 例;選擇同期分娩的健康新生兒60 例作為對照組,年齡3~30 d,平均(9.71±2.62)d,孕周38~41 周,平均(39.89±0.94)周,體重2.79~3.81 kg,平均(3.21±0.40)kg,新生兒Apgar 評分(8.59±1.81)分。兩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采集兩組對象入組后第2 天清晨空腹靜脈血,EDTA 抗凝后,以3 000 r/min 的速度進行離心,時間10 min,提取上層血清后,置于零下20 ℃的冷凍箱內(nèi)存儲以備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 sICAM1、sTREM-1、白細胞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10)、白細胞介素 17(Interleukin 17,IL-17)、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C 反應蛋白(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CRP)水平,試劑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操作嚴格按試劑盒說明進行;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 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
采集兩組患兒不同病情血清sICAM1、sTREM-1、IL-10、IL-17、PCT、CRP 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兒血清sICAM1、sTREM-1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血清sICAM1、sTREM-1 水平比較(±s)Tab.1 Comparison of serum sICAM1 and sTREM-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患兒血清sICAM1、sTREM-1 水平比較(±s)Tab.1 Comparison of serum sICAM1 and sTREM-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重癥組患兒血清sICAM1、sTREM-1 水平均顯著高于輕癥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情患兒血清sICAM1、sTREM-1 水平比較(±s)Tab.2 Comparison of serum sICAM1 and sTREM-1 levels in the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表2 不同病情患兒血清sICAM1、sTREM-1 水平比較(±s)Tab.2 Comparison of serum sICAM1 and sTREM-1 levels in the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觀察組患兒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s),g/L]Tab.3 Comparison of immunoglobuli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g/L]
表3 兩組患兒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s),g/L]Tab.3 Comparison of immunoglobuli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g/L]
重癥組患兒IgA、IgG、IgM水平均顯著高于輕癥組(P<0.05),見表4。
表4 不同病情患兒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s),g/L]Tab.4 Comparison of immunoglobulin levels in the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g/L]
表4 不同病情患兒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s),g/L]Tab.4 Comparison of immunoglobulin levels in the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g/L]
觀察組患兒血清IL-10、IL-17、PCT、CRP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5 兩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重癥組患兒血清IL-10、IL-17、PCT、CRP 水平均顯著高于輕癥組(P<0.05),見表6。
表6 不同病情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6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表6 不同病情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Tab.6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將血清sICAM1、sTREM-1 作為因變量,將免疫球蛋白、炎癥因子水平分別作為自變量,在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中顯示,sICAM1 和IgA、IgG、IgM、IL-10、IL-17、PCT、CRP 之間均呈正相關(r=0.463、0.516、0.541、0.533、0.555、0.513、0.549,P<0.05),sTREM-1 和IgA、IgG、IgM、IL-10、IL-17、PCT、CRP 之間均呈正相關(r=0.698、0.738、0.758、0.767、0.756、0.764、0.759,P<0.05),見圖1。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屬于新生兒嚴重感染性疾病,目前已成為新生兒階段最嚴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因此,早期積極的治療是保障新生兒個體安全的關鍵[8]。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起病早相對較輕,無明顯癥狀,誤診、漏診難以避免,給疾病治療帶來很大困難[9]。在臨床實踐中,通常將血液原菌培養(yǎng)結(jié)果作為診斷傳染性肺炎的標準,但是血液病原菌培養(yǎng)耗時較長,因此尋找高效敏感的血清學指標早期診斷感染性肺炎,成為當下臨床研究的重點[10]。
