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jiān)測中心,山東濟南 250117)
釙-210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核素,其半衰期為138.4d,其α最大能量為5.30MeV,具有很高的生物效應[1],屬極毒組核素[2]。釙-210釋放出的α粒子射程短,不能透過皮膚不會造成外照射的危害;但若進入生物體內,釙-210釋放的α粒子造成強烈的電離作用[3],可以破壞人體組織器官細胞結構、損傷DNA導致細胞死亡[4],是人體內照射劑量的主要貢獻者[5],可通過空氣、水、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如果在短時間內釙的吸收劑量達到4戈瑞,即可以致命[6]。生物中釙-210分析項目無國家標準方法可依據(jù),為更好完成輻射環(huán)境生物中釙-210監(jiān)測質量任務開展方法確認。
參照《水中釙-210的分析方法》(HJ813-2016)及《生物中釙-210分析實施細則》(SDFS-XZ45-2019-7/0)。
樣品經烘干后加入209Po作為示蹤劑,加入硝酸、過氧化氫、高氯酸,鹽酸溶解殘渣,轉化為鹽酸體系,在高溫高速攪拌環(huán)境下,使210Po和209Po自沉積到銀片上,在α能譜儀上測量。
將烘干后的生物樣加入釙-209、濃硝酸,固體樣消失后不斷加入過氧化氫,液體呈現(xiàn)透明色,體積減少至2ml~5ml,加入高氯酸,在恒溫電熱板加入濃鹽酸攪拌蒸發(fā)至干,加入0.5mol/l鹽酸加熱過濾,并洗滌殘渣至100ml燒杯中;放入支架、磁子、結晶皿、銀片進行自沉積,銀片在α譜儀上測量。
采用平行樣分析作為方法精密度確認。取烘干的濰坊沙光魚樣進行7次平行樣分析,測量結果見表1。
表1 平行樣測量結果
由表1可知,平行樣測量結果的平均值為0.0461Bq/kg·鮮,相對偏差為21.6%, 滿足2019年國控網環(huán)境監(jiān)測生物中釙-210放化分析平行樣相對偏差控制指標要求(樣品濃度≤0.5Bq/g,相對偏差控制指標為25%)。
取烘干的濰坊沙光魚樣分別加入活度為0.0996Bq的210Po-210Pb平衡液進行加標實驗,加標測量結果見表2。
表2 加標樣測量結果
由表2可知,加標回收率范圍89.8%~93.2%,滿足2019年國控網環(huán)境監(jiān)測生物中釙-210放化分析加標回收率控制指標要求(樣品濃度≤0.5Bq/g,加標回收率控制指標為85%~115%)。
選取了濰坊沙光魚樣品作為比對樣品,與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進行實驗室間比對,比對結果見表3。
表3 實驗室間的比對結果
通過對生物中釙-210的精密度、加標回收率、實驗室間比對進行分析,完成輻射環(huán)境生物中釙-210監(jiān)測質量任務開展方法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