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貴青
摘要 ? ?選擇7種殺菌劑進行水稻穗頸瘟防治效果比較試驗。結果表明,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75 g/hm2防效最好,達91.38%,宜推廣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75~450 mL/hm2、22.5%啶氧菌酯懸浮劑525 mL/hm2、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0 g/hm2在水稻破口期、齊穗期噴施2次對水稻穗頸瘟的防效為80.59%~86.88%,宜推廣應用。
關鍵詞 ? ?殺菌劑;水稻穗頸瘟;防效
中圖分類號 ? ?S435.111.4+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04-010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稻瘟病是上杭縣水稻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嚴重影響該縣水稻產量和品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殺菌劑三環(huán)唑作為水稻稻瘟病防治的首選藥劑,一直使用至今。為了進一步探索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其他新型殺菌劑,為大田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筆者于2018年9—10月進行了不同種類殺菌劑防治晚稻穗頸瘟的藥效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位于福建省上杭縣臨城鎮(zhèn)六甲村佛子高,該區(qū)常年稻瘟病發(fā)生較重;土質為紅壤土,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一般;保水透水性能好,肥水按大田常規(guī)方式管理,種植密度30 cm×20 cm。
1.2 ? ?試驗材料
試驗對象為水稻稻瘟?。∕agnaporthe oryzae Gav.);受試作物品種(組合)為宜香優(yōu)2292。
試驗藥劑:25%吡唑醚菌酯乳油(杭州宇龍化工有限公司產,簡稱“杭”;巴斯夫植物保有限公司產,簡稱“巴”)、22.5%啶氧菌酯懸浮劑(杜邦阿砣)、40%稻瘟靈乳油(日本農藥株式會社)、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美國陶氏益農公司)、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海利爾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25 g/L嘧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 懸浮劑(江陰蘇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1個處理,分別為25%吡唑醚菌酯乳油(杭)225 mL/hm2(A)、25%吡唑醚菌酯乳油(杭)300 mL/hm2(B)、25%吡唑醚菌酯乳油(杭)375 mL/hm2(C)、25%吡唑醚菌酯乳油(杭)450 mL/hm2(D)、22.5%啶氧菌酯懸浮劑525 mL/hm2(E)、25%吡唑醚菌酯乳油(巴)375 mL/hm2(F)、40%稻瘟靈乳油1 500 mL/hm2(G)、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75 g/hm2(H)、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0 g/hm2(I)、325 g/L嘧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劑750 mL/hm2(J),以噴清水作對照(CK)。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15 m2。
1.4 ? ?施藥方法
采用工農-16型可控壓手動噴霧器噴霧,噴濕水稻葉面和穗部以葉面滴水為止[1]。第1次施藥時間為2018年9月12日(水稻破口期),第2次施藥于9月19日(水稻齊穗期)進行,共施藥2次,每次兌水量750 kg/hm2[2-3]。
1.5 ? ?天氣情況
2018年9月12日施藥至試驗調查日,沒有出現(xiàn)不良天氣,施藥當天也沒有下雨或干熱天氣。
1.6 ? ?調查方法
記錄試驗期間的不良天氣,10月11日田間調查,水稻蠟熟期穗頸瘟病情穩(wěn)定后調查穗頸瘟發(fā)病情況,調查采用平行跳躍式取樣法[4-5],每個小區(qū)調查20叢,調查各小區(qū)總穗數(shù)、發(fā)病穗數(shù)和病情分級。分級標準如下[6]:0級,無病;1級,每穗損失5%以下(個別枝梗發(fā)?。?3級,每穗損失6%~20%(1/3左右枝梗發(fā)?。?5級,每穗損失21%~50%(穗頸或主軸發(fā)病,谷粒半癟);7級,每穗損失51%~70%(穗頸發(fā)病,大部癟谷);9級,每穗損失71%~100%(穗頸發(fā)病,造成白穗)。防效計算公式如下:
1.7 ?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DPS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 ?結果與分析
2018年10月11日(施藥后22 d)對穗頸瘟進行病情調查,結果見表1。處理A、B、C、D噴施2次藥后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46.91%、56.74%、76.16%、86.88%,其中處理D防治效果最佳,防效達86.88%。經(jīng)DPS軟件差異顯著性測定,處理D與處理A、B之間防治效果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D與處理C、處理A與處理B之間防治效果存在顯著差異。處理H對水稻穗頸瘟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達 91.38%。處理D、E、F、I的防效次之,防治效果達到80.59%~86.88%。處理A、B、G、J防效較差,防治效果在67%以下。經(jīng) DPS軟件差異顯著性測定,處理H、D、F、E、I之間不存在極顯著差異,但是這5種處理與處理A、B、G、J 4種處理之間防效存在極顯著差異。處理A、B、C、G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處理G、處理J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3 ?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75 g/hm2對水稻穗頸瘟的防治效果最佳,達91.38%,說明三環(huán)唑對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好,宜推廣應用;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375~450 mL/hm2、22.5%啶氧菌酯懸浮劑525 mL/hm2、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0 g/hm2防治水稻穗頸瘟,在水稻破口、齊穗噴施2次,防效可達80.59%~86.88%,效果良好,宜推廣應用。
4 ? ?參考文獻
[1] 黃志.10%丙硫唑懸浮劑防治水稻穗頸瘟田間藥效示范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5):98.
[2] 宋益民,叢國林.稻曲病、水稻穗頸瘟防治藥劑篩選及其協(xié)同防治技術[J].江蘇農業(yè)學報,2016,32(6):1268-1272.
[3] 劉佳,李聽,劉楊洋,等.30%三環(huán)·氟環(huán)唑懸浮劑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間藥效試驗[J].四川農業(yè)科技,2016(4):26-27.
[4] 宋益民,叢國林.9種殺菌劑防治水稻穗頸瘟田間藥效比較[J].現(xiàn)代農藥,2016,15(1):48-50.
[5] 錢葉啟,姚衛(wèi)平.不同藥劑預防水稻穗頸瘟藥效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8):90.
[6] 趙秀梅.40%敵瘟磷乳油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間藥效試驗[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1(8):39-40.