圖1 血清sICAM1、sTREM-1 與免疫及炎癥反應的相關性分析Fig.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rum sICAM1 and sTREM-1 and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sICAM1 是一種可溶的粘附分子,從細胞表面脫落,溶解在血液中,有強大的促炎癥反應,主要通過對炎性細胞的黏附作用促進患者的炎性細胞發(fā)展,誘導嗜酸性粒細胞發(fā)生遷移,其在細菌脂多糖和炎性因子的誘導下呈高表達[11-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感染性肺炎新生兒血清sICAM1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兒童,提示血清sICAM1 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呈高表達,與疾病的發(fā)生關系密切。孫桂云等[13]研究也認為,sICAM1 有強大的促炎癥反應,可導致呼吸道遲發(fā)相變態(tài)反應,且在支原體肺炎患兒中呈高表達。分析其原因是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sICAM1 通過對肺泡細胞與肺泡外基質(zhì)細胞之間的相互黏附作用,增加患兒呼吸道黏液,促進炎癥反應,因此其水平升高。sTREM-1是在病原體感染過程中被釋放入血的靈敏度較高的一種血清,在非感染性疾病中,水平較低,且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在感染過程中,其可以釋放入體液,與感染嚴重程度密切相關[14]。相關研究表明,sTREM-1 可引起炎癥反應的增強,導致“過度”炎癥反應[1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感染性肺炎新生兒血清sTREM-1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兒童,提示肺炎患兒sTREM-1 的早期表達較高,可作為早期診斷標記物。分析其原因為sTREM-1 在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原體的刺激下,它們的水平顯著升高并釋放,從而成為人類感染的主要血清。
當新生兒發(fā)生感染性肺炎后,機體抵抗力下降,隨著患兒抵抗力減弱,病原體的侵襲力與病情會相應地增高,直接影響患兒病情轉(zhuǎn)歸。體液免疫是參與感染性疾病的最重要免疫途徑,而免疫球蛋白則是體液免疫功能的主要分子,其中IgA、IgG、IgM 是免疫功能主要指標,IgA 是一類免疫球蛋白,其在新生兒呼吸道上皮組織中發(fā)揮免疫屏障功能,出現(xiàn)感染后,其水平明顯增加;IgG 在感染后濃度明顯增高,是清除病原體的主力;IgM是體液免疫應答中出現(xiàn)最早的蛋白,具有溶菌、與抗原結(jié)合等作用[16-17]。何源等[18]研究顯示,感染性肺炎患兒血清IgA、IgG、IgM水平明顯高于正常患兒,與疾病的發(fā)生關系密切。本研究也顯示,與正常患兒相比,感染性肺炎患兒血清IgA、IgG、IgM 水平較高,提示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性肺炎新生兒中呈高表達,屬于患兒的免疫防御屏障之一,與上述文獻報道相似。
全身炎性反應是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最經(jīng)典的表現(xiàn),IL-10、IL-17、PCT、CRP 是臨床常用的炎性指標,IL-10 是人體內(nèi)多種免疫效應的細胞因子,能抑制多種促炎性反應因子釋放,感染后,該因子以極快的速度合成,抑制炎癥反應的產(chǎn)生,其含量與促炎因子相同;IL-17 具有強烈的促炎作用,可誘導多種炎癥因子如IL-6 的分泌,已被證實在感染性疾病中存在高表達;PCT 是與人體感染過程密切相關的糖蛋白,當出現(xiàn)感染后,其通過人體多種細胞釋放入血,其濃度相應增高;CRP是人體內(nèi)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有較高的靈敏性,在病原菌感染初期即大量釋放入血,且含量隨著患者病情變化而變化[19-2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感染性肺炎新生兒IL-10、IL-17、PCT、CRP 水平明顯高于正常患兒。提示,炎癥因子水平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呈高表達,且其水平隨著病情程度不斷增加。此外,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sICAM1、sTREM-1 和IgA、IgG、IgM、IL-10、IL-17、PCT、CRP 之間均呈正相關,說明各指標間存在密切關系,且血清sICAM1、sTREM-1 含量可客觀反映感染性肺炎患兒免疫及炎癥反應程度,間接反映患兒病情。
綜上所述,在感染性肺炎新生兒中sICAM1、sTREM-1 的表達較高,與免疫功能、炎癥反應直接相關,臨床上可通過對患兒血清sICAM1、sTREM-1 水平進行監(jiān)測,評估患兒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