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劉冬冬 李偉 張夏平
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專門委員會將其定義為“存在于脊椎動物與人類之間可自然傳播的、由共同病原體所引起的、具有流行畢竟學特征的關聯(lián)類疾病?!笔侵复嬖谟谧匀唤缗c人類社會中的一種重要傳染類疾病,它不但在畜禽中傳染嚴重,且對人而言也是烈性的傳染疾病類型。人畜共患病也被稱為目前全世界已經認證的人畜共患病種類達到260種,其中包含了細菌類疾病、病毒類疾病、立克次體疾病以及原生蟲、寄生蟲和真菌疾病。而我國已經證實的人畜共患病種類超過130種。發(fā)生于全球各地,是目前人類社會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最大威脅。為了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肆虐傳播和大面積流行,目前人們也在思考如何應對這一公共衛(wèi)生危害的有效方法。
一、人畜共患病的公共衛(wèi)生危害特點分析
1、人畜共患病基本概述
根據人畜共患病的病原體類型不同,它可分為病毒性病原體、細菌性病原體、寄生蟲病原體、人源性病原體以及互源性病原體。就目前來看,我國社會公共衛(wèi)生狀況是不容樂觀的,這主要是就是因為人畜共患病的發(fā)展形勢日益嚴重,它已經由傳統(tǒng)的動物源微生物污染轉化為無處不在的食源性微生物污染,諸多問題食品中因為存在食源性病毒、細菌與寄生蟲導致了人類人畜共患病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另外,對獸藥及飼料添加劑的濫用也造成了動物源食品安全問題的日趨嚴重。就目前全國各地來看,大部分規(guī)?;笄蒺B(yǎng)殖場都存在這一嚴重的污染問題,不容小覷。
2、吉林省人畜共患病發(fā)生狀況簡析
2018年,吉林省畜牧業(yè)管理局召開應急物資儲備與人畜共患病防護會議,專門就省內的人畜共患病防護設施建設及采購項目進行討論分析。近年來省內深受人畜共患病影響,食品安全問題頻出。會議上也專門總結了人畜共患病為公共衛(wèi)生安全所帶來的巨大威脅難問題,具體來講就應當包含以下幾點。
(1)人畜共患病首先對人類的威脅是巨大的,它不僅會造成人類患病甚至死亡,也會大量降損地方勞動力數量,嚴重打擊地方農業(yè)經濟發(fā)展規(guī)模擴大。嚴格來講,當前省內乃至全國依然無法有效控制人畜共患病,根據吉林省內統(tǒng)計在2017年全省因為人畜共患病導致死亡人數達到102人,各種牲畜死亡數量則高達12萬(只/頭)。在具體的調查中發(fā)現,人死于人畜共患病的主要病因就包括了結核病(30%)、弓形蟲?。?5%)、狂犬病(40%)以及其它疾?。?%)??陀^講人畜共患病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省內某些養(yǎng)殖戶的畜禽養(yǎng)殖決心。
(2)人畜共患病嚴重危害地方牧業(yè)安全生產。這一原因所造成的損失直接且巨大。2018年吉林省內養(yǎng)殖畜禽因為人畜共患病大規(guī)模死亡,而疾病本身對畜禽的生產性能影響巨大,省內7%的畜禽動物因為人畜共患病而無法正常生產繁育,這直接為省內畜禽類產品減產30%。
(3)人畜共患病所造成的間接損失更大。它直接影響了消費市場,例如因食品安全造成消費者恐慌,市場銷售困難,畜禽產業(yè)劇烈波動,進而造成養(yǎng)殖戶收入下降,產業(yè)生產不景氣。2018年,吉林省內230人因為食用畜禽產品而發(fā)病,直接導致省內畜禽產品價格下跌25%,農民畜禽養(yǎng)殖損失超過1200億元,這為省內畜禽養(yǎng)殖產業(yè)所造成的生產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二、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點分析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點可大體總結以下兩點。
1、它的傳染源主要為畜禽養(yǎng)殖場,人類在進行畜禽飼養(yǎng)管理、擠奶、放牧、騎乘與加工畜禽產品過程中會因為與畜禽動物接觸而產生疾病。這些傳染病病原體會通過多種途徑入侵人體,引發(fā)人類疾病。目前在吉林省內比較常見的人畜共患病種類就包括了結核病、禽流感、狂犬病、炭疽、流感等。
2、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廣泛,它從畜禽病原體排出體外,經過一定傳播入侵易感對象,比較直接的傳播途徑就包括了咬傷、抓傷、唾液傳播、皮膚接觸。另外像空氣、水、食物都能實現病源傳播,而蚊蟲跳蚤等等則也是主要的傳播載體。
三、人畜共患病的預防策略分析
經過上文發(fā)現,人畜共患病無處不在,其傳播途徑廣泛、傳播源多樣、易感人群分布較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吉林省內也提出了多點人畜共患病的有效預防策略。
1、避免畜禽動物抓傷及咬傷情況
吉林省內動物防疫局及獸醫(yī)檢查部門呼吁養(yǎng)殖戶在日常管理飼喂畜禽動物過程中要盡量戴好防具(手套、口罩、防護服等等),做好自我防護,避免被畜禽動物咬傷或抓傷。但一旦被咬傷或抓傷應當及時就醫(yī),避免人畜共患病第一時間快速傳播擴大感染范圍。要合理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保證注射藥量與次數到位,以徹底治愈為標準進行治療。
2、制定嚴格有效的畜禽檢疫措施
養(yǎng)殖戶要嚴格遵循地方相關部門所制定的畜禽檢疫措施,其中就包含了地方性的宰前檢疫措施、宰后檢疫措施以及出入境檢疫措施等等。主要是通過多重檢疫措施有效切斷人畜共患病的基本傳染源與擴散流行途徑。目前吉林省內提出了根除控制人畜共患病為第一位的基本原則,結合外防傳入、內查凈化的基本技術做法開展多部門協(xié)作控制工作,有效遏制人畜共患病在省內的肆意傳播。
3、完善人畜共患病的公共衛(wèi)生危害檢查體系
目前吉林省正在全面積極完善人畜共患病的公共衛(wèi)生病害檢查體系,專門針對布魯氏菌病進行定期核查,全面深入的建立了畜禽定期檢測制度,并執(zhí)行分區(qū)免疫和強制性撲殺策略,保證畜禽衛(wèi)生監(jiān)督無害化處理到位。再一點省內就建立了結核病風險評估平臺,采用智能化移動控制結合的綜合防治對策強化畜禽健康管理,做好疑似病患畜禽登記管理工作,保證全面撲殺患病畜禽動物。
面對人畜共患病的預防工作必須做到全面深入、合理有效,基于公共為甚危害威脅相關內容展開分析討論與深度研究,確保從管理與技術層面切實把握人畜共患病相關策略,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作者單位:130062吉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